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發(fā)現(xiàn)

“你發(fā)現(xiàn)他們了?!”李延朝驚喜地看向劉捕頭,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方纔聽到的話。

劉捕頭點(diǎn)頭道:“是真的。屬下今日陪同家人逛街,無意中碰上了。不是上回屬下盯過的那個姓湯的,而是另一個姓沈的。大人不是說過,那姓沈的曾經(jīng)與姓湯的一道在外行走,乃是一夥的麼?他們一大幫人在街上逛呢,買了許多東西。屬下遠(yuǎn)遠(yuǎn)地盯著他們進(jìn)了一處巷子,還尋附近的人家打聽過了,如今已經(jīng)知道了他們的住處。屬下還留在那附近盯著巷口,不多時,便瞧見那姓湯的回來,進(jìn)了一處宅門?!?

李延朝大喜。

最近明明是過年,別人個個喜氣洋洋的,他卻事事都不順。巡撫衙門不知爲(wèi)何,忽然對他這個上元縣代縣令挑剔起來,他有兩件公事一時沒辦周全,本來只是小事,卻被巡撫衙門揪住了不放,連著罵了兩頓,令他在金陵官場上大丟臉面。本來他就只是代職,這下說不定轉(zhuǎn)正無望了,叫他心下如何不怨恨?

還好,恩師金陵知府安撫他,說這是巡撫衙門在趁機(jī)敲打他們知府衙門,纔會借他做個筏子罷了,蓋因金陵府上下皆知,他李延朝乃是金陵知府的門生。巡撫衙門拿知府沒法子,方尋起了知府門生的晦氣。只要金陵知府地位穩(wěn)定,李延朝也不過就是吃點(diǎn)小虧,巡撫衙門除了雞蛋裡挑骨頭,不會把他怎麼著的。

李延朝聽了恩師的話,雖說心下惴惴,但還是安定下來了。但還未等他把巡撫衙門給安撫住呢,手下又有捕快在外執(zhí)勤時,不慎得罪了衛(wèi)所的人,害得他又結(jié)新仇。就連恩師金陵知府,也有些埋怨他沒有管束好手下了。真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因著這種種前情,公務(wù)上又十分忙碌,他連湯太醫(yī)那邊都沒空打聽了,劉捕頭也和其他同僚們一道被派了差使,不得隨意在外走動,免得又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李延朝根本就沒有多餘的人手再去天天盯著葉家醫(yī)館。雖然心中惋惜,但他也只能無奈放棄。

沒想到,到了新年,竟然有驚喜!

李延朝命令劉捕頭:“你既然知道他們的落腳處,就繼續(xù)盯著。本官要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人,都是些什麼人,來金陵有何目的,又在金陵得到了什麼。只要你查到的消息能令本官滿意,銀子不是問題,本官還能把你推薦給知府大人。你若想飛黃騰達(dá),就幫本官把這件事辦好!”

劉捕頭心想那他的新年怎麼辦?不過想到李延朝許諾的賞錢,還有升職的機(jī)會,他的心又熱起來。李延朝不過是個代縣令,不定能在上元縣令的位置上坐多久,但金陵知府就不同了。那可是金陵府名正言順的父母官!只要能攀上那位主兒,還怕自己不能出頭麼?

想到這裡,劉捕頭說話的語氣都殷勤了幾分,原先那點(diǎn)兒小傲慢已經(jīng)完全消失不見了:“大人,他們一行至少有十幾個人,還帶著個半大的男孩兒。屬下跟著他們走了一路,發(fā)現(xiàn)他們衆(zhòng)人都以其中一人爲(wèi)尊,連那個姓沈的也不例外。那人約摸三十來歲年紀(jì),相貌很是氣派,衣著也不象是尋常富家子弟,怕是有些來頭的?!?

李延朝面露疑惑之色:“你可曾聽見他們?nèi)绾畏Q呼那人?”

劉捕頭搖頭:“只聽得那孩子喚那人一聲伯父。還有,他們離開的時候上了馬車,駕車的人喚了一聲公子,卻不知道是在喚哪一個?!?

李延朝皺起了眉頭:“你再盯緊些。最好弄清楚那個人到底是誰!”

