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8章 狂傲跋扈

謀劃許久,成敗在此一擊,劉瑾不能容許有任何變數。

於是劉瑾開始給秦堪拉仇恨了。

李東陽和朱暉打架的第二天,京師又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右副都御史張乾昨夜被人刺死於府中書房內,身中六刀而死,致命的一刀扎進心臟。

正德二年似乎是個多事之秋,一波未靜,一波又起。

華昶滅門一案還沒有結果,轉眼間張乾又被刺了。

大臣們正有趨於平靜跡象的情緒頓時激憤起來,這種激憤的情緒比華昶被滅門更甚。

人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盯住了秦堪。

衆所周知,華昶滅門一案裡,請求朱厚照嚴懲兇手聲音最大的便是張乾,幾天以後他便被人刺死於府中,若說不是秦堪主使,打死他們也不信。

沒人仔細思考這件事背後的玄機,處於風暴中心的秦堪正是步步艱難的時候,他怎麼可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指使屬下悍然刺死張乾?誰願把屎盆子朝自己頭上扣?

然而有了先入爲主的觀念,大臣們卻不覺得秦堪這麼做有什麼稀奇。秦堪在朝堂的名聲並不好,文官們皆視他爲奸佞,奸佞什麼飛揚跋扈的事情幹不出?劉瑾這兩年杖殺,斬首,重枷,諸多手法,害死了那麼多大臣,他顧忌什麼了嗎?既然秦堪和劉瑾是同一級別的奸佞,他悍然刺死張乾需要顧忌什麼嗎?

一件事,兩個結論,從邏輯上來說都行得通。

對政敵說殺便殺,大明立國百餘年,何曾有過如此殘忍跋扈之輩?永樂時著名的大奸臣紀綱對付政敵也不敢這般明目張膽啊。

這次不等劉瑾的黨羽煽動,大臣們自發聚集起來,承天門外跪著的大臣規模大增,足有兩百多號人,他們的目的很簡單。秦堪必須死!他們絕不容許一個隨時隨地能殺他們的人活著。

在劉瑾的謀劃下,要求朱厚照嚴懲秦堪的呼聲,終於達到了巔峰。

司禮監內濃郁的檀香縈繞,略顯陳舊的房子看起來根本不像一個帝國的權力中樞,反而有幾分佛堂的味道。

然而坐在司禮監的人既不戒殺也不吃齋,手底下還攢著好些條人命。

劉瑾是司禮監掌印,大明發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需要他最後一言而決,他不可能每天光琢磨著對付秦堪。他的大部分精力要放在國事上。

張彩和焦芳也坐在司禮監內,三人現在討論的仍是最敏感的話題,清查軍屯。

他們並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的安化王造反就是因爲劉瑾的這條新政,對極度渴望政績以求贏得陛下和朝臣對他刮目相看的劉瑾的來說,新政是一定要推行下去的,不管別人認爲它怎樣的荒唐幼稚,新政終究是劉瑾目前而言最大的成就。

眼看死對頭秦堪快倒了,劉瑾的心情一直不錯,然而今日張彩卻有幾分憂心忡忡的味道。

“清查軍屯,丈量衛所土地。這些事必須抓緊推行,另外還有一條……”劉瑾眼角餘光瞟了焦芳和張彩一眼。笑道:“咱們大明的地方官府可是一個大爛攤子,這兩年西廠收集的消息,地方官府搜刮民脂,強派苛稅,奴役百姓,貪墨官庫,這些狗屁倒竈的事兒可不少。哼!都是十年寒窗苦讀掙來的今日風光,當了官兒就忘了當初受過怎樣的苦,忘了他們自己曾經也是老百姓。毫無顧忌地搜刮攤派,魚肉鄉里,這些人是什麼?……是蛀蟲!是敗類!與他們同殿爲官是雜家此生最大的恥辱!”

劉瑾說著說著激動起來,老臉迅速漲紅,一臉嫉惡如仇的模樣深得文官精髓神韻。

焦芳和張彩古怪地對視一眼,然後非常隱秘地同時朝劉瑾扔了一個鄙視的眼神。

這世上誰都有資格罵貪官,唯獨你劉公公沒資格,整個大明誰有你貪得多?明明是貪官隊伍裡的總扛把子,居然好意思說跟他們同殿爲官是恥辱……

焦芳人老成精,不論劉瑾怎樣激動他仍巋然不動如山。

待到劉瑾氣息平穩了,焦芳捋了捋鬍鬚,笑道:“劉公息怒,劉公忽然提起地方官府種種弊處,不知有何打算?”

劉瑾端起茶盞兒啜了口茶水,這才悠悠道:“雜家覺得呀,地方上的文官們都靠不住,太不讓人省心了,這些朝廷蛀蟲每年要吃掉多少國庫內庫銀兩?反過來說,咱們太監可不一樣,太監無後,又是天家家奴,一門心思報效皇上,可謂既老實又勤奮……”

焦芳和張彩臉頰微微抽搐……

這話越說越不著邊兒了,太監是個什麼貨色難道天下人不清楚,你再怎麼往死裡誇自己,黑白自在人心,你有本事顛倒嗎?

“不知劉公的意思是……”

劉瑾沉吟片刻,緩緩道:“雜家打算將地方上的鎮守太監的地位提拔提撥,提到巡撫同級,以後這地方上的事,無論是衛所,政務,法度等等,大家都商量著辦,各自有了顧忌,有了監督,地方官府多少也能收斂一點,陛下的內庫每年也能多進項一些,省得馬永成那老貨整日裡在雜家面前哭窮,招雜家心煩!”

焦芳和張彩一楞,他們終於明白劉瑾的意思了,合著這是給太監謀福利,爭地位呢。

鎮守太監插手地方軍政司法三權,這……天下還不大亂嗎?

