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母親吳氏

走得近了,李嘯有些難過地發現,小李莊與平陽峰那一頭的北泉堡一樣,同樣不知何時修築了一圈矮小粗糙的圍牆。

圍牆上,幾名老弱在巡邏觀望,而放眼四周,田地裡同樣是警惕不安的耕作百姓。

李嘯本想著儘量不驚動村民,他低頭靜靜地沿著回家的田埂走,卻被一名勞作的農婦認出,她看著李嘯身背大包裹,腰間繫著一堆武器,手裡還拿著弓箭與一隻肥碩的死松雞,頓時驚愕地叫嚷起來:“咦,李大傻子,你帶這麼多東西,是不是當上大將軍啦。”

周圍的人立刻都被她的話語逗笑了,七嘴八舌地笑鬧著說了起來。

“對對,可不是咋的,你看,只有大將軍纔有這麼多刀槍弓箭呢。”

“李大傻子怎麼現在這麼厲害,哈哈,好肥的一隻松雞,是不是皇上賞的呀。”

“看來呀,你我都以後都要沾大將軍李大傻子的光了呢,嘻嘻。”

李嘯微微一笑,沒有理會婦人們的言語笑弄,直接走過田野,穿過村子圍牆入口,便直接向家裡走去。

進入裡面,李嘯發現這裡與牛蹄墩一樣髒亂,狹窄沆窪的巷子兩邊都是污臭的垃圾,蒼蠅嗡嗡地四處飛舞,流著鼻涕髒兮兮的孩子在街上追逐打鬧,街上爲數不多的幾個行人也都是面有菜色,神情茫然。

看著周遭人與物,李嘯心情黯然,也許在明末這個亂世,這種破敗與骯髒的灰黑色是民間生活的基調,畢竟對於在生存線上掙扎求活的百姓來說,還要他們注意衛生,愛護環境,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要求。

終於,來到了自已家門前。

李嘯心下激動,打量著眼前這個他今世的家,這是一座破敗的兩進四合小院,屋瓦破舊,牆泥脫落,破舊的木門上原來的紅漆幾不可見,屋裡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李嘯知道,那是母親在院子裡選準備秋耕的麥種。

李嘯推開虛掩的木門,門吱呀一聲開了,向前望去,正遇上母親吳氏探詢的目光。

李嘯喉頭哽咽,面前那位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破舊粗布衣,頭髮花白,身形佝僂,形容憔悴的老婦人,正是自已的母親吳氏。

如果現在的自已還是以前的李大傻子,那麼,母親吳氏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註定的。不是死於亂匪劫掠,就是死於災荒饑年。

“你是,你是嘯兒?”母親的眼神顯然有點不太好使了,她使勁地揉了下自已的眼神,然後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驚喜卻不敢置信的笑容。

“是我,娘,不孝兒男李嘯來看你了。”李嘯眼中有淚光閃動。

吳氏一把抱住李嘯寬闊的肩膀,雙手抖索,嘴角顫動,卻再說不出什麼話來。兩行老淚,便從渾濁的眼球處悄悄爬出。

李嘯頓時也是無聲落淚。

吳氏怔怔地望著李嘯英俊沉毅的臉龐,突然想起以前的李大傻子,除了呵呵傻笑外,根本不會說這樣客氣得體的話。

李嘯看出了她眼中的疑惑,微笑著對吳氏說道:“母親大人,我在墩內呆了這大半年,當日摔傷的腦子慢慢變得好使了。墩裡的兄弟們都說我轉了性子呢。”

“我的嘯兒,你腦子好了,娘高興,高興呀。”吳氏的眼淚又刷地奔流出來,她一把摟住李嘯,放聲嚎啕大哭,有如要把以前所受的委屈與辛苦統統宣泄出來一樣。

李嘯也輕輕地摟著母親,撫著她瘦骨嶙峋的脊背,心裡五味雜陳。

過了許久,母親的哭泣才止住,她才以一種心疼的口吻對李嘯說道:“來嘯兒,快進屋,把東西放下。跟娘好好嘮嘮這大半年你過處如何。”

進得屋來,裡面有一張破舊不堪的八仙桌,和四把缺腿掉木渣的椅子,李嘯將重包裹放在桌子上,又把那一堆武器和那個肥碩松雞放在腳下。

吳氏輕聲問道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李嘯便把自已比試得賞銀的故事說給吳氏聽,並告訴她包裹裡的絹布與三鬥麪粉是自已專爲母親買的禮物。

至於那些武器,李嘯對母親撒了個謊,對她說,這些也是比武時賞賜的,然後自已在回家的那段山路上,用賞賜的弓箭射到了這隻松雞。

李嘯隱瞞了路上殺掉三名匪徒的事情,這種血腥的廝殺,沒必要驚嚇到這個可憐的老婦人。

聽著李嘯侃侃而談,吳氏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

撫摸著那匹苧花絹布,感受著絹布那細膩柔軟的手感,吳氏心下欣喜莫名,這可是價值三兩銀子一匹的高級布料啊,吳氏做夢都沒想過有一天自已也能用這樣的布料做身新衣穿。這樣的布料要是拿給村西的趙裁縫看,怕他也驚得直瞪眼,估計村裡的趙裁縫還從未用這麼好的布料做過衣服哩。

