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9章 與城同殉的總兵

打掃戰場的行動,立刻開始。

在半小時之內,戰場打掃完畢。讓李嘯心下無比欣悅的是,這次戰鬥,共斬獲韃子頭顱2675顆,可以說,這次伏擊戰,是崇禎年間以來,明軍所獲得的最大一次勝利。

後勤隊長劉揚壯喜孜孜地彙報,虎嘯軍還另外獲得了糧草8000石,銀子10萬兩,盔甲2000多副,戰馬90匹,刀劍弓箭無算。

而這一戰中,虎嘯軍的傷亡情況爲,盾兵65人死亡,125人受傷,槍兵106人死亡,214人受傷,橫行隊15人死亡,34人受傷,突騎5人死亡,12人受傷,哨騎6人死亡,13人受傷,護騎2人死亡,4人受傷。

李嘯心下暗歎,這些韃子的戰鬥力,實在是比流寇強太多。 在自已以逸待勞準備充分的伏擊作戰情況下,這部3000多人疲憊而來又中了埋伏的韃子,還能給自已造成600人的傷亡??梢韵胍?,這些韃子的戰力有多麼強悍。

李嘯心下暗暗憂慮,卻不知其他幾路韃子兵力如何,這些久戰精銳戰力強悍的韃子,加上大量投降過來的孔有德耿仲明火器部隊,自已眼下的兵力,估計實難與其抗衡吧。

想切實地在與韃子的交手中穩佔上風,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隨後,李嘯下令,由鎮撫隊統計將士軍功後,讓虎嘯軍乙部護送後勤隊,帶著斬下的首級和繳獲的糧草、銀兩、盔甲、武器等物質迅速返回停在海岸邊的水師船隊上。

然後,李嘯帶著虎嘯軍甲部,急急地向旅順城方向奔去。

在李嘯率軍前往旅順城時,徹底戰敗的豪格,帶著一衆垂頭喪氣的騎兵,在這寒風呼嘯的西下落日中,臉色蒼白地向北撤退。

恥辱啊恥辱,自寧錦之戰後,大金最大的敗仗。終於由我豪格製造出來了。想到皇宮中父汗那可怕暴怒的神情,豪格心下幾近絕望,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已經遠遠地脫離戰場了,只是卻完全地下意識後撤。具體下一步要怎麼做,頭腦已是一片沮喪與空白的豪格,心裡也不知道。

一名護衛猶豫著向他建言:“和碩貝勒,現在我軍大敗,須得趕緊去統軍大將軍多爾袞處。稟明軍情,同時與正白旗相匯合,可保安全無虞?!?

他的話語說完,卻見豪格臉色青黑,沒有回答。

旁邊另一名護衛恨恨地罵道:“你真蠢!我軍這般慘敗,若去投那些正白旗的混蛋們,豈不要被他們笑死。況那多爾袞與主子一向不睦,倘其藉機向主子尋罪拿問,又該如何?依奴才之見,還是直回盛京。向大汗稟明情況,再做計較不遲。”

豪格長嘆一口氣,臉色中滿是憤懣與悽楚,他低聲喝令道:“別爭了,全軍隨我直接返回盛京,我親自向父汗領罪,要殺要剮,由我豪格一人擔了。”

。。。。。。

李嘯全軍急行至旅順東門外時,天色剛黑,旅順城頭點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油燈。城頭兵士們開始接箭傳號,緊張地來回巡邏著。

黃策縱馬上前,對著城頭大聲喊話:“各位兄弟,我是少主黃策。請稟報我父親,雄唐衛指揮使李嘯大人求見?!?

城頭一陣喧譁,很快,一個粗豪而熟悉的聲音驚喜響起:“少將軍,你怎麼來了?竟然還是與李指揮使一齊前來?”

黃策昂然大喊:“李叔,正是策兒。請速開城門。讓李指揮使入城?!?