焦芳和張彩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了。

他們靠抱劉瑾的大腿上位不假,他們是滿朝公認的閹黨也不假,然而他們的出身卻是文官,文官集團打在他們心裡的烙印是一輩子也無法消除的,劉瑾的這個荒唐決定無疑觸到了焦芳和張彩二人的底線。

焦芳沉得住氣,張彩畢竟年輕,忍不住站起身急道:“劉公不可!還望三思啊!”

劉瑾的臉色頓時有些陰沉了:“尚質此言何意?”

張彩索性坦然道:“劉公,下官覺得,不僅提撥鎮守太監一事要三思。新政裡清查官庫,清查土地,清查軍屯等等舉措都應三思,下官越來越覺得這幾條好像很不妥……”

“不妥?”劉瑾聲音不自覺地尖利起來:“尚質,你要弄清楚,雜家推行的這些新政,很大一部分都是你幫雜家琢磨出來的!昨日言是,今日言非。如此首鼠兩端,你當朝廷國事是玩笑麼?”

張彩情知劉瑾最近已漸漸對他生了不滿,只因最近張彩的作爲實在令劉瑾有些失望,自從將他提到吏部尚書的位置後,張彩已越來越往文官集團偏傾,幾次商議國事,其意見皆與劉瑾所思相悖,劉瑾對他已越來越不喜了。

忠言逆耳,但張彩不能不說,因爲他和劉瑾綁在同一條船上。船若沉了,大家誰也跑不了。

咬了咬牙。張彩道:“劉公,下官最近總覺得眼皮直跳,我擔心會出什麼大事,劉公,咱們是不是該收斂一點了?劉公的新政下官當初提過幾個建議,然則今日一想,其中弊處頗多。最大的弊處是,咱們的新政已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若不懸崖勒馬。恐怕下場難料啊。”

劉瑾仰天尖聲一笑:“雜家觸動誰的利益了?夠膽便來找雜家分說明白!天下政令皆出司禮監,生殺大權亦盡握雜家之手,滿朝文武公卿,何人敢不對雜家摧眉折腰?張彩,雜家且問你,我需要爲誰而懸崖勒馬?”

一番狂傲至極的話,令焦芳和張彩駭然變色,一顆心頓時沉入谷底。

久經風雨的二人很清楚,身在朝堂官場,若一個人狂到這般地步,等待著他的絕不是加官晉爵,而是法場劊子手的鋼刀!越是狂傲,離滅亡便越近!

張彩額頭微微滲出了冷汗,嘴脣蠕動幾下,欲再進逆耳忠言,嘴剛張開,卻見屋子外匆匆跑進來一名小宦官。

小宦官跑得大汗淋漓,大口喘著粗氣,進屋後匆匆行了個禮,尖聲道:“老祖宗,不好啦……”

劉瑾嚇得眉梢直跳,腦海中第一個念頭便是承天門請願誅殺秦堪的那兩百多位大臣是不是又出了什麼變故。

“承天門有變?”劉瑾盯著小宦官急切問道。

“老祖宗,承天門的大臣都散了……”

劉瑾大驚:“散了?爲何?陛下發話了嗎?”

“不是,他們散了是因爲京師又有了傳言,這回傳言是針對老祖宗您的……”

劉瑾震驚道:“什麼傳言?”

“老祖宗您在河間府的祖墳……祖墳……”小宦官剛喘了口大氣,卻見劉瑾渾身劇顫,冷汗滾滾沿著臉頰滑落,如同中了邪似的不停打著擺子。

屋內衆人愕然的目光裡,劉瑾猛地一拍大腿,尖聲嘶吼道:“不好!雜家忘了,秦堪這孽畜善挖祖墳!”

“啊?”三人驚愕。

劉瑾臉色蒼白,身形踉蹌幾步跑到司禮監外面的院落裡,撲通一聲面朝西南跪下,兩手高舉向天,帶著幾分陝西腔淒厲嘶喊:“額滴個……苦命的……爹孃哇!你們被那畜生挖到哪噠去了捏?”

ps:今天就不開單章招你們煩了。。。大家手裡有月票的拜託投給我,雙倍月票期一天天減少,眼看快過完了,再不投就貶值了。。。

另:感謝“風之號角”鍋鍋慷慨飄紅,盟上加盟再盟,可謂盟盟盟。。不過這個時間段找我要喜糖,簡直比看晚間新聞還蛋疼啊。。。大哥,我結婚已三個多月了!

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0章 彈壓處置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40章 大打出手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43章 廠衛之爭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62章 權力慾望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90章 初至京師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24章 新紮師爺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2章 朋友之義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148章 洞房無燭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74章 風平浪靜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92章 牟斌相召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514章 龍之逆鱗
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0章 彈壓處置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557章 二男爭女(上)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40章 大打出手第308章 駕至遼陽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394章 風波平息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11章 新皇登基(下)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56章 不歡而散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43章 廠衛之爭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62章 權力慾望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683章 百年大敵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637章 所謂忠直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90章 初至京師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24章 新紮師爺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2章 朋友之義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148章 洞房無燭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74章 風平浪靜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92章 牟斌相召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42章 別後團聚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514章 龍之逆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云安县| 南城县| 界首市| 灵宝市| 自贡市| 桐庐县| 涟源市| 日照市| 郴州市| 崇明县| 新沂市| 农安县| 宁武县| 汝州市| 灌云县| 伊宁县| 民和| 榆林市| 哈巴河县| 安阳县| 普兰县| 江西省| 涿鹿县| 黔江区| 旬邑县| 金川县| 西华县| 井冈山市| 麟游县| 米泉市| 兴隆县| 中阳县| 苏州市| 佛坪县| 河西区| 九台市| 枣强县| 石门县| 衡阳市|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