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

秦幼珍沒法堅決拒絕伯孃許氏的要求,但又不願意答應(yīng)下來,事後卻給長子帶來風(fēng)險。

如今已經(jīng)是五月了,再過四個月,許家的孫輩就孝滿出服了。許崢與魯大姑娘的婚禮要擺上日程,許岫也要重新開始議親了。她的父母還在孝中,不好爲(wèi)女兒相看,但有許氏這位長輩在,她想要開口說合一門親事,還怕許家會拒絕麼?許氏去年就已經(jīng)露過口風(fēng),有意撮合盧初明與許岫。可秦幼珍身爲(wèi)母親,哪怕不是個勢利的人,心裡又怎麼忍心讓最看重的長子迎娶許家的女兒?

即使她心裡一直感激著伯孃許氏的教養(yǎng)之恩,也清楚秦家長房娶了許氏回來後,發(fā)生了多少風(fēng)波,而許氏那種一心偏向孃家、甚至不惜損害親生兒孫利益的心理,又是多麼的不合時宜。如果許家教養(yǎng)女兒都是這個路數(shù),許岫將來也會成爲(wèi)許氏這樣的人,秦幼珍就絕不能接受她成爲(wèi)自己的長媳。盧家雖然也是世家,但盧普並非嫡支,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進士,也是從低做起,兢兢業(yè)業(yè),方有了今日的成就,他們夫妻一路走來不容易,只盼著兒子能過得更好,怎麼能便宜了許家?!

秦幼珍就這麼糾結(jié)著,拿話虛虛地應(yīng)付了許氏,心情鬱郁地返回了隔壁的自家宅子,下晌又往三房去給秦柏、牛氏夫妻倆請安,順道提前賀喜。

秦柏還挺關(guān)心盧初明的身體,問了他病後的恢復(fù)情況等等,又問功課。秦幼珍心裡挺過意不去的,其實盧初明的身體並沒有她說的那麼弱,只是爲(wèi)了不上京城來,拿生病做個藉口罷了。其實,若沒有許氏橫插一腳,興許盧初明今年春闈已經(jīng)考中了。雖然盧普覺得自己兒子還差點兒火候,落榜的可能性更大,但秦幼珍對長子很有信心。

她含糊地說了幾句盧初明的情況,只道他還在病後休養(yǎng),但也不忘功課,請秦柏放心。秦柏點點頭,道:“有這個心是好的,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先把身體養(yǎng)好。身體好了,多少書讀不得?若是因爲(wèi)一時捨不得書本,耽誤了治病,身體一直好不起來,纔是真正誤事呢。”他還囑咐秦幼珍,“等他好了,就讓他上京來,別往你們家宅子去,住我這裡就行了。我這裡有的是地方,我們老倆口還能替你盯著孩子,不怕他再讀書讀出毛病來。”

秦幼珍頓了頓,也不知道三叔是不是聽說了什麼,但這絕對是一番好意。倘若長子住在三房這裡,連讀書帶生活都由三叔管起來,伯孃許氏便不好常把孩子叫過去了,哪怕是婚事,也不能越過三叔秦柏去做決定。秦幼珍心裡一鬆,臉上不由得露出笑來:“初亮也一直想要在三叔跟前求教呢,若他知道能在三叔家裡讀書,一定高興得不得了!”想到三叔門下那些順利考上進士的才子們,秦幼珍的心就熱了。她決定回了長蘆後,就立刻跟丈夫商量兒子上京的事。

秦柏微笑著,沒有多言。其實他確實察覺到了些什麼,只是不好多說長嫂的不是,只能用這種方法來幫小輩一把了。盧初明是個有天賦的孩子,橫豎他如今也沒再帶學(xué)生了,指點指點一個小輩功課,也算是打發(fā)閒暇時間了,何樂而不爲(wèi)呢?

牛氏壓根兒就沒發(fā)現(xiàn)丈夫與侄女之間的對話裡頭暗含著什麼秘密,她只是聽說盧初明這個原先還算喜歡的晚輩病後恢復(fù)得不好,身體很弱,就開始唸叨些補身的法子,各種湯水、藥膳什麼的,都要秦幼珍記下來,回頭讓廚子做給盧初明吃,然後又說起秦簡、秦錦華、秦含真與秦錦春都定了親事,秦錦儀直接出了嫁,盧初明年紀也不小了,婚事卻還沒定下,盧普夫妻倆可有什麼章程?

