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

許氏簡直無法相信,孃家人給她遞了什麼信過來。

二房說要分家,也就算了,他們時不時就會小鬧上一場,只要許大老爺與自己勸上兩句,許二老爺自然就會壓著妻兒子孫們閉嘴。可是這一回,居然連長房都說要分家,這算什麼?!

長房既是嫡支,又執(zhí)掌決事大權(quán),中饋也在長房的許大奶奶手中。二房不過是附庸罷了,無論怎麼鬧,終究還是會聽從長房的安排。不分家,長房便能擁有二房的助力與財力。分了家,長房便虧錢又虧人。他們有什麼理由分家?!

長房乃是許家的當(dāng)家嫡系,肩負著支撐家族的大任,有權(quán)利命令族人行事,亦有義務(wù)庇護照應(yīng)族人。長房與二房,一直就是這麼相處的。他們要分家了,豈不是把自己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都拋開了?那還當(dāng)?shù)氖颤N家?!

許家兩房人送信給許氏,都沒讓自家子孫出面,而是打發(fā)了有臉面的世僕。但是世僕再有臉面,也是下人。許氏想要向他們問清楚事情原委,他們也說不清楚,只知道許大奶奶與許二奶奶吵了一架,事後許二太太去尋許大奶奶說和,卻被許大奶奶罵走了,然後便是許二老爺爲(wèi)了妻子,去向許大老爺哭訴。從他們的言語中看,似乎責(zé)任是在許大奶奶這一邊。

許氏眉頭皺了又皺,心中只恨孃家侄媳不聽話愛生事,又有些埋怨死去的嫂嫂,當(dāng)初給侄兒選了個什麼媳婦?當(dāng)時她明明都說了可以幫著牽線搭橋,嫂嫂卻推三阻四地,不肯答應(yīng)。倘若侄兒當(dāng)年能聽她的話聯(lián)姻權(quán)貴,如今許家也不會接連遇挫,連許岫許嵐的親事都這般艱難,更不會鬧出分家的醜事來。

許氏忿忿不已,但她還是要到場的。這樣的大事,關(guān)係到許家的未來,她不可能不出席。當(dāng)然,她不是去做什麼分家的見證人的,而是去阻止許家分裂!她這幾十年裡,千辛萬苦,忍受一切難以忍受的苦楚,甚至不惜與親骨肉離心,就是爲(wèi)了許家能重獲往日榮光,甚至是更上一層樓。倘若許家一分爲(wèi)二了,實力大減,她這些年的苦心又算什麼?!

然而,許氏終究只是外嫁女。從許崢的親事上,她就領(lǐng)會到了。雖然她在許家地位超然,但若是許家不想聽從她的意願,她也無話可說。爲(wèi)了能有足夠的威脅力去逼許家人聽從她的意願行事,不因爲(wèi)一時口角便真?zhèn)€把家分了,她決定要帶上兒子同行,也是要借秦家承恩侯府的名頭去震懾許家人的意思。

秦仲海沒怎麼猶豫,就答應(yīng)了母親的請求,轉(zhuǎn)頭還把弟弟秦叔濤也叫上了。許氏想到秦叔濤馬上就要與許家二房聯(lián)姻,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拒絕。不管怎麼說,這一回是許大奶奶生事,讓秦叔濤出面,增添一下許家二房的份量也是好的。她這回一定要把許大奶奶給馴服了!

許氏氣沖沖地帶著兩個兒子出行。路上,秦叔濤還委婉地勸她:“母親別生氣了,許家兩位表嫂之間早有嫌隙,會鬧到要分家的地步,總是有緣故的。許家二房若不是實在忍不得,也不會提出要分家。上回嶸哥兒縣試的事,實在是大表嫂做得過了,怨不得二房怨恨。母親能勸得住一次,也勸不住第二次。況且,日子總是許家人自己在過,您又不在許家生活,未必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情。”

許氏沒想到小兒子會這這麼說,不以爲(wèi)然地道:“你兩位表嫂若是懂事的,先前就不會鬧了那一出。你大表嫂固然不該阻止嶸哥兒科舉,但你二表嫂也該修修口德。兩邊都是吃飽了撐的,纔會生出那麼多事來。既然她們不懂事,我身爲(wèi)長輩,自該叫她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道理!好好的一個家,怎麼能因爲(wèi)兩個不賢的婦人爭吵,便真?zhèn)€分了?你外祖父生前曾留下遺言,不許分家的!這纔過去多少年?他們就把先人的教誨給忘了,叫我如何能不管?!”

