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壽禮

趙陌這回是派人到京城來送獻(xiàn)給皇帝的壽禮,才順道給永嘉侯府捎信過來的。

他雖然在封地肅寧三年半都不曾離開過,但每年的皇帝萬壽節(jié)、太后千秋以及東宮太子壽辰,都從不忘往京中送禮。他送來的禮也不算十分貴重,多是肅寧的特產(chǎn),但勝在心意。比如今年他獻(xiàn)上的萬壽禮,主禮就是一座萬壽書法十二扇紙屏風(fēng),屏風(fēng)上頭有一萬個趙陌親筆寫的壽字,雖然說不上每個壽字都是不同的寫法,但一萬個壽字裡頭,一百種寫法還是有的。每個字都是他親筆所寫,還從頭到尾都沒出過一絲兒錯,這裡頭花的心力,可不是說著玩兒的。光是這份用心,就足以稱得上難得了。

屏風(fēng)本身是黃花梨木製成,雕工也很精美,即使不算趙陌這一萬個親筆寫的壽字,屏風(fēng)本身也足夠份量,能擺在皇宮裡了。皇帝見了,就龍顏大悅,還誇了趙陌好幾句話。

這還不止,趙陌送來的萬壽禮,除去這座屏風(fēng)是主禮外,其餘肅寧特產(chǎn)就不提了,主要是各色毛皮以及絨紡織物等等,還有一樣並沒有呈到御前,卻有專門的奏摺提到的禮物,那就是趙陌親筆抄寫的一百本《金剛經(jīng)》。

獻(xiàn)壽禮的使者從肅寧縣出發(fā),一路上遇見一座寺廟,就把一本《金剛經(jīng)》獻(xiàn)到那家寺廟的佛像前,爲(wèi)皇帝祈福。如此一路走到京城,正好獻(xiàn)出了八十九本,剩下十一本,全都送到了京城的皇家寺廟供奉。這一路上收到趙陌親筆抄寫佛經(jīng)的寺廟,那使者都留有清單,全數(shù)呈覽御前。皇帝想要查問是否屬實(shí),只需要打發(fā)個人去清單上任何一間寺廟打聽,也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皇帝一本佛經(jīng)都沒瞧見,心中就已十分受用了,還對太子說:“廣路這孩子,每日也有許多正事要做,還費(fèi)心思抄什麼佛經(jīng)?光是那萬壽字屏風(fēng)就夠他辛苦的了。聽說他從正月就開始抄,抄足了九個月才抄得了,日日不停。萬一累壞了身體,豈不是叫我們這些長輩心疼?你給他去封信,叫他很不必如此。他的孝心我盡知的,不在這些禮物上頭。”

太子笑道:“他有心孝敬父皇,父皇只管收下就是。我看這兩份壽禮都是勝在心意,雖然廣路那孩子抄寫得辛苦些,花費(fèi)倒不大。他小小年紀(jì)就去了封地上,又沒攤上個富庶地方,家裡沒個人替他打理家業(yè),他還要每年備禮送進(jìn)京中,也很不容易。父皇若是心疼他,多賞他些實(shí)惠東西就好了,也叫他日子過得寬鬆一點(diǎn)。”

皇帝大手一揮:“這個好辦!”隨手就賞賜了趙陌兩個皇莊,另有白銀一千兩,綢緞、文房、官印新書等若干,這些就只能算是搭頭了。

因爲(wèi)心情太好,皇帝看到趙碩的時候,都難得地給了個好臉,還說他近日的差事辦得不錯,讓他以後再努力。

趙碩的小心肝有些激動。他覺得自己又有了希望。作爲(wèi)距離皇儲之位曾經(jīng)只有一步之謠的皇侄,堂堂親王世子,趙碩一直覺得,如果不是被王家連累,又被偏心的父親與狠毒的繼母、弟弟們拖後腿,他絕不會混到今日這個田地。哪怕太子無恙,皇帝不需要過繼兒子,他也可以成爲(wèi)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shí)權(quán)世子。可惜,他運(yùn)氣太差了,身邊的人只會拖累他,他如今聖眷大減,還敢指望什麼?