秦幼珍眨了眨眼,露出幾分喜色來:“還沒有呢。長蘆那地方,官兒也不多,象樣的姑娘就更少了。我們老爺?shù)褂行耐霞覍とィ皇菦]有親眼見過,哪裡放心定下?若是三嬸這裡有好姑娘,願意介紹給侄女兒,那就再好不過了!”

牛氏笑道:“我雖然認得幾個好姑娘,卻大都是武將人家出來的,只怕你們文武不相合,還是別害人了吧。你若有心要給兒子挑個好媳婦,眼下正是好時候。京裡好些大戶人家的女兒都在說親事呢,初明沒來真是可惜了,不然憑他的人才,還怕得不到人家姑娘的青眼?初亮年紀還小,倒是不著急。”

秦幼珍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便問了。牛氏也將時下外頭流傳的小道消息告訴了她。她不由得有些懊惱,早知如此,便是把長子帶上京城了又如何?許家眼下還未出孝,伯孃還提不得親事呢……

這時候秦柏說話了:“外頭的傳言,你們也不必盡信。起初是亂過一陣子,但如今漸漸地已經(jīng)安靜下來了。皇上訓(xùn)斥了一個上本請東宮納世家女的官員,一時半會兒的,不會有人再提起這種無稽之談的。”

牛氏道:“如果因爲(wèi)皇上訓(xùn)斥了人,那些有女兒的人家就真的不再給女兒相看親事了,豈不是越發(fā)證明了他們嫌棄太子殿下麼?反正他們的女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早些說定也沒啥要緊的。不然好人家的孩子都叫旁人家訂了去,回頭他們女兒想再找個如意郎居,還能上哪兒找呀?”

秦幼珍坐在一旁,心裡有些蠢蠢欲動。

回到家,女兒坐著低調(diào)的馬車過來看她了。她見了久別多時的女兒,忙去看對方氣色,見其精神好,方纔安下心來,紅著眼圈道:“急什麼?過兩日三房辦喜事時,我就能看到你了。你如今已經(jīng)是別人家的媳婦,不比從前在家裡自在,哪兒能說出門就出門的?你來前可問過你婆婆了?”

盧悅娘哽咽著點點頭:“婆婆特地吩咐我過來看您的,本來我還打算等過了節(jié)再來呢。”端午節(jié)下,雲(yún)陽侯府家大業(yè)大,事情也多得很,更別說他們還要忙活蔡勝男的婚禮了。過節(jié)後再來,已經(jīng)是她能抽到最長閒暇的時間了,不會超過一個時辰。想要坐下來好好與母親說話,恐怕還得等到蔡勝男三日回門之後。父親盧普還在長蘆任上,母親在京城原也待不了幾天,時間是很緊的。因此婆婆給了她這個恩典,盧悅娘心裡十分感激。

秦幼珍嘆了口氣,女兒能嫁進雲(yún)陽侯府,真真是天大的幸運。不但婆家門第顯赫,女婿有才幹有出息,婆婆還如此通情達理,小姑們也不難纏,女兒嫁過去,真是掉進福窩了。她心裡越發(fā)感激三房,若是沒有三叔在,這門好親事也輪不到女兒頭上吧?

母女倆敘過離情,又叫了盧初亮過來說了一會兒家常話,就把後者打發(fā)走了。秦幼珍心中正爲(wèi)長子的婚事煩惱,如今無處傾訴,見了女兒,哪有不說的道理?如今丈夫不在身邊,她也只能跟女兒商量了。

盧悅娘早知母親心事,卻不知道許氏至今還沒放棄。其實母親今春不送大弟上京赴考,如今又拿病做藉口,沒帶大弟上京喝喜酒,態(tài)度已經(jīng)相當(dāng)明確了。許氏仍舊不肯死心,顯然不是這種暗示的手段能阻止的。盧悅娘正色問母親:“倘若外伯祖母真?zhèn)€開口提親事,母親打算怎麼辦?如此明示暗示,外伯祖母都不肯聽,您若是要拒,她覺得您忘恩負義,您能忍得住麼?父親那邊,又是什麼意思?”

