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

秦堪的八千儀仗離開遼陽不到一個時辰,數騎快馬從遼陽出城,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邊鎮本就是個亂世,亂世裡講究實力爲尊。一切的法規和證據由實力大的人說了算,他說朵顏入寇,那朵顏便一定入寇了,他說大明欽差死於亂軍之中,欽差就必須要死在亂軍中。

瀋陽衛,蓋州衛,復州衛等衛所很快得到了李杲的軍令。

遼東的大明駐軍頓時陷入一片忙亂,營盤喧囂,將帥點兵,刀箭出庫,戰馬嘶鳴。

數萬遼東兵馬在李杲的一道軍令下,終於緩緩發動了。他們要做一件無法無天的事,無論心中有數的將領還是被矇在鼓裡的將領,都必須執行李杲的軍令。

四個衛所官兵數日裡集結,營盤連綿數裡,將士們刀出鞘,箭上弦,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與此同時,一騎快馬帶著李杲的奏報緊急奔赴京師。

奏報裡,李杲將邊鎮情勢描述得非常危急,說是朵顏對大明久懷不臣之心,今日舉騎兵一萬南下西拉木倫河,有不軌意圖。遼東都司總兵官李杲察覺朵顏三衛舉動異常,而朝廷派來的欽差秦堪此時恰好北上巡視,李杲擔心欽差有失,遂盡舉遼東之兵北上西拉木倫河擊之……大明朝廷和朵顏三衛這些年來打打停停永無止境,日子稍微安逸一點朵顏便舉兵叛明,朝廷於是派兵狠揍,揍得痛了,朵顏又上表乞降,求爲大明藩屬,什麼大明皇帝最最忠誠的鷹犬,願爲大明肝腦塗地的奴僕,大明永遠幸福就是朵顏最大的快樂云云,肉麻到牙酸的降表一遞進京師,崇尚以儒家仁德治國的朝堂大臣們聚頭廷議幾句,朵顏由叛賊又變成了忠僕,過不了幾年,朵顏又叛……如此周而復始,朝廷煩了,對朵顏也越來越不假辭色了。

所以李杲對自己的奏疏有很大的信心,大明自立國以來,對外戰爭無論是輸還是贏,從來沒有妥協退步過,這是歷史上最倔強的一個年代,唐宋以來一直被視爲正常外交國策的和親,稱臣,納貢,割讓土地等等,在大明朝堂卻完全行不通,誰敢提起這個話茬兒,必然被所有大臣批得體無完膚,從此政治前途一片灰暗無光,最後失意歸鄉,在天下人鄙視的目光中鬱鬱而終。

朵顏三衛是異族,大明但凡遇到異族入侵,往往不惜一切代價出兵擊之,朝堂裡幾位大臣碰頭一商議,很快就會升級爲一場國戰,廟堂和民間摩拳擦掌之時,一名深陷敵後的欽差的生死,似乎已不那麼重要了,邊鎮將士皆能爲國而死,欽差怎麼就死不得?

更何況,朝中還有一位初掌大權,時刻準備著呼風喚雨一番的劉公公日夜在宮中悄悄焚香禱告,乞求上天讓這傢伙慘死在遼東,李杲的奏疏送來如此良機,劉公公怎能不大肆利用?

至於朵顏主動入侵的證據……李總帥說有證據,就一定有證據。

出了遼陽城,塞北的寒風愈發凜冽刺骨,還沒到冬季,氣溫已降到很低,低得令秦堪這樣的南方人有些受不了,更受不了的是,關外並無官道,行軍所經者皆是羊腸小道,這樣一樣秦堪連舒舒服服坐在馬車裡烤炭火喝熱茶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和其他的將士一樣騎在馬上。

冷風一吹,鼻涕緩緩流下,使勁一縮,鼻涕又縮了回去,呼氣有時候太快甚至會吹出一個偌大的鼻涕泡兒,在鼻孔下方漲到極致後炸開,像煙花一般,美得淒涼。

貨真價實的“風流涕淌”,形象糟糕,心情自然不好,秦堪有點想殺人……丁順見老上司情緒不佳,於是從儀仗裡召來幾個箭法好的軍士,一陣破壞生態平衡的箭雨過後,秦堪面前多了幾張血淋淋的貂皮,未經硝制過的貂皮散發出令人作嘔的味道,秦堪的心情更壞了。

