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3章 魚腸劍

說起行軍作戰,李棟自然是沒有李衛那麼厲害的,但是若是說起人際交往,勾心鬥角,李棟比起李衛來說,做起來很自然。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李衛是懂的勾心鬥角,但是卻不屑於去做,但是李棟卻因爲陝西的發展,早就習慣了掩埋自己的本來面目,讓自己變得卑鄙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專長的領域,作爲主公自己就是要逐步的遠離戰場,而更多的在一些高端領域,手下將領們不擅長的領域做事情。

誰都不要羨慕誰,那只是分工不同罷了。

李衛很多事情都很清楚,可是很多事情他不會去做,如果爲了前途必須敷衍,李衛一定會選擇沉默,如果爲了錢財必須敷衍,李衛寧可不要錢財。

這是李衛作爲一個將軍,高尚的尊嚴,不容置喙,也不會動搖。

李棟其實挺佩服李衛這種人的,可是李棟卻不會爲了那種不著邊際的尊嚴,去停止爲了自己的未來的前途敷衍。

這便是典型的功利主義者,功利主義者也許會佩服別讓高尚的行徑,但是自己絕對不會去做高尚的事情。

功利主義者也有屬於自己的原則。

所以在送走了高猛之後,李棟還是很滿意自己剛纔所表現出來的卑鄙無恥,陰險狡詐。

厚厚一疊神木銀行的存單,整整一箱子紙幣,存單做的很漂亮,神木的紙幣裡面暗藏的花紋,是諸葛雲兒與宋應星聯合研究出來的,絕對沒有人可以模仿。

這也杜絕了假幣存在的可能性。

“衛子,時到今日,我才發現咱們陝西的紙幣做工挺精美的,回頭一定要好好賞賜秦無涯,而且我發現這紙幣以前在金庫堆著的時候,我沒有什麼感覺啊,爲什麼到了我手裡,就感覺心裡有種莫名的激動呢?”

李衛看著厚厚的整整一箱子紙幣,望著窗外的飛鳥,“如果在盛世,你肯定是貪墨無數的貪官,少不得屍首異地的下場,可是這亂世,正是你這種深諳帝王之術的壞人左右逢源的大好時機。”

李棟滿不在乎的說道:“什麼帝王之術,無非就是臉厚心黑罷了,說那麼隱晦幹什麼。”

見到李衛一點都不避諱,李衛的嘴角浮起了一抹微笑,他和李棟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但是卻有著無與倫比的相似之處,都有著遠大的目標,都能夠認清自己,還有就是尊重對方的選擇。

望著李棟手裡的一沓沓的紙幣,看著他清明的眼神,李衛就很清楚,李棟看起來貪墨錢財,實際上卻比誰都不在乎這些錢財。

要知道他在陝西的住所,可是數得上的簡譜,如果這種人都貪財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勤儉的人了。

李棟拿起了一張存摺,嘖嘖有聲,“誰能想到當年跟我一起剿滅流賊的一個千戶,竟然這麼富有,如果他能將貪墨的這些錢財用在訓練士兵上,那麼起碼又是一支精兵,看來不是大明朝不行了,而是願意爲國家做事情的傻子少了。”

“這也怪不得他們,在戰場上殺敵拼命,最後兄弟拼光了,自己沒準也撈個殘疾,但是戰功多半會被別人分潤走,甚至沒有戰功,一次兩次,或許靠著熱血有人去拼命,但是時間久了,大家早晚會發現,與其拼命,不如走上層路線,銀彈開路,兵不血刃就能升官發財,這可是難得的好事啊,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聰明人。”

李衛繼續說道:“寧夏總兵這個位置真的太誘人了,如果能做的上的話,這些錢財根本算不得什麼的,杜文煥爲什麼願意退下來,那就是他的銀子賺夠了,年紀又大了,必須給兒子謀出路,這一次受傷是假,想辦法脫身是真。不過有一句話,我還是要這樣說,這銀川不是咱們的地盤,你也別動這個心思

。還有你收了人家高猛的錢財,那麼就上點心,不然他做不上這個位子,跟高家堡又有關係,小心你老丈人找你麻煩,他現在可捂著你錢袋子。”

“其實我也不想收他的錢,畢竟一起在戰場上廝殺過。而且我也不缺錢,我想賺錢,只要多印點紙幣就是了,何必那麼麻煩,但是他既然把錢送來了,我如果不收,反而是一件更爲麻煩的事情。”李棟笑著說道。

李衛愣了一下,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對李棟問道:“此話是什麼意思?”

