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3張 人才濟濟(一)

大明朝對於官員非??量?,從太祖朱元璋開始,官員俸祿少的簡直就跟噩夢一樣。

而且對於官員收受賄賂,只要超過五十兩就會除以極刑。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官員的貪墨依然是難以禁止的。

朱元璋砍了一批人,又一批人,但是官員依然貪墨他們的。

很多人不一定需要錢,但是他們依然要去貪污,那是因爲他們有一個龐大的幕僚團體需要照顧。

作爲這個團體的代表,官員要花費大量的物資去維繫。

朱元璋自己或許能夠免俗,但是到了他兒子那裡,又不得不重視大明朝最大的幕僚機構,那就是內閣。

所以說大明朝行政機構的維繫,離不了的幕僚的。

這些幕僚們依靠官員而存在,爲官員出謀劃策,本身自己也獲得一定的利益,或者一個施展報復的舞臺。

不管文官還是武官,其實都是這樣。

在外界想來,像是李棟這種權勢的人物,一直沒有幕府,是意見非常奇怪的事情。

外界甚至傳言李棟是七手八腳的人物,一個人可以做好幾個人的事情。

但是如今李棟也開始需要幕府了,這讓很多人反而很高興。

起碼他們知道,李棟是實實在在的人類,他也需要別人輔佐。

而且陝西雖然人口相對稀少,但是作爲北方少有的和平地區。

這裡憑藉李棟一個武將治理,在很多人看來都不是好事。

所以李棟一個武將,建立起幕府機構,來控制他的指揮使司,對於百姓的未來或許是一件好事。

幕府的建立,其實反映最大的便是民間的文人,這表明李棟不僅僅在依靠當年的老人,而是進一步開始吸取外面力量,進入他們權利的核心。

這讓在野的很多文人開始意識到,幕府的出現,陝西需要的人才也就越多,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也許真的來了。

陝西前身便是綏德衛,韃子滅不了他,白蓮教打不過他,朝廷也剿滅不了他。

一直到陝西遠征韃子,滅了韃子的國都,讓很多人開始認識和接受陝西。

就連朝中的大臣,也開始拉攏李棟,尤其是已經成爲都督府的都督,建威將軍,只要不犯大錯,將來位極人臣那是必須的。

在加上陝西布政使陳奇瑜與陝西若即若離的關係,陝西大族逐漸接受陝西,並在陝西的支持下,謀取更多的利益,很多人都開始接受陝西。

當然這其中,實用主義的文人居多,但是李棟需要的也就是實用主義的文人。

李棟絕對不會需要那些所謂的的被道德束縛的文人的。

那些所謂的實用主義文人,他們之所以妄圖加入陝西。

其實目的很簡單,一個是功成名就,改變自己鬱郁不得志的生活,另一個則是享受陝西的勝利果實。

就算這一次不能加入幕府的高層,在幕府的各司局做一個副手,再不濟做個科長也是可以的吧。

陝西五年,將軍府在延安一帶設立了大規模的駿圖,大量的百姓獲得了更多的生存的幾乎,不知道讓外省的百姓有多麼羨慕。

當今的大明朝連年乾旱,或者大澇,現在大明朝安定的地方太少了。

因爲天災之後,必有人禍,很多人藉著天災爲禍一方。

兼併土地,欺壓百姓,甚至不少小地主,文人家庭,也難以存活。

尤其是西北的環境,每況日下,幾乎到了每個府縣都有大量人早飯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生存,真的非常的艱難。

當很多文人聽說最早投靠陝西的一羣文人,他們也是來自山西、甘肅等地,而且他們處於陝西的幾層。

但是他們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或許過的有些清貧。

當然這種清貧完全是相對而言的,其實他們的的俸祿比起大明朝要高很多。

他們有屬於自己的養廉地,養廉銀,好友效績俸祿,其實這些摺合起來已經不低了。

他們唯一鬱悶不已便是各種灰色收入的失去。

李棟纔不是唐太宗,他不管什麼釣魚執法,他只知道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耗子便是好貓。

所以陝西的暗探最經常做的事情便是釣魚執法,拿著大額的銀票賄賂官員,只要他敢收,立刻拿入大獄。

所以陝西的官員在他們看來,沒有那麼自由,也嚴格了很多。

但是在其他人看來,這簡直是桃花源了,官員幾乎每天都可以吃肉,官府不克扣俸祿,朝廷不需要官員捐獻銀兩,而且只要有政績,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如今這個時候,哪裡能得到這麼好的待遇,就算是崇禎皇帝他老人家也不願意啊。

