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東宮聖人

做好孩子和裝好孩子是兩碼事。做好孩子需要毅力,裝好孩子需要演技。

秦堪前世讀史書時,看到正德皇帝這一段總爲他扼腕嘆息,他爲朱厚照總結過一條很重要的人生教訓。朱厚照之所以被文官罵了一輩子,被後世罵了幾百年,最大的失敗在於他不會裝。

我行我素沒什麼不好,追求個性是人生應有之義,活得像從流水生產線下來的產品纔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只可惜活得太率直了,終究讓那些流水線產品看得不順眼,朱厚照一輩子活得很累,因爲他沒給自己披上一件文官們喜歡看到的外皮,或許他不屑披,或許他的叛逆心理讓他不願披,他的一生缺少朋友給他一個提醒,——披上一件文官們喜歡看到的外皮以後,他會發現自己的一生活得輕鬆許多,透過這張外皮,混雜在長相性格千篇一律的人羣裡,他會看到許多有趣的東西。

真應該學學文官們的優點,不論想做什麼事情,當你搶在別人前面佔住了道德和大義的制高點,想做的事情便成功了一大半。

朱厚照才十五歲,他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花了一輩子時間做那些無謂的抗爭,到死也沒學會怎樣讓自己率性的活著又讓旁人瞧得順眼。

秦堪覺得朱厚照的運氣真不錯,因爲他碰到了自己,一個貌似君子的人,朱家祖墳冒了青煙,讓這個朱家不肖子遇見了他人生裡的燈塔。朱厚照若還有一點良心的話,實在應該備好三牲六畜跑去孝陵給朱元璋磕幾個響頭表示感謝纔是……

“爲什麼要裝好孩子?”朱厚照很不滿地瞪著秦堪,他不喜歡虛僞,討厭虛假的東西,裝好孩子他會覺得很累。

秦堪嘆氣,朱厚照不明白,活得太率直纔是人生最累的事情。

跟他講這些道理他不會懂。只有讓他得到了好處,他纔會發現虛僞的妙處。

“殿下小時候闖過禍嗎?”

朱厚照撇嘴:“這話多謙虛呀,我到現在還一直闖禍不斷呢。”

“殿下闖禍以後捱過罵嗎?”

“當然。父皇責罵,大學士們也氣得跺腳。”

“殿下有沒有想過,如果你闖了禍。在別人沒發現以前馬上給你的父皇送上一件孝敬的小禮物,給大學士們親手奉上一杯熱茶,你想想,他們還捨得責罵你嗎?”

朱厚照呆住了,神情漸漸變得懊惱。

秦堪暗歎,可憐的孩子,活了十五歲還沒轉過這道彎,從小到大白白被罵了十五年,他現在一定有種撞牆的衝動……

秦堪嘆道:“殿下,這就是裝好孩子的妙處了。你懂了嗎?”

“懂了,可是,我怎麼裝呢?”

“大學士們在的時候,不妨裝裝樣子,拿起書本搖頭晃腦讀幾句……”秦堪笑道:“殿下別不耐煩。假裝一陣子,輕鬆一輩子。”

“這樣就可以了嗎?”

“如果殿下偶爾能念出幾句連大學士們都瞠目結舌的經典之言,相信他們會把你引爲神人,從此羞於教訓你。”

“我哪來的經典之言?”

秦堪笑了,朱厚照沒有,他有。

輕車熟路的做法。冠以朱厚照的名頭,他秦堪躲在背後默默收穫好處,這個好處比銀子重要多了。

單純可愛的朱家小太子不幸誤交匪類,性格正朝不可預測的方向漸行漸遠,朱家列祖列宗會不會在棺材裡氣得掀蓋子?

朱厚照來秦家這一趟除了進門時付出了一點點小代價,總的來說收穫頗豐,至少他離開的時候笑容很明朗,搭配被杜嫣揍出來的傷痕,彷彿被揍得很爽的樣子,惹人欽羨。

“秦堪,送本宮的時候可不可以專心點?老往天上瞧什麼意思?”