李棟笑著解釋說道:“收了銀子,那自然是自己人,起碼錶明瞭自己的態度,如果不收銀子,那麼事情麻煩了,他多半會以爲我反對他做寧夏總兵這個位子,別看我持節西北,但是不聽我話的總兵多了去了。到時候他要是領著寧夏的兵將找我麻煩,這也不是好收拾的,但是我收了珠寶,這起碼錶明一種態度,他就算是當不上寧夏總兵,也不會怪我,起碼我是支持他的,有了新總兵,高飛也可以認爲他是我人,在心裡氣勢就會強一些。”

見到李衛難以置信的看著自己,李棟不解的問道:“我說的哪裡不對嗎?”

“不是不對,而是太對了。”李衛苦笑一聲說道:“卑鄙無恥而沒有本事的人,對社會多半沒有什麼危害,但是卑鄙無恥,而又有本事的人,對社會的危害真的是不一般,自從遇到了你,我發現我的思想一直在改變,到了現在我都感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了。”

李棟毫不在乎李衛對他的諷刺,笑呵呵的說道:“我這是爲了大家而在貪污受賄,我收了他們的銀子,纔有錢訓練士兵,纔有錢給大傢伙發福利,其實我本心還是很純潔的。”

“純潔的男人不會有那麼多的妻子。”李衛笑呵呵的說道。

“還是你懂我。”兩個大男人肩並肩,笑的不停地抽搐,剛剛進屋的鐵牛看到主公和李衛將軍兩個人勾肩搭背,笑的前仰後合,以爲發現了什麼秘密一般,屁滾尿流的跑了出去。

躲在門口,雙掌合十,叨咕著說道:“我什麼都沒看見,我什麼都沒看見,主公怎麼會有龍陽之好呢?而且李衛長得那麼冷,主公喜歡也應該是李巖那個小白臉啊。”

李棟如果知道自己跟李衛的兄弟情義被鐵牛誤會爲激情,肯定會氣的七竅流血而死。

“正常的男人不會只有一個妻子,不正常的男人不會連一個妻子都沒有。”李衛笑呵呵的說道。

李棟將一疊存摺拿起來,連看也沒看就塞給了李衛,“我知道你這傢伙面冷心暖,掙得那點銀子全都賞賜給戰隊裡的窮人了,自己到現在連個媳婦都說不上來,上一次老夫人都找我抱怨了,他老人家那麼大的年紀都沒有報上孫子。這些錢算不上多,但是可以把房子修一修,買點僕人,然後娶上十個八個的媳婦,我這做主公的窮一點無所謂了,但是你這做將軍的,得給小人物們留下個偉大的形象,那就是你有錢,你能娶上最漂亮的女人,你得給他們點奔頭,做人不能太高尚,太高尚了也是一種自私。”

換做別人送銀子,李衛多半一劍就剁了,但是李棟送給他的銀子,李衛反而一點都不客氣,還拿出來點了點,又自己從箱子裡拿了一摞,“別人給我的,我不要,你給多少,我就收多少,剛纔那份是你的份子錢。”

兩人相視一笑,將軍府外鐵牛急匆匆的趕了進來,“主公,銀川守備方恨水求見。您看這些東西是不是要……”

李衛一瞪眼說道:“糊塗,收起來幹什麼,讓別人看看人家高將軍多闊氣,他們還好意思小氣嗎?”

