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

達爾襄和一衆醉漢彈地而起,各人互相張望,只見對方臉上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堡中其他睡著的韃子兵也聞聲而起,急急地著甲執兵,一時間人喊馬嘶,堡內喧鬧不已。

此時,那名守兵已連滾帶爬地跑下樓,一把衝到達爾襄面前,隨即打扦下跪:“牛錄大人,明狗子來偷襲了!”

達爾襄身旁一名拔什庫喝道:“你可曾看仔細了?”

“小的仔細看過,決無差錯,明軍已擺列好了戰陣,估計有四五百人。”守兵緊接著回道。

達爾襄一把從他身邊閃過,自已衝上高樓察看。

一拔人等緊隨他而上。

達爾襄放下手中千里鏡,臉色頗爲怪異。

他心下暗歎,原本以爲明軍已嚇破了膽,卻沒想到竟還有不怕死的敢來虎口拔牙。

今兒個這事,真是有些怪啊!

“主子,情況如何?”一名壯達發問。

“明軍確是只有四五百人,現在他們已列好陣勢,正向我黃骨島堡進兵。”達爾襄語氣平靜。

“那怎麼辦,要不要放炮向莊河的正藍旗求援?”另一名壯達試探地問道。

“哼,求個屁!我大金兵與明軍野戰,向來可以一當十。四百多明軍,竟敢擺出與我軍野戰的態勢,真是不知死活!我軍現有一百多人,當可一鼓而破之!何必如此膽怯地向那些正藍旗求援,這到手的戰功還硬要分給別人不成?”一名拔什庫臉上帶著輕蔑的冷笑,不屑地看著那名提出請求救援的壯達。

“別爭了!明軍戰力是差,在我眼中,那些遼鎮明軍皆是土雞瓦狗一般不值一提!但這股明軍來歷不明,我等還是需謹慎從事。這樣吧,圖鬆,你帶你的10名守兵留守堡中,若我軍與敵兵交戰後半個時辰還不能勝,立刻發炮向莊河城求援!”達爾襄沉聲對剛纔說要求援的壯達下令。

“奴才明白!”

“其餘各人,迅速組織堡中軍馬,隨我前去迎敵,去把明狗殺個精光!”達爾襄喝道,眼中寒光凜冽。

“奴才遵令!”

“奴才遵令!”

“奴才遵令!”

。。。。。。

黃骨島堡門大開,一衆韃子軍兵一擁而出。

應該說,這股守堡韃子雖久未交戰,但無論是從軍勢還是陣列上來看,都還是明顯高了當時的大明官軍一頭的。

這是李嘯看到對面緩緩迎來的韃子軍陣的最直觀感受。

這個牛錄戰陣高舉兩桿黃綢鑲白邊,上有飛龍旋舞的官纛,這正是鑲黃旗的標誌,兩桿官纛由兩名騎馬的掌旗親軍分別舉著。兩面官纛的中央,又有盔上飛翎,身後有飛虎背旗一桿,身著明盔明甲喀把什兵二人,就是後世滿清的前鋒營軍士,兩名喀把什兵簇擁著一人,騎著一匹高大的紅鬃白蹄遼東馬,身上穿著厚重的雙層精鐵明甲,頭戴精銅高針紅纓明盔,緩緩押陣而來。

兩軍相隔太遠,李嘯看不清此人面容,但讀過史書的他,知道此人便是一名牛錄額真無疑。

在中軍旗幟的兩邊,分別有騎馬的白擺牙喇兵7人,也就是俗稱的白甲兵,後世滿清的護軍營軍士,他們一色的如銀般閃亮的塗白漆亮甲,頭戴黑色暗盔,盔上高高紅纓,背上有火炎邊旗一桿。

這14個白甲兵由兩名分得拔什庫分別統領,這兩人身上盔甲與白擺牙喇兵相似,唯一區別是他們的背上插著外型更大的斜尖的本色旗。

在白擺牙喇兵前,是十多名騎馬的馬甲兵,排成較爲稀疏的一排,人人皆披鐵甲暗盔,帽纓爲黑色,手持虎槍或長柄虎刀,由兩名壯達統領而行。

騎兵隊再往前,則是排成兩排後金軍主力步兵。後金軍制,一個牛錄三百兵,其中分爲步甲,馬甲,餘者是輔兵,分有馬的跟役與無甲的徒步跟役。

李嘯注意到,韃子步兵陣中的後排是20名步行的馬甲兵,40名步甲兵組成,大部分人身穿打著大大的銅泡柳釘的棉甲,少部分人身著普通鐵甲。由4名盔上黑纓,身上都有方二尺的背旗一桿的拔什庫統領。其中還有4名盔纓紅色,背旗形狀一樣但尺寸較小的壯達夾雜其中。