“臣在擔心天降神雷劈死我……”

東宮春坊。

早朝散後,劉健大學士踩著不急不徐的步伐,從皇宮文華殿趕來東宮教太子讀書。

這是他最頭疼的一件工作,給太子上一堂課比處理一百件國事政務更頭疼,一想到那頑劣不堪的太子殿下讀書時的模樣,劉健便忍不住有一種掉頭離去的衝動。

可惜他是大學士,身負教導太子的重任,未來的大明江山只能由這位年少的太子繼承,他有責任讓這位太子學有所成,知禮儀,懂廉恥,心懷聖人之仁,以悲憫之心垂拱天下,治理萬民,否則便是內閣學士們的失職,是被大明子民千秋萬代唾罵的罪人。

想到這裡,劉健重重嘆了口氣,打起精神,緩緩邁入課室。

太子朱厚照穿著一件黑色的便服,擡頭挺胸地坐在下首,劉健一進門便楞住了。

多少年,多少年沒見過太子如此正經的模樣了!

劉健心中一陣激盪,渾濁的老淚迅速盈滿眼眶,激動得不能自已,——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豎子今日想玩什麼花樣?

激動歸激動,劉大學士這麼多年的風浪不是白經歷的,腦海中警鈴大作,卻不動聲色地朝朱厚照點點頭。

朱厚照站起身,恭恭敬敬朝劉健長長一揖,標準的儒家禮儀:“學生厚照,見過劉先生。”

他叫我先生了……

劉健感動得老淚又流了出來,幸福的眩暈感令他身軀有些搖晃,多少年沒聽過太子殿下稱他先生了,——今日如此反常,這豎子打算翻天麼?

“殿下免禮,老臣教殿下聖人之學。爲殿下來日垂拱天下築基培元,還望殿下一心向學,勿負陛下所望,勿負天下所望。”

“是,辛苦劉先生了。”朱厚照表情肅穆地又施了一禮。

劉健擦了擦眼角的淚花兒,仰天深吸一口氣,平復內心的驚濤駭浪。然後朝自己的老師專座走去,坐下之前,劉健狐疑地瞧著屬於自己的那張繡凳。伸出腳尖試探般踢了一下,凳子紋絲不動。

“未設機關害我……他到底埋伏了何種陰謀等著老夫?”劉健越來越焦慮了。

戰兢忐忑地落座,劉健捋著花白的鬍鬚剛待開始授課。朱厚照又親手端著一杯熱茶朝他面前恭敬一遞。

“先生授課辛苦,學生爲您奉上清茶以潤口舌。”

劉健眼皮一抽,來了,終於來了,這杯茶裡必然有名堂,多半摻了瀉藥想令老夫出醜……

“謝殿下掛懷,老臣不渴。”

朱厚照也不勉強,淡淡一笑,命人拿了一個空茶盞兒來,從那杯熱茶中勻出了小半盞兒。一口飲盡。

劉健又呆住了。

課室裡長久的沉默之後,劉健愴然一嘆:“殿下,殺人不過頭點地,你到底想做什麼?”

朱厚照朝他甜甜一笑:“學生坐在這裡當然想讀聖賢書,不然還能做什麼?”

劉健悽然道:“殿下。老臣年已老邁,受不得驚,您還是直說了吧。”

朱厚照眨眨眼,腦中閃過秦堪昨日在秦家書房鄭重囑託他的話:“殿下,這《菜根譚》臣只記得寥寥數語,其中頗多殘缺。但裡面句句珠璣,妙不可言,可爲千年聖人之言做個通俗易懂的註釋,殿下憑這些足可應付教你的那幾位老師,偶爾說那麼一句兩句,定能讓諸位學士對你改觀,但記得切不可全部拿出來,否則這戲便做不下去了。”

朱厚照咂摸咂摸嘴,若要震住這些學士,讓他們從此不再對我的學業嘮叨怪責,全部拿出來豈不是更好?

