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

被新婚小夫妻虐狗的宗室中人,反應不一。

有的是長輩,年紀也大了,爲人寬厚,看到人家小夫妻恩愛,只有高興的,誇了又誇,還拿趙陌與秦含真做例子,勸自家兒孫們夫妻間好好相處。至於他們的兒孫們是怎麼想,那就是另說了。

有的是心生羨慕,回頭看看自己的妻子,多年感情也很深厚了,哪怕日常時不時會有些小口角,妻子爲自己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也不容易,自己理當多休貼一下的,便對妻子溫柔體貼了許多,還從趙陌那裡學會了給妻子送驚喜小禮物的招數。他們的妻子無論是喜歡這些小禮物,還是對禮物的種類哭笑不得,嫌丈夫亂花錢,基本上對丈夫的態度轉變還是挺受用的。

這一類人,自然是成功地轉變成爲虐狗的源頭,改而虐起了別人。

也有的男人覺得這種事太過傷眼,也很無趣。新婚嘛,誰不是甜甜蜜蜜的?等日子長了,趙陌就該覺得無趣了,然後還不是該吵架的吵架,該藏私房錢的藏私房錢,該納妾的納妾?又談何送禮物給妻子?做妻子的也會開始在公中賬目上做手腳,中飽私囊,不從丈夫身上刮一層油下來都算是好的了,還談什麼給丈夫準備小驚喜?

這一類人,大概是認定自己做不成的事,別人也做不到,思想悲觀。而他們的妻子則是另有想法,覺得自家日子過得不好,完全是丈夫的錯,然後便有了指責丈夫的新理由,日常重複著句式:“你看看人家趙陌,就不象你這樣,你什麼時候也能跟人家學一學……”

但還有一類人,不會因爲別人家的事,反思到自己身上,只會拿別家八卦當作談資,興致勃勃地嚼起了舌頭。

在一場宗室女眷小圈子裡舉行的小型茶會上,休寧王妃正與湘王妃聊著兩人從趙陌與秦含真小夫妻處得來的謝禮,前者得了一對精緻絕倫的點翠喜鵲登梅步搖簪,後者收到的也是精雕細琢的鶴鹿同春玉雕手鐲,都覺得這謝禮極合自己心意,正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誇獎秦含真這個新侄孫媳婦細心又貼心呢,便聽得隨湘王妃同來的兩個孫子媳婦自以爲風趣地閒談起來。

一個說:“喜宴那日我也在場,見了新娘子,實在驚豔!平日裡見得少,誰知道永嘉侯的長孫女兒竟是這等才貌雙全的佳人?往日那些傳言,竟沒一句能信的!只是這樣的佳人配了肅寧郡王,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但願肅寧郡王不要辜負了她纔好。”

另一個捧哏:“嫂子這話怎麼說?肅寧郡王與郡王妃如今正恩愛呢,滿京城誰不知道呢?”

前者嘆道:“他們這一支,只怕風水不好,也不是沒有過恩愛的夫妻,但總會變成怨偶,不得白頭偕老。從前益陽郡王還是遼王時,與元妃唐氏,不就是有名的怨偶麼?唐娘娘去世後,遼王象是恨不能沒娶過她似的,對嫡長子根本不放在心上,繼妃差點兒沒把唐娘娘所出的嫡長子逼死,他都不吭一聲,可見他對唐娘娘是有多恨哪!他的嫡長子碩大爺,就是肅寧郡王的親生父親,與原配溫氏也是恩愛了許多年,結果一朝進京遇見了王家女,就立刻變心了。溫氏病逝後,碩大爺直接把嫡長子送走了,眼不見爲淨。肅寧郡王后來跟著永嘉侯一家進京的時候,連家門都沒能進去呢!弟妹你瞧,肅寧郡王的祖父、生父,不都是與妻子成怨偶的結果麼?就連碩大爺後娶的小王氏,也是和離的下場。”

後者驚道:“果然如此!唉,肅寧郡王的命也真苦。長輩們做過的事,他不好多說什麼,但他吃過苦頭,應該不會仿效,讓自己的兒女也受同樣的罪吧?”

