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

若不是青杏提起,秦含真還想不起來,何信的叔嬸,也就是青杏與李子的祖父祖母,論起輩份乃是梓哥兒的親曾外祖父母。『何家本該是秦家三房的親家纔對。但如今何氏已經(jīng)被休棄,這親傢什麼的,也就不必提起了。

只是梓哥兒到底是何氏的骨肉,若何家人想要來認(rèn)親,還真是有些不好辦。秦含真心裡憂慮著,覺得青杏瞞下這層關(guān)係也好。

她到了清風(fēng)館與祖父秦柏、祖母牛氏商議的時候,秦柏與牛氏已經(jīng)聽完了吳少英的敘述,也十分驚訝。

秦柏倒沒說什麼,只是沉吟:“李子與青杏兄妹二人也是命苦的孩子,能遇上少英,是他們的福氣。這冤有頭債有主,我們自不會遷怒到他們身上。只是他們到底是梓哥兒的舅舅姨母,叫他們在家裡做丫頭小廝,未免太委屈些?!?

秦含真一聽就暗叫不好,果然叫青杏料中了,秦柏果然是不願意留他們兄妹在府裡做事的。

牛氏就想得更深些:“還是別叫何家人知道梓哥兒是何瓔生的好,免得他們真?zhèn)€兒上門來認(rèn)親,到時候豈不尷尬?何信投身到承恩侯府爲(wèi)奴,都已經(jīng)十年有餘了吧?他連娶妻都是娶的府裡的丫頭。若是轉(zhuǎn)身一變,成了三房的親家,這姻親要如何論?將來安哥要再娶妻,都要被人說嘴。況且何氏的生父是個貪官,叫人知道梓哥兒有個做貪官的外祖父,做殺人犯的親孃,還有賣兒賣女的外祖母什麼的,也是給他臉上抹黑,別把孩子好好的前程都給耽誤了!”

這話倒也是正理。秦柏想了想:“不提也罷,橫豎安哥已經(jīng)休了何氏,親家早就不是親家了。只是梓哥兒的母親該是誰,族譜上不好定下。眼下他年紀(jì)還小,倒也罷了,但總有出門見人的時候。到時若是親友間問起他的身世,又該怎麼說?”

牛氏哂道:“大不了給孩子換個生母得了,等安哥再娶,就把梓哥兒記在將來娶的媳婦名下。”

秦柏?fù)u頭:“不妥。後頭娶的這個媳婦未必樂意?!?

吳少英也笑著對牛氏說:“師母,如今不比以往。老師乃是堂堂永嘉侯,秦五哥即使不是襲爵的嫡長子,身份也與一般小武官不同的。他的妻子,少說也是個官宦人家的千金。這樣人家的女孩兒,哪個樂意一進(jìn)門就做孃的?若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告訴人,是給秦五哥做繼室,前頭原配留下一個嫡長子,也就罷了,說親時原就說好了的,人家樂意也沒得反悔??扇缃衲植幌胝J(rèn)何氏,要把梓哥兒記在後娶的媳婦名下,即使這新媳婦樂意,她的孃家人也不會答應(yīng)的。萬一新媳婦日後也有了兒子,又該怎麼算?倘若這新媳婦是個心地純良的,頂多就是心裡有些不高興,對梓哥兒冷淡些。要是遇上個心思歹毒的,還不把梓哥兒當(dāng)成是眼中釘,礙腳石麼?”

牛氏聽得肅然:“是我疏忽了,這麼做確實不妥當(dāng)?!毕肓讼?,咬牙道,“大不了說梓哥兒是妾生的得了。做庶長子,名份上確實差一些,但他跟著我和他祖父過活,倒也委屈不到哪裡去。怎麼也比做那麼一個毒婦的兒子強!”

這回輪到秦柏反對了:“哪裡有將好好的嫡孫貶爲(wèi)庶出的道理?孩子並沒有做錯什麼,怎能叫他受這樣的委屈?”

