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1章 戰爭是一門藝術

李棟的貼身侍衛鐵牛看著被驚走的羅汝才,撇著嘴鄙視的說道:“這種貪生怕死之輩,也敢妄稱自己是一方豪傑。”

說完見李棟沒有反應,拿出自己的行軍日記,是個牛皮紙封面的小本本,上面還有他戀人的一縷青絲。

鐵牛先是嗅了嗅,然後再上面寫道:“我們在西峰谷遇到了羅汝才,羅汝才落魄的像是一條喪家之犬,想必他的十幾萬大軍被李衛將軍姦殺了。”

李巖就站在鐵牛的身後,看見鐵牛的行軍日記,笑的身體都開始抽搐了,青衫在笑聲中一抖一抖的。

惹得鐵牛很不高興,自己雖然不是文化人,但是已經很努力的變化成爲一個文化人了,別看鐵牛趨炎附勢,但是他也很明白,隨著李棟身份的變化,自己也必須不停的進步,不然早晚有一天被主公疏遠。

大家都只看見了那個往日裡跟在李棟身邊彎著腰滿嘴奉承話的秦兵,卻忘記了清晨天還沒亮就起牀練習寫字的鐵牛。

筆殺人簡單,劍寫字不容易,這也是粗人想上進不容易的原因。

鐵牛將行軍日記合上,用氈布包裹好,剛想放在懷裡,卻被李巖一把奪過了行軍日記。

指著鐵牛的字跡說道:“你這傢伙記性怎麼這麼差,上一次教你寫狼狽爲奸,結果你寫成了-狼被圍奸-,你說圍奸狼也就算了,這一次竟然讓李衛將軍姦殺十幾萬大軍,他就是身體再好,十年二十年也完不成你這任務啊。”

鐵牛摸著腦袋,一臉吃驚的說道:“嚇,寫錯字了嗎?李巖大哥,快快教我,俺等退役了,還要去當先生呢?到時候教出一堆白字徒弟來,那豈不是丟人。”

聽鐵牛這麼一說,李棟倒是上心了,讓自己身邊的這些殺才將來去當老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自己身邊認字的軍官親兵可真不少,將來他們退役了,將他們安置到民間的村學、鄉學,可以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是一回事,更是可以點燃民間的尚武的風氣。

不過時下不是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李棟擊掌說道:“好了,別逗他了,他如果不是出身貧窮,沒準認字比你多呢?我真的沒有想到李衛將軍這麼快就將羅汝纔給姦殺了。”

李棟故意將姦殺兩個字咬的特別重,搞得衆多親衛哈哈大笑,不過李衛笑話鐵牛在鐵牛看來反而是一種親暱,愛護的表現,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

“那是主公洪福齊天,那羅汝才什麼東西,也敢跟咱們作對。”

看著鐵牛一臉諂媚的表情,李棟也沒有什麼表情,反而繼續說道:“誰能想到羅汝才這麼不爭氣,結果我們這裡還沒有準備好,羅汝才就已經逃跑了,如果不是杜文煥派來的使者告訴我,這裡有一條路通往中山縣,等到羅汝才兵合一處的時候,保不齊又是一場惡戰。”

“接下來怎麼打。”李巖問道。

“計劃不變。”李棟毫不猶豫道:“不知道他現在到了哪裡,事情進展如何。”

遠方轟轟隆隆地馬蹄聲響起,李棟笑道:“看來李衛也追了上來,這傢伙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驚天動地。陳樂毅,你一人留在這裡,等候李衛將軍地大軍,就說我們一切依照計劃進行,如今羅汝才走大路,我們走小路去行事。”

衆人都是點頭,小心的牽馬入谷,上馬急行而去。

陳樂毅等了不久,李衛大軍已到,陳樂毅將情形大略說了遍。李衛沉吟片刻。只是點點頭,卻是順著羅汝才逃走的方向追去。

如今羅汝才雖敗。可中山縣城和大壩鎮還有兩處兵力。若是硬拼,難免折損巨大。他窮追不捨之下,一方面想要趁趁他病要他命,亂中取勝,另外敵軍一散,銀川城之圍的問題迎刃而解。

他雖然是一路追擊,可是最重消息的打探,出兵襲擊羅汝才營地地時候,最少派了十數名夜不收到前方打探軍情,羅汝才大隊敗散,想要跟住並非問題。畢竟陝西的騎兵速度比起羅汝纔要快很多。