而韃子軍陣的最前方,則是30多名輔兵腰挎翎刀或梯刀,手持堅硬的步弓,人人身挎兩壺滿滿的箭袋,一壺輕箭,一壺破甲重箭,大多數輔兵沒有著甲,身穿的戰服雜亂不堪,只有3個看似統領的壯達身穿了棉甲。

看過同樣緩緩而來的韃子軍陣,李嘯心下暗自爲自已慶幸,幸亐自已前世對後金的歷史有所研究,才能選定韃子兵勢最弱時進行突襲攻擊。這嚴重缺額,只有一百幾十號的小小牛錄戰陣便如此嚴整有序。如果真有一隻滿編300人的牛錄兵力在這裡守衛,李嘯認爲自已手中現在的軍隊,在這樣的純粹冷兵器對戰中,也恐難以戰勝這幫韃子。

韃子能縱橫遼東無敵手,幾次入關橫掃千里,不是沒有原因的,在這個明末時代,他們不愧是最強悍的冷兵器部隊。

只是這樣的歷史金手指,隨著現有歷史被人爲地改變,肯定是越來越難以作爲憑藉。除非,自已以後在火器方面能有所突破,將戰爭模式跨越到**時代,纔是最終戰勝韃子的不二秘籍。

從遐思中回過神來的李嘯,向前方的四名騎兵打出旗語。

方勝與費大廣對視一眼,隨即一同打馬快速行至韃子軍陣前,停馬在弓箭射程外,一同大聲向韃子軍中喝喊。

他們說的是滿語,所以達爾襄可以毫無障礙地聽清。隨後,達爾襄臉色大變,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反覆聽了幾遍,方勝與費大廣兩人喊的都是一句話:“我大明官軍應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相邀,特來征伐得位不正謀害兄弟的皇太極,爾等速速投降,可免一死!”

左右的軍兵都變了臉色,好些人將驚惶的目光投入達爾襄,但與達爾襄目光一接觸後,便又如觸電般地趕緊彈開。

達爾襄心跳驟然加速,他好象突然明白了什麼,心中的疑團似乎有了個粗糙的輪廓。他在心下暗歎,難怪這股明軍會突然前來,而且時機選得如此之巧,正是趁自已堡中軍兵人數不足之際。現在看來,豪格讓自已注意額弼綸的動靜是有原因的,這正藍旗竟要暗中謀反,甚至不惜勾結明軍來攻打自已的國家,實實可恨之極!

“主子,這兩個尼堪說的是不是真的?”

“主子,正藍旗果真勾結了明軍麼?”

“主子,這等驚天大事,大汗可知否?”

。。。。。。

昨夜一同喝酒吃肉的幾個拔什庫擠了過來,悄聲問道,個個臉色滿是驚訝之極的神情。

“不可多疑!難說不是明軍的離間之計。”達爾襄咬牙說道,心下卻是極爲憤怒。大戰之際,最怕被對方擾亂軍心。且不論正藍旗是否真與明軍有勾結,眼下,還是先要把這股明軍徹底消滅最最要緊。

“擂鼓,進軍,殺滅明狗!”

“得令!”

隆隆鼓聲中,韃子軍陣行進速度猛的加快,最前面持弓箭的輔兵更是開始小跑,在離李嘯軍陣約七十步的地方,便排成一排,盤腰跨步,手持步弓,上搭輕箭,開始以斜45度仰角的姿勢開始拋射。

箭雨飛來之際,方勝與費大廣和另外兩名騎兵早已拔馬而回,繞過槍盾戰陣,回到李嘯身邊拱衛。

見到這些韃子輔兵能在七十步時就開始拋射,李嘯軍陣之中不少人臉色頓時爲之一變,李嘯心下亦是一凜,這些韃子的箭法,果真好生了得!

他知道,在明軍的訓練中,最遠是六十步才能開始拋射。這些生長在苦寒地帶自小便以漁獵爲生的韃子的體力與臂力,確是比來自普通軍戶與民戶的明軍要強悍太多。

“舉盾,摭箭!”盾兵哨長張行猛雷鳴般的聲音響起。

前排100名盾兵刷地斜舉大盾過了頭頂,同時也正好摭住後面前排的槍兵。

一陣叮叮噹噹的脆響,大部分輕箭紛紛射在蒙著厚厚鐵皮的大盾上。只有零星幾枚輕箭射到後面的槍兵陣中,槍兵中隊的兩名槍兵被射中手臂與胸側,因前兩排的槍兵均著了棉甲,這兩名槍兵受了點輕傷。

“擂鼓,進軍!全軍上迎!”

