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章 虎嘯遼東

蔡守猶然一臉苦色,他聲音慘淡地回答道:“那黃骨島堡,多年前還在我大明控制之下,去那裡的海路,在下到是頗熟。只是百戶大人,韃子兵精將猛,更兼連戰連捷,百戶大人慾渡海而攻,卻是危險莫測啊。”

李嘯皺了皺眉,看來,這個蔡守估計是被韃子嚇破膽了,李嘯正色道:“本官已說過,你的船送我軍上岸便可,不必多言。我現在只想知道,蔡掌櫃多久方可派得出船隻來?”

蔡守吶吶收聲,他低頭沉思了一下後:“在下最晚在七天後可將船備齊,並開至高龍堡東邊靠海之處,船到時,便派人與李百戶聯繫,卻不知李百戶將運多少兵馬?”

李嘯沉吟了一下說道:“我將運420名步兵,40名騎兵,蔡掌櫃估算下要派多少船隻?”

蔡守心下盤算了一下,又拿了個算盤拔打了一番,對李嘯說道:“在下的所有船隻數量,上次已和李百戶你說過,共爲福船2條,沙船3條,海滄船3條,鳥船4條。在下的2條福船,型號均爲二號,不比明軍水師那些吃水達二丈深的大型一號福船,那些水師一號福船每艘配備有300名水軍,每船可另裝1600名全副武裝的陸軍士兵或2000名普通乘客。(注:此爲《武備志》記載數額,非杜撰)。而我的兩條二號福船吃水深均僅爲一丈,故最多每條可裝運800軍兵。現在還需另送40匹馬過去,按1匹鞍韉齊全的戰馬約爲6名士兵之重量算,共計約240名兵士之重量。這樣共計約710名士兵的數量,故派出1艘福船足矣.。”

李嘯聽完,笑道:“蔡掌櫃算得仔細,只是我還需考慮路上往返時,士兵所需的伙食與馬匹所吃豆料,另外如有物品繳獲,也需一併運回。”

蔡守一臉苦笑,嘆道:“其實這艘福船尚有90名士兵裝載量的空額,均可裝運糧草。罷罷罷,既李百戶你已提出要求,我就再另外租1條鳥船給你吧,用來裝運糧草和繳獲。”

李嘯大笑:“蔡掌櫃深明大義,盡心爲國,李某卻也不能亐待了蔡掌櫃。那麼,船隻的總共租價,李某一定照付便是。”

隨後,李嘯又問:“卻不知此去黃骨島堡,需時幾日?”

蔡守忙道:“現在冬日行船,因風大浪急,船速不得過快,這樣從登州至遼東黃骨島堡太概需約五日多,往返則需十日有餘。”

兩人又經過了一番商討,最終以步兵每人1兩銀子,騎兵每人5兩銀子的往返運費的總價,計算成租船費用,往返伙食和糧草則由李嘯自行負責,共計660兩。

李嘯笑道:“這次行動,蔡掌櫃可算幫了某家大忙,這樣吧,李某給你湊個整數,算700兩好了。”

蔡守趕緊緻謝:“多謝李百戶之大方賞賜,蔡守雖只是一名小小商人,卻也知有國方有家的道理,定會全力相處閣下。”

李嘯付給蔡守定金100兩,並約定回返後,再付另外的租金600兩。蔡守推脫說不要定金亦可,李嘯堅持要給,蔡守最終只得接受。

李嘯從蔡守商鋪出來後,便立刻打馬回高龍堡,準備渡海作戰事宜。

回高龍堡的路上,寒風呼嘯,心情激動的李嘯卻感覺渾身發熱,想到不久便可親手格殺韃子,不由得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入得高龍堡後,李嘯隨即召開將領軍事會議。

