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

李長材此話一出,衆人皆陷入沉默。

李嘯亦是皺眉無言。他看過明朝的歷史書,記得萬曆年間,當時之世一畝良田尚且只能產小小麥七八斗,而象現在雄唐所這樣,遍地都是亂石鹽鹼地,想要出產大量的糧食,談何容易!

李嘯想了想,問李忠文:“忠文,你可有什麼辦法?”

李忠文拱手答道:“在下故鄉福建,當地有種番薯者,畝產頗大,三月而熟,當可迅速解決我軍糧食之緊張。”

李忠文一臉希冀之色,李嘯卻輕輕地搖了搖頭,在心中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李嘯突然想起了很多穿越小說中所提到大量生產糧食的辦法,就是種植番薯與玉米這類高產植物,其中一本穿越書裡說,哪怕只是平常土地,一畝玉米畝產爲五石半,一畝番薯更是瘋狂地達到了十八石!

李嘯真想在心中對這些穿越者說,你們真是可愛得有些天真了,只是同爲穿越客的我,要告訴你們,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李嘯記得,民國初年東北玉米畝產最高不過七十公斤,番薯畝產三百多公斤。而且在北方地區,無霜期短,低溫時間長,一般多種植春玉米與春薯,而且若是出苗之時,遭遇打霜,則顆粒無收。在明朝末年時,全國範圍中,也只有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等南部邊省有少量種植。明史中記載,洪承疇爲快速解決陝西的饑荒問題,曾在陝西等地強行推廣番薯,結果收穫極小,險些鬧出民變。歷史上一直到百年之後的乾隆年間,番薯才培育出真正適合在北方種植的種子,從而得到大規模推廣。

李嘯對李忠文說道:“先生之意是好,但是,現在沒有適合北方種植的蕃薯品類,若操之急切。恐南橘北枳,徒勞無功。”

衆人沉默之際,倒是盾兵副哨長付鐵站了出來,向李嘯拱手說道:“稟大人。在下倒有一法,可解糧食之憂。”

“付鐵你快說。”

“大人,現在我雄唐所土地雖貧瘠,但有靠海的優勢啊。俗話說,靠山吃山。告海吃海,小的曾是漁民,我認爲,我們可以捕魚爲業,補充我軍糧食。”付鐵朗朗而答,臉上卻是興奮的神色。

“那這一天捕魚量,能滿足我軍需求嗎?”上官雲傑在一旁問道。

李嘯接過話來:“雲傑,我軍並不是要全部用吃魚來代替糧食,而是可以補充魚肉,減少糧食的迅速消耗。”

付鐵趕緊說道:“在下也是這個意思。在下以前在巡海村爲漁民。基本一家一戶每天捕魚量爲40斤,按我們漁民的經驗,一斤魚可抵兩碗米飯呢。”

李嘯笑道:“付鐵這個建議極好。現在我軍在日常生活中,一名普通軍士一天約消耗糧食一斤半,如果可以佐以魚肉,至少可將每日所需糧食減少半斤多,這樣一來,我軍存糧的消耗速度,便可大爲減緩了。”

“卻不知現在雄唐所有多少漁民?魚肉收購價格又是多少?”一旁的黃策好奇地發問。

付鐵立刻答道:“有多少漁民有我不知道,魚肉價格我是知道的。當時來我們村收魚的販子是20斤魚一錢銀子。”

李嘯想了想,對李長材說道:“這樣吧,捕魚之事就由長材你與付鐵一起負責。先去統計下,到底有多少漁民。然後,就按付鐵的價格給予收購。”

李長材慨然領令,他旁邊的張行猛笑謔說道:“每天有魚吃倒是不錯,只是不要一次性地採購太多了,吃不完倒掉就可惜了。”

他的話引起衆人大笑,李嘯卻陷入了沉吟。張行猛說的。未必沒有道理,如何處理剩餘魚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也是日後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關於糧食的討論,至此告一段落。

李嘯忽然覺得,這樣漫無邊際的交談,可能效果並不太好。除了現在捕魚補充糧食一事是要抓緊去辦外,其他的事情,還是先等整個雄唐所的具體情況統計上來,再來做詳細的規劃更合適。

而且李嘯自已,也要充分利用自已作爲穿越者的優勢,在瞭解雄唐所的具體情況後,對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指導與引領的作用。

想到這裡,他轉過頭來對李忠文說道:“現在我軍對雄唐所的情況,不是特別瞭解,這樣吧,我安排先生與劉揚壯兩人,具體統計下,整個雄唐所土地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土地資源情況如何,希望兩位及時報告給我。”

李忠文與劉揚壯齊聲應諾:“我等必不負大人所託。”

李嘯說完,隨即對常正說道:“常正,你和槍兵丙隊隊長關質兩人,就把庫中現在的刀劍之類留下2000件,其餘皆賣給附近縣城與村寨吧,不論是換得銀兩,還是糧食,都是好的。”

常正應諾,李嘯隨後對張行猛說道:“張隊長,現在聖旨已下,安東衛城另有他人管理,你去通知把駐防在安東衛的兩隊槍兵撤回吧。現在我軍雖然沒有戰事,但將士們每日的訓練不可稍怠。這訓練之事,就請各位努力抓緊了。”

衆人齊聲答應,李嘯便宣佈散會。

各將剛剛離開,李嘯正欲雲查看現已全部修建完工的草棚質量如何。這時,有親兵來報,原牛蹄墩甲長劉一顯來求見。

李嘯連忙安排接見。

劉一顯一見到李嘯,便要立刻下拜,李嘯慌忙阻止了他。

“劉甲長,當日若非你照拂,李嘯安有今日。”李嘯一臉真誠地說道。

劉一顯臉上卻頗有愧色:“哪裡哪裡,同知大人,能有今天的成就,乃是全憑自身才識智謀,我劉一顯不過一粗愚之人,如何擔得起大人之言。”

李嘯大笑,劉一顯見李嘯高興,連忙說道:“李大人,在下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跟著李大人你幹更有前途。我希望能如常正,付鐵他們一樣,在李大人手下謀個事做。”

李嘯笑道:“劉甲長,現在我新任雄唐所一地之官長,正是需要有人相幫之際,你能來投我軍,李某實在高興啊。”

劉一顯大喜道:“既如此,那我回去就辭了牛蹄墩甲長一職,明天便帶賤內來投大人。”(。)

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96章 虎嘯軍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19章 歸程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0章 鬧餉(下)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31章 雄唐所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4章 河邊格鬥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94章 橫行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69章 吳三桂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94章 橫行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60章 鬧餉(下)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9章 傻漢劉喜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0章 整備出發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章 牛蹄墩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
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96章 虎嘯軍第15章 以弓換耕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19章 歸程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9章 傻漢劉喜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0章 鬧餉(下)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31章 雄唐所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68章 組建與壯大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4章 河邊格鬥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94章 橫行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69章 吳三桂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94章 橫行隊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60章 鬧餉(下)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29章 傻漢劉喜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80章 整備出發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章 牛蹄墩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80章 整備出發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76章 正式晉升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遂川县| 贡觉县| 高青县| 舞阳县| 富阳市| 柞水县| 辉南县| 西安市| 江安县| 临沂市| 三门县| 石阡县| 萝北县| 华安县| 革吉县| 乌苏市| 乌审旗| 瑞安市| 福清市| 奉贤区| 光山县| 东兰县| 甘肃省| 镇远县| 邛崃市| 田东县| 永嘉县| 金秀| 惠安县| 浙江省| 边坝县| 泰来县| 禄劝| 从化市| 张家港市| 通辽市| 泸西县| 雷州市| 格尔木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