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生波

十一月中旬,東宮太子妃有令,命應選敏順郡主的皇親、勳貴、官家千金入東宮晉見。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考察諸位郡主伴讀候選人了。但凡是有意送女應選的人家,個個都嚴陣以待,生怕自家女兒在太子妃面前有一絲不妥。

如今的太子妃可不比以往。從前太子病弱,人人都以爲他用不了多久就會死了,無子的太子妃不過就是一個未來的皇家寡婦,不成氣候。除了讓新儲君利用來表示自己的仁德,再沒有任何價值。因此衆人當著皇家人與朝臣的面,會對太子妃表示敬意,可私底下還真沒幾個人把她看在眼裡,頂多是顧慮到她父親唐尚書的面子,不會輕易表現出真實的態度來。就連陳良娣,都因爲生有唯一的皇孫,曾經風光過幾年,成爲衆人巴結討好的對象。太子妃除了身懷有孕又還未分娩那十個月外,還真是沒啥存在感。

但現在太子病癒,雖然也是每年小病不斷,但都沒有大礙,地位十分穩固。哪怕他至今未有子嗣,也一定會繼承皇位,那太子妃便是六宮之主,一國之母了。無論太子日後的繼承人是從哪個妾室肚子裡生出來的,都要敬太子妃爲母。這樣一位名門出身的國母,素有賢良名聲,孃家在士林、朝臣當中頗有名望,只要她不出大差錯,就沒人能動搖得了她的地位。朝野上下,有誰敢輕慢了她?

如今太子妃唯一的親生女兒,亦是當今皇帝唯一一位親孫女的敏順郡主要選伴讀,即使最終能入選的女孩兒只有四人,也沒人敢有所輕忽。不怕自家女兒落選,就怕女兒說錯了什麼話,犯了什麼忌諱,得罪了太子妃唐氏,那可就不妙了。

秦家兩侯府,本來與這選伴讀之事並不相干,不過,如今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合力推舉秦錦春應選,這事兒就跟他們扯上了關係。

本來五姑娘秦錦容也想去的,已經在父母面前鬧過不止一回了。可惜,承恩侯夫人許氏不贊同,閔氏冷然反對,而秦叔濤則是心疼女兒,不想讓她進宮去侍別人。這三位不肯點頭,秦錦容再怎麼鬧都是白搭。最終,報上去的只有秦錦春一個人的名字。等消息下來的時候,秦錦容氣得飯都不肯吃了,摔了一地的東西。

她母親閔氏壓根兒就沒理會她的胡鬧,反而鄭重對秦錦春道:“別理會你五妹妹說什麼,她小孩子家不懂事,不過是胡鬧罷了。倒是你此番入宮,需得謹慎小心纔好。多多演練禮儀,萬不可在宮中失禮。你已是我們承恩侯府推舉上去的人,若你有任何失禮之處,也會連累我們承恩侯府的名聲。

秦錦春知道這位嬸孃素來性子清冷,難得見閔氏如此細心地指點自己,她心中感動,忙應了下來,又再三謝過閔氏。

除了閔氏以外,承恩侯夫人許氏與二嬸孃姚氏也都很熱心地爲她準備進宮事宜。上到她梳的髮型、戴的首飾,下到穿的衣服鞋襪與腰上掛的佩飾,全都替她設想周到,準備齊全,令她感動不已。

許氏還把身邊的一個大丫頭指給她看:“等你進宮那日,我將鸚哥借給你。這丫頭時常隨我入宮晉見太后,對宮禮宮規都是熟的,也認得宮中道路,還跟著我去過東宮兩回。有她陪在你身邊,你若有不懂的地方,只管問她。”

這纔是最要緊的助力呢!秦錦春連忙再次磕頭謝過許氏,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她跟秦錦華她們不太一樣,她沒有進過宮,因爲是二房的女兒,她對這些東西是不大熟悉的,宮中的規矩禮儀雖然在閨學裡學過,但平時沒什麼用的機會,因此有些不夠熟練,她還真擔心進宮以後,會有疏失之處,在貴人面前出醜呢。如今有個鸚哥在,她心裡就覺得有底氣多了。唯一擔心的是,鸚哥是許氏跟前得力的大丫頭,只怕沒有她自個兒的丫頭那麼聽話好用,但願她到時候不會使喚不動對方纔好。

除此之外,秦簡與秦錦華又給秦錦春出了個主意:“符老姨娘從前也常進宮,她說來是你親曾祖母,你若是禮儀上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不如去向她老人家請教?”

