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2章 劉瑾求權

在秦堪的理解裡,含笑八泉跟含笑九泉沒什麼太大差別,就跟十七層地獄和十八層地獄一樣,雖然沒親身試過滋味兒,但可以肯定,兩者都不會太好受。

不得不說,再怎麼溫婉可人的女人,耍起心眼來都像極了吐信子的蛇妖,男人絕大部分都招架不住,千百來年大約只有一個名叫許仙的男人找對了地方。

顯然,女人的心機表演時間並未結束。

“金柳姑娘,人死不能復生,以後你可有打算?”熱情的秦家主母杜嫣同情心開始氾濫。

金柳適時地抽噎了兩聲,擡眼俏目一片水霧迷濛,仿若煙雨裡的江南湖光。

“夫家已逝,家無餘財,從此奴家已是無根浮萍,隨波漂流便是了。”

秦堪……杜嫣懇切道:“辦妥了你家相公的身後事,你若無處可去,不妨來我秦家,與我日夜作伴可好?”

金柳慌忙搖頭:“奴家卑賤之婦,怎敢高居貴府?”

“什麼卑賤,貴府的,哪來那麼多虛套詞兒?沒地方去就到我家住,就這麼定了!”杜嫣大大咧咧一揮手,這件事就這麼拍了板。

金柳嘴角一勾,很快耷拉下來,不易察覺地擡眼瞥了瞥秦堪,然後朝杜嫣盈盈一福:“如此便多謝姐姐厚待了,來日若民婦尋得去處,定不敢再叨擾姐姐和……和姐夫。”

一句姐夫令秦堪臉頰忽然狠狠抽搐了一下。

“還尋什麼去處,你既叫了我姐姐,姐姐怎能任妹妹孤苦流落在外?走,跟我回家去。”杜嫣二話不說,挽起金柳的胳膊便走。

金柳踉蹌著跟上杜嫣,忽然回眸一轉,朝秦堪投去嬌媚的一瞥。

秦堪呆在原地,良久,仰天長嘆:“這可真是引狼入室啊……五鳳樓的鐘聲緩緩敲響,悠揚地迴盪於京師城內。

今日午門前的宮門一直不開。昨夜京師大亂,東廠數千番子攻擊錦衣衛,後來秦堪急調勇士營回擊,終於誅除王嶽,斬殺無數東廠首要人物,一夜之間京師城喪命無數,燒燬房屋無數,這場首先由朝爭引起的爭鬥。終於升級爲兵刀相見,最後用無數人的身家性命爲代價平息了。

平息這場朝爭的人,正是朝爭漩渦裡的核心人物,秦堪。

午門前站滿了上朝的官員,此時已是辰時,早朝已晚了兩個時辰,然而宮門卻還沒打開,皇帝彷彿並沒有打開宮門的意思。

無數官員惴惴不安,衆人清醒地認識到。經過昨夜之事,外廷內廷將面臨一次重新洗牌,東廠大堂的血跡未乾。新登基的皇帝陛下首次向大臣們亮出了獠牙,向京師和天下證明了他是真龍天子,龍可以蟄伏於九淵之底盤蜷沉默,亦可翱翔於九天之外降下霹靂雷霆。

今日午門外的大臣們額外沉默,衆人自覺地排好隊站在門前,每個人的臉色都透著幾分蒼白無措,內閣大學士劉健和謝遷尤甚。

二人是這次朝爭的發起人,此時也處於風暴中心,他們沒想到外廷竟成了王嶽手中的棋子。更沒想到王嶽這盤棋下到最後,竟落得身死魂滅的下場,最令他們不可思議的是,一直被他們參劾的九虎,竟被秦堪扭轉了乾坤。從毫無勝算的敗局一舉翻盤。

這一夜有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議,久經朝堂風雨的劉健和謝遷也被這一樁又一樁意外徹底擊垮了,看著周圍大臣們隱隱離他們保持著的距離,和這些人眼中淡漠的目光,劉健和謝遷黯然一嘆。

大勢去矣。萬事皆休!

