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周身上下都被裹在一件黑色長袍裡,別說長相,就連身材也看不清。
待得他走到了穆嘯天的身前,段水流只覺得自己再也看不見穆嘯天。並非穆嘯天消失了,而是因爲這人氣勢之強之盛,簡直到了歎爲觀止的地步。
就如皓月當空,漫天燦爛中誰人還會去注意那閃爍的羣星呢?
段水流嘴巴有些發乾,他本以爲自己的實力已經算是不錯,放眼當今修道界,那也絕對算得上是是一號人物。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別說是這天下,就單單是百花門裡,藏龍臥虎之輩何其之多,自己以前當真是坐井觀天了。
稍稍收斂心神,段水流轉頭四處看了一下,發覺不但是自己這邊深情愕然,就連穆嘯天之後衆多的黑衣人也都是面帶驚訝,看樣子他們也是不知道這黑衣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只是,除了那穆嘯天。
穆嘯天神態恭敬得離譜,倒不是他姿態放得多低,而是因爲他穆嘯天是出了名的傲,普天之下除了青城城主謝蟠,還沒聽說過他對哪個人表現出恭敬。
那人莫不是謝蟠?
段水流忍不住如此想到,可區區一個百花門,怎麼會引得謝蟠親自來此。要說天下修道之士中還有能值得謝蟠親自出馬的,恐怕也就只有西邊白虎山莊的莊主了。
念及此處,段水流有些莫名其妙的咂咂嘴,因爲就這麼短短的一小會兒裡讓人驚心動魄的事情已經發生的太多了,再多來幾次也不會讓段水流更加驚訝了。
沒人在意段水流作何想法,因爲把他置於這一圈高手之中,說是無足輕重也算是看得起他了。
姜太極面色不變,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果然,你也來了。”
聽他的語氣,倒像是他已經認出了那個黑衣人究竟是誰,而且還與對方頗有些淵源。
“那日一別,至今恐怕已經有三年了吧?”
黑衣人輕輕抖落身上的黑色長袍,露出裡面素白的長衫。
段水流吃了一驚,剛剛聽聲音,他就聽出了那人年紀不大。可是再一看對方那無與倫比的氣勢,段水流更願意相信對方是因爲身懷異術,所以聲音才能顯得如此清脆,而真實年紀已經幾百上千歲的老怪物。
等得自己終於看清了對方的長相,段水流不得不長嘆一聲:好一個脣紅齒白的美少年而且,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爲什麼?
只因爲那人看上去,竟然是和姜太極相仿的二十五六歲。
二十五六歲?
段水流苦笑一聲,好嘛,都是些逆天的主兒。
“一別三年,你在無盡森林裡可曾找到那根神木?”
說話的就是先前那個黑衣人,只不過現在他脫了黑袍,所以就叫他白衣少年罷。
姜太極本來皺在一起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來,臉上揚起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與他先前的面無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找不找得到,跟你又有何干系?——謝青風。”
“謝青風?”段水流反反覆覆的唸叨這三個字,“這不是謝蟠的大兒子嗎?”
青城城主謝蟠,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都是名動天下。
小兒子謝青雲之所以爲天下所知,並不是因爲他如何如何天才,如何如何實力超絕,而是因爲他的種種荒唐。但要說到荒唐這一點,謝青雲倒也擔得起天才之名。
與之完全不同的是謝蟠的大兒子——謝青風。
那謝青風便是當之無愧的天縱奇才,其天資,說是前無古人也並不爲過。
世人皆知煉氣一途分爲五個境界,分別是引氣入體、氣充百骸、煉氣化神、煉神化虛、煉虛合道,而這每層境界又分爲三個層次,即上、中、下。
一入境界便是下層,待修到上層之後,就隨時隨地都有突破到下一境界的可能。至於何時突破、怎麼突破,自古至今也沒個準數。
引氣入體爲煉氣的根基,但凡能夠修習煉氣的人便都能達到這個境界,而且這個境界對於天賦什麼的要求極低,能感應到天地間靈氣所在並且能引入自身便算是可以了。
由生至熟,尋常之人所花時間各有不同,但有一條,就是所有人遲早都會進入氣充百骸的境界。
氣充百骸,顧名思義,就是要把天地間的靈氣吸收入體,填滿自身。這是一種積累的過程,與天賦有所牽連那也只是因爲有些人吸收靈氣的快,有些人則相對慢一些,人與人修行的速度不盡相同。
再往後,待氣充百骸修至上層,便面臨著煉氣一途的第一個分水嶺。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只能在氣充百骸上層徘徊,並非不夠努力或者是修行時間不夠,而是因爲能否進入煉氣化神境,最終要的是對於一個“神”字的領悟。
何爲“神”?