劉捕頭懷抱著飛黃騰達(dá)的夢想,去執(zhí)行了李延朝的命令,最終調(diào)查到的結(jié)果卻讓李延朝大爲(wèi)意外:“溧陽王府?”

“是。屬下去尋了他們從前在江寧縣內(nèi)的住處,從他們家鄰居那兒打聽到的?!眲⒉额^有些畏縮了,王府的人可不好得罪,“那位小王爺也就是幾個月前,他手下的人偶然露過一點(diǎn)口風(fēng),平日裡從不拿這個身份宣揚(yáng)。但屬下尋的那個鄰居乃是在江寧縣衙爲(wèi)吏的,他看得清清楚楚,那位小王爺身上帶著可證明宗室身份的玉佩呢,半點(diǎn)不假!據(jù)說還有巡撫衙門的人去過他們家的宅子,年前又去了一遍送年禮?!?

溧陽王府?怎麼可能是溧陽王府的人呢?雖然溧陽離金陵不過二百里遠(yuǎn),但溧陽王府並不是什麼顯赫的宗室貴人。他們家長年住在京中,從不回溧陽去。而他們在京裡,既不參與朝政,也沒聽說幹過什麼了不起的事,無權(quán)無勢,只能算是宗室裡不起眼的一支,只勝在子嗣繁茂罷了。

溧陽王府的子弟,爲(wèi)什麼會出現(xiàn)在金陵?更重要的是,沈太醫(yī)乃是一位太醫(yī),他爲(wèi)何會對溧陽王府的人如此敬重?

李延朝雖是京中衰敗世家的子弟,但從小耳濡目染,也算是見過些世面。京城裡的太醫(yī)們,地位低是不假,但也長著一雙勢利眼,面上雖看著待人客氣,可若是遇到無權(quán)無勢只有一副空架子的人家,他們是斷斷瞧不上的。想要請他們?nèi)タ丛\,已是千難萬難,更別說是殷勤地做個跟班了。

沈太醫(yī)能與永嘉侯同行南下,湯太醫(yī)是東宮專用的太醫(yī),他二人都與那溧陽王府的子弟住在一個宅子裡,言行間還彷彿以其爲(wèi)尊……

李延朝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這裡頭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他想了想,決定自己要親自去淮清橋看一眼那宅子裡的人。他從小在京城裡長大,若是那些人的身份有問題,他必定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到時候,他才能做更準(zhǔn)確的判斷。

就在李延朝打算採取行動的時候,趙陌卻有些心神不寧。

他把在街上遇見那名上元縣衙差的消息告訴了太子以及太子身邊的人。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聞言特地留意了身後的動靜,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什麼可疑的人物。

他畢竟不是做捕快出身的,而劉捕頭卻精通追蹤之術(shù),跟蹤的時候十分注意掩藏身形。

如此一來,太子身邊的人便質(zhì)疑起趙陌來,他們懷疑他是看錯了,也有兩個素來對他懷有警惕之心的,覺得他有可能是在撒謊,實(shí)則別有用心。太子拿眼色制止了手下的人口出惡言,卻對趙陌微笑著說:“不妨事,饒他是誰,也不敢對我們做什麼。你且放心便是。”

這叫趙陌如何放心?太子是微服在此,雖有巡撫衙門的人護(hù)持,可知道他身份的人沒幾個。又因爲(wèi)太子不喜有太多的人圍在自己身邊,引人注目,所以否決了巡撫派人在宅子周邊駐守的建議。如此一來,只要巡撫衙門的人不出面,太子光憑他那溧陽王府子弟的身份,可不一定能擋得住存心要對他不利的人。那可是一國儲位!足以令人心甘情願鋌而走險!