李嘯心下一動,這個說話的聲音難怪這般熟悉,原來正是黃龍的副手,副將李惟鸞。

城頭的聲音大答道:“好,好,請李指揮使稍候,某家現在就開城門?!?

很快,隨著鉸鏈聲嘩啦作響,城門大開,門口的吊橋緩緩落下,李嘯一揮手,全體虎嘯軍甲部軍兵列隊入城。

李嘯全軍入城後,城門立刻關閉,重新拉上吊橋。

頭戴明盔,身著一身山紋甲的李惟鸞,大笑著大步向李嘯走來,隨即拱手抱拳道:“真沒想到李指揮使如此仁義,千里來援,李某心下,感佩之至?!?

李嘯微笑道:“黃總兵爲人仁義,又將長子託付李某,足見信任。現今有難,李嘯如何能不來相救。請將軍速帶我去總兵府上,我有緊要之話對黃總兵說。”

李惟鸞側身作了個相迎手勢:“指揮使大人,少將軍,請隨我來?!?

不多時,在李惟鸞引著一衆軍兵舉著火把在前面開路,李嘯帶著黃策及一衆護衛緊緊跟隨前往總兵府,其他的虎嘯軍兵就地安歇吃飯不提。

早已得到消息的東江總兵黃龍,引著一衆將領,站在總兵府門口,列隊歡迎李嘯前來。

黃策與黃龍父子相見,兩人皆是眼含熱淚,互相問候個不停。黃龍見到精神抖擻,一身鋼甲戎裝的兒子,心下莫名欣慰。

隨後,黃龍向李嘯引見一衆將領,一一介紹項作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下屬部將。

李嘯與衆將略一相聊,正要再說些寒暄話,總兵黃龍急急說道:“李指揮使,軍務緊急,這般客套虛禮就不必了,請速隨我入屋談論正事要緊?!?

李嘯答應,便帶著黃策隨行,其餘護衛軍兵則另有人引領他處歇息不提。

很快,李嘯與一衆將領左穿右行之後,進得一間桌上擺了一張巨大的軍事地圖的軍議室,隨即,各人圍著桌子站定。

黃龍首先發言,他手指地圖,面色沉重地說道:“諸位,這一個多月來,因我軍兵微將寡,現在金州各處要地皆已丟失,只剩旅順孤城一座。我意以爲,我們這最後的金州守軍,唯有憑城堅守,哪怕與城池同殉,亦是盡了我等守將的本分?!?

李惟鸞、項作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人齊齊拱手道:“我等願誓死追隨將軍,與城同殉,在所不惜?!?

李嘯的聲音冷冷地響起:“旅順已是死城一座,這般徒然陪死,於國何益?!?

李嘯語音剛落。各名黃龍部將帶著怒意的目光,立刻向李嘯齊齊投射過來。

黃龍臉色蒼涼,他長嘆了一口氣,向李嘯問道:“我軍敗勢已至如此。李指揮使尚有何良策乎?”

李嘯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將下午的埋伏遭遇戰先向衆人講了一遍。

房間中,除了李嘯與黃策,每個人臉上都是震驚到不可置信的神情。

不是吧?李嘯的部隊竟然這麼厲害,憑著萬把人不到的兵力。竟能伏擊殲滅3000的鑲黃旗韃子精銳?

明軍中,竟然還有這麼能戰的部隊?

黃龍將疑惑的眼神望向黃策,黃策對他點頭說道:“父親,孩兒亦參加了此次戰鬥,我軍共斬得2675顆韃子首級,現已運到水師船隻用石灰硝制。”

李惟鸞大一旁驚叫起來:“李指揮使真真好生了得!斬獲這麼多韃子首級,可謂是自寧錦大捷以來,我大明官軍所取得的最大勝利了。李指揮使真乃我大明不世出之名將也。”

李嘯微微地笑了下,平靜回答道:“李某此戰,亦有僥倖之份。這部韃子連日行走山路。皆已疲憊不堪,卻又驕狂不堪,哨探未明便敢進軍,正好中了我軍所設的埋伏,方能有此戰績,而我軍亦有較大傷亡,韃子之戰力,著實不可小覷?!?