所以當他們聽說幕府高效的開始運轉,並開始大規模從社會聘請才德之士。

很多人都很後悔,他們不懂實幹的才學,只懂得經書。

那些以前屬於自己的吏和幕僚反而有了很不錯的表現機會。

這讓很多人都非常後悔,早知道今日,當日變不該什麼事情都讓他們做,到了現在白白的給了他們出人頭地的機會。

陝西從遼東救回了百姓二十餘萬,重振皇帝有令,讓這些百姓成爲了軍戶,而且還吩咐陝西開始納稅。

很多人都以爲陝西會拒絕,但是誰能想到陝西竟然一口應承下來。

第一次納稅,便是整整四十餘萬兩稅銀,陝西繳納的可都是軍屯的糧食啊。

這下子不僅僅是崇禎震驚了,那些文人也震驚了。

誰能想到,當年窮得不行的地方,如今會被大量的開墾,成爲了塞上江南。

而如今陝西幕府的擴編人,讓全國各地不知道多少文人眼紅的厲害。

而對於陝西的飛速發展,其實陝西本地的文人是又愛又恨的。

當然所謂的恨,也只能表面說說。

畢竟他們跟著陝西的腳步,獲得了那麼多的利益。

而他們對陝西的恨,完全是因爲陝西對於逃稅的家族懲罰的太過於狠了。

這也是陝西很多家族不願意跟陝西合作的原因,因爲陝西要從他們身上吸血,而不是和他們一起鎮壓剝削百姓。

在他們看來,陝西應該走江南模式,發展商業,但是卻不該收商稅,這樣的陝西纔是陝西的天堂。

所以很多文人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上頗爲抱怨,他們也不敢說出自己不支持陝西的原因,只是藉口文人不應該屈服在武將的淫威之下。

很多人都在傳說,陳奇瑜將女兒嫁給李棟的事情,就連陳奇瑜這種封疆大吏都開始向李棟支持,爲自己安排後路,洪承疇都被李棟逼到了山西。

其他省份的文人反而沒有那麼多的顧及,因爲到了現在,他們都沒吃到肉。

所以他們非常飢渴,而陝西的文人已經吃到了肉,他們在吃肉的同時,討厭做飯的主人,因爲主人收錢,因爲主人管著他們,讓他們吃的肉不夠多,不夠爽。

但是陝西之外的文人卻不這樣想,他們多的日子太過於艱苦。

陝西的文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不代表他們不願意做。而陝西也非常清楚,你們這些破落的陝西文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也不願意做。

大明崇禎五年四月中旬開始,陝西將軍府和各幕府求職人員變開始變得格外的多起來。

特別是政務司,作爲核心部門,不追到多少人渴望在成熟穩重的張不凡手底下做事。

因爲張不凡懂得千金買馬骨,他手下有個叫做陳生的少年,一步登天,過著別人夢寐以求的日子。

政務司門庭若市,很多人都在幻想著一個機會,自己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然,陝西教育司大門之前也佔滿人,雖然陳曦妤名義上代管著教育司。