而且這作戰的套路還是李棟自己發明的,就只有十幾個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當時李棟所說,自己當時當山大王的時候,那些官軍見到一波流賊竟然敢公然佔地盤了,就對神木發起了一次次的圍剿。

他就是靠著這十六字帶著身邊的流賊們與官軍作戰的,剛一開始官軍還不服,一次次的來圍剿,吃了幾次大虧,陝西越打越強,從此官軍也就不敢來圍剿了。

隨著陝西的慢慢的強大,李棟也就開始不用著十六個字了,但是在哦李衛看來這十六個字,字字珠璣,不僅僅是他那個什麼游擊戰,就算是大規模兵團作戰的時候也可以用。

只是要稍微加一點修改,在戰場上要做到大步進退,誘敵深入,然後自己抓住機會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這是對十六字的昇華。

所以李衛一直認爲李棟在兵法是上一個非常有天賦的人,但是他卻凡事卻依賴手下,他更多的是將思維都運用在領地的治理上。

李衛騎著戰馬在前面奔馳,衆多兵將當初見李衛堅持斬了主公的一縷青絲,雖然很是敬畏,但是心裡多少有些不服,可見到李衛堅持幾日避戰不出,一旦出手,竟然一次性擊潰,而自己損失卻非常少。

這一下再也沒有人敢對於李衛的命令不服,想來李衛雖然很少出徵,但是坐鎮神木,深受李棟信任,可調十四支戰隊中的七支,儼然是軍方的第二號人物,怎麼可能是泛泛無能之輩,先前大家不尊號令,真的不知好歹。

衆人心悅誠服,自然上下一心,在李衛的帶領下,勢若猛虎,窮追猛打,將羅汝纔打的東逃西竄,潰不成軍。

衆多兵將大呼痛快,心裡也開始自覺的規矩了很多。

李衛帶兵途中,心中想起來當初首次相遇,共同抗擊韃子的日子,自己一眼相中了那個英姿勃發的少年山寨的寨主,那個少年只是一眼相中了那個剛剛弱冠的自己。那個時候還有魯莽的張大狗。

雖然那個時候還是天下間微不足道的小勢力,但是李棟心胸寬廣,有鴻鵠之志,知人善任,胸中有韜略,自己熟讀兵法,張大狗勇不可當,成事是早晚的事情。

事實果然如同自己預料的那般,不知不覺間陝西已經成爲天下藩鎮執牛耳者,如今都知道陝西強盛,所以此戰必須勝。

不僅僅是給陝西的百姓們看,也是給天下人看,讓他們知道陝西到底有多麼強,你洪承疇拿著國家的銀子做不到的事情,咱們陝西面前,到底有多麼簡單。

只是自己這好主公勇武世間少有,也是足智多謀的人,待人接物又頗懂變通之術,唯獨這領兵一途,不如自己,而且李棟又不是那種心狠的人,或者說對身邊人太善良了,太重感情了,此次自己要斬高飛,就是爲了讓李棟,作爲主公,就不該有太多的感情,但是李衛也有自己矛盾的地方,那便是自己最佩服李棟的地方,便是他是個重感情的人。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自己雖然是此戰的統帥,但是等到最後一戰肯定要讓主公自己親自指揮的,到時候便是李棟再次揚名的時候。

……

路邊百十個流民,都是窮困潦倒的裝束,見到羅汝才的敗軍,屁滾尿流的退到路邊的灌木叢中。

有人看出了戰馬的人士羅汝才,伸手想要指點什麼,卻是滿臉驚愕,羅汝才圈住戰馬,上去便是一鞭子,怒喝說道:“賤胚,不認識我羅汝才了嗎?”

流民滿臉泥土,早就認不真切,急匆匆趕到前方,見到抽打自己的真是羅汝才,驚喜的說道:“大將軍,真的是您?你原來沒有死。”

郭子力心裡惱火,心道這羅汝才本來心情正是不好的時候,你竟然還敢惹他,這不是逼他殺人瀉火嗎?

上前怒喝到:“混賬,你這是怎麼和大將軍說話呢?你們不在中山縣,來這裡做什麼?”

