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 心涼

溫三舅此人,是個志大才疏之輩。

溫老爺元配只生了一兒一女,便是溫紹陽的亡父溫大爺與趙陌生母溫氏。這位溫太太頗爲賢良,還曾爲丈夫納了一房良妾,生的便是那溫二爺,性情倒也和善穩重,是溫老爺與溫大爺的得力臂助,素來與嫡兄嫡姐相處融洽。

元配死後,溫老爺又續娶了一房。這位現任溫太太可不比前任賢良,容不得丈夫有二心,內宅裡什麼鶯鶯燕燕都遣散了,挑的丫頭都沒幾個平頭正臉的。溫二爺的生母因爲有子,沒法打,就被她整治得受不了,只得去庵堂出了家,只說是替溫老爺與他的元配夫人祈福去。就這樣,溫太太還容不下她,每月送去的錢糧都要一再剋扣,若不是溫二爺在家族生意中已經有了一席之地,時不時接濟一把生母,只怕他生母早就被活活餓死了。

溫老爺看重次子,對繼室的做法其實也有過不滿。奈何溫太太年輕貌美,手段厲害,牢牢把握住了他的心。每次他要火,總是在溫太太的嬌言軟語中,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溫大爺與溫二爺對此都無可奈何。

這位溫太太只有溫三爺一個兒子,便把他當成掌中珍寶一般,自小就什麼好東西都先盡著他使。溫家的百萬家財,自然也是她兒子該得的。只是那時有溫大爺這個嫡長子在,她的想法得不到丈夫支持,纔不敢明言罷了。溫大爺兩年前病亡,徹底助長了她的野心。至於溫二爺,不過是個庶出,在家族生意中做個管事就可以了,根本沒被她放在眼裡。

然而,溫大爺之子溫紹陽,這兩年長大了,越顯得聰慧過人,十分得溫老爺疼愛,有心要立爲日後的繼承人。這大大妨礙了溫太太與溫三爺,他們母子便把溫紹陽視作眼中釘,一心要把他趕出家門。

然而,溫紹陽本身就是長子嫡孫,溫大爺在家族中的餘蔭猶在,族中支持溫紹陽的人不少,更別說他還有一位嫁入遼王府的親姑姑了。遼王府不看重長子長媳,未給姻親溫家提供多少便利與好處。可是遼王與遼王繼妃還講究一點身份與體面,不會到處嚷嚷說自己討厭趙碩與溫氏夫妻,在公開場合裡還要跟長子長媳裝出一家和睦的模樣。那些不知內情的外人見了,只當溫氏在遼王府十分體面,對她的孃家自然另眼相看。溫家也不會蠢到自行公開真相,低調地領受著這門姻親暗中帶來的好處。有這一層關係,誰不看重溫紹陽幾分?

更何況,溫太太在家族中名聲不佳,評價遠遜於元配,三爺本身又沒什麼真才幹真本事,除去部分有心人,誰也不會支持他們。溫太太與溫三爺因此就將溫氏視作與溫大爺、溫紹陽一般的仇敵,絲毫不覺得她的婆家會讓自己沾得什麼光,知道她不受公婆待見,還時常私下嘲笑,巴不得她倒黴呢。

如此一來,王家找上了溫三爺,簡直就是瞌睡遇上了枕頭,一拍即合了。

溫三爺想著,反正溫氏已死了,趙碩另娶他人已成定局,趙陌明擺著就是棄子,不可能再給溫家帶來任何好處。即使將來趙碩有機會入主東宮,他還未必能鬥得過幫了他大忙的王家呢。吃人嘴短,更何況他是受了王家這麼大的恩惠?沒有王家,哪兒有趙碩那時的榮華富貴?若是他翻臉不認人,定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再說,男人嘛,都是喜新厭舊的。溫老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有了繼妻,自然就偏寵小兒子了。趙碩有了年輕美貌又能給他帶來助力的王家女,還能記得溫家麼?等他又有了兒子,趙陌自然也就不重要了。到時候溫家只會跟著趙陌一起被遺忘。

