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

秦家長房與三房正在商議分家,連符老姨娘都知道了,二房卻還一無所知。

剛剛出了秦錦儀的事,秦伯復心中正惱火。他大罵了妻子一頓,回到福貴居,母親薛氏又跟他鬧起來了。既是爲了他罵妻子小薛氏,也是爲了他沒攔住長房與三房的“威逼與迫害”,答應了禁足秦錦儀百日。

薛氏氣憤地指著兒子的鼻子罵:“你怎麼能答應?!怎麼能?!抄書不過就是費些功夫,不算什麼,抄就抄了。可是禁足——頂多禁上三天就足夠了,禁足百日,她今年還能做什麼?!別說百日過後,蜀王妃是否還記得她的好處,就連太后壽辰,還有萬壽節,她都要錯過了!你是不是想要你閨女這輩子都嫁不出去,纔會滿意?!”

秦伯復這時纔想到,秦錦儀禁足百日,不僅僅是沒法在蜀王妃面前露臉,即將到來的太后壽辰,女兒也沒辦法進宮去了。等百日過去,她再到太后與蜀王妃面前討她們歡心,也會落後別家閨秀一步。這確實是他失策了。

秦伯復自覺心虛,不得不按捺下脾氣來安慰薛氏:“母親就別生氣了,當時長房與三房都說要罰儀姐兒,我又能如何?三叔連分家的話都能說得出口,我若還要護著儀姐兒,難不成真要答應分家麼?禁足的事,您且安心。時間還早著呢,先讓三房消了氣,過得幾日,我再尋個法子,讓三叔鬆口,免了儀姐兒的禁足便是。”

薛氏冷笑:“怎麼可能?他秦柏纔不會答應呢!他那個婆娘早就看我們二房不順眼了,好不容易有機會算計我們一把,她能輕易放過我們?!”

說起這個,秦伯復心中又怨念了:“誰讓母親在他們回京的時候,一見面就冷嘲熱諷呢?說是長房請他們回來,其實長房與三房之間本就有嫌隙,只是我們當初不知情,誤會了而已。如今真相大白了,母親卻早已得罪了三嬸,倒鬧得兒子都不好意思去親近三叔了。”

薛氏聽得氣極:“你這是在怪我了?他秦柏有什麼好親近的?娘爲了你,受了多少罪?你如今倒怪起我來了?!”

秦伯復嘆息著閉了閉眼,掩住了不耐煩的眼神。母親又來了,每次跟她爭吵,她就總要說爲他受了多少罪的話。不過是因爲有了他,她沒法早早改嫁,秦家平反後,又要帶著他回來守寡罷了。母親也不想想,當年若不是有他在,她如今還能在這承恩侯府裡過富貴舒適的日子麼?外祖薛家又能繼續做風光的大商家麼?既然得了他這個兒子的好處,就別總說自己受了多少苦了。

秦伯復冷聲道:“事已至此,母親再罵兒子也是無用。儀姐兒確實犯錯了。她無緣無故的,跑去招惹三丫頭做什麼?上回她就已經被罰過一回,纔過去多久?如今又叫人抓了個現行,真真愚蠢!三丫頭比她小好幾歲,又是野慣了的,儀姐兒跟她計較什麼?無事生非,還連累了父母長輩!趁此機會,叫她受點兒教訓也好,省得日後嫁到王府,也不知天高地厚地惹事,那時才糟糕呢!”說罷了,又反過來抱怨母親,“您也少縱容她些,教她知道點兒眉眼高低,別整天惹事纔好。”

薛氏本身就是個愛惹事的,自然對兒子的話不以爲然:“不過是件小事,若不是長房與三房借題揮,儀姐兒又怎會受罰?我也不跟你吵這些,總之,你既然說了會讓她出來見蜀王妃,入宮爲太后賀壽,那就得說話算話!”

秦伯復瞠目,他幾時說過這話?他不過是說會想辦法罷了!