並不是說那些所謂的洪荒仙人,也不是漫天諸神,而是一種“悟”,一種對於自身及天地的“悟”。
就好像劍道所謂的劍心,若讓人說,即便是道有所成的大能之士,恐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是再好不過的形容了。
一旦涉及到如此玄而又玄的東西,便是對於修道者天賦的考驗了。
天賦不佳,那便只能修至氣充百骸境界。
可饒是如此,那也能做些御劍飛空,施些凡夫俗子想也不敢想的雷霆手段,也不算辱沒了“修道仙人”之名。
百花山上百花門中,衆多百花門弟子也只是到了氣充百骸的境界,卻依然被山下百花城裡的市井之民當做仙人,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若一人天賦上佳,有著超乎常人的悟性,那他便很可能領悟出自己的“神”,一旦有了“神”,前兩個境界所積累的周身靈氣便都會開始在自己體內流轉不休,與外界即天地間的靈氣相呼相應,實力自然大漲。
而且,若是修行至了煉氣化神境,還會有一種特別的好處,就是所謂的“本相”。
“本相”之稱謂如何而來已不可稽考,但是這兩個字的確很好的詮釋了這一情況下修道者所處的狀態。
金剛門門主金剛尊者在百花門後山之上,與阿蠻對敵之時,就曾經使出過這種極爲高深的法門。
使出“本相”的金剛尊者,體型暴漲,而且周身會氤氳靈氣幻化的金色霧靄,更會有一圈圈無形波紋以自身爲中心向周圍擴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本想”狀態下的他,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說是天人合一,其實並沒有那麼的誇張,只是形容他當時的狀態極盡自然,已經能與天地融合在一處,所以纔會產生種種異象,那是因爲他自身的靈氣與天地間的靈氣產生了共鳴。
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讓,處於“本相”狀態下的金剛尊者,不僅能夠利用自身的靈氣去施展種種法門,更能夠利用天地間無窮無盡的靈氣加以施展,這就是“本相”狀態下的好處。
但這“本相”也不能無窮無盡的施展,不然,與人對敵之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入“本相”狀態,那豈不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正如它的好處,它的壞處也是極大的。
那就是不能長時間施展。
一旦長時間的進入“本相”狀態,那自己的心神就會消散於天地之中,只剩下一副空皮囊,從此之後再無神智可言。
因爲天地何其之大,天地間靈氣何其濃郁,你把心神放開,用自己那渺小的心神妄圖去操控天地間無窮無盡的靈氣,不用贅述也知道這是何等荒唐可笑的舉動。
但是之所以進入煉氣化神境的修道者能夠進入“本相”狀態,是因爲經過長年累月的修行,道有所成的修道之士的心神比之常人那是堅定的太多太多,雖然還無法達到真正的“天人合一”境界,但短時間內還是能夠做到的。
能修至煉氣化神境的修道者可以說是萬中無一,不過更有佼佼者,能在修行到煉氣化神上層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突破到煉神化虛境。
所謂煉神化虛,普通人光看名字,想當然的就會以爲是要把前面煉氣化神所領悟出的“神”給煉沒了,但是這裡的“虛”並不是“沒”,這裡的“虛”是“無”。
有人就說這不是瞎咬文嚼字嗎,其實不然,豈不聞“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裡的“無”所指爲一切實質的終點,也是一切實質的起點,其中之玄奧難懂,比之“神”爲何物也不逞多讓,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在。
至於更高的境界,即煉虛合道,那就更是難以言明的了,因爲壓根兒也就沒人修行到這層境界過。
但故老相傳,上古洪荒時代的諸多仙人、漫天大神,那可都是煉虛合道境界的存在,他們神通之大,本領之強已經不似凡人,所以纔會冠以仙人、大神之名。
但究其源頭,他們也都是尋常修道之士經過漫長的苦修,經歷種種劫難,這才修得了一身無上法力,得以縱橫天下,所向披靡。別說是洪荒異種或者上古奇獸,就算是天地之威,他們也敢抗得,無愧於仙與神之赫赫威名。
所以即便千年來再無一人能至此境界,卻依然有無數修道之士前赴後繼的踏上修道之路,求的,便是成仙成神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