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

李延朝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師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年後就有新縣令來上任了?難道這上元縣令的位子,不是給他定下的麼?若只是讓他來做幾個月的代職,何必特地將他從太平府叫過來?他在那頭雖只是個縣丞,好歹也有些體面,手裡還有權(quán)。他被調(diào)過來,那原本的縣丞之位早就叫人佔了去,他卻只是做幾個月的代縣令就要讓位給別人,那他往後怎麼辦?!

老師方纔說,會給他安排往後的官職,可還有什麼官職比上元縣令更合適呢?他這幾個月裡戰(zhàn)戰(zhàn)兢兢,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老師先前也沒說起過新縣令會來的事,怎的如今就忽然變了卦?!

難不成就因爲(wèi)他僱了地痞去盯太子所住的宅子,卻叫趙陌誣告是要對其不利麼?!老師又不是遼王世子的人,怎的也偏向他們那頭去了?難不成……趙陌的話是真的?蜀王府在京城裡真的失勢了?!

李延朝心下冰涼,面上一片煞白。他想要問得清楚些,擡頭要尋金陵知府,卻發(fā)現(xiàn)對方不知何時已經(jīng)離開了,屋裡只剩下他一個人。

李延朝心裡清楚,金陵知府這回大約是真的厭棄自己了。新縣令雖說要到年後纔到,可眼下正過年呢,縣衙裡除了要緊公務(wù),以及衙差們受巡撫衙門指派,輪班在城中巡視的差使外,基本處於封筆落衙的狀態(tài)。他這個代縣令眼下正歇年假,閒著呢,哪怕名義上還是代縣令,但等到縣衙開衙,新縣令也就到了,他便什麼都不是了。

金陵知府一句話,雖然看似給他留了臉面,其實是殘酷地立刻剝奪了他手中的權(quán)柄。只要縣衙裡的人知道新縣令要來的事,便絕不會再老實地受他差遣了!

一時間,李延朝心中不由得對這位恩師生出了怨恨來。

有了怨恨,一些想法也就不由自主地出現(xiàn)在他腦海裡了。他開始察覺到一點異常之處:金陵知府知道有人會在年後前來金陵任縣令,他是怎麼知道的呢?這些官職應(yīng)該是吏部指派下來的吧?在過年官府封筆落衙的時候,金陵知府既然會早早就知道了消息,還清楚新縣令什麼時候會抵達,說他對此毫不知情,誰會信呢?說不定……本來就是他尋來的新縣令人選,至於自己這個學(xué)生,不過是替他暫時佔著位子的工具罷了,他根本就沒放在眼裡!

李延朝心中又悔又恨,悔的是自己放棄了原本家族爲(wèi)自己謀來的官位,卻來投奔一位靠不住的所謂恩師,白白讓人算計了一回;恨的是金陵知府口口聲聲說會關(guān)照他這個學(xué)生,卻根本就沒把他當(dāng)一回事,眼裡只有利用,一旦他沒有了用處,便將他棄之如鄙履!

他不能就這麼算了!他是塗家的外孫,太后娘娘身份再尊貴,他也能叫一聲姑祖母,也不算是外人。他的仕途,可不僅僅是依靠金陵知府一個人的!等到他飛黃騰達的那日,他定會給這個涼薄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xùn)!還有那個趙陌,竟然膽敢誣衊自己!他也絕不能放過!

就在李延朝咬牙切齒地想象著要如何報復(fù)金陵知府與趙陌時,他的師爺小心翼翼地在門外探頭進來,張望了幾眼,小聲問:“東家,您怎麼還在這兒?知府大人已經(jīng)走了好一陣子了。”

李延朝回頭看了他一眼,有些不自在地站起身,又重新尋了張椅子坐了,努力裝作沒事人兒的模樣:“知府大人有事交代我去做,我便在這裡多想了一會兒。”

師爺方纔分明瞧見他是跪在地上的,大冷的天,誰會跪在地上想事兒?師爺心知東家定是叫知府大人狠狠教訓(xùn)了一頓,纔會如此狼狽。但他是個十分貼心有眼色的幕僚,自然不會在東主面前提起這種事。