牛氏也知道這樣太委屈梓哥兒了,只好鬱悶地閉口不語。

秦含真便提議道:“其實真沒必要搞這麼多花樣,我們直說就好了,只別提何氏的來歷。反正她當(dāng)年也沒告訴過家裡,她父親是誰,只說是個早逝的小官員。當(dāng)初祖父不是還沒恢復(fù)身份嗎?二叔也只是個小武官,娶個寡婦做妻子,在西北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只在熱孝娶親這一點上容易被人說嘴罷了。但西北離得這麼遠(yuǎn),我們不說,京城裡有誰會知道這一茬?真要有人問起來,就拿陳家族裡做擋箭牌好了。至於二叔這個妻子爲(wèi)何被休,那不是有放印子錢那檔子事?梓哥兒有個因罪被休棄的母親,確實不大體面,但咱們把事情全都攤開來講,別人要議論,也就是議論一陣罷了,也礙不著梓哥兒什麼。這京城裡每天生那麼多事,誰還有閒心,過個十幾二十年還拿梓哥兒的生母來說事呢?”

秦柏與牛氏聽得也有道理,微微點頭。

吳少英笑道:“這麼做也有個好處,只要青杏與李子不提,京城何家的人也不會懷疑這被休掉的秦五奶奶與他們家有何干系,頂多就是嘀咕一聲同樣姓何罷了。梓哥兒不會有一個因貪腐被治罪的外祖父,自然也不會有被賣做奴僕的舅舅姨母以及叔外祖了。只是大同何氏那頭,需得防她會進(jìn)京生事。還有她那個逃走了的哥哥何子煜,也得提防幾分。被休掉的秦五奶奶的閨名,外人未必能打聽到,但這曾經(jīng)的何舅爺姓甚名誰,三房的下人未必不知情呢。萬一這消息傳到何家人耳朵裡……”

秦含真搶先一句:“就叫李子和青杏說,只是碰巧同名好了。他們是兩邊都認(rèn)得的人,就說他們聽說梓哥兒的舅舅叫何子煜,特地去見過人了,現(xiàn)僅是巧合,並非他們的嫡兄。何家又能說什麼呢?青杏跟我說了,她會告訴她祖父祖母,當(dāng)年被流放的時候,嫡母帶著嫡兄嫡姐私下逃走,被馬賊殺了,屍骨無存。何家人聽了他們兄妹的話,難道還真有閒情逸致,非得跑去興縣打聽?若他們真能這麼做,也不會十來年都沒動靜了?!?

吳少英說:“這些年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去興縣打聽李子父親的遺骨落在何處,只是缺路費,何信又不是自由之身,老人家更沒法出遠(yuǎn)門,這才耽誤了。如今李子與青杏既然認(rèn)了回去,日後只叫李子去辦這事兒便是。他會把他父親與姨娘的遺骨接回來,旁人就不必理會了。若是擔(dān)心再有旁的變故,想個法子把何信一家送得遠(yuǎn)遠(yuǎn)的,也就是了。何信是秦二爺跟前辦事的人,這事兒老師跟侄兒說一聲,想必?zé)o有不應(yīng)的?!?

秦含真插嘴說:“我有個想法,不如就藉著李子跟青杏認(rèn)親的機會,把這事兒跟二伯父二伯孃說了,把何信要過來怎麼樣?祖父才得了皇上賜的幾處產(chǎn)業(yè),有在京郊的,也有在江南的。我們家總要派人去管理的。這何信聽說也有幾分才幹,就把他要過來,讓他去江南打理田莊好了。對他來說,這也是個極好的差使。他若是去了江南,他家裡人肯定也要跟著走的。這樣就算何氏和何子煜將來找到京城來,也不會跟他們撞上了。而且,梓哥兒跟著祖父祖母留在京城,也不會有跟何家人碰面的機會。”

秦柏與牛氏對望一眼,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吳少英還合掌笑道:“這法子不錯,何信既然是秦二爺跟前的得意人,才幹自不必說,他的品行又信得過。有他替老師打理南邊的田莊,老師師母都能放心了。況且我聽說他們老家就在南邊兒,何信帶著一家人過去,也算是落葉歸根了,對兩位老人而言也是好事。”

說到這裡,他又對秦含真說:“桑姐兒,你若是覺得青杏不錯,留她在身邊多侍候兩年也行。不過我覺著,叫人家骨肉分離,也不是長久之計。況且這京城裡,想必還有不少人認(rèn)得他們兄妹的,叫他們的故人知道他們?nèi)缃裨谧鍪毯蛉说幕钣嫞樏嫔弦灿行┻^不去。等過得兩年,還是叫他們兄妹隨何家人去吧?;蚴前亚嘈蛹迋€體面的小管事,或是叫李子去南邊打理產(chǎn)業(yè),都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他們雖然命苦,好歹也算是官宦之後,叫他們也落得個體面些的結(jié)果?!?

