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

趙陌走出遼王府的時候,天色都已經擦黑了。若換了是慈愛的祖父母,這時候本該留他吃頓飯的,可如今遼王正在氣頭上,哪裡顧得上這個?沒直接把人趕走就算好的了。趙陌自然是隻能往別處尋晚飯去。

不過趙陌並不在乎,他心情挺好的。棘手的事算是解決了一半,剩下一半還是趕緊辦完了吧。

不是他不偏著自家父祖,一來是他與遼王、趙碩都沒有什麼情份,二來,遼王如今再執(zhí)掌遼東大權,已經不太合適了。

遼王因爲是先帝親子,又有元配妻子唐氏的孃家父親在朝中設法打點,才被早早分封到了遼東的。那地方雖然苦寒,到底地方大,藩王手裡也有軍權,早日離開了京城那攤奪嫡的渾水,也早日避開生死危機。唐氏父兄都對遼王看得很清楚,知道他不是個爲人主君的料子,根本不可能是其他皇子的對手,偏偏又有野心,還蠢到把野心露了出來,若是不把人往遠了遷,只怕不用一年,就會成爲炮灰了,到時候唐氏還不是得跟著倒黴?

遼王不領唐家人的情,對元配唐氏更是至今不肯原諒,但有一件事,是連他自己都無法否認的,那就是在年紀比較大的兄弟們當中,就數他曾經參與過奪嫡,雖然未能成事,卻還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著一地藩王,手握大權,富貴安穩(wěn)的了。先帝膝下的皇子,年長的除了皇帝以外,死的死,病的病,圈禁的圈禁,就沒幾個有好下場的,年幼的那幾個,纔算是攤上了好時候,在新君登基之後,爲了顯示他對手足親厚,個個都封了親王,分了封地,眼得一衆(zhòng)老哥哥們眼紅。遼王雖然與皇帝關係不睦,但這幾十年裡待在遼東,確實是過得很不錯。他一家子在遼東境內說一不二,否則也不會養(yǎng)成兩個小兒子那自高自大的性子,長子趙碩也同樣不會因爲覺得沒有了活路,才跑到京城去尋門路了。

然而,時過境遷。三十多年前的時局,與眼下是截然不同了。

遼王初到遼東時,身邊還有幾個能幹的副將,以他爲主帥,副將們從旁輔佐,也打了幾場勝仗,算是立起了遼王勇武的威名,他也順勢得到了遼東軍的掌控大權。然而,那幾個能幹的副將,死了一個,其他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告了老,還了鄉(xiāng),三十多年過去,將士們已經換了幾波人,遼王卻還是靠著年輕時候的事蹟來鎮(zhèn)場子呢。遼東軍中的後起之秀,又有幾個是真心服他的?厚道些的人也覺得他老了,不如年輕的時候英明勇武了。

遼王繼妃更是與前頭遼王元妃不一樣,唐氏賢惠,也懂得在軍中爲丈夫做臉,人情往來,施恩施惠,拉攏人心,緩和矛盾,她都做得極好,因此遼王府上下屬官與遼東軍中,都是一派祥和。但遼王繼妃卻是截然不同的作派,待遼王手下的人,從來都是擺足了架子,即使是有意懷柔示好,那架子也依然端得牢。別說施什麼恩惠了,她的陪房與孃家親眷還要跟著來沾便宜貪油水,擠兌老實人,往自己兜裡劃拉好處,連軍資採買,也都時常做些手腳,中飽私囊,軍中怨聲極大。若不是遼王護著妻子,底下人早就造了反。

遼王嫡長子趙碩,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哪怕是生母唐氏在軍中曾經結下過不少善緣,他被父親繼母打壓,自己也立不起來,即使旁人有意助他,又能如何下手呢?

至於遼王繼妃所出二子,則是一個比一個脾氣壞。老二趙砡自命不凡,小小年紀就跟在父親身邊擺世子架子,小兒子使鞭子打人沒夠,軍中人等都躲著他們走,能不得罪就不得罪。遼東上下就是遼王一家的私地,得罪了他們,還有什麼出路?若是真的不小心得罪了,有門路的還能想法子調出遼東,另謀高就;沒門路的,多半就要直接離開軍中,回老家種田做生意算了,否則,只怕連性命都保不住,更別提前程。

遼王本人也許還覺得自己很有威勢,把遼東治理得很好。但事實上,遼東軍政已經亂了。皇帝心急著想收回封地,不僅僅是爲了朝廷威脅,也是覺得這個弟弟做得太不象樣,還隱隱有另起爐竈,跟朝廷疏遠,互不往來的傾向。就算遼地是遼王藩地,那也依然是大昭的一部分,不能真以爲自己就是國中之國了吧?

遼東是與北戎接壤之地,自打三十多年前的大戰(zhàn),北戎戰(zhàn)敗,傷了元氣,這幾十年裡休養(yǎng)生息,也漸漸回覆了生機。皇帝擔心邊疆生亂,不想再把國土安全交到不靠譜的兄弟手裡,因此纔打算要把遼地收回來,另派精明強幹的地方官與忠勇雙全的武將前去鎮(zhèn)守,務必要守好國土,不能再讓北戎人有可乘之機。

站在趙陌的立場,他自己有爵位,有封地,對於遼東的歸屬,是無可無不可的。反正這個繼承權未必能落到他的頭上,就算落到他頭上了,難道他還真能留在遼東死守邊關,帶兵打仗了?趙陌自問不是將才,也知道未婚妻秦含真怕冷,不想讓她跟著自己吃苦。既然皇帝要收回遼東,那就收唄。他態(tài)度配合一些,皇帝還能對他更和顏悅色幾分。

趙陌本來是不想管這件事的,由得皇帝與遼王府討論去。但如今趙碩惹下了禍事,爲免自己受到連累,趙陌也只好跟著操些心了。

他藉著北戎人留下的所謂遼王府“罪證”,以及趙砡主僕殺人的案子,幫助皇帝向遼王提出了交換條件。只要遼王老實交出遼地大權,並配合朝廷官員做好和平交接工作,那些“罪證”和趙砡的安危自然都好說。若是遼王不配合,那就真是對不起了,遼王府自個兒身上也不乾淨,趙砡更是掉進了北戎人挖好的坑裡,不死也要沾上一身泥。遼王府素來對皇帝沒多少忠心和敬意,皇帝又何必給遼王府留臉面呢?到時候遼王府一樣會受罰,朝廷一樣會收回遼地,遼王想要給自己洗白,爲兒子脫罪,那都不必做夢了!