他便岔開話題,勸李延朝道:“東家也太過大意了些,即使是有心要孝敬蜀王妃娘娘,想給王妃與小王爺出一口氣,也要事先打聽清楚京中的局勢纔是。況且這種事……也不知道王妃會不會反對。東家跟塗家的關(guān)係擺在那裡,太太又素來與王妃交好,就怕那位世孫真的在金陵城裡出了事,朝廷追查下來,會發(fā)現(xiàn)東家的來頭。如此一來,豈不是平白叫人疑到王妃頭上?”

李延朝不悅地盯著他:“你這話的意思是……我給王妃娘娘添麻煩了?!”蠢貨!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爲(wèi)蜀王府立下了何等大功勞!

師爺還是挺清楚他脾氣的,見他有發(fā)怒的跡象,連忙再勸:“我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東家又是何苦呢?那位小世孫,不過是白頂了一個世孫的虛名,誰都知道他將來是不會有什麼好前程的。遼王世子都捨得把兒子往千里之外的江南送,東家即使真的拿小世孫出了氣,又能礙著遼王世子什麼事?不過是平白招來宮中的猜忌罷了。”

這老頭子知道什麼?他根本就不是衝著趙陌去的!

李延朝煩躁極了,卻又不能說實話,只能喝斥對方:“不用再說了!什麼亂七八糟的。年後新縣令就要來上任了,我卻沒了著落。你有閒心去管那什麼遼王世孫的事,還不如替我好好想想應(yīng)對之策吧!”

師爺吃了一驚:“東家的意思是……知府大人惱了您,卻把原本許給你的縣令之位給了旁人麼?這如何使得?!當(dāng)初可是說好了的呀?!”

李延朝心中發(fā)苦。當(dāng)初他覺得上元縣令之位對自己來說是手到擒來的,已經(jīng)對身邊的人泄露過口風(fēng),還在送回家的書信裡誇下了海口,如今卻是騎虎難下了。但願這件事不要在族裡傳播太遠,省得他日後遭人笑話。

他對師爺?shù)溃骸按耸虏槐卦偬崃耍缃裨俣嗾f又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早早想好應(yīng)對之法,等到新縣令前來履新,我也少些狼狽。我暫時……是離不得金陵的。”

師爺想了想,道:“這倒也罷了,我記得塗家有一位旁支的姑奶奶,她姑爺好象就在句容做官。只是那位姑奶奶是庶出,家裡太太與她往來不多罷了。但都是姓塗的,一家人總有一份情份在。我替東家走一趟,請那位姑爺幫忙,在金陵府裡給東家尋個官職好了。再不濟,句容縣裡總會有位置的,那也是金陵府治下。”

李延朝下意識地就想要否決後面那個去處。他是要留在金陵城,而不是金陵府。他想留下來,也是要繼續(xù)留意太子的動靜。他已經(jīng)把信分別送給了蜀王和蜀王妃,若是蜀王府處境真?zhèn)€不妙,他們自然不願意多生事,便不會派人來金陵了。到時候,李延朝也好當(dāng)作沒這回事。但如果蜀王或蜀王妃真的有心要對太子做些什麼,派了人來金陵,卻發(fā)現(xiàn)他溜走了,等待著他的難道還會是什麼好下場?!

蜀王府再失勢,蜀王妃想要整治一個出了嫁的堂姐妹,還有小侄兒身邊的一個跟班,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李延朝可不敢冒險。

是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蜀王府再失勢,也依然是親王府第,宮裡又有太后娘娘在,誰會真?zhèn)€給蜀王府難堪?他因爲(wèi)趙陌與金陵知府幾句話,便對蜀王府的能耐產(chǎn)生了懷疑,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了。