“謝公,今日朝會,恐怕是你我有生之年的最後一次朝會了。”劉健長長嘆道。

謝遷面容浮上幾許苦笑,黯然吟出一句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劉健怔忪片刻,忽然哈哈一笑:“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們與先帝同創了名垂千古的弘治中興盛世,已不愧大明列祖列宗,不愧天下百姓,夠了,未來的大明走向何方,不是你我能再把握的了,且卸官衣歸田,安享餘年,笑看古今興亡。”

謝遷黯然的神情頓時消退,聞言哈哈一笑,道:“風流豈甘他人後?劉公,你我同去矣!”

當!當!當!

五鳳樓的鐘聲再次敲響,沉厚的宮門吱呀一聲,被大漢將軍緩緩推開,一名小宦官走出宮門,揚著拂塵大聲道:“陛下早朝,公卿文武百官列班入奉天殿奏事。”

大臣們一驚,無數人的身軀情不自禁地顫抖幾下,接著默然無聲地按品階次序排好了朝班,在大漢將軍儀仗的帶領下,依次入宮……華蓋殿內。

一夜未眠的劉瑾此刻精神矍鑠,正滿臉堆笑地給朱厚照整理著龍袍,谷大用和馬永成則一左一右給朱厚照打著扇子,整幅畫面如同一羣小鬼圍著城隍判官似的。

朱厚照神情很輕鬆,眼中隱隱透出幾分快慰之意。

宮外已傳進了消息,秦堪領勇士營一夜之間殺得東廠血流成河,王嶽那老閹奴被逼得當堂自刎,東廠禍首伏誅無數。

很好,乾得很漂亮。

朱厚照有了一種揚眉吐氣的快意,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感覺到自己是貨真價實的大明皇帝。

所謂“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昨夜,可不就是這麼個意思麼?

秦堪著實爲他狠狠出了口惡氣呀。

想到這裡,朱厚照心情忽然一陣激盪,心中莫名對秦堪有了幾分羨慕。

奉旨平叛,殺得那些叛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然後大將軍威風凜凜地班師回朝。接受朝中百官的朝賀……

這些情節不正是戲文裡經常唱的嗎?可惜呀,除了下了道聖旨,其他的風頭都讓秦堪那傢伙出了,實在令人扼腕,下回再有王嶽李嶽之類的人不安分,一定要御駕親征,好生過一把平叛的癮纔算不枉此生。

劉瑾弓著身子,細心地爲朱厚照抹去了龍袍上的最後一絲褶皺。然後堆著笑道:“陛下穿著龍袍雄姿威武,老奴瞧著便感心中歡喜,陛下越來越有帝王氣象啦。”

朱厚照哈哈一笑:“真的麼?秦堪老說我蹦蹦跳跳沒個正形,我知道那傢伙一張毒嘴能把人氣死,其實心裡肯定跟你一樣的想法……”

劉瑾諂笑道:“陛下與秦大人的交情老奴只能遠遠羨慕,秦大人命裡能交到陛下這樣的知己良友,亦算不虛此生了。”

朱厚照笑了兩聲,彷彿想起了什麼事 ,肅然道:“劉瑾。王嶽昨夜畏罪自刎,司禮監的掌印位置……”

話沒說完,劉瑾和谷大用等人兩眼立時冒出了紅光。像一隻只等待主人扔骨頭的狗似的,只差搖尾討其歡心了。

“陛下,自您登基以來,國事政務皆受內外廷掣肘,那些言官們在大學士和司禮監的縱容下,頻頻參劾陛下,陛下說一句錯一句,做一件錯一件,那些奏本跟雪片兒似的飄到您的案頭。這般苦楚,陛下還沒受夠麼?”劉瑾躬身進言道。

朱厚照回想起當初自己案頭堆積如山的勸諫指責奏本,不由生生打了個冷戰。

“朕當然受夠了!”