倒是溫家若能借機會攀上王家,往後便有數不清的好處。就算趙碩因爲他們沒有保護好趙陌而怪罪他們,王家人也會加以維護,不讓溫家吃虧。一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便宜外甥,和一個能處處提攜自己的靠山,溫三爺堅定地選擇了後者。

溫老爺倒是猶疑不定,他覺得小兒子的話有道理,可又覺得自家不需要做到那個份上。護著趙陌,遵守女婿趙碩達成的協議,將來趙碩若能飛黃騰達,再怎麼樣也會念著溫家的舊情。更何況,王家只是要求趙碩答應讓他家女兒生的子嗣做繼承人罷了,沒說要把趙陌趕盡殺絕。只要趙碩得登大寶,他的兒子至少也能封個王吧?做一個王爺的外家,一點都不吃虧呀。

可若是趙陌在溫家出了事,趙碩心裡肯定會覺得不滿的。即使有王家相護,也保不住他日後得勢時,不會降罪於溫家。那時候他身份貴不可言,難道還能處處聽王家擺佈?就算是王家,也未必會爲了溫家一個附庸,與趙碩翻臉。溫王兩家非親非故,溫老爺信不過,不想答應王家的條件。

這時候溫太太就插言了,說趙碩無論如何也不會對溫家趕盡殺絕的,只因他與溫家之間,並不僅僅有溫氏與趙陌母子這一層關係,還有唐家的關係在。溫家長媳唐氏乃是趙碩親舅舅的女兒,是他的嫡親表妹。哪怕是看在表妹的面上,趙碩也會對溫家多幾分優容。只要溫家行事不是落到明處,不讓趙碩知道趙陌之死有他們的摻和,將來他要怪罪,也只會怪罪後妻與王家,怎會爲難溫家呢?

溫太太說這話時,已經完全忘記了她長年把長房的寡媳弱孫視作眼中釘,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事實,只當唐氏與溫紹陽是好用的擋箭牌。

溫三爺又說:“王家勢大,我們溫家在大同還算有些體面,卻遠遠敵不過京城的世家豪族。若父親不肯答應王家的條件,他們怪罪下來,把我們擠得生意都做不成,甚至惹上官非,家破人亡,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到時候我們又能找誰來主持公道?趙碩姐夫還要靠著王家出頭呢,纔不會管我們,我們溫家卻真真要被逼上絕路了。父親,難道你真要爲了趙陌一個小崽子,就把溫家百年大業都葬送掉麼?那我們一族又該如何是好?!”

溫老爺這回有些害怕了,溫三爺又一再強調,王家來人絕不是善茬。溫老爺於是在短暫的考慮過後,做出了決定:“陌兒怎麼也是我親外孫,我實在沒法做出傷害親骨肉的事。若王家實在無法容忍趙陌的存在,大可自行設法,但我們溫家就沒必要摻和進去了。將來趙碩若要怪罪,也是去尋新岳家的晦氣,怪不到我們頭上。”

溫老爺這話雖然拒絕了小兒子的提議,但無形中也默許了會對王家暗害趙陌一事袖手旁觀。

溫三爺與溫老爺討論時,根本沒現這些話全都被趙陌聽了個正著。他心中冰涼,知道自己處境已極爲危險。親外祖父被繼室與小兒子的花言巧語哄住了,已經放棄了他這個親外孫。京中的父親無法依靠,繼母王氏一族更是奸滑兇狠,恨不得除他而後快。大舅母唐氏與表哥溫紹陽倒是信得過,偏又處於弱勢,自保尚且艱難,更別說助他一臂之力。二舅孱弱,也不必提。仔細想來,竟是隻有祖父處,還算有一絲生機。

遼王與遼王繼妃固然是看長子一脈不順眼,但趙碩這個要人物身在京城,趙陌兄弟不過是孩子,遼王夫婦再看他們不順眼,也不會故意致他們於死地。若是趙陌迴歸遼王府,頂多就是多吃些苦頭,性命卻是無礙的。

