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往來

與此同時,在隔壁客房裡,秦柏也站在窗邊,盯著碼頭邊的黃晉成看。

他是真的沒想到,皇帝告訴他的,會在天津等候與他會合的武官,竟然是黃家的兒子!

皇帝並未告訴他這名武官的姓名身份,只說是他可以信任之人,而且會藉口要往金陵衛(wèi)赴任,帶上數(shù)十名親兵坐船,與他同行南下。路上,這名武官會肩負起保護他一行人的責任。到了金陵城後,對方也會承擔起暗中護衛(wèi)太子的職責。

秦柏當時並沒有多想,皇帝賣了個關子,他還以爲皇帝只是跟他說笑。橫豎派來的人一定是皇帝與太子的心腹,是誰並不重要。誰能想到,來的會是黃家的人呢?

仔細想想,皇帝此舉倒也合情合理。黃家與秦鬆關係不親密是真的,但黃家也是秦鬆與秦皇后兄妹倆生母的孃家。所謂孃親舅大,黃家再怎麼樣,也不會與外人聯(lián)合起來,對擁有黃家血統(tǒng)的太子不利。更別說黃家本身門風清正,乃是忠於朝廷與皇帝的純臣。況且太子與黃家的關係一向和睦,與秦家僅是面上情大不相同。對太子而言,外祖母的親侄孫黃晉成,自然要比別的武官更值得信賴。

秦柏捫心自問,都覺得自己這個小舅舅,自打太子出生後,就沒跟他見過面,一點兒感情都沒有,在太子心目中,只怕未必比得上黃晉成這位表兄親近呢。

也罷,反正皇帝派出來的人,總不會出錯。秦柏覺得自己此行南下的任務,只是要護著太子,讓他平安回京而已。與什麼人共事,又有什麼差別?況且他與黃家只是有些尷尬,卻並無仇怨。他也一向很是敬重黃家家風。大局爲重,他會跟黃晉成好好相處的。

秦柏再看一眼碼頭上的情形,暗歎一聲,便轉(zhuǎn)過身去了。

黃晉成雖與秦柏一行人同行,但他自有船,也有人手,因此行動自理,用不著與秦柏等人商量。他只派人來通知了一聲,次日清晨幾時出,就沒再提別的了。秦柏等人在客棧裡,倒是可以時不時看見有天津本地的文武官員前來爲他送行,還有人請他到附近的酒館裡吃餞行酒的。黃晉成滿面笑意地與人應酬著,彷彿真是春風得意地慶祝自己升職一般。

客棧裡的夥計消息靈通,沒過多久,就有閒言傳到秦含真他們耳朵裡來,說是這位黃大人,本來在天津衛(wèi)只是鎮(zhèn)撫司的鎮(zhèn)撫,官至從五品,不知走了什麼運,京中下了調(diào)令,竟然讓他一口氣連升三級,破格成爲了正四品的指揮僉事。雖說任地是在離京更遠的金陵,但江南繁華之地,似乎更有吸引人之處。也有人議論這位黃僉事的身世背景,據(jù)說是世家大族出身,跟皇家都連著親,能得破格晉升,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各種流言小道紛紛擾擾,秦含真也不知道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她私下跟趙陌、秦簡交流過,想著他們一個是京城權貴圈土著,一個是皇孫公子,想必比她這個土包子更清楚官場上的彎彎繞繞。沒想到秦簡什麼都不知情,趙陌只猜到黃晉成興許是立了什麼大功勞,卻不好宣揚,才得以破格升官。

秦簡便想著,反正他與黃晉成相熟,大可以親自跑去問對方。於是他就真的去了,但什麼都沒有問出來。黃晉成擺著表叔的架子,見了面就問他功課,與他聊家常,對於自己晉升之事,只用一句話就打了:“大人的事,說了你小孩子家也聽不懂。”

等到秦簡垂頭喪氣地離開碼頭時,奉了黃晉成之命護送他回客棧的親兵倒是“無意間”解開了他心中的些許疑惑:“外頭的人都是胡說八道的,表少爺可別聽信他們的話。以我們大人的功勞,早就該升官了,只是大人年輕,上頭總覺得他不夠穩(wěn)重,壓著不讓我們大人出頭。皇上知道了,訓斥了那些荒唐的人,才還了我們大人一個公道。別人還以爲我們大人是靠家世呢,真真可笑!大人可是差點兒連性命都丟了,所有的功勞都是拿命換回來的!”

