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印刷

在學校的改造中,譚木匠接到了章澤天的一大筆訂單,再加上製作鉛筆的收入,讓他直接進賬了十多兩銀子,高興得一天到晚合不攏嘴。而區鐵匠沒有參與到學校的事情中來,便沒有多少利潤可言,只是幫譚木匠打製了一些生產鉛筆的專用刀具之類,收入跟譚木匠完全沒法比。

不過區鐵匠絲毫沒有意見,因爲章澤天給了他另一件事情做,就是試製收割機裡面的組合刀片和其他鐵件。另外還要按照章澤天的要求,將原本是鍛制的犁鏵改爲鑄造成型,把製作的效率提高了許多。

沒想到章澤天對於區鐵匠翻砂鑄造出來的犁鏵還不滿意,直到他將鑄造犁鏵的砂型改爲了鐵製的模具,章澤天才滿意地點了頭。用章澤天的說法,犁鏵這東西可以算是標準件,可以批量生產的東西。如果慢吞吞地鍛造,或者用手工翻制砂模,生產效率太低,而且做出來的犁鏵還各不相同。鐵模鑄造出來的犁鏵則完全一樣,這樣算來,即使每個只賺原來一半的錢,也比砂型鑄造劃算,就更不用說需要耗費大力氣的鍛造了。

至於鐵水粘模的問題,也被章澤天提出的在模具上刷一薄層細泥漿或細煤粉的辦法解決了。區鐵匠爲提高效率和賺到的錢而興奮,而章澤天則爲熟悉了鐵模鑄造工藝而高興,只是區鐵匠還沒有認識到這件事的重大意義而已。

剛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章澤天與傳統格格不入的教學方法遭到了書院全部先生的抵制,學生家長也有多人爲此找過書院的山長。

山長就是校長,是由章澤天的一位來自膠南老家的本家哥哥章澤遠擔任的。因爲此事章澤遠與章澤天深談過幾次,但是看到學生們的學習狀態,最終還是答應給章澤天一次嘗試的機會,等春節考試之後再決定今後何去何從。

不過從秋收到春節三個多月之後,新年放假前的一次考試,徹底改變了大家的看法。

每年春節之前的考試,是章家書院的貫例,對於開蒙三個班的孩子,考試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考校常用字的讀寫,和三字經的背誦以及其中一些簡單典故的講解。

章澤天所帶的這個班,全是農閒入學的“非職業”學生,在以往的考試中總是遠遜於另外兩個常規班的。但是這次考試中,這個班的所有學生基本都能夠完整背誦三字經,而且會寫上面所有的字,並能夠講述其中的大部分典故,使參與考校的章澤瑞及三位高年級的先生無不歎服。

也正是因此,章澤天“發明”的鉛筆、黑板、粉筆及拼音得到了衆位先生的一致肯定,並被列入了所有班級的教學之中。

不過雖然章澤天的教學效果顯著,但他的授課方法仍舊沒有得到其他先生的完全肯定。他每天堅持的數學教育、體育課,還有隨意的講故事式的教學方法,仍舊爲其他先生所詬病,說這樣有損師道尊嚴。

章澤天自己對目前的教學成果也不滿意。每天爲所有學生抄錄教案的工作量實在太大,妹妹章媛一個人都有些忙不過來了。

章澤天本想請高年級的學生幫忙做一些抄錄工作,卻被那幾位先生給聯合擋了回來,理由是怕影響學習,天知道真實理由到底是什麼。

在所有先生裡,只有盛先生並沒有給出明確意見,但是他就要在年前去職,回家準備兒子的婚事,而且不準備再回來,這樣,他同意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另外,春節過後就要開始春耕,章澤天班裡的孩子都要回家幹活,他這個班也要解散了,到時候他的新“工作”會是什麼還沒有定下來,再深究這件事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再有一件讓章澤天念念不忘的事,就是印刷的問題。手抄的東西畢竟效率太低,一些新編制的教材之類的,如果能夠印刷的話,就會省事多了。

並不是這個時代沒有印刷術,雕版印刷在宋代已經十分流行,簡單的泥活字在宋代也已經出現,但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章澤天才發現,他想象中的活字印刷根本看不到,而雕版的低效率和高成本讓書成爲一種奢侈品,一般的窮人家根本買不起。而且他們當地好像根本沒有印書的,縣城書鋪的書也都是從南方及省城進貨的,他二哥好像就從南方給縣城的書鋪帶過書。他要想給自家的學生們印些教材什麼的,將會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章澤天仔細回憶了一翻後世的印刷辦法,把與電腦相關的先排除掉,剩下的還有鉛活字、石印及油印等幾種。反覆思考對比之後,發現油印可能是最容易實現的辦法了。

活字印刷需要的活字數量巨大,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製版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也不可預料,估計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

至於石印,他只知道是在石頭上用化學方法制版,至於具體的操作方法,以及需要的化學原料,就完全沒有概念了,這顯然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何況現在這個時代,要想找些酸鹼之類的化學物質更是難於登天。

最後剩下的就是油印了。章澤天小時候見過老師油印試卷,在蠟紙上刻劃出文字,然後讓油墨從文字所在的洞中透過,印在下方的紙上的辦法倒是一目瞭然,完全可以一試。

回想了一下前世見過的手動油印機的樣子,章澤天畫了一張草圖,然後去找譚木匠做架子和滾輪,找區鐵匠做鋼板和鐵筆,自己則在章貴的提示下,來到了二哥章澤祥存放貨物的倉庫,這裡有各種各樣可用的東西。