秦伯復只覺得母親不可理喻,跺了跺腳,索性走人,不想再聽薛氏的責罵了。

他一走,小薛氏纔敢稍稍擡起頭,頂著臉上的巴掌紅印來到薛氏跟前。薛氏看了她的臉一眼,恨鐵不成鋼地道:“雖說他打你不對,可你也太讓人失望了。怎麼就沒管好你閨女?!沒事去傳一個小女娃的閒話什麼?若她有本事瞞著人,也就罷了,偏又叫人抓住了把柄,害得我在許媺與三房那個姓牛的婆娘面前丟臉!”

小薛氏又低下頭去:“媳婦兒委實不知……”女兒又不住在她跟前,只每日過來一兩回罷了,女兒打算做什麼,她哪裡知道?她也是直到今天中午時,才猜到那日秦錦儀一臉不高興地回來時,到底是爲何事跟秦含真拌了嘴。她心裡也有怨,不明白女兒爲何要做這種事。她一向教導女兒,不可做這等無德之事的呀?女兒爲什麼不肯聽?!

小薛氏心下嘆惜不已,對長女的失望又加重了幾分。

薛氏對兒媳的回答並不滿意:“她是你閨女,有什麼事是你不知道的?你平日都在瞎忙些什麼?竟然都沒把孩子教好!我一心盼著她能出人頭地,將來她嫁進王府,得益的還不是你跟伯復這對父母?你倒好,把孩子全推給我了,自個兒甩手不管,活象那不是你閨女,而是我生的一樣!”

小薛氏心中苦澀,怎麼就成了她將女兒推給婆婆了呢?分明……就是婆婆攬下了女兒的大小事,連婚姻也一概包辦了,她出個主意,都要被駁回來。她還一肚子委屈呢,簡直是有冤無處訴。

薛氏根本沒在意兒媳的委屈,她只是暗暗盤算:“不成,不能讓儀姐兒真的被禁足上百日。我得想個法子讓她早些出來。對了……等蜀王妃上門時,請她開口,諒長房與三房也不敢違了王妃的意!”

薛氏的如意算盤,很快就開始打響了。沒過兩日,蜀王妃果然再次上門拜訪。

蜀王妃聲稱這只是一次再尋常不過的女眷間拜訪,她只是尋許氏與姚氏婆媳說說家常話,打聽一下舊日閨中好友的消息而已。先前來過一兩回,都沒有打聽完,如今自然是要繼續打聽的了。不過她雖然號稱低調,上門時還是擺出了半副儀駕。無論事先是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人,如今都知道她經常到承恩侯府來做客了。

長房婆媳許氏與姚氏接待了蜀王妃,心中卻都忍不住吐嘈。倘若蜀王妃只是想要知道舊日閨中好友的消息,既可以問家人,也可以找其他親友打聽。還有好幾家與她有來往的千金,出嫁後夫家就在京城,又或是孃家父兄留任京城的,想打聽也不是什麼難事,何必非要來尋非親非故的秦家人?都不過是藉口罷了。

牛氏又一次作陪,薛氏沒受到邀請,但還是消息靈通地自個兒找上門來。

談話的情形一如既往,姚氏是主力,許氏次之,牛氏基本就是做陪客,薛氏則是拼命尋找任何一個能插話的機會,不過今天,她還多了一個任務,就是想辦法讓蜀王妃想起自個兒的孫女兒來。

照理說,秦錦儀曾經在蜀王妃過府作客時,陪在她身邊那麼長的時間,還兼職了倒茶小妹、端茶點小妹等工作,她又生得好,打扮華麗,蜀王妃無論如何也不該忽視纔對。但今天她不在場,蜀王妃愣是一句沒問。反而是未曾在她面前出現過的長房秦錦華與三房秦含真,她還問候過一聲。雖說是連著兄弟們一起被問候的,也比秦錦儀連這一聲都沒有來得強。