那流賊趴在地上,腦袋磕地塵土飛揚,說道:“大將軍不好了,那李棟的大軍今日早晨突然殺到了中山縣,斷了我們的糧草,而且趁著我們沒有防備,燒了我們的大營,李棟那廝手下的大將一邊殺人一邊呼喊說,您已經死了,投降不殺,很多兄弟們都投降了,我們很快都是抵擋不住,守城的將軍拼命戰死,我等拼死才逃到這裡。”

那流賊放聲大哭,“大將軍,原來你還沒死,這麼說他們是在詐我們!”

衆盜匪大哭,都道:“可憐了劉將軍,竟然被李東手下的那狗賊殺了,大將軍要給楊將軍報仇呀。”

看到那報信流賊的樣子,郭子力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情了,說道:“李衛這廝用兵如神,這些日子派出精兵偷襲中山縣,而自己則堅守不出,拖住我們。”

羅汝才怒罵道:“事後諸葛亮,又有什麼用。”

郭子力無言,就算是王猛都是皺眉,無計可施,身後轟轟隆隆的馬蹄聲轉瞬響起,追兵只是這一會兒的功夫,又到了身後不遠。

“大將軍,是去中山縣城還是去大壩鎮?”王猛急聲問道。

“去中山縣城還有何用?”羅汝才長嘆一聲,“糧草被燒,去大壩鎮召集義軍,勿要全軍覆沒纔好。”

衆人商議幾句,馬上取道向大壩鎮的方向逃去,至於那幾個報信的盜匪,不予理會。

那幾人想要追趕,卻被早早的甩脫,只能駐足不前,眼看羅汝纔等人如飛而去,不見了蹤影,突然大笑了起來。

說話的鐵牛突然望向身旁一人道:“主公,你這計策果然不差,不過我也是嚇的一身冷汗,生怕羅汝纔看出了破綻。”

一直沒有出聲的一個流賊擦乾淨了臉上的泥垢,赫然就是李棟!現在臉上捱得那一邊子還火辣辣的。

李棟一臉得意的神色說道:“用兵我不如李衛,但是使詐他卻萬萬不如我,怎麼樣,十個人嚇得羅汝才屁滾尿流而逃,這就是戰爭的藝術,戰爭玩的就是膽大心細,玩的就是心跳,鐵牛你可別天天傻傻的就知道認字,跟著我身邊,多多學學計謀,將來教導好你兒子,給我兒子做個參謀,比你做親兵天天伺候我強多好。”

衆人一臉羨慕的看著鐵牛,心想這個趨炎附勢的傢伙,竟然走了這麼好的運氣。

衆人如何也沒有想到鐵牛說道:“主公身邊都是剛直之士,唯獨我一個人是奸佞小人,過剛易折,我讓我兒子也學我這般,伺候主公便是他萬分的榮幸了。”

“你這憨貨。”李棟搖搖頭,不在看向他。

衆人卻暗中搖頭,這傢伙可不是憨貨,他是太聰明瞭。

李棟繼續說道:“羅汝才惶惶如喪家之犬,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早就沒了分辨,再說我這計策只有薄情寡意之人才會上當,若是我等,就算飛蛾撲火也會去中山縣城看個究竟。”

衆人都是大笑,又等了片刻的功夫,李衛率大軍已經到來。李棟迎上前去,大略說了遍,李衛微笑點頭,“主公以後切莫行這般危險的計策了,不過這次卻少了我等不少麻煩,不然羅汝才負隅頑抗,要打也是費力。既然如此,我們不追羅汝才,先是直取中山縣,打賊匪個措手不及。羅汝才已走,我們就派數百兵士化裝成流賊,先去敵營散佈羅汝才的死訊,敵兵自然不戰自亂,一舉解了中山縣之圍。”

李棟含笑道:“這種卑鄙無恥的打仗風格,正好符合我的心意,就讓他們在我們無盡的計謀中死去吧。”

二人相視而笑,默契在心,領軍已經向中山縣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羅汝才縱馬狂奔,聽到身後追兵蹄聲漸遠,突然大叫一聲,勒馬不行。

衆人都是問道,“大將軍,怎麼了?”

羅汝才張嘴卻是吐出一口鮮血,慘然道:“我等又中了李棟李衛的詭計,他們若是解了中山縣之圍,這刻趕去中山縣城那是畫蛇添足,路上那些逃命的義軍多半是李棟派人假扮,只想騙我等不去中山縣城,他們趁機帶兵解圍。”

衆人面面相覷,相顧無言,羅汝才卻是仰天長嘆道:“西北有李衛李棟鎮守,看來已無我羅汝才的立足之地!”

