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集衆之謀

?夜晚,在流民們按戶入住新搭好的草棚休息後,李嘯邀李長材,劉一顯,常正,劉揚壯,付鐵,張行猛,雷傲一同來到墩臺上望廳處賞月議事。

月色溶溶,涼風習習,深藍澄靜的夜空中,高懸著一輪大如銀盤的明月,柔和明亮的月輝溫柔映照著墩臺上一張張神采奕奕的臉龐。

每個人的內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激動與欣喜,尤其是張行猛與雷傲。

因爲能與總旗大人一起賞月,說明總旗大人沒有把自已當外人,而是讓自已成爲總旗大人核心圈子中的一員。

其實,其中最感慨的人,是李嘯。

因爲一個多星期前在前世的李嘯還未來到這牛蹄墩時,他還是一名任人欺壓的最低層憨傻墩卒。而現在,他已是從七品的武官身份,並開始擁有了效忠於自已的人材與軍隊。

命數窮奇,豈可道哉!

簡單的互相寒暄後,李嘯切入了要議的正題,他把自已對戰兵隊的規劃與設計對在座的各人說了一遍,然後誠懇地說道:“李某個人淺見,定有相當不足,古語曰:一人之智不若衆人之智,各位有何高見,還望傾囊告之。”

一陣短暫的沉默後,張行猛第一個發言:“大人,你所說的盾牌,餘以爲,尺寸可加以更改。”

李嘯忙說:“行猛儘可直言。”

張行猛拱手言道:“大人所言的羅馬國盾牌尺寸爲長五尺半,寬爲二尺六(注:明朝時,一尺合當今的31.1釐米,這種羅馬的sokos盾牌尺寸爲長1.7米,寬0.8米),餘以爲,若用此盾,單兵持盾攻擊尚可,卻不合我軍戰陣需要。”

張行猛凝視著李嘯,目露精光,李嘯微笑著點點頭,讓他繼續說下去。

“我觀大人的之用意應是,前部盾兵主爲阻擋摭蔽,而後面槍兵主爲進擊攻殺。那盾牌若有五尺半之高,則亦將後面槍兵完全摭擋,復如何能出槍進擊殺敵?且其寬爲二尺六,尺寸偏小,遮一人尚可,若要一排盾兵連接阻敵,則顯太短。”

李嘯笑道:“行猛不愧爲經過戰陣之人,此建議甚好。”

張行猛連忙又說道:“我還有個想法,若敵兵接連猛撞我盾兵之盾牌,則我盾兵恐難承受,不如在盾牌上加裝兩排一寸多長之堅硬尖刺,讓敵兵不得近身衝撞爲好。”

衆人皆嘆此舉甚好,隨後一起討論,最後定下盾牌尺寸爲高1.5米,寬1.2米,盾牌中間均勻分佈兩排尖刺,一排三個,共分爲上中下三部共六個。這樣爲李嘯所設定的戰陣而改進的盾牌,立於地時,由下蹲的盾兵將盾牌下部以略爲前傾的角度抵放於地,則上面後傾的部分,則正好由下蹲的盾兵的肩膀抵住,從而增加牢固程度。那麼,這塊盾牌與土面的垂直高度,不會超過1.4米,正好護住至後面槍兵胸口的位置,則後排槍兵在從胸至腿受到大面積保護時,又可從盾牌上面自由而不受阻礙地攻擊。而盾牌寬度加寬到1.2米後,左右的摭蔽範圍更多,也可以防止盾兵下蹲護衛時互相擁擠。

盾牌剛討論完,雷傲拱手說道:“李總旗,在下聽聞,你欲給槍兵所配之槍,是碑廓百戶所武庫之物?”

李嘯點點頭:“正是。”

雷傲搖了搖頭,說道:“我曾去過碑廓百戶所武庫,觀其內存之長槍,皆不堪用。且不說槍柄爲普通雜色輕木,皆易於腐爛並折斷,就是那槍頭皆爲尋常所制的扁平梭狀,殺敵效果有限。故在下認爲,總旗大人要想摧敵更銳,非得重新定製長槍不可。”

李嘯沉吟了一下,說道:“雷傲,請盡述妙思。”

雷傲受此激勵,來了精神,他立起身來,大聲說道:“我曾觀韃虜白擺牙喇兵所用之長槍,卻是真真銳利而耐用。槍頭略重半斤,長約四寸,全爲精硬之鋼所制,分成三棱之狀,尖頭略帶圓形,可不易折。從尖頭到三棱分開之處,皆開有血槽,若被此槍扎中,定然傷口深廣,且會流血不止,中槍之人若未立得醫治,斷難活命。”

雷傲緩了緩,見衆人皆凝神細聽,便繼續侃侃而談:“再談槍柄,韃虜之長槍槍柄皆用椆木所制,結實耐用,極有彈性,韌而不斷。其長爲9尺(約3米),粗過一寸半(約5-6釐米),前有錐度,直入槍頭中部而止,極利與槍頭吻合而無鬆脫之憂,,前輕後重,尾粗頭細,利於手握,雖長大如斯,卻使用靈便,韃虜白擺牙喇兵皆力大藝精之徒,使用此槍,更如虎添翼矣。”