但趙陌從一開始就裝了傻,後來又執(zhí)意不肯與太子攤牌,鬧到如今,他竟有些不好下臺了。許多話,他沒辦法跟太子明說,只能鬱悶地閉上嘴。

這時候,秦家那邊來了信。初三一過,牛氏在秦莊就住得有些煩了。因每日來人實(shí)在太多,她在米脂常年清靜慣了,再熱鬧也沒熱鬧到如今這般,便開始想念城裡溫暖又自在的日子。於是秦柏便帶著一家人重新搬回了夫子廟的宅子。秦莊上的族人雖百般挽留,無奈那些從外地趕回來的族人也有人離開的,他們哪裡有理由阻止秦柏?只能提醒他後頭還有祭祀,讓他不要忘了帶秦簡來參加,便由秦克用帶著數(shù)名族人護(hù)送,一路將六房的人送回了城裡的住所。

得信後,趙陌就彷彿吃了定心丸一般,立刻向太子請求要回夫子廟去拜見秦柏。

他用的理由還是功課,拜他一直以來表現(xiàn)出的好學(xué)所賜,這個理由只會得到太子的讚賞,旁人也沒有疑心什麼。但實(shí)際上,趙陌是決定要向秦柏坦白李延朝的事,請秦柏這位國舅出面去勸說太子,不要令自己身處危險之中。

相比於太子,趙陌寧可冒險,讓秦柏發(fā)現(xiàn)自己在裝傻。至於在舅爺爺面前,他的顧慮要少許多。

趙陌帶著阿壽,出得宅子,沒走幾步路,就知道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因爲(wèi)他看到,那位曾經(jīng)有過兩面之緣的劉捕頭,正帶著另一名生面孔的男子,遠(yuǎn)遠(yuǎn)坐在路口的茶亭處,正往他們這個方向看,還邊看邊說話。他們也不知在那裡坐了多久,而半個時辰前,太子才帶著幾名隨從,自街上用了早膳回來。

李延朝一臉的興奮,彷彿發(fā)現(xiàn)了什麼大寶藏。趙陌的臉色卻如同抹了漆一般。他有些僵硬地想要轉(zhuǎn)回身去宅子裡報信,但想到太子身邊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還有太子那滿不在乎的模樣,又覺得報信不管用,反而有可能引起李延朝與劉捕頭的警惕。

他只能硬著頭皮走了過去。待走過那個路口,篤定李延朝與劉捕頭不會看到自己了,他方纔抓住阿壽的手臂,緊張地吩咐:“快……快去衛(wèi)所尋黃大人報信,說李延朝坐在宅子不遠(yuǎn)處的路口,極有可能是發(fā)現(xiàn)了什麼,讓他趕緊想辦法!”

阿壽不知太子身份,也不明白趙陌爲(wèi)何如此緊張:“哥兒,那個黃大人素來看你不順眼的,即使這個上元縣代縣令有意對你不利,他也未必肯幫忙吧?”

趙陌心裡如同浸了苦水一般:“你只管去就是,不要多問!”

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八十章 處置第一百章 安撫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diǎn)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十六章 探聽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tuán)圓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zé)罵第三十章 提醒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三十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十四章 膈應(yīng)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二百八十章 恩旨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瞭解第一百零一章 請求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diǎn)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fēng)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bǔ)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八十二章 逼問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三百二十章 門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rèn)第十六章 分析第七十九章 訓(xùn)斥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十九章 起念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三十一章 機(jī)關(guān)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十七章 質(zhì)問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九十六章 雨雪
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八十章 處置第一百章 安撫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diǎn)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十六章 探聽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tuán)圓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zé)罵第三十章 提醒第一百九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三十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十四章 膈應(yīng)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二百八十章 恩旨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八十三章 瞭解第一百零一章 請求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diǎn)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fēng)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bǔ)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八十二章 逼問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三百二十章 門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rèn)第十六章 分析第七十九章 訓(xùn)斥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十九章 起念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三十一章 機(jī)關(guān)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十七章 質(zhì)問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九十六章 雨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丰宁| 佛山市| 兴业县| 保德县| 临桂县| 甘孜县| 庄河市| 武山县| 弥勒县| 靖边县| 建阳市| 甘孜县| 梅州市| 双柏县| 云阳县| 探索| 南岸区| 沅陵县| 舒城县| 尼勒克县| 东宁县| 耒阳市| 乌恰县| 灯塔市| 徐州市| 霞浦县| 洪泽县| 镇平县| 金阳县| 宁津县| 通渭县| 秀山| 青海省| 宜阳县| 如皋市| 洞口县| 玉环县| 山阴县| 德兴市|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