……

大壩鎮。

欲取寧夏,先取銀川,預取銀川,先奪大壩鎮。

大壩鎮實爲連接寧夏和陝西的要道,地形狹窄崎嶇,是一道難得的關卡,當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曹文詔此刻就在霍邑城,緊鎖眉頭,心中焦慮。

他這個甘肅總兵不好當,看似榮耀,卻著實發配邊疆了,這甘肅困苦,哪裡來的財貨養兵,而陝西有李棟陳兵,也是個威脅,這讓曹文詔的日子不知道有多麼難過。

神木縣城被圍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到曹文詔耳朵裡面的時候,他只能感慨老天對他實在是刻薄。

作爲遼東精銳出身的他,一直是同僚恥笑的對象,自從李棟稱霸關中之後,崇禎並沒有責罰他,反而任命他爲甘肅總兵,這並不是崇禎看重他,而是實在是西北無人,只能靠他牽制李棟。

而李棟一直沒有派兵來征討自己,一是因爲李棟名義上歸屬大明,對自己出手便是不義,另外一點便是李棟根本看不起自己。

什麼時候,一身抱負的自己,也暗暗慶幸被人看不起是一種福氣了,曹文詔每每想到這裡,變夜不能寐,太丟人了,兒子死了,誰能想到兒子的一身武藝竟然傳授自天門,而天門這個組織到底是幹什麼的,他們的在這個亂世浮出水面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他只以爲自己老老實實的在甘肅呆著,牽制李棟,別讓他向外發展,將來死了,國家念在自己兢兢業業,應該有個不錯的封賞,前些日子把甘肅的流賊殺了一空,誰層想到竟然逼反了羅汝才,接著還沒有反應過來,北京又亂了,黃太吉竟然率領十幾萬精兵南下,自己帶著隊伍準備救駕的時候,李棟卻已經把黃太吉趕走了,這做人最無恥的事情便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裡李棟真的是太無恥了,好在崇禎記得自己功勞,給了自己一些賞賜,這還沒休整過來,這羅汝才竟然趁著自己不再,越鬧越大,糾集了十幾萬人,轉瞬間自己都制服不了他了。

無奈之下,自己只能向自己的仇人李棟求救,無論如何,他持節西北也不能看著寧夏被羅汝才搞得昏天黑地吧。

其實這次求救,最難過的就是羅汝才,因爲自己的兒子就是死在李棟手裡的,自己竟然要向他求救,多麼委屈的一件事情。

只是如今天下大亂了,山東、河北、山西、甘肅、寧夏等地烽煙四起,甚至河南也要亂了,曹文詔想到這裡,緊緊的握著拳頭,看來這大明朝的天下真的危險了,自己是不是要爲自己的前途著想了呢?

如今李棟身爲護國公,持節西北,掌管西北,是真正意義上的西北王,可以想象,這是崇禎的一步棋,崇禎想扶持李棟,掃滅西北的流民,把整個西北的亂攤子交給李棟,而自己則留下富裕的區域,休養生息。

李棟畢竟是新晉的勢力,就算是真的平了西北的亂世也不會穩定下來,而崇禎佔據富裕的區域,只要恢復了元氣,就可以重振旗鼓。

如果李棟輸了呢?對於崇禎來說那也是大好事,因爲崇禎早就盼著李棟死了,如果李棟輸了,他正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衆多總兵想必也是明白了崇禎的用意,所以雖然寧夏的銀川被包圍,但是卻沒有人來援救,崇禎雖然是皇帝,但是天高皇帝遠,拿這些藩鎮也沒有辦法。