秦堪從不拒絕馬屁,如此令人愉悅的事情多多益善,不過有時候手下太蠢,常常把馬屁拍到馬腿,這就不能不令人冒火了。

堂堂朝廷欽差披著幾張血淋淋的貂皮吆五喝六招搖出巡,這是正常人乾的事麼?

……一路哆嗦著往北行軍,五日後,儀仗到達西拉木倫河南畔。

離大寧府還有數百里,花當約定的十日之期已過一半,頗爲緊湊的行程裡,後方的錦衣密探忽然傳來一個壞消息。

李杲舉四衛大軍向北推移,牟斌時期便已佈下的遼東軍中眼線報稱,李杲奏報朝廷,言稱朵顏入寇,遼東都司擔心欽差有失,遂領兵擊之,遞往京師的奏報裡,不僅有李杲的署名,還有遼陽知府張玉,遼東鎮守太監任良,以及麾下都指揮使崔鑑,王璽,魯勳等人的聯名,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誘騙朵顏三百蒙古軍士赴宴然後將其斬殺的行動,具體實施者卻正是崔鑑等三人。

聽到這個消息,秦堪臉頰使勁抽搐了幾下,神情冷肅不語。

劉平貴沒說錯,遼東都司無好人啊。

丁順呆了片刻,勃然大怒:“大人,李杲這王八蛋果真要斷咱們的後路,他這是公然造反了??!”

秦堪冷冷道:“誰說他是造反?朵顏入寇,遼東邊軍擊之正是應當應分之舉,亂軍之中欽差傷了甚至死了,朝廷也怪罪不到李杲身上,事後向朝廷交幾百上千顆朵顏的人頭,還有我這個欽差的遺體,然後痛哭流涕懺悔幾句救駕來遲,欽差英年早逝,臣罪該萬死云云,你覺得滿朝上下還有誰忍心責怪他?”

丁順楞住了,許久之後怒道:“可……這是假話!”

“死無對證,假話就是真話!”

凜冽的寒風天裡,丁順額角竟沁出了微微的細汗,神情惶然道:“大人,李杲抄了咱們的後路,此時就算派人回京師報信恐怕都來不及了,接下來咱們怎麼辦?”

秦堪不慌不忙道:“自踏入遼東起,咱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後路,你難道還沒看明白情勢麼?現在,我們和李杲兵力懸殊,掉頭反擊勝算不高,派人回京師也不大可能,李杲精於兵法,恐怕早已在入京必經之路上佈下了埋伏,消息傳不回去,眼下咱們能做的只有繼續往北,加快行程儘快去見花當?!?

“見花當難道能扭轉局勢?”

“百年前成祖皇帝靖難之役,借朵顏三千騎兵便能橫掃天下,終成帝業,雖說如今朵顏勢微丁薄,但我不求橫掃天下,橫掃遼東李杲應該問題不大?!?

丁順無奈嘆道:“問題又繞回來了,花當仇視漢人,正欲與火篩結兵攻我大明,他怎麼願意借兵給大人?”

“事情是談出來的,沒談你怎知花當不答應?如果最後他仍然不答應,萬不得已之下……”秦堪仰頭望天,神情黯然道:“萬不得已,我只好爲朝廷獻身,把他女兒的肚子弄大……”

丁順一呆,隨即眼中擠出幾分肅然起敬的光芒:“大人爲大明社稷實在,實在是……”

“閉嘴,你的話我一個字都不想聽!”