“。。。。。。除了莽古爾泰將亡外,我已瞭解到,遼東莊河城黃骨堡,原是我大明一百戶所堡,現在其中不過一百多人的鑲黃旗韃子駐守,頭領是鑲黃旗一名牛錄額真達爾襄,此處離正藍旗甲額額真也就是莽古爾泰的兒子額弼綸駐守莊河城頗遠,我軍若能對其進行突襲,當可全滅此處韃子,並可激化莽古爾泰的正藍旗與皇太極之間的矛盾。。。。。。”李嘯侃侃而談。

當李嘯把自已這個計劃對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和張傑四名將領說完後,臺下一片寂靜,每個人都用一種驚疑不定的眼神望著李嘯,有如看陌生人一般。

李嘯看得懂他們眼神的含義。

шшш●тTk ān●¢ 〇 他們的眼神分明是在問自已,李嘯是從何處得知那個莽古爾泰將要死亡的?又從何處知曉那個黃骨島堡當地的韃子軍力分佈的?

這一點,李嘯還真沒辦法說出口。因爲,這也算是穿越者的優勢吧。

李嘯勉強向他們解釋道,是從朝廷和遼東軍兵處得到的最新消息,所以,要抓緊這個機會,趁著後金還未組建水師,奇襲黃骨島堡。

有一點李嘯沒有明說,那就是明年二月後,孔有德率軍潛逃出城投降後金,從此,皇太極正式擁有了可與明軍水師媲美的後金水師,到了那時,李嘯這渡海奇襲的計劃可就徹底成了泡影了。

“諸位有何意見,均可向我提出。”李嘯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下面沉默不語的將領。

“百戶大人,那黃骨島的韃子真的只有一百多人嗎?”張行猛猶豫地問道。

李嘯看著他的眼神,明白他內心的不安,這些年來,韃子兵連戰連捷,頗有些打得明軍聞風喪膽的味道。在明軍中,到處都有韃子兵可以一敵十的神話傳說,毫無疑問,如果韃子數量太多的話,這些手下將領感覺膽怯也是情有可原的。

“敵情我已知曉清楚,今年年中,韃酋皇太極抽調軍兵入寇宣府與大同,那鑲黃旗主豪格亦領兵前往,故那黃骨島堡的守軍雖爲一個滿編牛錄,但卻已抽調近200人前去,現在豪格等人尤在領軍回遼東的路上,因要押送劫掠的人口與物資,速度絕不會太快,這些軍兵若要再回返黃骨島堡時,至少還要十多天方可到達。現有的一百多韃子兵,我軍以近五倍之軍力擊之,獲勝不難。”李嘯平靜地回答。

李嘯注意到,他這番話說完,下面將領的臉色皆有所緩和,畢竟韃子的戰力可觀,更兼氣勢大盛,明軍如果不是以多擊少的話,估計未經交戰便士氣全無了。李嘯心下感嘆,這些從後世的歷史書上得知的東西,現在成了破敵的唯一秘籍。

當然,此番攻擊後,以後的歷史可能就會與原先的歷史記載完全不同,那時候,李嘯就要全憑自身實力去和韃子作鬥爭了。

“李百戶,若我軍上岸時,被敵兵發現攻擊怎麼辦?”雷傲站起身來,皺著眉頭問道。

“對啊,要是被敵兵半渡而擊,那可就糟了。”張行猛在一旁附合。

李嘯輕輕笑了笑:“那黃骨島堡爲防海嘯,建得離海岸還是頗有一段距離,敵軍現在人力不足,故沿海巡防定會較爲稀疏,而我軍則需算準時間,乘夜色上岸,到時人銜枚,馬裹腿,儘可能迅速搶灘登陸。”

雷傲臉上頓時舒展開來,他連忙說道:“趁夜登陸好,韃子在夜裡要行動亦是困難,我軍可安排識得夜光者在前領路,便可安全將人馬帶上岸了。”

上官雲傑站起身來,拱手言道:“百戶大人,請問我軍的作戰目標是什麼?是要徹底攻佔黃骨島堡麼?”