但是煩悶的教育司的工作,根本不是陳曦妤能做的來的。

其實教育工作的重任,最後還是要落到吳又可身上的。

不停的有同年和老鄉,不遠千里來到陝西,找自己希望能謀求一官半職。

他們找吳又可註定要失望,要知道吳又可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

他不是不會推薦人物,但是卻要能入得了吳又可的眼睛,但是在吳又可看來,很多往日的朋友太過於趨炎附勢了。

這讓他很不喜歡,所以他雖然忙碌的不可開交,每日都要招待,但是真正的推薦卻不多。

倒是陳曦妤雖然接待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卻遇到了真正的人才。

此時廳內的兩個人,都是書生打扮,沒有任何教條,而且眼神裡非常有神。

尤其是其中一個年輕人,身子俊朗,面帶自信,一看便是心中有真才實學之人。

對於迎面而來的陳曦妤兩個年輕人沒有絲毫震驚,反而站起身來見禮。

兩個人都是大家子弟,身材都非常高大,此時來見陳曦妤穿的也非常正式。

青袍儒衫格外的的整潔,卻是一直謀劃爲歲陝西效力的秦無涯和李巖二人。

他們兩人在陝西四處看了也有些日子,也頗有一些收穫,最終他們找到了陳生。

要說陳生也是年輕人,年輕人之間想要互相接受是非常容易的。

三個人見面非常投緣,所以陳生將二人帶到了將軍府。

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204章 僵持不下第110章 約定決戰第99章 落鳳谷前第201章 母子相認第651章 闖軍內訌第636章 我竟然無言以對第15章 二桃三士第520章 血戰哈密(二)第278章 建功立業之日(一)第91章 智勇難全第695 章 情爲何物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630章 襄陽兵敗第262章 義縣犒軍(二)第179章 禿尾河之戰第613章 君臣和談第319章 李棟必須殺第219章 澆水鑄城第709章 談判第61章 邋遢老道第546章 暗中相見第700章 借兵韃子第265章 鏖戰,義縣之觴第85章 機關算盡第314章 京城謀反案(六)第390章 援兵第266章 鏖戰,義縣之觴(四)第99章 落鳳谷前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150章 回家休憩第703章 反擊第21章 李棟落馬第243章 出城迎敵第497章 兵棋推演勝第82章 武器貿易第594章 生死只在一念之間第657章 李棟再度出征第372章 破壞行動第609章 京師告破第552章 叫陣外戚第44章 鬥角勾心第712章 闖王的逆襲第26章 悲愴人家第495章 以長生天的名義發誓第317章 獄友是死掉的熊廷弼第162章 破譯密碼第130章 生死狙殺第688章 一杯毒酒恩情絕第345章 老軍師執馬第四百六十一章第77章 晉升之路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513章 慘敗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368 殺李九成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173章 任君採拮第548章 刺殺第214章 香豔療傷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647章 政事人選第112章 奪敵火炮第105章 少年楊名第122章 喜憂參半第708章 反擊中軍第509章 李棟受傷第243章 戰後,戰果第680章 新婚大禮第182章 戰曹變蛟第379章 疾奔遵化第92章 虐待俘虜第401章 戰爭是一門藝術第258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八)第65章 馬匪來襲第740章 反目第341章 逃出生天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61章 邋遢老道第24章 狹路相逢第592章 安撫民心第368 殺李九成第56章 天雄威武第728章 狗官也是狗第348章 苦無出路遇佳人第660章 多爾袞後方危機第217章 兄弟相認第28章 父親離去第477章 羣英宴第310章 京城謀反案(二)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373章 大事可成第192章 穩定民心第650章 草原不寂寞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155章 刀客大隱第350章 化名李義的吳福第524章 陣前廝殺第611章 大朝會
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204章 僵持不下第110章 約定決戰第99章 落鳳谷前第201章 母子相認第651章 闖軍內訌第636章 我竟然無言以對第15章 二桃三士第520章 血戰哈密(二)第278章 建功立業之日(一)第91章 智勇難全第695 章 情爲何物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630章 襄陽兵敗第262章 義縣犒軍(二)第179章 禿尾河之戰第613章 君臣和談第319章 李棟必須殺第219章 澆水鑄城第709章 談判第61章 邋遢老道第546章 暗中相見第700章 借兵韃子第265章 鏖戰,義縣之觴第85章 機關算盡第314章 京城謀反案(六)第390章 援兵第266章 鏖戰,義縣之觴(四)第99章 落鳳谷前第252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二)第150章 回家休憩第703章 反擊第21章 李棟落馬第243章 出城迎敵第497章 兵棋推演勝第82章 武器貿易第594章 生死只在一念之間第657章 李棟再度出征第372章 破壞行動第609章 京師告破第552章 叫陣外戚第44章 鬥角勾心第712章 闖王的逆襲第26章 悲愴人家第495章 以長生天的名義發誓第317章 獄友是死掉的熊廷弼第162章 破譯密碼第130章 生死狙殺第688章 一杯毒酒恩情絕第345章 老軍師執馬第四百六十一章第77章 晉升之路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513章 慘敗第331章 京城謀反案(三)第368 殺李九成第340章 戰個痛快第173章 任君採拮第548章 刺殺第214章 香豔療傷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647章 政事人選第112章 奪敵火炮第105章 少年楊名第122章 喜憂參半第708章 反擊中軍第509章 李棟受傷第243章 戰後,戰果第680章 新婚大禮第182章 戰曹變蛟第379章 疾奔遵化第92章 虐待俘虜第401章 戰爭是一門藝術第258章 大災之後有大治(八)第65章 馬匪來襲第740章 反目第341章 逃出生天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61章 邋遢老道第24章 狹路相逢第592章 安撫民心第368 殺李九成第56章 天雄威武第728章 狗官也是狗第348章 苦無出路遇佳人第660章 多爾袞後方危機第217章 兄弟相認第28章 父親離去第477章 羣英宴第310章 京城謀反案(二)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373章 大事可成第192章 穩定民心第650章 草原不寂寞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155章 刀客大隱第350章 化名李義的吳福第524章 陣前廝殺第611章 大朝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泽县| 栾川县| 古蔺县| 白沙| 马公市| 东方市| 宿迁市| 赣州市| 华容县| 监利县| 长顺县| 习水县| 安陆市| 封丘县| 龙山县| 桂阳县| 雷州市| 栾城县| 昂仁县| 嘉定区| 荔浦县| 松潘县| 正宁县| 错那县| 专栏| 昌平区| 错那县| 东安县| 湘潭县| 禹城市| 扎囊县| 九江县| 安平县| 新竹县| 丹江口市| 吉隆县| 那曲县| 南阳市| 满城县| 南华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