李嘯不由得感嘆,沒想到這個雷傲,竟還是個使槍的專家,看來以後的長槍教習,非此人莫屬了。

最後,在雷傲的倡議下,衆人議定,大體按韃虜的白擺牙喇兵的槍爲原型,只是將長度延長到4米,這樣更有利於遠距離殺敵,而敵人兵器夠不到自已。椆木昂貴,且買不到,便以楓木或赤仙木來代替,這也是碑廓百戶所武器鋪中能買到的最好的槍柄材料。

接下來,李嘯對張行猛與雷傲交待道,讓他們明天一早回泊峰墩,交接軍物,把行李物品等東西帶過來。安頓好後,李嘯再讓劉一顯隨同兩人同去碑廓百戶所,按今日所訂規格訂製盾牌長槍。

張行猛、雷傲、劉一顯三人一齊起身拱手,齊聲應諾。

三人方落坐,旁邊的付鐵又提出了一個疑問:“總旗,若前排盾兵只是手舉盾牌阻敵,那所佩腰刀似是多餘。畢竟盾兵只是持盾密接蹲地而守,如何可騰手以腰刀殺敵呢?”

李嘯大笑道:“付鐵心思細密,所慮甚是,盾牌已是甚重,再帶腰刀,贅而無用。以餘觀之,不若以解首刀替代腰刀,費用更低,亦更加輕便,追殺潰敵卻也甚好。”

衆人皆贊如此甚好,劉一顯在一旁補充到,現在經費緊張,不如暫時不給盾兵配解首刀,也不會太影響作戰效果。李嘯同意了。

一直沒說話的常正站起身來,他臉上帶著一種突然發現財寶般喜悅的笑容,大聲說道:“李總旗,我軍又可以賺上一筆了。”

他的話語剛落,一旁的劉揚壯搶著說道:“哦,那要如何賺啊。”

常正斜了他一眼,緩緩說道:“現在我軍庫存的腰刀與長槍,既已不用,不若再與上次一樣,賣於各臨近馬耆山的村堡,我料想他們定然有所需求,如此,卻不爲我軍賺了好一筆錢財。”

李嘯點頭大笑:“也是,這樣吧,明天你與劉揚壯兩人將庫中長槍與腰刀之類拿去那些村堡尋賣,即使不能換得銀兩,能換成糧食,也是大功一件。”

常正大喜,拱手謝道:“在下定不負總旗重託。”

常正落坐,這時,一旁的李長材接著說道:“我軍初創,軍歌,軍旗等物皆要制定,卻不知總旗之意何爲?”

李嘯沉思了起來,周圍也是一片沉默。

李嘯猛地想起剛纔看戲班子所表演的《嶽元帥精忠報國》一戲,裡面岳飛所作的《滿江紅》卻是讓人聽了心懷激盪,如今百年以下,再聽下猶是凜凜有生氣。

最終他告訴李長材,就以岳飛所著《滿江紅》爲軍歌,其譜由李長材找戲班樂曲頭目制定,務必要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李嘯接著說道,現在軍旗暫與其他明軍一樣,以明軍常用的飛龍旗,飛虎旗,飛豹旗等爲主,衆人皆無異議。李嘯便命李長材從明天開始,負責制定旗幟,連同行軍所用的金鼓等物一同備齊。

李嘯感嘆大笑:“我李嘯得諸君之力,實爲幸甚。各位與李某戮力同心,共致精誠,則何事不成!”

衆人起身,拱手言道:“但唯總旗之令是從。”

夜色漸深,只是,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卻是更加燦爛,飽含希冀。;

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69章 吳三桂第131章 雄唐所第94章 橫行隊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31章 雄唐所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60章 鬧餉(下)第58章 鬧餉(上)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00章 獲救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57章 婉兒之助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71章 海商蔡守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7章 孫婉兒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94章 橫行隊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7章 陳子龍第57章 婉兒之助第60章 鬧餉(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25章 遼東陰雲
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69章 吳三桂第131章 雄唐所第94章 橫行隊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31章 雄唐所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60章 鬧餉(下)第58章 鬧餉(上)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24章 有寶送來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00章 獲救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30章 必須要吃肉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66章 移軍高龍堡第57章 婉兒之助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71章 海商蔡守第50章 二將爭雄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章 碑廓百戶所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7章 孫婉兒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3章 出手與尊嚴第94章 橫行隊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97章 陳子龍第57章 婉兒之助第60章 鬧餉(下)第203章 巡撫求援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25章 遼東陰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饶阳县| 马鞍山市| 唐山市| 滦平县| 阜南县| 旺苍县| 泰宁县| 舟曲县| 丹凤县| 当阳市| 德江县| 堆龙德庆县| 华阴市| 南江县| 桃源县| 阳信县| 犍为县| 商都县| 敦化市| 普格县| 甘南县| 金秀| 定襄县| 晋城| 襄城县| 石泉县| 蚌埠市| 徐汇区| 镇远县| 兴仁县| 安徽省| 图木舒克市| 绥阳县| 从化市| 宜兴市| 垣曲县| 乐至县| 凉城县| 柳江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