這句話提醒了秦錦春。符老姨娘就住在承恩侯府裡呢!只因她老人家平日裡深居簡出,很少出院門,只埋頭敲經唸佛,也不召她這個親曾孫女過去相見,因此她一時竟沒想起對方來。

不過符老姨娘曾是慈寧宮常客,記得薛氏當初搬出這府裡時,因符老姨娘不肯跟著親孫子走,薛氏還隔著院牆罵了這位親婆婆許久呢。她至今還時常在家裡抱怨符老姨娘,說若不是後者貪圖富貴,不肯跟著二房搬走,如今要進宮晉見太后時,就能把她薛氏以及長孫女秦錦儀也捎帶上了。結果二房這幾年再也沒有了進宮的機會,符老姨娘也沒有再進過宮門,簡直就是兩敗俱傷!薛氏覺得符老姨娘真是蠢透了。

秦錦春卻不這麼想。她還記得這位曾外祖母呢,從前待她很親切的。有時候她偷偷溜進東小院去摘院中那株棗樹結的果子吃,符老姨娘還把她叫過去,拉著她的手問她話,又讓她吃美味的素餅。除了符老姨娘處,她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素餅了,外頭再買不到那樣的味道。

這麼想著,秦錦春就立刻下了決定,要到符老姨娘處,再吃一回素餅了。

且不說秦錦春與符老姨娘相會,如何和樂融融,她有機會候選敏順郡主伴讀的消息傳回二房,立刻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薛氏大喜,小薛氏亦驚喜不已,秦錦儀卻幾乎當場變了臉色:“怎會這樣?!先前可沒聽四妹妹提過這件事!如此大事,她怎能瞞著家裡?!”

小薛氏皺眉看向長女:“你妹妹平日長住承恩侯府。既然是承恩侯府薦她上去的,她未必能事先知情,提前報給家裡知曉。她身邊只有兩個丫頭侍候,輕易不好出門,若是家裡不打發人去瞧她,她想要託人送信回來也難呀。你做姐姐的,怎麼就不知道體諒妹妹?這原是好事,你生什麼氣?”

秦錦儀只怨母親偏心,也不理會小薛氏,徑自抱住祖母薛氏的手臂,哭道:“祖母,不是我不體諒妹妹,而是傷心妹妹與我這個做姐姐的如此生分。她既然有門路能應選皇孫女的伴讀,怎的也不告訴我一聲?就算她身邊的丫頭不方便出門,隨便花一二百錢,難道還不能使喚個婆子給家裡送封信麼?倘若我早知情,早就把自個兒的名字也報上去了。以我的才學,又是皇后娘娘的親侄孫女兒,難道還做不得一個小小的郡主伴讀?!”

薛氏愣了愣,還真沉思起來:“也對,若你能攀上東宮的郡主,身價也不一般了。我就不信,有東宮撐腰,你還能找不到一戶好人家?!”

秦錦儀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來。

小薛氏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道:“儀姐兒,休要胡言亂語。敏順郡主幾歲?你又幾歲?你仔細瞧瞧那伴讀候選名單上的人,都與郡主年紀相仿,最小的十歲,最大的還不到十四,可你……你已經是十八歲的人了!即使把名字報上去,又如何能做得郡主的伴讀?!”