李嘯沉聲道:“如果能達到這個作戰目的,自是最好不過。如果不能,能誘出敵兵將其一部消滅在堡外亦可,畢竟我軍兵力有限,只能速戰速決,需得在莊河城內的正藍旗軍兵趕來救援之前迅速離開。”

“在下明白了。”上官雲傑拱手告退。

李嘯注意到,火器總頭趙傑一直沒說話,他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好象這次突襲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一樣。

其實,也確實是沒什麼關係,因爲火炮沉重,搬運不便,而這次奇襲講究的是速戰速決,所以帶著這些搬運困難發射緩慢的火炮確無甚大用。而那十幾名火銃兵,在這樣的大風天氣裡,也是極發射與瞄難,帶去亦無濟於事。

這火器,現在還是處於太過落後的狀態,以致處處行動受掣,這也是自已回馬耆山後,需重點改進的內容,畢竟在將來的戰場,火器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突出。

於是,李嘯頗有歉意地對趙傑說道:“趙總頭,這次作戰,你與火器部隊便暫時留守高龍堡,我派槍兵後隊隊長關質協助於你。”

趙傑朗聲應諾,他笑著說道:“那趙傑便好好地爲李百戶守堡,並祝我軍早日得勝凱旋。”

接下來,李嘯等人定下此次突襲作戰的人員爲如下安排:

盾兵120人,由張行猛這個兼任哨長率領。

槍兵300人,由哨長雷傲率領。

突騎兵35人,哨騎兵5人,皆由上官雲傑指揮。

醫療隊7人,由仁心醫鋪夥計徐肅負責,需備足救治傷藥。

後勤隊10人,由劉揚壯負責,需備足全軍往返十日所需米糧與豆料。

李嘯命令上官雲傑務必帶上原先在遼東當過夜不收,懂得滿語的方勝與費大廣二人,並命令他們在這幾天的時間裡要趕製出一批印有“皇太極殺父奪位。”“皇太極謀殺福晉阿巴亥。”“皇太極陷害兄弟莽古爾泰。”“我正藍旗將士與皇太極誓不兩立。”等紙張標語,均需用滿語寫成。

上官雲傑欣然領命:“李總旗這誅心之計,甚好,甚好,就是要挑拔得其兄弟疑心,早日拔刃相向,方能讓我大明坐收漁人之利。”

李嘯與衆將最終商定了具體的作戰計劃,隨後,他昂然站起,對神情激動的衆將說道:“此番奇襲作戰,與我軍發展利害相關,各位下去後,務必好好挑選士卒,嚴加訓練,一定要在這幾天裡做好準備,最終將黃骨島敵兵一舉擊滅。”

衆人齊聲應諾:“謹遵百戶號令。”

張行猛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百戶大人,此次作戰,可有甚代號?”

李嘯目光炯炯:“代號就是,虎嘯遼東!”

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88章 疑忌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94章 橫行隊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0章 二將爭雄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88章 疑忌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48章 面試第197章 陳子龍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4章 葉小萍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94章 橫行隊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73章 圈套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69章 吳三桂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96章 虎嘯軍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77章 宴會暗流第88章 疑忌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5章 碑廓百戶所
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88章 疑忌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02章 李代桃僵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94章 橫行隊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50章 二將爭雄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89章 密議謀反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88章 疑忌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48章 面試第197章 陳子龍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4章 葉小萍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94章 橫行隊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73章 圈套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69章 吳三桂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96章 虎嘯軍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37章 槍盾訓練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77章 宴會暗流第88章 疑忌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96章 虎嘯軍第5章 碑廓百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石家庄市| 祁门县| 丁青县| 博客| 高青县| 黔江区| 尚志市| 昭觉县| 广汉市| 垫江县| 富阳市| 乌拉特中旗| 左权县| 郯城县| 康马县| 上思县| 武山县| 乌拉特前旗| 淮阳县| 麟游县| 万全县| 常山县| 桐梓县| 灵台县| 通河县| 静安区| 翁牛特旗| 古蔺县| 江都市| 靖宇县| 临高县| 梅州市| 郎溪县| 饶阳县| 内丘县| 哈尔滨市| 蒙山县| 若羌县| 谢通门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