看來自已的兒子,這個人見人笑的李大傻子,真的是轉了性子,越來越有出息了。

她讓李嘯將武器與布匹拿到裡屋去,又和李嘯閒聊了會,然後顫巍巍地從椅子上站起來,以一種極其喜悅地聲音大聲對著李嘯說道:“嘯兒,你且坐,娘去給你做好吃的。”

見母親起身,李嘯忙說:“娘,我不累,我來幫你。”

李嘯提著麪粉與母親一起進入廚房,兩個人便開始分別忙碌開了。

吳氏身形雖瘦小,手腳卻還靈活,她熟練地用碗從布袋裡舀了幾碗麪粉,和上水,很快地揉開了一個潔白圓潤的麪糰,然後雙手拉出一根根白細的條子,她做的,是曾經的李嘯最愛吃的手拉筋面。

而在竈旁小凳子上張腿而坐的李嘯,則在一個小盆子裡澆上熱水,聚精會神地給松雞去毛洗淨。

很快,鍋裡的水沸騰開來,吳氏手腳靈巧地拔下拉好的麪條子,麪條在沸水中上下翻滾,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響,很快,誘人的面香便充盈了整個廚房。

吳氏轉身接過李嘯已洗弄好的松雞,熟練地將雞開膛破肚,清洗雞腸,去掉雞屎,然後把松雞剁成小塊,用一個烏黑的大瓦罐裝好,這隻肥碩的松雞那厚實的肉塊,幾乎將偌大一個瓦罐裝得幾乎冒尖。吳氏淋上醬料,拌好生薑,蒜花之類去腥調料,小心壓實,便蓋上罐蓋,放在旁邊一個小竈上細火慢燉。

在竈前架柴生火的李嘯記得,這是母親最拿手的瓦罐燉雞。可嘆的是,自父親去世後,母親便再未做過,自已也再未吃過這樣的美味。

兩人又忙了一陣,麪條與燉雞都做好了。李嘯端著那還在嘟嘟向外溢涌著噴香雞湯的瓦罐,小心地在外屋的八仙桌上放好。然後,又返回廚房,提出那滿滿一木桶拉麪條子,放在桌子的一側。

吳氏小心地熄了廚房的餘火,洗淨兩副碗筷,滿面笑容地坐在八仙桌面邊。

李嘯給母親盛了滿了滿滿一碗麪條,雙手捧著獻給母親,面前母親的笑容,是那樣的欣慰與滿足。

他又給自已盛了一碗,然後揭開瓦罐蓋子,頓時,那撲鼻而來的醉人雞香讓人食慾大動。

“孃的手藝真好。”李嘯笑著從瓦罐裡夾出一大塊肥嫩的雞肝,放在母親碗裡。

“嘯兒多吃些,娘吃不了太多。”吳氏望著李嘯的眼神,柔和而充滿了疼愛。

“我在自家,還客氣什麼,娘你難得吃頓好的,更要多吃點。”呼拉拉拔了一大口筋斗麪條的李嘯,給自已夾了一塊墩實的雞肉,嚼得滿嘴流油。

黃昏的陽光將整個小院灑滿一片安靜的金黃,更有幾縷溫暖的陽光斜投到八仙桌上,彷彿也要來分享這家人滿屋的喜悅與生氣一般。母子二人言笑晏晏,互相勸菜,一副動人的天倫之樂景象。

李嘯注意到,自家門前出現兩個怯兮兮探頭探腦向裡面張望的孩童腦袋。

他們的目光,被桌上那一大瓦罐松雞牢牢吸引,不停地吸著鼻子,嚥著口水,彷彿要把這瀰漫而出的雞香味吃進肚一般。

吳氏也看到了這兩個小孩子,她連忙起身,欣喜地向他們招手:“小虎,小妞,快過來,婆婆給你們雞腿吃。”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19章 歸程第93章 崇禎皇帝第37章 槍盾訓練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24章 有寶送來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9章 歸程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8章 面試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9章 回家探親第73章 圈套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80章 整備出發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47章 孫婉兒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
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19章 歸程第93章 崇禎皇帝第37章 槍盾訓練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57章 婉兒之助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24章 有寶送來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19章 歸程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8章 面試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93章 崇禎皇帝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9章 回家探親第73章 圈套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80章 整備出發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47章 孫婉兒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唐海县| 潞城市| 渭南市| 巴林左旗| 武定县| 崇文区| 墨脱县| 甘南县| 廉江市| 阳西县| 塔城市| 旅游| 绥化市| 诏安县| 天峨县| 湘乡市| 礼泉县| 岳阳市| 浦城县| 青冈县| 海原县| 汤原县| 夹江县| 政和县| 天镇县| 民丰县| 新余市| 舒兰市| 东方市| 长治市| 枝江市| 崇礼县| 绵阳市| 科尔| 广宁县| 方正县| 海兴县| 吴川市| 梁河县|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