方恨水進來地時候。笑容滿面,對桌子上的存單和紙幣完全不當做一回事,只是笑著說道:“護國公來銀川多日了,屬下今日纔來拜訪,實在是失禮,還王公爺不要怪罪。”

鐵牛在一旁撇著嘴,將方恨水看了個編,說道:“真的無禮,無禮來幹什麼。”

“胡說八道什麼,還不退了下去。”李棟還是要裝模作樣訓斥鐵牛兩句的,不然人家肯定會說自己太貪婪了。

那方恨水也是心思剔透之人,從懷裡拿出一把短劍來,“卑職手下沒有什麼空額,兵員基本上是滿的,所以沒有什麼餘錢,這把短劍也是祖傳的,希望公爺能夠笑納。”

李棟大失所望,人家送禮都送金銀財寶,怎麼到了你這裡竟然送一把短劍,你這人也太沒有禮貌了一些。

嘆息一聲說道:“此劍既然是方大人祖傳之物,我豈能奪人之美。”

對於方恨水,李棟此時真的是很失望,你送把短劍,就像當總兵,你真他孃的在逗我好嘛?

要知道,自己這一次連臉都不要了,就是準備在銀川這裡撈一筆,你他孃的竟然準備送我一把短劍。

方恨水搖頭道:“大人此言差矣,君子要投其所好,我知道以大人之威,又如何會把這些尋常的珠寶放到眼中,這把短劍在我手上實在有些辱沒,李大人不妨一觀。”

李棟見到方恨水極爲自信,倒是多少有了點興趣,可他現在對於什麼寶劍寶劍的興趣已經大不如前。

陝西的工業水平在雒鋼的領導下,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陝西自己的兵器大多數都是削鐵如泥,鋒利無比的武器,再者說一把短劍,到了戰場上又有什麼用處,還不如一把火銃來的實惠。

李李棟還是伸手接過佩劍,見到劍鞘尋常,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寒酸,心中啞然,暗想這個方恨水絕非一把好劍鞘都買不起的人,他這樣做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走高猛不同的道路,以清貧正直示人,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以劍鞘的寒酸襯托寶劍地蒙塵。

‘嗆啷’聲響,李李棟拔劍出鞘,腰劍只是拔出一般,就有森冷的青光透出,頗有寒意。

李衛本來一旁靜觀李李棟地敲詐,見到長劍出鞘,光芒有異,目光一閃,有了訝然。

李李棟將長劍完全抽出,只見到長劍寒光閃爍流離,映人臉青,劍身上魚紋細緻。乍一看如流水般連綿不絕,只是劍身並非常用腰劍那種弧線,而是曲中帶直,雖然劍剛剛出爐不了多少年,但是卻給人一種時空間錯亂的感覺。

“好劍。”李李棟讚了聲,隨手揮了過去。方恨水忍不住後退了一步,只覺得李棟隨手

劍光芒閃耀,周遭都是籠於他短劍之下,劍是好劍招。這個李大人信手一劍揮出,竟然讓人心驚膽寒。

‘嚓’的一聲輕響,桌面上把短刀已經被劈成兩半,整整齊齊,毫無豁缺,李李棟收劍又是輕嘆,“果然是好劍。”

他方纔只是信手揮劍,並沒有凝勁,卻沒有想到劍刃切到短刀,如錐入泥。輕而易舉。

要短刀斷掉不難,可要短刀成兩半,茬口光潔。那絕非簡單利刃能做到地事情。

方恨水臉上露出喜意,奉承道:“劍好也好豪傑使用才妙,此劍也就在大人之手纔不算辱沒,要是我來用,實在是暴殄天物。”

李李棟收劍入鞘,又是‘嗆’的一聲響,方纔的光芒剎那間斂去。只剩下記憶中寒氣動人心魄。

見到李李棟目露讚賞,方恨水覺得自己走出了一招妙棋,卻沒有想到李李棟又把佩劍送了回來,含笑道:“此劍鋒銳實屬罕見,高大人還請收回。”

方恨水啞口無言,纔要再說什麼,李衛已經走了過來,伸手把劍接了過去。

李棟回望向李衛,多少有些不解。劍雖然是好劍,他也的確想要收下來。可是未免猴急。

按照他的意思,總要推讓兩下才好。

李衛抽劍在手。不試劍鋒的鋒銳,卻是觀察劍身上的花紋,用手輕輕撫摸,目光中露出沉吟之意。

方恨水雖是劍的主人,也不明白李衛地意思,李棟更是有些茫然,“衛子,你難道見過這把劍嗎?”

李李棟是隨口一問,方恨水卻是臉色微變,李衛雖是沉吟,卻是留意到方恨水錶情的變化,微微意動,突然問,“方大人,這劍真的是你的?”

方恨水臉色有些不自然,“李大人此言何意?”