不過,如今他的嫡長子趙陌甚得皇帝寵信,雖然不大聽話,卻也沒少給他掙臉。有這個兒子幫襯著,趙碩覺得自己重獲聖眷的可能並不是沒有的。他也不再奢望能坐上那把椅子了,只要能讓他能回覆到失勢之前那深受皇帝與太子寵信的風(fēng)光日子,就已足夠。他開始覺得,自己對待嫡長子,大概真的太過冷淡了些,還是要好好籠絡(luò)趙陌一番纔是。

說句心裡話,看到趙陌給皇帝送那麼用心的壽禮,趙碩心裡還有些酸酸的。他生日的時候,趙陌雖然給他也送了禮物,但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罷了,甚至稍嫌過於“實(shí)惠”了——趙陌送來的都是些什麼醃過的野味,肅寧特產(chǎn)的毛皮、藥材、宣紙等等,還有些鮮果、乾果、盆栽什麼的,幾大車加起來都不值什麼錢,卻勝在量多,任誰瞧了都要說他兒子孝順,其實(shí)遠(yuǎn)遠(yuǎn)沒有那幅萬壽紙屏風(fēng)用心。就算他趙碩不敢跟皇上比,難道這個孩子就不能也抄個幾百本佛經(jīng)來給他祈福麼?他如今黴運(yùn)當(dāng)頭,正需要有人替他祈個佛呢。怎麼趙陌對皇帝與太子,就比對自己這個親爹還要孝順呢?

趙陌對自家父親的想法一無所知,往宮中送萬壽禮,那是他此番派人上京的主要理由,但真正被他放在心上的,還是順道捎給秦含真的那一封信。

此前因爲(wèi)知道秦含真不在京中,他雖然送了禮物過來,卻沒有正經(jīng)寫什麼書信。如今聽說她回京了,自然要把信寫得長一些,好敘一敘離情。這麼長的時間沒法收到秦含真的隻字片語,他心裡可煎熬呢。

卻不知道秦含真此時此刻看著他寫的信,心裡更想打人了。

趙陌的信原也沒寫什麼特別的內(nèi)容,就象過去他常寫的那樣,先是問候了秦柏與牛氏,又問秦含真南下廣州玩得可開心,有沒有給他帶禮物回來?是否收集到了有趣的書本或紀(jì)念品,等等等等——這原是秦含真每次出門後回家,趙陌都必定要問的問題,算是舊例了。就算他不問,秦含真也要告訴他的。

等這舊例說完了,趙陌又說起自己在這幾個月裡都在忙著做什麼,主要是忙壽禮那事兒。皇帝與太子心疼他抄寫壽字與佛經(jīng)辛苦,但他本人卻不覺得累,反而認(rèn)爲(wèi)這樣的壽禮獻(xiàn)上去,既體面,又省錢,還順道練了字,十分劃算。以他的身家,若不是以心意獲勝,獻(xiàn)上去的壽禮如何能與其他家大業(yè)大的郡王們相比?

說完了壽禮,趙陌又提到自己正在做的農(nóng)田實(shí)驗(yàn)。這幾年裡,他在肅寧縣的土地上進(jìn)行了洗鹽實(shí)驗(yàn),還試種了不少東西,白柳、楊樹、枸杞和側(cè)柏都試種成功了,還連種了兩年甜菜,收穫還不錯。他還在封地境內(nèi)興修水利,大大改善了肅寧縣原本的耕種環(huán)境,弄得他這位肅寧郡王在自個兒的封地裡聲望大漲,百姓一提到他,都誇他好,名聲都有些傳到京中來了。

再加上趙陌一年往京中送三次壽禮,過年、中秋之類的重大節(jié)日,也會按時上摺子給皇帝與太后請安。如此殷勤,在封地上又做得有聲有色,哪怕趙陌三年多來沒有上過一次京城,存在感也是槓槓的,沒人遺忘得了他。

這些東西當(dāng)然不是秦含真想打人的理由。問題在於趙陌在寫完這些正經(jīng)內(nèi)容後,居然筆風(fēng)一轉(zhuǎn),說起了他聽說的京中傳聞,比如許家某位少年舉人有心要求娶宗室貴女,卻在幾家王府之間搖擺不定之類的……

秦含真不知道他是打哪兒聽說的所謂宗室八卦,可她前兩天才從牛氏嘴裡聽說了許崢許嶸兄弟有意與秦家女兒聯(lián)姻的事,今日就收到趙陌的信裡提起了許崢的八卦,而且還略有黑人的嫌疑,她怎會不火大呢?趙陌這小混蛋該不會是在這永嘉侯府裡安插了耳目吧?不然怎會消息如此靈通?!