親兵說得含糊,沒有透露半點細節(jié),但大致的意思已經(jīng)清楚了。秦簡回到客棧後,便對秦含真與趙陌說:“看來真是廣路猜對了,晉成叔確實是立了大功,破格連升三級,是皇上對他的獎賞。只是他立的功勞多半不好對外人言,他的親兵私下裡也是說得不清不楚的,怕是有忌諱。咱們也就不必多打聽了。”

秦含真與趙陌齊齊應是。

這件事就算是打住了。晚上他們一起去陪秦柏、牛氏用飯。牛氏無意中提起:“那位黃大人,既然是要去金陵赴任,怎麼不見他帶家眷?我們同行南下,路上若能多個伴兒,閒時請過來說說話,也能打打時間。”

秦柏道:“他自有打算,我們何必多管閒事?”

牛氏嗔他道:“誰個多管閒事了?我不過是隨口問一聲罷了。”

秦簡便說:“晉成叔今年二十五歲,已經(jīng)娶妻,生有一兒一女,妻兒如今都在京中。他母親身體不是很好,晉成嬸想必是要留在婆婆身邊照料。況且他的兒女都還年幼,帶著到任上去,也有些不便。”

牛氏頗有興趣地問:“他家裡都還有些什麼人呢?”

秦簡小心地看了看秦柏,見秦柏點頭,他纔回答:“晉成叔這一支,子嗣略有些單薄。他父親是獨子,並無兄弟,他則是長子,底下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兄弟。他的大妹妹嫁到了三嬸的孃家閔家,二妹妹好象已經(jīng)定親了,大概是明年出嫁吧?他弟弟比我大不了幾歲,正在讀書,預備走科舉入仕的路。爲了求學,他好象在外地書院上學呢,我已有兩年沒怎麼見過他了。”

牛氏訝然:“才比你大幾歲,就有兩年不在家了?黃家也真是狠得下心。怎麼不請了先生在家裡教呢?”

秦柏笑道:“這就象是我們從前在米脂的時候,我收學生一樣。王復林是離家近的,但於承枝與胡昆,難道不是離家在外求學麼?爲了孩子的前程,家裡人也只能狠心了。”

牛氏想想也是,便一笑置之。

秦含真不清楚祖母牛氏是否知道自家曾祖母、祖父與黃家之間的關係,但牛氏對這位黃大人頗感興趣,從秦簡那裡打聽到不少消息。第二天清早起來,她還根據(jù)秦簡所說的黃晉成喜好,讓客棧的夥計給船上送了早飯。

黃晉成接受了這份早飯,還親自前來道謝。秦柏客客氣氣地招待了他,請他喝茶,聊了幾句,他方纔離開。

雖然只是正常的禮尚往來,但牛氏似乎無意中打破了秦柏與黃晉成之間的僵局。本來還十分生疏的兩人,慢慢的,也變得熟悉起來了。

秦家的船隊與黃晉成的船隊,結伴駛離了天津碼頭,繼續(xù)走在南下的水路上。

黃晉成的船在前頭先行,他打出了自己的官職旗號,運河上的來往船隻見是官船,都讓他三分,無事便讓他先行。秦柏本來是一心想要低調(diào)行事,不怎麼宣揚自己永嘉侯的身份。如今秦家的船跟在黃晉成後頭,倒是沾了不少的光,省了許多事。

有黃晉成的身份開路,他們的船都提高了不少。路上遇到碼頭關卡,當?shù)毓倮魝円膊桓逸p易招惹,很爽快就放行了。若偶然有喜歡巴結人的官吏提出要爲黃晉成“接風”,他只需要說一句公務在身,就能順利走人,誰也不敢攔。對於跟在他後面的秦家船隊,所有人都認定是黃晉成的同伴,更沒人過問。