秦錦儀不以爲然地道:“正要年紀大些,才能照顧好郡主。所謂伴讀,就是要陪郡主讀書玩耍的。這有何難?從前郡主到承恩侯府裡來的時候,我也曾陪她玩耍過。我記得那時常常勸說郡主要言行文雅,不要調皮,太子妃還誇我有長姐之風,端和穩重呢。我不去應選就罷了,一旦應選,定能入選!”說著還一臉扼腕的表情,“都怪四妹妹沒及時告訴我,否則哪裡還輪到她出頭?!”

小薛氏只覺得心頭無力,閉上眼,什麼話都不想說了。

她沒想到的時,秦錦儀竟然對薛氏道:“祖母,四妹妹懂得什麼呢?她就只會憨吃憨玩罷了。從前姐妹們在一處上學,就數她的功課最差,連剛從西北鄉下回來的三妹妹都比她強些。若她此番進宮應選,與那些才華出衆的名門千金一處作比,定要出醜的!到時候我們家也要跟著沒臉。不如您跟四妹妹說,讓她把這個資格讓給我吧?我與郡主早就相熟,才學功課又都出衆,定能爲家裡爭光的!”

“這……”薛氏猶豫了。

小薛氏忍不住又道:“東宮已經選定了人,說好是春兒的,如何能讓儀姐兒擅自頂替?讓太子妃知道,豈不是有不恭之嫌?太太,這萬萬使不得!”

秦錦儀惱怒地說:“這又不是聖旨,有什麼可擔心的?太子妃一向和氣,從前還曾經誇過我呢。若不是長房那邊幫四妹妹說好話,這次原也輪不到四妹妹出這個頭!”

小薛氏氣得捂住胸口急促地喘著氣:“休要胡鬧!太子妃當初不過是客氣地隨口誇你一句,你以爲自己是誰?這麼多年了,你怎知道貴人還記得你?!可你若是擅自行事,惹惱了東宮,連累你父親丟了官,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如此大事,怎能由得你亂來?!”

罵完了女兒,她又去懇求婆婆薛氏:“太太,這不是說著玩兒的。太子妃既然已經下了令,她又知道咱們家的女孩兒長什麼模樣,拿儀姐兒去頂替春兒,怎麼也說不過去的,換了誰都會生氣。春兒也是您的親孫女兒,若她能有個好前程,於咱們家也有好處。我知道您一向疼儀姐兒,可也不能爲了儀姐兒一個,就把大爺與其他孩子的前程都給斷送了吧?!”

聽說會影響兒子官職,薛氏心中頓時一凜:“行了,你不必多說。我難道是個糊塗人不成?這點分寸還是有的。”又反過來哄長孫女,“這事兒真的不成。不過,你也不必擔心。等你妹妹進東宮做了伴讀,我們就讓她多在太子妃與郡主面前說你的好話。要是太子妃願意幫你做媒,你還怕會沒個好前程麼?祖母定會爲你做主的,放心放心。”

秦錦儀扁了扁嘴,恨恨地瞥了母親小薛氏一眼,不情不願地應了聲。

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二十章 先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三百一十六章 錯娶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十三章 偷聽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八章 幼儀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七章 壽禮第十三章 生隙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二百八十七章 躺槍第六十章 密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二十六章 後悔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一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七百一十一章 叫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二百八十章 恩旨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十七章 伴讀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五十八章 誤會
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歸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二十章 先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三百一十六章 錯娶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十三章 偷聽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八章 幼儀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七章 壽禮第十三章 生隙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二百八十七章 躺槍第六十章 密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二十六章 後悔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一十五章 誤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四十六章 請託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七百一十一章 叫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二百八十章 恩旨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五十八章 疑雲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十七章 伴讀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五十八章 誤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永靖县| 社会| 乐安县| 商河县| 肥城市| 安陆市| 老河口市| 玛曲县| 色达县| 称多县| 凌源市| 丹巴县| 大丰市| 吴堡县| 鄱阳县| 肇东市| 平阴县| 思南县| 小金县| 吉安市| 财经| 务川| 东莞市| 临颍县| 大安市| 奎屯市| 延津县| 勐海县| 从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邻水| 潮州市| 昭苏县| 资兴市| 六枝特区| 承德县| 徐州市| 会宁县| 九龙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