前者嗤笑:“難道碩大爺受後孃的苦時,沒有恨過益陽王妃?後來他還不是一樣叫自個兒後娶的媳婦折騰嫡長子麼?男人吶,在女人的事情上哪裡是靠得住的?”

這時候,有別家女眷聽到她們的議論,也湊過來聊上一份:“說得是呢。前遼王這一系,只怕都有夫妻不和的壞毛病。如今聽聞連益陽郡王也與益陽王妃鬧起了彆扭,幾十年都沒納過妾的,卻新納了一個益陽當地士紳獻上來的美人,還十分寵愛,與益陽王妃多年的情義,好象都是假的一般,氣得益陽王妃搬到庵堂裡清修去了。不正是應了這一說麼?”

有人吃了一驚:“什麼?益陽郡王竟然納妾了?!”不管益陽郡王對長子長孫是如何刻薄惹人非議,他與繼妃的多年恩愛不是假的,在宗室裡頭,也有不少人爲此羨慕前遼王繼妃呢。沒想到她的獨寵地位也並非天長地久,所謂專情的丈夫,也有寵妾滅妻的一日。果然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麼?

旁邊有消息靈通的女眷,就給她釋疑了:“我聽說益陽王妃確實是跑到庵堂裡清修去了,卻不是爲了益陽郡王納妾的事兒。益陽王妃所出的次子趙砡不是娶了王家的嫡長孫女麼?當初鬧得要死要活的,哪怕王氏女是二嫁,他也不嫌棄,千辛萬苦求得宮裡下旨賜婚,把他母親氣得半死才如了願,結果成親才幾個月?就鬧起來了,成天吵鬧不休,竟是沒一日安寧的!益陽郡王很是著惱。相反的是,三子趙研新娶了益陽名門之女爲妻,卻意外地恩愛和美,如今也漸漸歷練出來了,越發精幹。益陽郡王便打算把王府事務交給小兒子打理,將來這郡王長子之位,應當也是趙研的了。益陽王妃卻不答應,她偏愛趙砡,覺得趙砡才該繼承郡王府,嫌小兒子不成器,這纔跟益陽郡王鬧起來的。爲了逼益陽郡王讓步,她還跑到庵堂裡去了,張揚得益陽上下無人不知,還叫人在外頭散播流言,責怪益陽郡王廢長立幼!”

衆人聽得議論紛紛,都覺得長了見識。

就算益陽郡王將來打算讓小兒子繼承郡王府,這小兒子趙研難道就不是益陽王妃親生的?這親孃怎麼還偏心到了這種地步?更何況,廢長立幼的理由找得可不高明,益陽郡王真正的長子是趙碩,可不是趙砡。趙碩如今好好地在肅寧縣待著呢,難道益陽王妃是希望他過去奪自個兒親生兒子的權?

一時間,堂上衆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有人提起了趙砡在京城的兩回黑歷史,也有人挖出了趙研當年坑了同胞親兄長的過往,又有人提起趙碩的種種不靠譜事蹟,這麼一對比,益陽郡王真是後繼無人哪!難不成是對嫡長子太過刻薄了,教子無方,纔會落得這樣的報應麼?

眼看著話題漸漸偏移,最早提出“趙陌有可能會對新婚妻子變心,如今的甜蜜不過是假象”這一觀點的那位湘王府少奶奶,心裡就有些不樂意了。

她與趙陌夫妻倆並沒有什麼恩怨,卻對與趙陌交好的湘王府子弟趙邛很看不順眼。她的丈夫與趙邛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她丈夫是嫡長子,一事無成,趙邛是庶出,卻仗著與趙陌交好,不但在京中交遊廣闊,還做起了毛皮和藥材生意,賺得盆滿砵滿,並因此得到公爹的讚賞,就連湘王都對這個孫子另眼相看。她對小叔子無可奈何,也不敢公然爲難,就只能在暗地裡說些趙陌的壞話了。她打從心眼裡盼著趙陌不能好,如今眼見著衆人討論起了益陽郡王府的八卦,卻不再關心趙陌夫妻倆,還有其他消息靈通的宗室妯娌們搶她的風頭,她怎會高興得起來?