遼王心中再不情願,也知道自己形勢不妙。他再覺得自己冤枉,也明白自己清白不了。爲了向皇帝表示一點善意,救出兒子,再保住自己日後的榮華富貴,他是捨不得也只能舍了。遼東,他必須讓出來。不過他沒有要求保留遼王名號,回京住遼王府度日。他在封地上當家作主慣了,根本不想再長年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滿京達官貴人,無一人與他真心交好。他只求能得一處好些的封地,能保住親王爵最好,不能,也起碼得是個郡王。他還提出了一個建議,讓趙陌跟皇上說,將廣寧封給他。他日後做廣寧郡王,比如今的日子也差不到哪裡去。

他說的廣寧,其實是廣寧州,位於錦州與奉天之間,原是前朝的遼王府所在地,如今駐紮著他本人轄下的一支直屬軍隊。他在當地原也有一處別宮,乃是他前去巡視時落腳所用,由他親信主持修建,又得遼王繼妃再三修改圖紙,修得富麗堂皇。他如果真的被改封了廣寧郡王,直接拿這處別宮做郡王府用就行了,住得舒服不說,環(huán)境也熟悉。他還能借著廣寧州的有利條件,繼續(xù)維持自己在遼東軍中的影響力,哪怕失去了遼王之名,也依然能擁有遼王之實。

遼王這如意算盤打得響,趙陌也不是傻的。他當然不會當即答應些什麼,只道會把這番話原樣報給皇帝知道,由皇帝定奪。但他心裡有數,皇帝纔不會答應呢,隨便哪裡尋個富一點兒的州縣,封給遼王就得了,好不容易奪回來的遼東大權,怎麼可能讓遼王繼續(xù)享用下去?

趙陌覺得遼王大概是在遼東說一不二慣了,真以爲旁人都是傻子呢,會上他的當?如今肉在砧板上,哪裡還輪到遼王挑三揀四呢?

趙陌心情輕鬆地翻身上了馬,覺得打鐵要趁熱,便騎著馬,帶著一隊隨從,直接往父親趙碩的府第去了。

趙碩躲在家裡做了幾天縮頭烏龜,讓人打聽外頭的消息,心裡其實隱隱有些後悔。他躲得太快太乾淨了,也不知會不會惹惱遼王。遼王可是知道他把柄的,若是趙砡有個好歹,爲了給心愛的次子洗白,遼王會不會把他的事給捅出去?但要叫他爲趙砡出力,他心裡又不大樂意。一來,他是真的沒門路可走,沒人情可託;二來,趙砡從小沒少欺壓他,又一心要搶他的世子之位,如今進了宗人府大牢,也是因爲自己太蠢,他巴不得趙砡多吃點苦頭呢,怎麼願意救趙砡呢?

看到趙陌來了,他還有些意外,有些訕訕地道:“這幾天你都上哪兒了?爲父病了,你也不來看看我,整天替人跑腿做什麼?你是好心,但也要人家願意領情才行哪!”

趙陌也不回答,直接摒退屋中其他人,連甄忠、蔣誠兩個也被他支走了:“我還沒吃飯呢,請兩位管事替我備些飯菜來。”

趙碩總不能真讓兒子在家餓著了,只得給兩個心腹使了眼色,示意他們照辦。

等屋中只剩父子倆,趙陌就對趙碩開門見山:“今日我打聽到一些不大好的消息,去王府確認過了。二叔那案子只怕真的不太妙。皇上是一向不喜王爺爲人的,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也不會輕易放過。王妃生怕二叔吃了大虧,瞞著王爺,已經把父親納北戎女諜爲妾,又收容北戎人在身邊爲僕的事,都密告上去了。”

“你說什麼?!”趙碩臉色大變,滿面驚惶。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六十七章 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十章 入府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誤導第五十章 甩鍋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八章 吹柳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五章 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變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十九章 挑人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二章 家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三十章 告狀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百三十八章 發(fā)作第一章 清醒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十九章 松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二百零九章 葉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八十二章 激勵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六十七章 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十章 入府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二百八十二章 誤導第五十章 甩鍋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八章 吹柳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五章 無恥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變遷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十九章 挑人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二章 家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三十章 告狀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百三十八章 發(fā)作第一章 清醒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十九章 松風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二百零九章 葉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八十二章 激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醴陵市| 清水河县| 合水县| 集安市| 团风县| 息烽县| 大竹县| 塔城市| 静海县| 绥芬河市| 朝阳县| 托克托县| 静安区| 河西区| 石台县| 东阳市| 镇平县| 南安市| 江都市| 石渠县| 新巴尔虎左旗| 滨海县| 体育| 齐齐哈尔市| 望谟县| 岗巴县| 海南省| 长治县| 宝应县| 烟台市| 旌德县| 丽江市| 塘沽区| 措美县| 揭东县| 胶州市| 宣汉县| 墨竹工卡县| 陈巴尔虎旗|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