秦含真想起了青杏口中的唐家。唐尚書可是太子妃的父親呢,現(xiàn)如今在承恩侯府裡教她們姐妹讀書的曾先生,就是唐家出來的,曾經(jīng)做過太子妃在閨中的琴棋老師。想想曾先生從前見青杏的時候,似乎曾有過些異樣,後來沒再露出來,秦含真也就不曾多問。如今回頭憶起,興許是曾先生認(rèn)出了青杏,畢竟青杏提過,她生得頗象她生母。唐尚書舊日門生的兒女,如今在給秦家做丫頭小廝,說起來也確實怪彆扭的。秦含真覺得表舅的提議很有道理。

她就點頭道:“這樣也好,等何信到江南去安頓下來了,我就讓李子和青杏過去?,F(xiàn)在倒是不急。”她還得先從身邊的小丫頭裡挑出兩個來,培養(yǎng)好了,接青杏的班呢。

既然決定了要瞞下何氏的真實身份,那青杏與李子也就不必離府了。但何家那邊要如何說明,還需要他們配合。秦柏、牛氏、秦含真與吳少英四人商議好了,便喚了青杏與李子進(jìn)屋,將議定的結(jié)果告訴他們兄妹,問他們有什麼意見。

李子哪裡有什麼意見?心中感激無比,跪下來向秦柏、牛氏磕了好幾個響頭。

青杏也跟著跪下道謝了,只是她心裡有些捨不得秦含真:“我還想長長久久地在姑娘身邊侍候呢,姑娘別把我送走。我自幼就離了家人,橫豎日後嫁人也是要離家的,倒不如一直留在姑娘身邊呢。”

秦含真笑著拉她起來:“別說胡話,這都是以後的事了,你著什麼急?你現(xiàn)在說要走,我還不依呢。”

青杏這才停了淚。

事情商議完畢,吳少英就要帶著李子去見何信。秦柏吩咐道:“見過你家裡人,也不必回來了。這幾日廣路要搬去燕歸來,又要隨我出門,身邊少不得人侍候。長房雖安排了人,未必如咱們家的周到。李子先過去幫襯著,等遼王府的人來了,你再回來不遲。少英這幾日先委屈一下,叫周祥年從外院挑兩個伶俐的小廝先使喚著,等李子回來,仍舊陪你到隆福寺去?!?

李子一聽,便知道秦柏其實還是不想讓他在梓哥兒面前做小廝了,也不在意,微微一笑,便答應(yīng)下來。

青杏隨秦含真回了清風(fēng)館。秦含真進(jìn)屋後,把其他丫頭都打了,只留青杏,壓低聲音問她:“曾先生是不是認(rèn)得你?要是她知道你跟何家人相認(rèn)了,告訴了唐家,要不要緊?”

第六百二十章 爭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六章 船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chǎn)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十章 察覺第五百零九章 秘密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十七章 名字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章 往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十章 問題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九章 巧合第四十一章 路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二十八章 絡(luò)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九十章 交惡第一章 信息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七十章 賞賜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十九章 松風(fēng)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三十八章 族學(xué)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二十三章 求助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十一章 出門第九章 當(dāng)年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章 家書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零八章 狼狽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九章 當(dāng)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崇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禮物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七十三章 匯聚
第六百二十章 爭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六章 船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chǎn)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十章 察覺第五百零九章 秘密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十七章 名字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章 往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十章 問題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九章 巧合第四十一章 路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二十八章 絡(luò)繹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十章 掙扎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九十章 交惡第一章 信息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七十章 賞賜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十九章 松風(fēng)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三十八章 族學(xué)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二十三章 求助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十一章 出門第九章 當(dāng)年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章 家書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一百零八章 狼狽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九章 當(dāng)年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崇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禮物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七十三章 匯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阿鲁科尔沁旗| 蕲春县| 富民县| 彭水| 牙克石市| 湘潭县| 翁牛特旗| 嘉善县| 中超| 宾川县| 綦江县| 林甸县| 江油市| 新化县| 伽师县| 西峡县| 清远市| 南投市| 安顺市| 育儿| 延庆县| 仙居县| 襄城县| 桐柏县| 济宁市| 华亭县| 凤冈县| 兴和县| 鄢陵县| 富川| 漳州市| 太保市| 陆丰市| 阿拉善左旗| 库车县| 合山市| 曲周县| 平江县| 汉源县|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