李衛微笑道:“我覺得劍鞘頗爲破舊,要是高大人的佩劍,多少有些不配。”

方恨水嘆息道:“我素來清貧,銀川城都是知道,倒覺得劍鞘能用就好,也就沒有想到換個新的。”

李衛用手撫摸著劍柄上,微笑道:“雖然劍鞘寒酸了一些,但是卻經常擦拭,看來方大人也是愛劍之人啊。不過既然是送禮,就該弄得好一些不是嗎?”

李李棟目光望向寶劍,也是皺起了眉頭。

他方纔只注意到寶劍的鋒銳,但是當李衛提起寒酸的劍鞘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按理說這麼好的短劍,主人不該給他配這麼寒酸的劍鞘。

李棟哈哈大笑起來,伸手拿過寶劍,隨手帶在身上,看起來頗爲滿意,“衛子,劍鞘舊一些無妨,你怎麼還挑起送禮的來了?”

見到李衛不答,李棟過去親熱地拍拍方恨水的肩頭,“方大人,這把劍我是頗爲喜愛,只是事先要和你說明,銀川總兵一職,也是不能由我做主,可若是有機會,爲方大人向聖上美言幾句,那是絕無問題。”

方恨水大喜,“如此有勞李大人。”

送走了方恨水後,李棟先讓鐵牛閉上將軍府門,暫不見客,這才問道:“衛子,這劍有什麼名堂?”

李衛又抽出寶劍,半晌才道:“花紋古刃並不多見,和煉器名匠般,都是可遇不可求。說起這把劍的鼻祖,要涉及到一段典故,不知道你聽沒聽說過專諸?”

聽到專諸二字,李棟大吃一驚,握著劍的手也不由的用力了幾分,吃驚的對李衛說道:“這莫非是傳說中的勇者之劍,魚腸劍?”

“相傳歐冶子製造了五把劍都特別出名,分別爲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這魚腸劍有千年的歷史,但是這把劍的從打磨上來看,製造年限不會超過三年,所以我認定這把劍並非是魚腸劍,但是從外形、材料、鋒利程度來看,這把劍應該是歐冶子的後人或者傳人的後人所製造的劍。而且這位冶煉大師現在的環境頗爲困難,不然不會只用這麼普通的劍鞘。”

李李棟這才明白,“你懷疑這劍是方恨水搶來的,想要找出此劍的來源?”

李衛點頭,“你說的一點不錯,此劍蒙塵之處不是落在方恨水之手,而是煉器之人不爲世人所知。若是我們能找出煉器之人,當有大用。”

紅袖閣遍佈西北,成爲了陝西的耳目所在,由於李棟重新開闢了絲綢之路,這些紅袖閣成爲了商旅們歇腳,消費的主要場所。

而紅袖閣的興起,也促使很多人以他爲生,三教九流匯聚在這裡,吃不起飯的,也可以點一壺茶水,花一張門票,看一出精彩的雜藝表演,而不被鄙視。

如今的紅袖閣已經不像是當初靠雜技那麼單調的盈利模式了,現在紅袖閣有戲曲,有雜技,有走秀,有話劇,應有竟有,而且花費不多,有些鄉間的窮秀才都要花幾個大錢,來看上半天,搖頭晃腦的品評一番。

當然換做其他的地方,他肯定會呵斥那些坐在旁邊的販夫走卒的,但是在紅袖閣,他還真的不敢。

因爲紅袖閣是李棟的夫人開的店,還真沒有人敢在這裡惹事。

臨近黃昏,紅袖閣的大堂內人滿爲患,忙碌了一天,人們終於歇息了,又沒有娛樂的地方,所以凡是有錢的人,都會來紅袖閣娛樂。

而且剛剛大戰結束,鄉紳們也希望找個地方,將內心的恐懼排解出去,尤其是那些西域的商人們,更是揮金如土。

此時一個說書先生正在舞臺上,激情洋溢的說著什麼,手裡一把摺扇,一壺美酒,前面還有一個圓形的鼎,說書先生的嘴對著鼎說出來的聲音,比起平時要大很多。

“老夫添爲陝西綏德衛的隨軍記者,有幸目睹了當時的盛況,更是有幸目睹了公爺的尊榮,實在是三生有幸,今日將所見所聞告知大家,希望大家不吝些許財貨,畢竟讀書人也是要些黃白之物生活的。”

那讀書人剛剛說完,底下便嗡嗡起來。

有的問。

“隨軍記者是什麼東西?”