許氏顯然是鐵了心,秦叔濤只好閉口不言。他轉(zhuǎn)頭與兄長秦仲海對望了一眼。他二人早得秦簡通過氣,知道許家二房鬧著要分家是什麼緣故,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向母親隱瞞真相。

不管怎麼說,許家若真的能分家,說不定還能少生出些事來。分不分的,其實對他們兄弟的影響也不大,說不定分了更有好處?秦仲海、秦叔濤都決定了要袖手旁觀,後者甚至打算要偏幫許家二房一把。

母子三人很快就來到了許家。許家前院正堂上,許家長房與二房各佔一排交椅,已然擺開了對峙的陣仗。除了秦家母子三人,許家二房還請來了許二太太一個在京城做官的堂兄弟,以及許二奶奶住在通州的一個姨母來做見證人,但許家長房那邊就只勝在人口更多,並未請得親友來助力。

事實上,許家長房也沒想到,二房會做到這個地步,瞧著竟象是真的要分家了。

許氏看到這個陣仗,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往上首坐了,便質(zhì)問許大爺:“你這是鬧得哪一齣?你父親呢?你說要分家,你父親又是怎麼說的?我就不信他能同意!”

許大老爺當(dāng)然不會同意,只是許大爺與許大奶奶如今都覺得分家挺好的,便不怎麼將許大老爺?shù)囊庖姺旁谛纳狭恕>退隳鞘窃S家長房的大家長,如今也不過是個中風(fēng)在牀的老人罷了,連話都說不順,早就管不了事了。他從前的過錯導(dǎo)致了許家聲名受損,極大地損害了他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與威嚴。許大爺與許大奶奶實際上掌握了家中權(quán)柄後,就有意無意間把他給架空了,還美其名曰讓老父靜養(yǎng),不必勞神。因此,就算許大老爺反對分家,他們也沒打算聽。

許氏見許大爺夫妻倆支唔以對,便知道兄長定然也反對分家。她立時厲聲道:“既然如此,還說什麼分家?!難不成你們夫妻還打算忤逆你們父親的意思?!”

許大爺與許大奶奶沒吭聲。在他們身後,許崢許岫許嵐兄妹三人都低頭束手,沉默不語。在這樣的場合,他們已經(jīng)被教導(dǎo)得不敢插言了。

這時候,許二老爺說話了:“姐姐,你也別生氣了。我們兩房人都有心要分家,你再反對又有什麼意思?大哥只是不願意揹負違背父親遺命的惡名罷了,其實他心裡未必不想分家。侄兒與侄兒媳婦這小一年的時間裡,對我們夫妻屢屢輕慢,從不見大哥有教訓(xùn)他們的意思。這還不是明擺著想逼我們主動提分家的話麼?我知道,家裡如今不比以往富裕,侄兒媳婦也是嫌我們二房拖後腿了。她如今掌著中饋,行事間有什麼不妥當(dāng)之事,也聽不得長輩指點。一年不到的功夫,我們夫妻受的氣,倒比往年十年時間裡受的氣都多。這樣的日子過下去,還有什麼意思?這個家分了就分了吧,侄兒與侄兒媳婦能輕鬆些,我們耳根子也能清靜許多。”

許氏氣道:“你這是說的什麼話?!若是大侄媳婦的錯,我替你教訓(xùn)她就是。動不動就說分家,家是這麼好分的?!你有沒有想過,分家之後會是什麼情形?!”