許氏隱隱察覺到了什麼,低下頭微微笑了笑,並不露異色。

姚氏繼續熱情地與蜀王妃攀談,而薛氏卻已經有些急了。她不等蜀王妃主動提起,就非常僵硬地轉換了話題:“啊,那位夫人竟然生了這樣的病,真是太可惜了。人還是要好生保重身體才行哪。象我們儀姐兒,這幾日不慎感染了風寒,就讓人擔心不已。連王妃到我們府裡來做客,她也未能起身相迎,實在是失禮了,還請王妃恕罪。”

蜀王妃笑瞇瞇地說:“令孫女竟病了?那可得好生休養纔是。”說完就沒下文了。

薛氏有些不甘心:“不過等到太后壽辰時,她一定已經好了。王妃如此關心她的病情,那孩子一定非常感激。不知王妃什麼時候得閒,我帶著儀姐兒到王府給您請安,謝過您對她的一片關心?”

蜀王妃笑道:“只要孩子的身體好,還說什麼謝不謝的呢?她既病著,就讓她好生休養吧,不必特地來謝我。”仍舊是不接薛氏的話茬。

姚氏已經看出了貓膩,笑了笑,道:“說起來這天氣變化也真是讓人防不勝防。眼看著就要入秋了,白天時太陽卻仍舊曬得厲害,晚上反而吹起了涼風,一不小心就要著涼了。王妃可得仔細些,您交好的那位夫人,最初可不就是因爲一點小小的傷風,沒有留心診治,才拖成了大病麼?您不知道,她病了之後……”又把話題給轉了回去。

蜀王妃與姚氏聊得津津有味,牛氏也聽得津津有味,倒叫薛氏在旁急得直冒汗了。她心中暗暗埋怨姚氏,好好的插什麼嘴?她差一點兒就能說服蜀王妃開金口,讓秦錦儀免受懲罰了,如今卻被姚氏壞了事!

直到蜀王妃告辭離開,薛氏都沒能找到“機會”,只得悻悻地送走了貴客,心下盤算著,等王妃下次再來,她一定會找到合適的理由,求得王妃開金口才行!

薛氏一邊盤算,一邊轉身要走,卻被許氏叫住了:“二弟妹,請留步。”

她有些不耐煩地回頭:“什麼事?”

許氏盯著她問:“你今日糾纏蜀王妃,總提錦儀做什麼?還說要帶她到王府去道謝。簡直就是笑話!你不說,我也能猜到你的心思。我勸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也省得白費了功夫。”

薛氏一愣,更加不服氣了:“爲什麼?我們儀姐兒哪裡不好了?這明明就是兩家得宜的好事兒!你別總拿太子殿下說話。太子殿下要不是身體不好,我們犯得著費這心思麼?若我們儀姐兒將來有了好前程,你們長房也一樣要受益的,憑什麼壞我們二房的好事?!”

許氏冷笑:“好事?這壓根兒不可能的事,能是什麼好事?你是不是忘了儀姐兒是皇后娘娘的侄孫女,蜀王府的那位小公子卻是皇上的侄兒,兩人根本就差了輩份,如何能做親?便是你不在意,皇家也丟不起這個臉!”

薛氏愣住了。

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章 恩情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百三十九章 放雷第八章 顧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十二章 姑嫂第十六章 抹黑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十二章 生辰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接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十九章 流言
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章 恩情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百三十九章 放雷第八章 顧慮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十二章 姑嫂第十六章 抹黑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五百四十一章 焦急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六十二章 生辰第八十七章 惶恐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接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十九章 流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宜丰县| 广河县| 凤冈县| 广德县| 娱乐| 闽侯县| 朝阳县| 马鞍山市| 辽阳市| 苏尼特左旗| 大冶市| 内黄县| 仙桃市| 喀喇沁旗| 集安市| 临漳县| 调兵山市| 图木舒克市| 日喀则市| 玛沁县| 图片| 上犹县| 大名县| 鄱阳县| 敦化市| 文安县| 延长县| 临邑县| 平陆县| 丹棱县| 辽宁省| 乐至县| 宜川县| 太白县| 开原市| 西青区| 昆山市| 钦州市| 湟中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