扭頭朝谷大用使了個眼色,谷大用急忙遞過數頁寫滿了字的稿紙。

朱厚照朝劉健一笑,道:“劉先生,學生愚鈍,聖賢書讀得似懂非懂,這幾年猶覺聖人之言太過深奧繁雜,難以教化天下,學生不才,嘗試寫了一份文稿,爲聖人之言作一番通俗註釋,先生若不棄,尚請您斧正一二。”

不棄,劉大學士怎麼可能會棄?

劉健震驚地看著朱厚照,急不可待地從他手中接過文稿,一字一句地仔細看了起來。

“菜之爲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故名以《菜根譚》也……”

“修身篇: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嘶——”

劉健兩眼圓睜,倒吸一口涼氣,不知不覺間,頜下的清須被自己狠狠揪了幾根下來。

深深吐一口氣,劉健神情變得凝重,揚著稿紙肅然問道:“太子殿下,這是你所作?”

“當然,日夜所思,數年方成。”朱厚照的臉皮顯然有朝秦堪看齊的趨勢。

劉健心中漸生怒意,太子讀書這些年是個什麼貨色,他比太子他爹都清楚,就他那半桶子晃盪的墨水,能作得出如此振聾發聵,堪比聖人的驚世言論?

是誰在蠱惑太子?這人是想幫他還是欲害他?

劉健臉色漸漸變得難看,垂頭仔細又讀了幾句,心中愈發沉重。

數頁文稿,寥寥幾句注語,每一句卻深得聖人之奧義,劉健捫心自問,哪怕是內閣三位大學士對孔孟的專研熟悉程度,亦比不上寫這文稿的人之十一。

沒想到太子身邊竟有一位深藏不露的隱士高人,這人到底是誰?

見慣風浪的劉健不動聲色地將文稿收起,然後吩咐朱厚照自讀詩書,而他則緩緩走出春坊,一出大門便風急火燎地直奔皇宮文華殿。

…………

…………

文華殿內,弘治帝正和李東陽對弈,藉此舒緩心神,每當處理國事乏累的時候,弘治帝便叫上一位內閣大學士陪他下棋,一局過後繼續處理國事。

正當李東陽緩緩落下一子時,殿外卻傳來劉健氣急敗壞的喊聲。

“陛下不好了,太子殿下成聖人了!”

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90章 初至京師第58章 戰後還京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19章 功成身退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60章 憐月憐星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40章 大打出手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4章 無妄之災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34章 往日冤家第275章 營救聖人(上)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61章 新宅新人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353章 侯爺回府
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90章 初至京師第58章 戰後還京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19章 功成身退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60章 憐月憐星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40章 大打出手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155章 反戈一擊(下)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4章 無妄之災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105章 少年紈絝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455章 三邊總制第525章 東城酒肆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580章 把酒敘舊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357章 嚴嵩破題第412章 壽宴驚變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728章 豹房驚變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204章 寧王進京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340章 噩耗入京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538章 各斬情絲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34章 往日冤家第275章 營救聖人(上)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61章 新宅新人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354章 嚴嵩投靠第130章 是非難辨(下)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418章 煽動剿殺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353章 侯爺回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深水埗区| 灵台县| 上栗县| 丰原市| 安陆市| 纳雍县| 南华县| 宁国市| 宝山区| 塘沽区| 伊川县| 新化县| 柳林县| 菏泽市| 鄂托克前旗| 秦安县| 瑞金市| 惠东县| 祁东县| 镇巴县| 太湖县| 张家川| 江达县| 柳河县| 英山县| 报价| 宕昌县| 抚顺市| 怀柔区| 高碑店市| 旅游| 普安县| 合肥市| 阳城县| 土默特左旗| 上饶市| 兴海县| 肇源县| 荥经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