李嘯在心中暗道,其實,我這次戰鬥勝利。更多的是憑依熟知歷史的金手指所致,不然,我軍現在還在雄唐衛,如何會知道韃子正好此時來進攻。只是這些話。永遠不能和這個時代的任何人說。

身材高瘦,臉有暗紅刀疤的項作臨說道:“李指揮使這般精兵強將,實實讓人欽羨,不若李指揮之精銳軍兵,與我軍一同守城,定可打退韃子。守住這金州最後的孤城。”

黃龍擡眼望著李嘯,眼中滿是熱辣的期望。

讓他失望的是,李嘯緩緩地搖頭嘆道:“縱然我軍加入守城,這旅順亦難保住?!?

“李指揮使何出此言?”一直沒說話的樊化龍聲音低沉地問道。

李嘯臉色冷峻地說道:“黃總兵,我軍雖殲滅鑲黃旗這部分支兵馬,但我料敵軍在其他方向定然還有更多精銳兵力前來。尤其是,今年四月底之際,孔有德耿仲明兩人叛投韃子,帶去了大批重型火器與工匠,受到了韃酋皇太極的極大重視,並讓其組建設了烏珍哈超火器營。此次進攻金州,定是以孔有德部爲主力,而八旗兵僅是作爲監督押陣使用?!?

一旁的張大祿跳將起來,大聲說道:“李指揮說得對,我說怎麼韃子突然有那麼多遠程火炮呢?正是這些遠程紅夷大炮,讓我金州各地苦心建立的堡寨全部轟塌擊滅,使我軍一路敗退至此。聽李指揮使這般說來,定是孔有德這個漢奸的火器部隊出了大力,此人著實可惡得緊?!?

李嘯緊接其話說道:“張將軍說得極是,現在孔有德部有這麼多遠程火炮可以攻城,我軍縱再堅守下去,這城牆一旦被敵軍轟塌,旅順的淪陷則是必然。黃總兵,軍情緊急,還請速下決斷!愚意以爲,將軍需得率全城軍民迅速連夜撤出,隨我返回雄唐衛,再圖振作,方是唯一可行之道??!”

黃龍臉色冰冷,沒有說話,他旁邊的尚可義猶豫地說道:“我軍已向遼東各地派了求救信使,若他處官軍齊來,我軍還是尚可與韃子一戰的。”

李嘯嘆氣搖頭道:“遠水不解近渴!韃子即將兵臨城下,攻城在即,遼東明軍便是趕來,又如何來得及趕援救!黃總兵,此事當早做決斷,萬萬不可錯失了這最後的出城時機。若旅順被敵軍重兵四面圍定火炮齊轟,縱然孫武重生,諸葛再世,怕亦莫能有爲了。”

軍議室中,良久的沉默。

一直低頭沉思的黃龍,緩緩擡起頭來,眼神莫名複雜,他聲音低低地對李嘯說道:“李指揮使,本將之性命前程,已與此地捆於一處,再難得脫了。”

“黃總兵何出此言?”

“李指揮使有所不知,我黃龍,早年不過袁督師帳下一小校,因累建功勳,被督師賞拔,終於一路升到東江鎮總兵。前些年,督師遭奸臣迫害,凌遲而死。黃某聞之,心痛如刀割,本欲追隨督師而去,因當日已答應督師,要誓守東江,保我大明疆土。故這幾年來,黃某作爲督師殘餘之親信,雖屢遭奸臣暗算,黃某皆含辱忍垢不與記較。只是我若率軍棄地而逃,失卻大明最後的遼南土地,這幫早就看我不順眼的朝中奸臣們,必落井下石,大加彈劾。也許,我也將與督師一樣,被凌遲處死於菜市口吧。”

黃龍長長地嘆了口氣,接著說道:“與其背個千古罵名被凌遲處死,不若就在此處同城同殉戰死疆場,如此,我等忠義之氣可保,名聲更能千古傳揚,則餘縱身死,復何憾焉!”