還有,他安插耳目亂打聽消息就算了,跟她提許崢幹嘛?就算許崢真?zhèn)€娶了哪位郡主、縣主,那又跟她有什麼關(guān)係?跟他趙陌就更沒有關(guān)係了!他在信裡說這個幹什麼?難不成她還能被那所謂的少年舉人光環(huán)所迷,跟別的京城閨秀一般,把許崢當(dāng)成是白馬王子了?!

真是太小看人了!

秦含真心中忿忿,很想要把趙陌的信給撕了,只是他的信前面還有比較重要的內(nèi)容,是涉及到鹽鹼地治理實(shí)驗(yàn)成果的,要是撕掉就不好了,才勉強(qiáng)打消了這個念頭,把信認(rèn)真疊好,放到多寶格上那個裝了滿滿一匣趙陌書信的紫檀木匣子裡去。

她心想,回信的時候,她一定要好好罵趙陌一頓才行。就罵他在信裡亂講什麼許崢的緋聞,那跟她一點(diǎn)關(guān)係都沒有!而且許崢的祖母許大夫人如今跟秦家兩房人都鬧得有些僵,秦許兩家還未必能再次聯(lián)姻呢,不過是許家一部分人一廂情願罷了。許崢再出色,秦錦華又不是非他不嫁了,秦簡更不可能娶許岫。而他們?nèi)扛揪筒粫紤]跟許家議親。那些什麼八卦傳聞、流言蜚語,一點(diǎn)意義都沒有!

相比之下……秦含真更關(guān)心的是趙陌在永嘉侯府是不是真的安插了人手。如果是的話,她就定要好好罵他一頓了,有機(jī)會還得要當(dāng)面罵!

他既然在永嘉侯府裡安排了人,怎的她每次給他送信,還得打發(fā)李子跑這一趟呢?有時候祖父秦柏吩咐了李子去辦什麼事,又或是李子正好回了江南探親,她想派人去肅寧都沒法派,別提有多爲(wèi)難了。若是早知道他有人在府裡,這個問題不是早就解決了嗎?偏他還要裝不知情!

太可惡了!

秦含真哼哼幾聲,決定在回信的時候,一個字也不提許崢有可能聯(lián)姻的對象是秦錦華而不是自己,只說兩房長輩很欣賞他的話,叫趙陌著急去!

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wèi)鑑第十四章 住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六百九十章 暈倒第二百五十章 風(fēng)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七章 籌謀第七百章 糾結(jié)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七十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三十三章 好奇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tài)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八章 安慰第三章 翠兒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五百一十一章 輿論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yīng)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四十四章 丫環(huán)第十四章 表舅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四百四十章 打算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章 不忿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二百四十章 放飛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三十章 告狀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fēng)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五章 裡短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三十章 絕情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冷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妻妾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
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wèi)鑑第十四章 住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六百九十章 暈倒第二百五十章 風(fēng)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七章 籌謀第七百章 糾結(jié)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七十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三十三章 好奇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tài)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八章 安慰第三章 翠兒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五百一十一章 輿論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yīng)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四十四章 丫環(huán)第十四章 表舅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四百四十章 打算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章 不忿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二百四十章 放飛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三十章 告狀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fēng)頭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五十九章 感激第五章 裡短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三十章 絕情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冷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妻妾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印江| 土默特左旗| 顺义区| 桃园市| 邹城市| 获嘉县| 神木县| 化德县| 剑川县| 买车| 尚义县| 佛学| 尼勒克县| 滨州市| 两当县| 遵义县| 芮城县| 灵台县| 札达县| 清远市| 茂名市| 南城县| 祁连县| 夏河县| 昭通市| 青州市| 正宁县| 南漳县| 赣州市| 灌南县| 博客| 乌拉特后旗| 建昌县| 黄冈市| 奉贤区| 浦城县| 松溪县| 高陵县| 兴隆县|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