第731章 謀劃第24章 狹路相逢第498章 圓滿結束嗎?第364章 這酒有毒第335章 刑場較量,溫體仁死第312章 京城謀反案(四)第624章 襄陽(二)第281章 建功立業之日(四)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107章 氣死老道第110章 決戰前夕第355章 再次救援京城第302章 司長之選(二)第370章 少年遊第318章 笑談吃鼠肉第557章 決戰(一)第383章 百般阻攔第716 闖軍大敗第110章 約定決戰第177章 傳國玉璽第685章 家事國事第300章 燈下商議第295章 繼續前行(二)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404章 比劍第746章 湮滅白蓮教第263章 鏖戰,義縣之觴(一)第613章 君臣和談第585章 酒宴(二)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98章 埋伏第723章 廊坊戰火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774章 移民實邊第236章 奇兵出現第649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淬鍊兵膽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544章 崇禎的疑惑第418章 招魂第720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九十劉章 老俠客的引蛇出洞第618章 商務洽談會(二)第七十四章 主子恩典第178章 無盡的殺戮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493章 戰羣英第711章 毀滅性的災難第657章 李棟再度出征第408章 好漢經不過三泡希第二百二十七章第614章 人生終有再相見第6章 烽火狼煙第403章 魚腸劍第281章 建功立業之日(四)第655章 戰事激烈第234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7章 官匪交鋒第415章 已經撤不了了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150章 回家休憩第553章 貿易伙伴之間的戰爭第207章 全軍被困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186章 忍痛退走第321章 暴風雨前夕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562章 繼承者的問題第560章 朝廷的應對之策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508章 背後的人出現第72章 麻煩不斷第303張 人才濟濟(一)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148章 高飛受虐第141章 兵不厭詐第31章 滔天之禍第47章 地主哭窮第634章 因爲你不配第518章 初次交鋒第5章 京城姑娘第738章 李棟的決心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755章 初次交鋒第536章 聚將鼓第500章 非凡的身份第608章 再次清君側第441章 摩肩接踵的神木第158章 算無遺策第6章 烽火狼煙第199章 元氣大傷第586章 疑雲密佈第204章 僵持不下第697章 獲救第486章 天降異象第480章 諸葛門人第156章 吾皇萬歲第102章 俊俏師母
第731章 謀劃第24章 狹路相逢第498章 圓滿結束嗎?第364章 這酒有毒第335章 刑場較量,溫體仁死第312章 京城謀反案(四)第624章 襄陽(二)第281章 建功立業之日(四)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107章 氣死老道第110章 決戰前夕第355章 再次救援京城第302章 司長之選(二)第370章 少年遊第318章 笑談吃鼠肉第557章 決戰(一)第383章 百般阻攔第716 闖軍大敗第110章 約定決戰第177章 傳國玉璽第685章 家事國事第300章 燈下商議第295章 繼續前行(二)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404章 比劍第746章 湮滅白蓮教第263章 鏖戰,義縣之觴(一)第613章 君臣和談第585章 酒宴(二)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98章 埋伏第723章 廊坊戰火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774章 移民實邊第236章 奇兵出現第649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淬鍊兵膽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544章 崇禎的疑惑第418章 招魂第720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九十劉章 老俠客的引蛇出洞第618章 商務洽談會(二)第七十四章 主子恩典第178章 無盡的殺戮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493章 戰羣英第711章 毀滅性的災難第657章 李棟再度出征第408章 好漢經不過三泡希第二百二十七章第614章 人生終有再相見第6章 烽火狼煙第403章 魚腸劍第281章 建功立業之日(四)第655章 戰事激烈第234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7章 官匪交鋒第415章 已經撤不了了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150章 回家休憩第553章 貿易伙伴之間的戰爭第207章 全軍被困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186章 忍痛退走第321章 暴風雨前夕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562章 繼承者的問題第560章 朝廷的應對之策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508章 背後的人出現第72章 麻煩不斷第303張 人才濟濟(一)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148章 高飛受虐第141章 兵不厭詐第31章 滔天之禍第47章 地主哭窮第634章 因爲你不配第518章 初次交鋒第5章 京城姑娘第738章 李棟的決心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755章 初次交鋒第536章 聚將鼓第500章 非凡的身份第608章 再次清君側第441章 摩肩接踵的神木第158章 算無遺策第6章 烽火狼煙第199章 元氣大傷第586章 疑雲密佈第204章 僵持不下第697章 獲救第486章 天降異象第480章 諸葛門人第156章 吾皇萬歲第102章 俊俏師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灵武市| 基隆市| 开阳县| 措勤县| 广南县| 靖州| 北辰区| 肇源县| 昭苏县| 海兴县| 贵溪市| 诸暨市| 平泉县| 都匀市| 泸定县| 宁安市| 石嘴山市| 五峰| 冷水江市| 炎陵县| 长丰县| 通州区| 德兴市| 新竹市| 伊金霍洛旗| 绩溪县| 咸阳市| 福安市| 科技| 南乐县| 潮安县| 平利县| 徐水县| 澄迈县| 保定市| 宝清县| 阳信县| 大关县| 镇康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