託這位黃大人的福,秦柏一行人很快就到達了滄州,然後往德州進,馬上就要進入山東地界,一路順風順水。

時近中秋,運河兩岸的大片田地中,小麥已經(jīng)到了收割的季節(jié),遠遠望去,金黃黃的一大片。這對於秦簡與趙陌來說,都是有些陌生的情景,他們倆忍不住跑到甲板上去賞景了。秦含真便在艙中嘲笑他們:“這種事很稀奇嗎?怎麼你們倆好象從沒見過似的?”她都看到膩了好不好?

趙陌笑著回頭道:“確實見得少些。我在遼東雖也見過秋收時的景象,但跟這個不大一樣。去年前往大同的時候,秋收已過。今年隨你們從大同上京城,又正值春播。象這樣一眼望去,都是金黃色的麥子,我還真是頭一回見呢。”

秦簡則道:“我到郊外的莊子上玩過,也見過莊田秋收時的樣子,但跟眼下的景緻不同。現(xiàn)在的景看起來真好看!”他感嘆兩聲,又說,“不知道我們家裡的莊子有沒有在附近的?若是在莊子裡也種上這麼一大片麥子,等秋收的時候,我一定專程跑去觀賞。”

秦含真哂道:“這有什麼難的?只要是地勢平整、面積又夠大,在哪裡都能實現(xiàn)你這個願望。適合種小麥的地就種小麥,不然種稻米、種玉米,都行。你要是想看一眼望去都是同一種顏色的美景,也可以種些花兒草兒什麼的。種薰衣草就是一片紫,種金菊就是一片黃,種菜就是一片綠,隨你愛種啥種啥,只要不虧本就行。當然,你愛虧本,也隨你。”

秦簡聽得哈哈大笑:“聽起來不錯,我不知道妹妹說的那紫色的是什麼,但種菊花挺好的,正配秋天的景緻。可惜我手上並沒有莊子,母親卻斷不許我胡鬧的,不可能把家裡的莊子給我。因此三妹妹這主意,我也只能聽聽就罷了。”

他轉(zhuǎn)頭看向趙陌:“倒是廣路你,若真有心,還是趁著手頭有些銀子,置一處田莊吧?別真的到了江南才置辦。江南離京城太遠了,地價也貴。你總不會真的在江南待上幾年吧?山東就很好,天津也不錯。在離京城不太遠的地方置產(chǎn),你照料起來方便,想要回京,也更容易些。”

趙陌聽得心下一動。

第七十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七百章 糾結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惠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十六章 用餐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一百五十一章 猶豫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三章 尋根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三百零八章 鄉(xiāng)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過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九十章 殷勤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十六章 探聽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二十六章 後悔第二百五十二章 元宵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四百七十九章 著急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二十章 進城第九章 古畫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三十章 告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信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二十五章 調(diào)虎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十六章 分析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五十五章 內(nèi)宅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
第七十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八章 小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七百章 糾結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七十七章 好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惠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十六章 用餐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一百五十一章 猶豫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三章 尋根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五百零二章 亂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三百零八章 鄉(xiāng)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過關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九十章 殷勤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十六章 探聽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二十六章 後悔第二百五十二章 元宵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四百七十九章 著急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二十章 進城第九章 古畫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三十章 告狀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信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二十五章 調(diào)虎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十六章 分析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別第五十五章 內(nèi)宅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贵州省| 许昌县| 望城县| 扶绥县| 巴中市| 宽甸| 额济纳旗| 天门市| 保亭| 景东| 买车| 航空| 泾源县| 闻喜县| 肇源县| 建昌县| 通道| 内乡县| 隆尧县| 白银市| 武强县| 日土县| 剑阁县| 罗山县| 嫩江县| 霸州市| 绿春县| 莒南县| 汝阳县| 朝阳市| 墨竹工卡县| 清新县| 肃宁县| 凌源市| 象山县| 专栏| 九江市| 东丽区| 茌平县| 清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