劉瑾見朱厚照驚恐的神色,趁機道:“陛下可知爲何登基以後,那些關於參劾您的奏本。內閣和司禮監一本不攔,全部照搬到您的案頭?”

“爲何?”

“因爲王嶽心懷不軌,他眼裡的陛下如同三歲稚童,什麼事都不懂,所以對陛下失了敬畏心。不攔奏本就是存心看您的笑話呢。”

朱厚照呆了一下,接著臉色漲得通紅,兩隻拳頭狠狠攥緊,怒道:“王嶽這老閹奴,死得實在太便宜了,秦堪該將他千刀萬剮纔是!”

“陛下,您登基以來受內外廷那麼多委屈,就是因爲司禮監裡沒人一個貼心的奴才給您照看著呢,您想想,如果司禮監的掌印是您的心腹,比如……服侍您多年的貼身老奴,若有大臣參劾,那些奏本絕不會有任何一本落到您的案頭,落入您的眼睛,反之,如果大臣們不聽話,惹您煩了,只消陛下一個眼色,老奴明裡暗裡給您出了這口惡氣,陛下您覺得呢?”

朱厚照擰眉沉吟道:“那……朕該讓誰當這司禮監的掌印呢?”

八驢十六雙眼睛頓時紅得跟兔子似的,十六雙膝蓋同時一軟,結果劉瑾動作最快,撲通一下便跪在地上,砰砰朝朱厚照磕了三個響頭。

“老奴服侍陛下近十年,深知陛下喜惡,陛下之喜,老奴之喜也,陛下之惡,老奴之殺父仇人也,老奴不才,願爲陛下分憂,幫陛下擔起大明內廷,若老奴日後令陛下有半分不喜,願引頸陛下階前!”

朱厚照有點猶豫,想了想,忽然一拍大腿:“對了,我讓秦堪來掌印司禮監……”

劉瑾眼淚都下來了:“陛下……秦大人寧死也不會割的,老奴不一樣,老奴已經割過了……”

朱厚照怔忪片刻,失望地嘆了口氣:“割不割的,有那麼重要嗎?罷了,劉瑾,司禮監便由你來領著吧。”

劉瑾老淚縱橫,狠狠一個響頭磕在地板上,哽咽道:“老奴……願爲陛下分憂,效死……今晚回家跟父母吃飯,時間晚了點,暫時就這一章吧,欠下的字數我這兩天慢慢補起來。。。

另外感謝書友“高手嗎?”慷慨飄紅打賞,還有“Ron羅恩”同學的4萬起點幣打賞和四張月票。。。

其實不太習慣一個個點名感謝,訂閱是本分,打賞是情分,是多是少老賊都一一銘記在心。RQ

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69章 惹禍千戶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51章 故人相見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66章 廠衛混戰第28章 移禍江東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11章 風靡江南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566章 非法聖旨
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132章 少年雄心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69章 惹禍千戶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598章 親征之爭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424章 飄然遠遁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51章 故人相見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452章 探視丁順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636章 冷漠京師第704章 複用錢寧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66章 廠衛混戰第28章 移禍江東第673章 陰差陽錯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364章 準予致仕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134章 東宮聖人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70章 彈壓處置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522章 平叛人選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11章 風靡江南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566章 非法聖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肥城市| 中宁县| 阿荣旗| 阳谷县| 永和县| 贵溪市| 绍兴县| 邯郸市| 涪陵区| 孟州市| 滁州市| 商洛市| 永丰县| 介休市| 万山特区| 彝良县| 深州市| 津市市| 承德县| 巢湖市| 隆子县| 铁岭市| 潍坊市| 郸城县| 来凤县| 荥阳市| 延吉市| 南召县| 玉环县| 乌苏市| 四会市| 兴安盟| 商丘市| 雷山县| 剑河县| 仙桃市| 白玉县| 东阳市| 祁门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