聽完黃龍的一番長述,李惟鸞、項作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人齊齊拱手道:“將軍決意死戰殉城,我等豈可偷生茍活,定當與將軍一同守城戰死,以報將軍往日之恩!”

李嘯沒有說話,他臉上的表情,鋼鐵一般的冰冷。

此時黃策悲從中來,他哽咽地說道:“父親,孩兒陪你一同守城,一同戰死。。。。。?!?

黃龍臉上帶著平靜的笑容,拍著黃策的肩膀說道:“孩子,你是我們黃家最後的骨血,又已非我金州之軍,實沒必要與父親一併赴死。原本以爲上次你離我而去後,我父子再無見面的可能,沒想到這大戰之前還能見到你,父親很欣慰,很知足了。策兒,你還是要好好追隨李大人,一則能保全我黃家血脈,二則你日後定能搏得更大功業。那麼,爲父在九泉之下,亦是心安含笑了?!?

黃龍轉過身來,向李嘯長叩一揖,臉色凝重地對李嘯說道:“黃某感謝李指揮使這般爲朋友兩脅插刀,急人之困,想來遼東明軍如此之近,尚不來救援,李大人卻從這麼偏遠的雄唐衛趕來此處相救,如何不讓人扼腕而嘆,讓黃某不勝感愧之至啊。萬語千言,難於盡述,還望李指揮使多多關照我兒,黃某拜託了?!闭f畢,又是是長揖而拜。

李嘯趕緊扶住他,同時回道:“黃總兵不必如此,你既將黃策託付於我,李某定會多加照拂,現在李某已任命黃策爲親隨護衛隊長,居於我身邊調教指使,黃總兵你就放心吧?!?

黃龍感激地望著李嘯,隨即,他聲下令說道:“李副將,本官命令,你選擇我軍中最精銳之一千人馬,護送全城百姓連夜出城離去。只需留給我守城軍兵所用之三日糧草便可,其餘的糧草,軍械等物盡皆帶出,並贈於李大人?!?

李惟鸞雙眼含淚,他顫聲說道:“卑職謹遵總兵大人軍令。只是,我若護送完百姓與糧草軍械後,再立刻率領這一千人馬回城守衛吧?”

“不必了,你帶出這一千人馬,是我東江鎮最後的種子,就不必同死在這座孤城之中了,你們就一同隨李大人前往雄唐衛吧?!秉S龍聲音淒涼,卻是斬釘截鐵地說道。。

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4章 河邊格鬥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章 河邊格鬥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79章 虎嘯遼東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章 河邊格鬥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9章 回家探親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77章 宴會暗流第88章 疑忌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96章 虎嘯軍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4章 葉小萍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9章 密議謀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93章 崇禎皇帝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02章 李代桃僵
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4章 河邊格鬥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64章 戰功爭奪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章 河邊格鬥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每六十三章初戰豫家溝下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79章 虎嘯遼東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4章 河邊格鬥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71章 海商蔡守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9章 回家探親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77章 宴會暗流第88章 疑忌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93章 崇禎皇帝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96章 虎嘯軍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4章 葉小萍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89章 密議謀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93章 崇禎皇帝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02章 李代桃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普兰县| 茂名市| 昆明市| 宜兴市| 恩施市| 贡嘎县| 元朗区| 漠河县| 梅河口市| 天门市| 雅安市| 白玉县| 富蕴县| 喀什市| 嫩江县| 柞水县| 海晏县| 巴楚县| 九寨沟县| 邹平县| 长海县| 逊克县| 曲麻莱县| 尚义县| 丰原市| 慈利县| 舒兰市| 米脂县| 富裕县| 沈丘县| 玉林市| 城口县| 塔河县| 南川市| 江西省| 大庆市| 陆河县| 突泉县| 沂水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