倉庫沒有讓章澤天失望,他在倉庫裡找到了一匹細絹,也許可以用來做漏墨的網版,另外帶找到了一些蜂蠟,估計可以用來製作蠟紙,雖然不如石蠟爽利,不過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好了,現在他要的東西基本找齊了,只差最後一樣,就是油墨了。

202戰俘的安置115不敢忘本的施舉人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569互助會的人口問題403剝離211技術學校2175蘇家的轉變542淮安旱災347泥沙裡的鐵礦58書生帶劍裝樣子535馮闖去青島5482試試火牛陣293石印字帖339徵兵555竟然是邪教255帶著鳥糞去青島201制磚249慈溪收購點476戰爭難民與膠州衛247盛先生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530人都跑了345小冊子和印刷術178黑水洋裡魚好多537馮闖去青島7453大靜海戰3214發展綱領446請示和彙報174糖行的安排239黃梅島之戰1164新物種4315糧稅問題398濟州島不容有失438大同江阻擊戰6257收編鹽灘島300十六裡鋪的秋收2317南崗糧霸張興霸193又是小瓦崗391抓住一支探險隊63書法問題384蝦夷人和官人276泥模、銅活字、紙型、鉛型到成書58書生帶劍裝樣子196解救3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312糖業之事265大開眼界3435北大同江阻擊戰3104貴人開杯397濟州島上的牧場31雙手帶323縣衙之戰329如何善後411第一次鐵山保衛戰4328劉有才的建議346徐光啓的擔憂277濟南出事了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369東江島上的遼民們250下腳料引來的麻煩271動力問題314運河治安大檢查537馮闖去青島7495出發江外地區237收編海盜2121勝利321縣衙之戰1379婚禮69久違的主角光環307差遣140黑吃黑539馮闖去青島9356對遼東人的安排62愛學習的章貴465備倭千戶所28兇猛的騎士253袁先生51枯燥的訓練300十六裡鋪的秋收2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478叛軍的戰術156拜訪里奧主教114戰後優撫521黃龍與吳襄的選擇290潮汐能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277濟南出事了30三條路247盛先生315糧稅問題143海上遭遇戰499準備出兵512佔領熱蘭遮城450荷蘭人要來了25功夫茶250下腳料引來的麻煩156拜訪里奧主教492海上貿易路線541簡單粗暴的手段378參觀
202戰俘的安置115不敢忘本的施舉人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569互助會的人口問題403剝離211技術學校2175蘇家的轉變542淮安旱災347泥沙裡的鐵礦58書生帶劍裝樣子535馮闖去青島5482試試火牛陣293石印字帖339徵兵555竟然是邪教255帶著鳥糞去青島201制磚249慈溪收購點476戰爭難民與膠州衛247盛先生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530人都跑了345小冊子和印刷術178黑水洋裡魚好多537馮闖去青島7453大靜海戰3214發展綱領446請示和彙報174糖行的安排239黃梅島之戰1164新物種4315糧稅問題398濟州島不容有失438大同江阻擊戰6257收編鹽灘島300十六裡鋪的秋收2317南崗糧霸張興霸193又是小瓦崗391抓住一支探險隊63書法問題384蝦夷人和官人276泥模、銅活字、紙型、鉛型到成書58書生帶劍裝樣子196解救3228新人拜花堂媒人丟過牆312糖業之事265大開眼界3435北大同江阻擊戰3104貴人開杯397濟州島上的牧場31雙手帶323縣衙之戰329如何善後411第一次鐵山保衛戰4328劉有才的建議346徐光啓的擔憂277濟南出事了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369東江島上的遼民們250下腳料引來的麻煩271動力問題314運河治安大檢查537馮闖去青島7495出發江外地區237收編海盜2121勝利321縣衙之戰1379婚禮69久違的主角光環307差遣140黑吃黑539馮闖去青島9356對遼東人的安排62愛學習的章貴465備倭千戶所28兇猛的騎士253袁先生51枯燥的訓練300十六裡鋪的秋收2360新式帆船和近防炮478叛軍的戰術156拜訪里奧主教114戰後優撫521黃龍與吳襄的選擇290潮汐能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277濟南出事了30三條路247盛先生315糧稅問題143海上遭遇戰499準備出兵512佔領熱蘭遮城450荷蘭人要來了25功夫茶250下腳料引來的麻煩156拜訪里奧主教492海上貿易路線541簡單粗暴的手段378參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神木县| 长顺县| 苍山县| 永和县| 鄯善县| 株洲市| 定州市| 孟津县| 石棉县| 临湘市| 临汾市| 贵港市| 涞源县| 调兵山市| 吴旗县| 沂源县| 环江| 深水埗区| 耒阳市| 绵竹市| 青海省| 辽阳市| 津市市| 巢湖市| 垦利县| 泰来县| 和龙市| 乌兰浩特市| 仁化县| 绥宁县| 克山县| 屏山县| 鲜城| 东源县| 海原县| 白城市| 墨竹工卡县| 吴川市| 盘锦市|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