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

秦仲海一回到家,姚氏就把他抓進了裡間,將所有丫頭都趕出屋子去,然後將秦含真先前說的那些含糊不清的話告訴了他,然後問:“你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麼?到底是三丫頭小孩子家亂說的,還是真有其事?”

秦仲海的表情也嚴肅起來:“三丫頭說的麼?她是從我們簡哥兒那裡知道了外頭的消息?”

“最初只是簡哥兒無意中跟她提起,讓她告訴趙陌一聲,多加小心,別的並沒有多說。”姚氏已經找兒子秦簡問過了,對此十分確定,“我也讓人打聽過外頭的小道消息,只知道遼王府的二公子可能要不好了,但並沒有聽說這裡面有蜀王府什麼事兒。就算真有他家的事兒,怎麼他家就快要倒黴了呢?”

秦仲海猶豫了一下,才道:“今兒早朝的時候,有御史參了遼王一本,說他縱子爲惡,明知道兒子私通外國,貪墨軍資,卻隱瞞不報,還爲兒子遮掩罪行,命他人爲其子頂罪。奏摺中明言了參的是遼王次子趙砡,不過並沒有什麼確實的證據,只能說是風聞奏事。趙碩當庭爲兄弟向皇上請罪。皇上便傳了遼王上朝問話。遼王剛上來,還未向皇上行禮,便先抓住長子趙碩破口大罵。當時趙碩說了一句,這事兒還有別人知道呢,遼王方纔鬆開了他,悶頭向皇上下跪了,只說是趙砡身邊的人心懷不詭,故意哄騙了趙砡,想借他的名號行事。趙砡年少不知事上了當,遼王夫妻現之後,就攔住了兒子,處罰了那不懷好意的歹人,只是沒想到這事兒會鬧到京城裡來。遼王向皇上請罪,皇上只命他帶著兒子回王府反省,案情卻要先查清楚了,才能做出處置來。”

秦仲海頓了一頓,纔對姚氏繼續道:“趙碩對遼王說的那句話,聲量雖小,但王尚書就站在邊上,聽得一清二楚。他事後向我提起此事,語氣中似乎頗有深意,似乎猜到了趙碩話裡的‘別人’是誰。”

“真的是蜀王府?!”姚氏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快,她需得定一定神,才能把事情給捋順了,“這麼說,其實是蜀王想要爲小兒子掃平前路,因此拿遼王府的二公子開刀,藉機打擊趙碩?可這種事能有多大用處?誰不知道趙碩與他那兩個弟弟自來不和,說是親兄弟,其實就跟仇人沒什麼兩樣。把趙砡除了,趙碩怕是隻會覺得高興,半點兒不滿意都沒有。這事兒又不是他鬧出來的,遼王夫妻怪不到他頭上,他還樂得看戲呢。即便有人說趙碩是趙砡的哥哥,趙砡犯事,趙碩也要跟著受牽連,那還不是得看皇上的意思?若皇上真的看重趙碩,又怎會因爲趙砡就棄趙碩不用了呢?”

秦仲海道:“這事兒恐怕沒那麼簡單。趙砡的事,趙碩多半是知情的,以他們兄弟倆的關係,居然還幫著隱瞞下來了,你不覺得奇怪?遼王一上殿就先衝趙碩火,分明以爲是他把趙砡給供出來了,但趙碩說了一句話,他就立刻消停了。我估計他們父子倆心裡明白得很,這裡頭定然還有一方人馬在搗鬼。王尚書也是知情人。現在看來,這一方人馬定然就是蜀王府了。遼王既然猜到是他,卻不急著向皇上告狀,反而先想著爲兒子辯白,心裡定然有數。倘若他與趙碩反咬蜀王一口,蜀王未必就能落得了他。”

他看向妻子:“三丫頭不是說了,這事兒她是聽了三叔和趙陌的話,才告訴你的麼?趙陌是趙碩的兒子,前兒纔在趙碩家住了十來天,再往前還在遼王府住過些時日,說不定真知道些什麼內情。遼王興許有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倚仗,別看他眼下狼狽,不定那一日,就會翻身了!”

姚氏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我的心跳得厲害。從前總聽長輩們說,三十年前皇子奪嫡的時候,何等慘烈,什麼父子兄弟親友,通通都顧不上了,簡直是人人都殺紅了眼!皇上若不是被幽禁在東宮中,與其他皇子都隔了開來,說不定早就沒了性命。我心裡還時常在想,不過就是明爭暗鬥罷了,能有多厲害?只當聽故事一樣。如今見識了這蜀王府的高招,還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遼東與蜀地相隔那麼遠,若趙砡的罪名真是蜀王搞的鬼,他又是如何知道那些事的?想想他這手段,我都心驚膽戰。萬一我們得罪了他,還不知他會如何整治我們呢。”

秦仲海笑了笑:“怕什麼?咱們家眼下還有皇上與太子殿下撐腰,蜀王只會跟我們家交好,斷不會整治我們的。你瞧他們一家子成天到咱們家來拜訪,就知道了。聖意不明,咱們家也不必表什麼態,總歸聽皇上做主就是。只要我們沒有擅自站隊,日後無論是誰做了儲君,總要敬我們家三分的。再往後,就得看簡兒他們兄弟幾個能不能有出息了。若是不能,便是祖上再顯赫,他們也撐不起這個家來。”

姚氏眉頭微皺:“那眼下咱們該怎麼辦?三丫頭提醒我們,說蜀王府很可能要倒黴了,讓我們趕緊分家,免得二房見蜀王府不行了,不再肖想把儀姐兒嫁過去,就不提分家的事兒了。雖說三個房頭已經議定了要分,但二房要是真的拖著不肯,也是件麻煩事兒。”

秦仲海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橫豎遲早是要分家的,何必拖拉下去?不是我說,母親與三叔定下要分家,也有不少時日了。整日裡只聽你說要盤賬,到底要盤到什麼時候?咱們長房叫二房拖累了三十年,如今好不容易能擺脫他們了,你不趕緊把事情料理乾淨,免得夜長夢多,還拖個什麼勁兒?!”