李嘯同樣下達了加速進軍的命令。

全軍發出一聲整齊雄壯的吶喊,前排的盾兵繼續舉著大盾抵擋箭矢,後面的槍兵依然保持著整齊的陣型,卻更加快速地向前行進。

見到頂著箭雨漸漸逼進的明軍槍盾戰陣,達爾襄感覺自已的呼吸猛然變得沉重。

這隻400人的明軍,決不是以往在遼東戰場上交過手的那些明軍!

那令行禁止的森然軍令,那嚴整有序的戰列,那整齊劃一的動作,那堅毅無畏的臉孔,這隻明軍,決不可能是那些已被後金打得嚇破苦膽,戰列稀鬆,士氣萎靡,略一接陣便望風而潰,堪稱逃跑健將的遼鎮軍兵!

這支神秘的明軍絕對大有來頭,是我大金軍的有力對手啊!達爾襄心下暗暗稱道。

哼!雖然你們明軍人數略多,但在今天我精銳的大金軍,依然要把你們這些漢狗全部擊潰,要你們徹底明白,誰,纔是這遼東大地真正的主人!

兩軍相近已近六十步!

達爾襄向旁邊的喀把什兵命令了一句,喀把什兵立刻打出旗語。

最前排的幾名壯達見到旗語變換,紛紛大喊:“換箭!換重箭!”

已拋射了三輪的輔兵立刻改射破甲重箭,拋射的角度也隨著李嘯軍陣的前進越來越低斜,一支支狼戾的破甲重箭嗖嗖地破空而去!

重箭砸在大盾上的聲音尖銳刺耳,箭盾相擊處火花四濺,竟有好幾支力道十足的重箭射穿了大盾上那層厚厚的鐵皮!

一些重箭呼嘯著掠過大盾的頂端,射入了後面的槍兵陣中,立刻便有六七名槍兵被射中,一名槍兵被射穿面孔,重箭穿過臉頰,直從後腦而出,帶出粉紅色的惱漿。三名槍兵被射中胸口,鮮血飛濺,眼見得不活了。另有二三人肩膀被射中,亦是重傷。

“好狠毒的箭法。”望著傷亡倒地的戰兵,李嘯心如刀割。

只有不到四十步了。

“全軍前衝,撞入敵陣!”李嘯怒吼著下令。

李嘯下令的同時,對面的達爾襄下了另一道命令,他讓左側的分得拔什庫帶七名白擺牙喇騎兵和那十多名馬甲騎兵,一同從一旁繞過李嘯軍的槍盾戰陣,去截殺對面那只有七八名護衛的主帥李嘯。

拔什庫領命而去,一衆騎兵發出一哨長長的怪叫,從軍陣一旁掠出,隨即排成楔形陣,繞向對方槍盾戰陣左側而去。

擒賊先擒王!

明軍指揮官若被殺或被擒,那麼,也許接下來,自已只需要打掃戰場就行了。

望著滾滾而去的精銳騎兵,達爾襄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隨後他緊接著下令:“輔兵後撤,步兵衝擊敵陣!”

“得令!”

兩邊旗語大動,雙方的士兵均發出震天的怒吼,撒腳狂奔放聲吶喊著對衝過來!

又是4000字,先謝過小小革命軍和擡頭天無涯兩位兄弟的打賞,各位讀者看在作者努力碼字的份上,多給點收藏和推薦吧,實在是需要你們的支持!

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6章 歸程驚變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69章 吳三桂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4章 河邊格鬥第60章 鬧餉(下)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206章 見面衝突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7章 陳子龍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50章 二將爭雄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9章 傻漢劉喜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10章 朱徽姵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章 河邊格鬥第11章 母親吳氏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31章 雄唐所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
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6章 歸程驚變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69章 吳三桂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6章 歸程驚變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4章 河邊格鬥第60章 鬧餉(下)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206章 見面衝突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7章 陳子龍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50章 二將爭雄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29章 傻漢劉喜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10章 朱徽姵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4章 河邊格鬥第11章 母親吳氏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31章 雄唐所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泰兴市| 建湖县| 龙岩市| 西乡县| 托里县| 尤溪县| 桃江县| 拜城县| 顺义区| 富裕县| 文登市| 喜德县| 车险| 元氏县| 土默特右旗| 青岛市| 威海市| 建昌县| 鹤岗市| 辽中县| 邵阳县| 长沙市| 阿克| 三河市| 香港| 左云县| 乌审旗| 中卫市| 竹北市| 云梦县| 蒙城县| 晋州市| 德令哈市| 托里县| 兴山县| 南通市| 明星| 安顺市| 汕头市|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