底下消息靈通的便會說:“隨軍記者都不知道,秦軍的隊伍中有那麼一羣人,他們平時負責教授士兵文字,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便負責將戰爭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記錄下來,記錄成冊,一般的戰死的士兵的事蹟會記載在英烈祠中供後人瞻仰,而突出的則會變成話本、評書,在這紅袖閣中傳唱。”

“那這些書生往日裡不都是怕死的很嗎?他們也敢上戰場?”

另一個商人不信的說道,“莫不是他們胡編亂造的吧。”

“這位爺,這可就是您的不是了,陝西的書生可是最不怕死的,我去過江南,那裡的公子哥都是拿著摺扇,流連在勾欄妓院之地,整日裡吟詩作對,卻沒有什麼作爲,唯獨這陝西的書生是配劍的,每日裡除了做文章,每隔七天,起碼有兩天會約會上三五好友,去比武場,練習騎馬射箭,所以說陝西的書生怕死,可真的不應該。”

“哦,聽你這麼一說我我可得去陝西看看,要是真有你說的那麼好,我就買塊地不走了,這年頭找個太平地方不容易。”

也有的秀才會在底下罵上兩句。

“呸,這陝西的書生真不要臉,讀書人豈能在乎那麼多黃白之物,聖賢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話剛剛說完,就聽旁邊坐著的戰兵罵道:“酸秀才,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還不指著嘴皮子掙點錢,讓夫人和兒子陪著你挨餓受凍嗎?

“君子要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我看是寄生蟲吧,等到朝廷斷了你廩米,我看你怎麼安貧樂道。”

“啪。”那說書先生一拍堂木,大聲喊到:“公共場合,休要喧譁。”

衆人安靜下來,有人接著問道:“先生,快跟我們說說,護國公到底長什麼樣啊?”

“是啊,是啊。”衆人心情很激動。

那說書先生一看說話的是當地的豪族的長子,也不敢得罪說道:“說起能夠見到護國公,真的是三生有幸的事情,當時李棟將軍身邊只有三萬將士,卻要面對十數萬羅汝才的流賊,護國公說此戰必定名垂千古,所以特意招募幾百隨軍記者,在下不才,恰逢招募,這纔有幸見到公爺。”

此人頗有口才,幾句話說的頭頭是道,前因後果交代的清清楚楚,衆人唏噓一片,都是問,“那李將軍長的什麼樣,你可見得?”

那人灌了口酒,有些飄然說道:

“我既然跟隨在護國公身邊,怎麼不會見到,護國公身高七尺,腰圍也是七尺……”

“那不是球了?”旁邊一人不解問道。

那人鄙夷地望了問的人一眼,“你這就是孤陋了不是?公爺坐鎮西北,當然是重甲在身,因爲鎧甲地緣故,看起來腰自然也就粗了些。”

聽衆心道就算粗也不會有八尺,一旁卻有不耐煩的說,“你聽下去就好,哪裡那麼多的廢話,先生,請你說下去,我等洗耳恭聽。”