秦幼珍嘆氣:“你父親是不願意給初明娶許家女的,他說初亮的親事馬虎些無妨,但初明是長子,不能出差錯。他讓我好好勸說你外伯祖母,別讓老人寒了心,可你也知道……她老人家若是個好說話的,我也不必如此煩惱了。”

盧悅娘沉吟:“如此說來,父親覺得初亮與許家聯(lián)姻,並不是件無法接受的事兒了?”

秦幼珍瞪大了雙眼看向女兒:“這……許岫比初亮大得多呢!”

“大三歲罷了。”盧悅娘淡淡地道,“若是母親覺得無法接受,就只能拒絕外伯祖母了,可您又不願意傷了她老人家的心。但她老人家性情執(zhí)拗,您這般含含糊糊地,她裝不知道,繼續(xù)堅持聯(lián)姻,您一日不堅拒,她又怎肯放棄?若是實在不成,您也可以爲(wèi)許家大表妹說一門好親事,只是許家肯不肯答應(yīng),就是另一回事了。況且您做了媒人,那婚事日後若有什麼不好之處,您也要擔(dān)風(fēng)險。這種事兒不是您尋藉口搪塞過去,就能當(dāng)沒發(fā)生過的。外伯祖母是什麼樣的性情,您莫非不清楚麼?我也不怕老實跟您說,您不在京城這段日子,弟弟一人在家中獨居,我不能時時來看他,外伯祖母對他衣食住行倒是照管得精心,還時常給他送新衣過來。那些針線……我瞧過了,有好幾件,看起來就有些象是許大表妹的活計。”

秦幼珍的雙眼瞪得更大了:“什麼?!”

盧悅娘道:“外伯祖母沒有明言,我認出來了,也不敢跟弟弟提。但外伯祖母把心思做到這樣的地方,若是將來許大表妹婚事不順,您又遲遲不肯給個準(zhǔn)話,我可不敢說她老人家會做出什麼事來。您也別說弟弟與許大表妹的年紀相差太大了,近兩個月,外伯祖母很喜歡將五表妹叫到跟前來做伴,時常跟五表妹說些許家的好話,又提到許家二表弟許嶸如今正跟先生正經(jīng)讀書,讀得不錯,明春就要下場去試童生試。五表妹跟許嶸還差著五歲呢!”

秦幼珍真的不知該說什麼好了。驚愕之餘,她心裡也不由得爲(wèi)許氏心酸起來。

爲(wèi)了孃家,做到這一步,伯孃她這是何苦?!

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十四章 東關(guān)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五十六章 擔(dān)憂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三章 晉成第十八章 定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吐第一百零七章 調(diào)包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zhí)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一百九十一章 計劃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六百零四章 考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九章 午餐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十六章 抹黑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xù)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四百三十五章 訓(xùn)父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diào)令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十六章 禮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十八章 定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十八章 絡(luò)繹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dāng)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
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十四章 東關(guān)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五十六章 擔(dān)憂第五十三章 心涼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一百六十一章 慰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三章 晉成第十八章 定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吐第一百零七章 調(diào)包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zhí)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一百九十一章 計劃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六百零四章 考量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九章 午餐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十六章 抹黑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六十章 煩悶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xù)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四百三十五章 訓(xùn)父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diào)令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十六章 禮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十八章 定名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二十八章 絡(luò)繹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dāng)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曲周县| 年辖:市辖区| 江油市| 黑龙江省| 苗栗市| 滨州市| 泾源县| 孙吴县| 建瓯市| 大足县| 大英县| 陇川县| 和林格尔县| 宿松县| 郸城县| 潜江市| 永春县| 宝丰县| 汕尾市| 宜黄县| 嵊泗县| 塔河县| 伊通| 米林县| 聂拉木县| 达尔| 东莞市| 丹江口市| 达日县| 醴陵市| 垣曲县| 红原县| 沈丘县| 陇西县| 寻乌县| 静安区| 织金县| 通化市| 梁平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