她給同爲湘王府嫡子嫡孫媳婦的妯娌使了個眼色,便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將衆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說呀,益陽郡王這一支,夫妻失和真真是老毛病了,人人都逃不了!就算那研三爺如今與新婚妻子看著挺和睦的,誰又能說他不是爲了討益陽郡王歡心,故意裝出來的呢?瞧,那砡二爺夫妻不和,益陽郡王見了不喜。研三爺夫妻恩愛,益陽郡王就想將繼承權交到小兒子手上,可見那研三爺的算盤打得有多精了!我呀,是真的替肅寧郡王妃擔心。她是小小年紀就被定給了肅寧郡王,根本連猶豫的餘地都沒有,將來萬一肅寧郡王辜負了她,她該有多傷心哪!”

她妯娌跟著應和:“是呀,那樣一個可人兒,才貌雙全,性情又討喜,若是落得她太婆婆和親婆婆的下場,可就太讓人惋惜了!”

妯娌倆一唱一和地,終於成功把衆人的注意力拉過來了。不過立刻就有人質疑:“不至於吧?肅寧郡王夫婦是青梅竹馬,情份比起長輩們都要深得多了,不象會做出這種事的人。再說,人家才新婚沒幾日,肅寧郡王也不是個貪花好色的,嫂子何必早早就替人家操心起來?”

亦有旁人看出那始作俑者不安好心,冷笑道:“嫂子什麼時候成了大仙兒?掐指一算,就知道人家小夫妻將來不能白頭偕老了?嫂子既有這樣的本事,怎麼也不先管好了自家男人?聽說嫂子房裡新添第四房小妾了?怪不得嫂子覺得肅寧郡王將來也會學壞呢,畢竟嫂子就沒見過好男人。”

幾句話說得湘王府的妯娌倆都拉長了臉。她們倆其實都沒少爲丈夫寵愛小妾煩惱著,而且她們的丈夫在納妾一事上,多少有些出格,平日沒少被長輩們教訓的。

湘王妃早已拉長臉了,她只覺得孫子媳婦們丟盡了自己的臉面:“都給我閉嘴吧!婚姻之事,各人自有造化。你們連自個兒的日子都沒過明白,替別人操什麼心?!”兩個孫媳婦頓時吶吶不敢多言。

場面一時有些冷了。有那機靈的年輕媳婦,忙轉移了話題:“說起曾經恩愛後來又反目的夫妻,也不是益陽郡王一系獨有的。我看蜀王世子與世子妃,也是很好的例子。”把話題轉移到了蜀王世子身上。

衆人知機,連忙應和:“是呀是呀。說起來蜀王世子妃許久沒露面了,也不知道她近況如何?”

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三章 晉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三十章 態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十七章 伴讀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十五章 心虛第九章 巧合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三十四章 照面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九十五章 宮宴第十五章 功課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三章 晉成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威脅第十八章 弔唁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賢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十三章 停留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肉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牽掛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六百四十六章 姑嫂們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三章 恩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一百章 怨恨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禮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二十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
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三章 晉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三十章 態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十七章 伴讀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十五章 心虛第九章 巧合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三十四章 照面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二十一章 蘭雪第九十五章 宮宴第十五章 功課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三章 晉成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威脅第十八章 弔唁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賢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孫家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十三章 停留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肉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牽掛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六百四十六章 姑嫂們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甘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三章 恩情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一百章 怨恨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禮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二百九十五章 添丁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二十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玉环县| 开封县| 瑞金市| 远安县| 永安市| 朔州市| 务川| 绵竹市| 射洪县| 宣威市| 衡山县| 英超| 和田县| 贡嘎县| 平邑县| 喀喇沁旗| 兰坪| 耒阳市| 历史| 宁津县| 江达县| 齐河县| 桑日县| 原平市| 镇远县| 新乐市| 通山县| 裕民县| 七台河市| 东海县| 屏山县| 新平| 运城市| 泗阳县| 章丘市| 商河县| 涡阳县| 萍乡市| 沭阳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