許大奶奶撇了撇嘴。

許二太太道:“姑奶奶以爲(wèi)我們是隨口說的麼?分家之後是什麼情形,我們自然早就想過了。誠然,分家之後,我們就比不得從前,可以說自個兒是三品高官家裡出來的了。但我們也能少受些氣,孩子想要讀書進學(xué),也不必擔(dān)心會有人阻攔。家裡興許不如從前富裕了,但只要日子能過得順心,就比眼下強得多!”

許二老爺點頭道:“正是如此。我們兩房分家之後,也不是就此斷了親,還要常來常往的。就如同你們秦家,三個房頭分家之後,還不是照常往來?甚至秦家二房與你們長房的情份比往時還更好了些。我也是盼著如今這爭吵不休的日子早日結(jié)束,兩房人能重歸於好的。”

許大奶奶面露冷笑,瞥了二房衆(zhòng)人一眼,對許氏道:“姑奶奶都聽見了,如今二房的長輩們是鐵了心要分家,還一心要將責(zé)任推到我們長房頭上。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二房要分家,難不成我們還要求著他們別分麼?既然已是離了心,強求他們留下來,也沒什麼意思。我看哪,姑奶奶就別再勸了。二房覺得自己攀了高枝兒,翅膀硬了,看不上我們長房了。既如此,那就分吧!”

許大爺也頻頻點頭:“是呀是呀,強扭的瓜不甜。二叔二嬸既然鐵了心要分,那就分了吧!”

“你給我住口!”許氏氣得手都在發(fā)抖,她看著這個大侄子,一臉的恨鐵不成鋼,“你媳婦生事,才惹出了這樣的禍事,你不好生約束你媳婦就算了,怎能幫著她分家?!你就不怕你祖父在天之靈,半夜裡來找你呢?!”

許大爺縮了縮脖子。許大奶奶聽許氏的話不順耳了,想著自己還有仰仗秦家的地方,纔沒有當(dāng)場發(fā)作出來,但說話的語氣也是硬幫幫的:“姑奶奶罵他做什麼?一個巴掌拍不響。如今明擺著就是二房要分家,姑奶奶怎麼還非得把責(zé)任推到我頭上?就算你把我罵死了,二房要分家,還是會分的。這又有什麼用處?還不如干脆利落地分了呢!我們兩房人都已經(jīng)拿定了主意,您只管做個見證就好了。”囉嗦什麼?!

最後這句話,許大奶奶沒說出口,但表情卻明白表現(xiàn)出來了。許氏頓時氣了個倒仰。

許二太太的堂兄弟與許二奶奶的姨母這時候都說話了:“既然兩邊都說要分家,那就分吧。我們就是來做見證人的,早早分完了事。”就差沒有明說許氏是多管閒事了。

許家長房說要分,許家二房也說要分,見證人都在勸趕緊分了,就連秦仲海與秦叔濤,也在勸許氏:“母親不必多言了,做個見證就好。”

許氏只覺得一口血涌上心頭,悶在胸口,吐又吐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只能憋在那裡,難受得想死。

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藥瓶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十二章 直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八章 吹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fā)泄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四十章 褻瀆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五章 無恥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十七章 惱怒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口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二十八章 夫妻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結(jié)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zhí)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三章 晉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
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得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藥瓶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十二章 直覺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八章 吹柳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助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fā)泄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三十章 和睦第四十章 褻瀆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五章 無恥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十七章 惱怒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掃墓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二百四十四章 蠢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口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二十八章 夫妻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零七章 園林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十五章 心虛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結(jié)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zhí)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三章 晉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汉源县| 正蓝旗| 大英县| 孝昌县| 南澳县| 安达市| 信宜市| 黄山市| 岢岚县| 巴中市| 大丰市| 金塔县| 黎平县| 雷州市| 调兵山市| 历史| 文山县| 福鼎市| 武邑县| 肥乡县| 阳山县| 乌兰县| 峡江县| 乌兰县| 萍乡市| 台南市| 黑山县| 贵定县| 门源| 长乐市| 阳江市| 潮州市| 会同县| 济源市| 金乡县| 九寨沟县| 东台市| 永修县| 雷州市|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