姚氏嗔他一眼:“你以爲我樂意麼?我這還不是爲了夫人囑咐我辦的事兒!”

許氏吩咐兒媳去盤賬,一來是想要在賬目上稍微做點手腳,別給出太多好處,叫二房佔了便宜,二來,也是爲了她幾十年來的一樁心事。

老侯爺的繼室夫人葉氏,也就是秦柏的生母,昔年嫁進秦家的時候,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陪嫁頗爲豐厚。她嫁進秦家後,因著撫育秦皇后有功,又生了兒子,老侯爺對她是頗爲敬重的。他見嫡長子秦鬆對繼母葉氏不大尊重,葉氏卻處處容忍,心中有愧,也曾私下給過妻子不少私房。這些產業與財物,論理應當通通都是留給葉氏唯一的兒子秦柏的。但秦皇后出嫁的時候,葉氏卻又拿了一部分出來給她做陪嫁。老侯爺心中更爲欣慰,便又給了葉氏一筆私房。

這麼一來,葉氏的私房便積累到了一個很是驚人的數目。

秦家被抄,葉氏的這些私房自然也保不住。她幾乎就是淨身帶著家中女眷回了老家,然後在老宅清貧度日,勉強維持生計。秦家平反後,有新上位的皇帝做主,但凡是能查到下落的秦家財產,都被一一歸還了。但那個時候,老侯爺與葉氏夫人先後亡故,秦皇后新入後宮爲主,正忙碌不堪,秦鬆秦柏遠在西北,真正接手這些東西的,只有先一步回到京城的薛氏。

當知道秦家兩個嫡出的兒子還未死去,自家遺腹兒子無法繼承秦家爵位之後,薛氏便開始盤算著要給二房多劃拉些好處,免得秦鬆回京後翻臉,二房半點好處都撈不著了。秦家公中的財物產業,都是賬目上有詳細記載的,家中又有老管事們,薛氏怕驚動了宮中的秦皇后,不敢輕動。秦鬆與秦皇后的生母黃氏老夫人留下的陪嫁,也是同理。薛氏最後盯上的就是葉氏夫人的私房,想著她的東西散落的多,只要在賬目上做好手腳,便是貪掉一部分,也不會有多少人現。於是她就大著膽子,把葉氏夫人陪嫁中的一些上好的田產和飾、古董給劃拉走了。

秦鬆回到京城,跟薛氏鬧了一場,隨即又迎娶許氏進門,便完全接手了秦家家業。他素來不把繼母放在眼裡,哪怕看得出來賬目上有問題,也懶得多理。他那時滿心都在提防小弟秦柏回京,又要在朝上爭權奪利,在皇后妹妹面前爲自己求官,哪兒有閒心管繼母的陪嫁?而新進門的許氏雖然也有所察覺,但因爲顧慮到丈夫的感受,也不敢輕易向薛氏開口,討回那些財物與產業。這事兒拖呀拖的,就這麼拖了幾十年。

姚氏對秦仲海道:“夫人雖然不好開口,但一直都有留意老夫人這些私房的去處。有些東西,二房那邊託薛家賣了出去,換成了銀子。有些田產,則是輾轉落到了薛家人的名下。這些都是不好追回來的。但夫人後來現,皇上賜下來點明瞭要給三叔的物件裡頭,就有這些賣掉的東西。說不定皇上也幫著把老夫人的私產要回來了呢。但還有許多仍舊在二房名下,這卻不好動了。”

秦仲海皺眉問:“母親想要你把這些東西都追回來,趁著分家的時候,還給三叔?”

姚氏嘆道:“二房的脾氣,你還不清楚麼?若叫他們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他們是斷不肯的。這麼多年了,哪裡說得清楚?當年二太太可是連契書都拿走了,壓根兒就沒留下什麼憑證來。夫人還是從老夫人留下來的一些老家人那兒問出了這些東西,能贖回來的,就贖回來,但下落不明的,卻不是一件兩件。夫人是想讓我藉著盤賬的機會,把其中一些落到二房手裡的物件和產業點清楚了,記到賬上,藉著分家的時機,重新分到三叔名下,哪怕是咱們長房吃些虧也行。夫人這是多年的心結了,好不容易如今不必再有顧慮,若這時候再不做,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解開心結呢。”

秦仲海明白了,他不由得嘆了口氣。

第九章 請求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著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五章 晉王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章 糾結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一章 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十八章 弔唁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章 發現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十二章 跌跤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章 病倒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六百章 新婚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一百零三章 質問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
第九章 請求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觀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四百七十九章 著急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五章 晉王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章 糾結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一章 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十八章 弔唁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妄想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章 發現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三十六章 上門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十二章 跌跤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四百七十二章 診傷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章 病倒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六百章 新婚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一百零三章 質問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垣县| 湾仔区| 株洲县| 浠水县| 青河县| 苗栗县| 安陆市| 贵德县| 邹平县| 兴仁县| 信丰县| 静安区| 六安市| 瑞丽市| 葵青区| 宁明县| 韩城市| 东港市| 赤壁市| 寿阳县| 留坝县| 遵化市| 菏泽市| 呼图壁县| 内乡县| 井冈山市| 奈曼旗| 白城市| 高要市| 东乡县| 北流市| 恩平市| 彭泽县| 泊头市| 沛县| 西宁市| 酉阳| 郧西县| 宁陕县| 鄂托克旗|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