趙陌拿定了主意,便悄悄積攢了些金銀財物做路費,又尋了理由藉口要出城遊玩,只帶了個小廝,騎馬出門了。半路上,他甩掉小廝出逃,路上不吃不喝,全騎行,不到一日功夫,便迅逃出近百里。

可惜功虧一簣。

那王家既然對他早有歹意,自然是早早派人來盯緊了他,只等找到好機會便要下毒手,找上溫三爺,不過是想找個內應兼打手罷了。若溫三爺能幫忙解決了趙陌,他們自可把責任往溫三爺頭上一推,將趙陌遇害歸結爲溫家內部權利鬥爭的惡果,王家就能輕輕巧巧脫了身。如今溫三爺剛有了迴音,趙陌便要出逃,顯然是前者走漏了風聲。他們一路追蹤趙陌而去,差點兒就跟丟了,因怕夜長夢多,便趁著他晚上累極,要停馬休息的時候,伏擊了他,將他捆了回來。

王家的人做這些事時,打的就是溫家的旗號,免得趙碩事後查到他們頭上。他們給趙陌上了鐵鐐銬,又給溫三爺送信,讓他帶上馬車出城來接人,一心要讓趙陌死在溫家。

這一天,正好秦家車隊入城。秦含真看到的,就是剛剛被溫三爺抓回溫家的趙陌。

只因溫三爺順著王家的意思把趙陌接回去,做得稍微張揚了些,叫外人看見了。溫老爺覺得他違了自己的意,又怕事後叫人說閒話,並沒有對趙陌做什麼,只是將他禁足,不許他與外界接觸而已。當面溫老爺自然說這是爲了他的安全著想,趙陌自己卻心裡有數。溫紹陽前來探望時,詢問他爲何忽然出逃,趙陌便索性將事情坦言相告。

溫紹陽嚇了一跳,也爲表弟的前程憂心忡忡。他讓趙陌安心等待,自己去與母親唐氏商議對策。因聽得京城承恩侯府的秦三老爺來了京城,唐氏想起了亡父唐復與秦柏的交情,便與兒子商量著,求秦柏將趙陌帶到京城去,與他父親趙碩相聚。

唐氏認爲,趙碩對嫡長子還有一份親情在,哪怕是放棄了他,也不會坐視他被人害死。有趙碩相護,王家總要爲自家女兒著想,行事有所忌憚,那麼趙陌也就安全了。至於王氏過門後,是否會爲難趙陌……京城裡有宗室子弟聚居之所,趙陌大不了分家別居就是。

溫紹陽便立刻聯繫趙陌,想帶他前來秦家拜訪,誰知他私下又逃出去了,惹得溫三爺大怒,公然遣奴搜尋。溫紹陽知道那些惡奴裡頭夾雜著王家的人,擔心他們找到了趙陌,會立刻加害他,便搶先一步在城中找到表弟,悄悄帶到秦家來……

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十九章 流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十七章 安頓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八十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五章 後悔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十八章 請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四十章 遇見第二百四十二章 鬧劇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十六章 用餐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十二章 生疑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楔子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一百七十六章 園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託付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二百零三章 盤算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二百四十章 放飛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九章 巧合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
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十九章 流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十七章 安頓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八十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五章 後悔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十八章 請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四十章 遇見第二百四十二章 鬧劇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十六章 用餐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十二章 生疑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楔子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一百七十六章 園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發瘋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託付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二百零三章 盤算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一百七十八章 情誼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二百四十章 放飛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九章 巧合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德兴市| 镇巴县| 南昌市| 甘谷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江县| 江门市| 淳化县| 成安县| 汉阴县| 西乡县| 囊谦县| 泽普县| 梁平县| 遂昌县| 永顺县| 泌阳县| 微山县| 九江市| 曲麻莱县| 荆门市| 乡城县| 庆元县| 黄陵县| 临夏市| 瑞安市| 乐平市| 武鸣县| 民丰县| 武川县| 中卫市| 军事| 柞水县| 醴陵市| 鹤庆县| 金乡县| 玛纳斯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英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