***秦堪沒有後路,同樣的,李杲也沒有後路,大家都很明白,自秦堪踏上遼東土地的那一刻起,雙方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不論陰謀還是陽謀,目的都是讓對方死,自己活。

李杲舉兵只不過是把積蓄已久的矛盾擺到了明面上而已,是陰謀,也是陽謀,秦堪無可逃避,只能迎面而上。

接下來的五日裡,秦堪下令加快了行軍速度,八千人迅速渡過西拉木倫河,朝大寧府日夜進發。

出遼陽後的第九日,氣喘吁吁的八千人終於踏著黎明的曙光趕到了大寧府。

紅日初升,其光大道,大寧府這座塞外孤城在朝陽的籠罩下,散發出萬道金光,仿若遺世而獨立。

離城二十里時,便有蒙古人的騎兵遠遠綴在前後,跟了一陣便呼喝著單騎飛馳到城外紮下的一片白色帳篷羣中報信,來回奔走不休。

沒走多久,一羣朵顏騎兵正面朝儀仗奔過來,儀仗裡的前行武官也領著半個百戶策馬迎上去。

溝通不是問題,儀仗前方的黃色團龍旗幟已道出了秦堪的身份。

很快,城外蒙古部落的營盤裡奔出百餘騎快馬,爲首一人微微發福,腦袋颳得光光的,只留三綹頭髮編成小辮,軟軟耷在肩頭,他穿著傳統的天藍色蒙古長袍,五官略爲醜陋,眼中精光畢露,顧盼生威。

秦堪策馬行到隊伍前方,靜靜注視著迎面而來的蒙古中年漢子,心中不由有些小人之心的暗暗揣度。

這位應該就是朵顏的首領花當了,長得如此寒磣,卻生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令人不得不懷疑這裡面有什麼不對勁,畢竟聽說蒙古人的倫常關係很混亂,繼母,大嫂,弟媳等等,只要她們的男人死了,家裡的直系親屬都可以合理合法把她們接收過來。

從遺傳學角度來說,這麼做委實有太多弊端,當然,也有基因突變的例子,比如塔娜,但絕大部分都是正常的歪瓜劣棗,比如眼前這位花當……火紅的麒麟錦袍在草原的朝陽裡愈發添了幾分莊重威嚴的味道,花當凝目打量了秦堪一陣,然後突然翻身下馬,躬身單手撫胸。

“無所不能的長生天將美好的訊息降臨到草原上,二十多年後,朵顏三衛再次感受到大明皇帝聖潔的祥光,朵顏衛都督同知花當見過大明欽差,草原歡迎來自遠方的客人?!?

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77章 拒虎迎狼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43章 廠衛之爭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78章 翁婿相見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461章 與虎謀皮(下)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307章 戰勢逆轉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87章 一展抱負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52章 朋友之義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48章 初來乍到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33章 滄海彼岸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10章 才子招財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48章 初來乍到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75章 才盡其用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51章 故人相見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309章 朵顏塔娜
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558章 二男爭女(下)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335章 塞外廝殺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77章 拒虎迎狼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43章 廠衛之爭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140章 千戶很忙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78章 翁婿相見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461章 與虎謀皮(下)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185章 化黑爲白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15章 化解危局(上)第119章 執硯擊之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14章 佈置綢繆第307章 戰勢逆轉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87章 一展抱負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483章 興兵叛亂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473章 侯府定計(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52章 朋友之義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48章 初來乍到第292章 臨行準備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33章 滄海彼岸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77章 圖窮匕見(上)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10章 才子招財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48章 初來乍到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556章 情海生波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305章 威服廣寧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724章 二次廷議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75章 才盡其用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51章 故人相見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260章 漸生仇隙(下)第309章 朵顏塔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报价| 宿州市| 遂川县| 长武县| 岑溪市| 延寿县| 大悟县| 卢湾区| 焦作市| 浙江省| 青浦区| 冷水江市| 翼城县| 湖口县| 阿城市| 梧州市| 景宁| 景洪市| 安宁市| 武安市| 临沭县| 招远市| 广水市| 疏附县| 海南省| 偃师市| 碌曲县| 金寨县| 渝北区| 门头沟区| 昂仁县| 色达县| 通道| 崇文区| 睢宁县| 确山县| 泗洪县| 济宁市| 博爱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