太后娘娘是不會眼睜睜看著親侄女兒受苦的。她要是出面,皇上也不能駁了太后娘娘的臉。蜀王原本的那點子罪名,很快就會被人遺忘。蜀王幼子再討好一下太后娘娘,還怕皇上不對他另眼相看?蜀王的罪名又算得了什麼呢?反正皇家一旦過繼了蜀王的幼子,這親爹也就不再是爹了。蜀王幼子憑著太后娘娘,登上皇儲寶座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李延朝重新鼓起了勇氣,決定不能放棄原本的計劃。難得抱上了金大腿,怎能在這等要緊時候收手?只要他爲(wèi)蜀王府立下了功勞,別的賞賜倒也罷了,一個縣令之位總是能到手的吧?蜀地就是繁華富庶之地,他也不嫌路遠,有蜀王護持,他將來定會比做一個附廓附城的上元縣令強!

倘若蜀王幼子未來真有大位之望,就衝著他如今立下的功勞,他絕對會是正兒八經(jīng)的從龍功臣了,到時候等待著他的,自然是步步高昇,富貴至極。

師爺十分盡責(zé)地去了句容,李延朝卻丟下了縣衙裡的事務(wù)不管,每日帶著幾個心腹家人到淮清橋附近一處茶樓坐著,然後命心腹家人輪換著去盯太子居所的梢。雖然金陵知府警告過他,不要再招惹趙陌,但他如今連官職都不保了,還用得著忌諱這位昔日恩師麼?

這一盯梢,李延朝沒兩天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宅子裡似乎少了許多人,早上已經(jīng)看不見那位沈太醫(yī)出門買藥了。他心下一涼,想起趙陌發(fā)現(xiàn)了地痞的存在,告狀的同時,未必不會將消息告訴太子,請?zhí)觾嵖彀嶙摺C髦雷约罕蝗硕⑸狭耍€渾不在意,太子再糊塗,他身邊的人也不會犯這個傻!

李延朝不由得大急,忙命人去打聽,才知道,原來就在他與地痞們反目的那一陣,宅子裡便駛了幾輛馬車出來,似乎往城門口去了,想必是出了城。

李延朝更急了,他絕對不能跟丟了太子!他忽然想起,太子從前曾經(jīng)在江寧縣轄下的一個鎮(zhèn)子上住過些時日,自己還曾派人去看過,難不成太子眼下就在那裡?

李延朝立時吩咐了下去。

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九章 古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jié)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零六章 調(diào)虎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jié)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二百章 腦洞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七十九章 訓(xùn)斥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十九章 坦言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七十二章 憋悶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五章 裡短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八十章 處置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七章 疑團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yīng)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十二章 小姨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六章 擔(dān)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十六章 探聽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六章 船上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奮勇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六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chǎn)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三十七章 癲狂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百三十章 利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八十一章 訓(xùn)妻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十三章 小菊第七章 發(fā)現(xiàn)第二十章 人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十七章 名字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
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四十五章 虎勇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九章 古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jié)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零六章 調(diào)虎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jié)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二百章 腦洞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七十九章 訓(xùn)斥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定第十九章 坦言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七十二章 憋悶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五章 裡短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八十章 處置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七章 疑團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yīng)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十二章 小姨第四十七章 不忿第六章 擔(dān)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十六章 探聽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一百九十九章 疑點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fā)愁第六章 船上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奮勇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二百六十五章 親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六十六章 消息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chǎn)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三十七章 癲狂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百三十章 利用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八十一章 訓(xùn)妻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十三章 小菊第七章 發(fā)現(xiàn)第二十章 人多第一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十七章 名字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歸期第三百六十五章 宵夜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报价| 吴桥县| 凌海市| 浪卡子县| 新绛县| 辉县市| 桓仁| 乌兰浩特市| 郁南县| 紫阳县| 河西区| 通河县| 奈曼旗| 义马市| 茌平县| 四川省| 临潭县| 通江县| 会泽县| 武鸣县| 滦平县| 高碑店市| 河北省| 科技| 波密县| 璧山县| 灌阳县| 凤山县| 分宜县| 宜城市| 阳城县| 文化| 卢湾区| 临泽县| 尼木县| 辽中县| 翁源县| 河津市| 石门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