第527章 新的征途第648章 常風道長歸來第225章 指人爲豬第504章 千古聖旨第594章 生死只在一念之間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671章 峰迴路轉(二)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202章 橫山叫陣第487章 不服的心態難以改變第604章 天大的幸運第729章 嫌隙第168章 重重有賞第287章 英雄永存第403章 魚腸劍第540章 伏兵羣起第493章 戰羣英第247章 蒙金一家親第719章 孤傲的將軍第693章 孽緣第243章 出城迎敵第303張 人才濟濟(一)第633章 勸說失敗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67章 引蛇出洞第307章 聞香夫人又是誰(二)第451章 被吃掉的炮彈不是好炮彈第276章 老百姓的逆襲(二)第82章 武器貿易第78章 編練新軍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629章 逃避與嚮往第272章 巔峰對決(四)第118章 滔天之怒第189章 身世之謎第665章 血戰,保衛蘄州(二)第30章 政策初定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81章 高人形象第118章 滔天之怒第501章 悲情角色第689章 驃騎營第338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711章 毀滅性的災難第193章 大淩河危急第446章 歸來第477章 羣英宴第661章 閱兵與 軍法無情第142章 殺黃臺吉第408章 好漢經不過三泡希第12章 爭個活命第571章 親臨大同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452章 三次考驗第616章 草原消息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9章 養馬場地第284章 明升暗降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224章 下山決戰第22章 瞬間反殺第563章 奧斯曼帝國內亂第221章 反覆的蒙古人第545章 揣摩聖意第440章 俘虜的處置辦法第165章 諸葛雲兒第641章 安撫(一)第256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86章 投軍熱潮第456章 醉枕黃粱第11章 奮發自強第567章 三邊總制第685章 家事國事第668章 暗度陳倉是個老...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181章 漁樵鎮第260章 加速前進綏德衛(二)第208章 裝的一手好比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501章 悲情角色第470章 楊家回身槍第381章 氣死黃臺吉的信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22章 瞬間反殺第357章 會師德州衛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655章 戰事激烈第584章 酒宴(一)第71章 給條生路第335章 刑場較量,溫體仁死第122章 喜憂參半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398章 埋伏第21章 李棟落馬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308章 聞香夫人又是誰(四)第460章 獨眼龍
第527章 新的征途第648章 常風道長歸來第225章 指人爲豬第504章 千古聖旨第594章 生死只在一念之間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671章 峰迴路轉(二)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202章 橫山叫陣第487章 不服的心態難以改變第604章 天大的幸運第729章 嫌隙第168章 重重有賞第287章 英雄永存第403章 魚腸劍第540章 伏兵羣起第493章 戰羣英第247章 蒙金一家親第719章 孤傲的將軍第693章 孽緣第243章 出城迎敵第303張 人才濟濟(一)第633章 勸說失敗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530章 玉門關調兵第367章 引蛇出洞第307章 聞香夫人又是誰(二)第451章 被吃掉的炮彈不是好炮彈第276章 老百姓的逆襲(二)第82章 武器貿易第78章 編練新軍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629章 逃避與嚮往第272章 巔峰對決(四)第118章 滔天之怒第189章 身世之謎第665章 血戰,保衛蘄州(二)第30章 政策初定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81章 高人形象第118章 滔天之怒第501章 悲情角色第689章 驃騎營第338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711章 毀滅性的災難第193章 大淩河危急第446章 歸來第477章 羣英宴第661章 閱兵與 軍法無情第142章 殺黃臺吉第408章 好漢經不過三泡希第12章 爭個活命第571章 親臨大同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452章 三次考驗第616章 草原消息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9章 養馬場地第284章 明升暗降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224章 下山決戰第22章 瞬間反殺第563章 奧斯曼帝國內亂第221章 反覆的蒙古人第545章 揣摩聖意第440章 俘虜的處置辦法第165章 諸葛雲兒第641章 安撫(一)第256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第202章 威風凜凜橫山行第86章 投軍熱潮第456章 醉枕黃粱第11章 奮發自強第567章 三邊總制第685章 家事國事第668章 暗度陳倉是個老...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181章 漁樵鎮第260章 加速前進綏德衛(二)第208章 裝的一手好比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501章 悲情角色第470章 楊家回身槍第381章 氣死黃臺吉的信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22章 瞬間反殺第357章 會師德州衛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655章 戰事激烈第584章 酒宴(一)第71章 給條生路第335章 刑場較量,溫體仁死第122章 喜憂參半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398章 埋伏第21章 李棟落馬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308章 聞香夫人又是誰(四)第460章 獨眼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呼伦贝尔市| 十堰市| 栖霞市| 县级市| 炎陵县| 新乡县| 南川市| 乡城县| 会东县| 娄底市| 苍梧县| 大邑县| 乌鲁木齐市| 常熟市| 民和| 海淀区| 广平县| 水富县| 成都市| 河东区| 榆林市| 越西县| 天峻县| 滨州市| 北流市| 阜城县| 娄底市| 阜宁县| 阳江市| 孟连| 孟连| 上杭县| 延安市| 龙岩市| 彝良县| 林口县| 微山县| 通山县| 乌海市|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