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節 平叛三

義軍現在的態勢確實糟糕。?在袁州編組建立的四個縱隊中的第一縱隊已經從分宜南下吉安,第三縱隊差不多快到分宜了。首腦們跟隨帶著輜重老弱的第二縱隊還處在分宜以西,正向分宜進發。後面還有殿後的第四縱隊,如果不能迅速通過分宜,被東面撲上來的清軍攔腰一擊,將可能被截爲彼此不能相顧的兩段。

出於對北洋新軍的畏懼,劉道一建議部隊立即丟下輜重加快速度輕裝疾進,閃過分宜,不與清軍做正面的戰鬥,“他們從山東遠來,人地兩生,總不如咱們更熟悉地理,咱們輕裝前進,他們一定追不上咱們……”

龔春臺和魏宗銓不同意避戰,更不能拋下輜重,在袁州打劫來的財貨糧草可是義軍的命根子,何況,即使第二縱隊過得了分宜,第四縱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安全通過了,龔春臺權衡利弊,“不行,必須打退這股官軍,否則去吉安什麼的都是空話。劉先生你快馬向南,追上前面的第一縱隊,讓他們有所提防。我帶第三、第二及後面趕上來的第四縱隊給這股不知死活的韃子一點厲害嚐嚐。就這樣定了,老魏你趕緊去叫第四縱隊走的快些,將人馬集中在分宜,咱們跟韃子打一仗,搶些槍炮也好以後用。”

劉道一想想確實不能只顧著逃。且不說能不能逃過去,背後綴著清軍,吉安戰略根本就是空話。所以同意了龔春臺的決定。三個人分手,魏宗銓折回去。劉道一帶了幾個騎兵立即縱馬追趕第一縱隊,既然要打,那麼人越多越好,集中兵力的道理劉道一還是知道的,他決定將第一縱隊追回來參加這場突然發生的戰鬥。

劉道一在第二天的中午追上了第一縱隊,說明了情況後,第一縱隊的頭腦們完全同意回身作戰,第一縱隊擁有的洋槍最多,是用來攻打吉安的主要力量,躲在一旁看熱鬧就太不夠意思了。於是掉頭北上。朝分宜折回來。

傍晚時分。第一縱隊逼近了分宜,已經聽見了前面沉悶的爆炸聲,劉道一心情極爲緊張,不斷催促部隊加快速度。在分宜東南一個叫下馬驛的地方遇見了潰散的義軍。一問之下劉道一頓時心裡冰涼。官軍已經攻佔了分宜了!

“究竟怎麼回事?打了多少時間,怎麼就丟了分宜?”

潰兵是第三縱隊的,具體情況也說不清楚。只說仗火是今天中午打響的,官軍帶著大炮,幾炮便轟塌了一段城牆,官軍從打破的口子涌進來,弟兄們便散了,他們幾個從南門逃出來,一直跑到這兒……

“龔大哥還在城裡,咱們不能不管他,弟兄們,乘著天黑,咱們殺進城去,救出龔大哥。”

劉道一的命令得到了第一縱隊的首腦的贊同,於是,第一縱隊的兩千人分成了左右兩股,朝分宜殺了過去。劉道一騎馬跑在前面,不斷大喊大叫著給義軍兵卒鼓勁,前面退下來的義軍越來越多,和第一縱隊的部隊攪在一起,劉道一下馬詢問,潰兵有第三縱隊的,也有第二縱隊的,最大的一個頭腦是第三縱隊一個大隊長,操著湖南口音,“完了,完了!韃子已經佔了城,他們好多的機關槍和大炮,根本打不過,龔都督領著人從城北跑了……”

“將這個臨陣退縮、動搖軍心的混蛋砍了!”劉道一咬牙切齒地下令。

劉道一的命令並未得到執行,第一縱隊的司令趙昭認識這個大隊長,大概有些交情,“劉先生,胡一本是好兄弟,在瀏陽親手砍殺了好幾個韃子,不能這樣殺了他。等見了龔大哥,我向他求情便是?!壁w昭倒是有些勇武,“弟兄們,咱們殺過去,天黑了,韃子的機關槍和大炮都沒啥子用了,咱們衝進城去,砍了那幫山東來的龜兒子?!?

第一縱隊對分宜的反攻只打了不到一刻鐘便失敗了,率隊衝鋒的趙昭中彈陣亡,第一縱隊在機關槍的密集攢射下潰散了。第一次上戰場的劉道一不顧危險,使勁收攏著四散奔逃的士兵。黑暗中,城牆上的敵軍機關槍射擊的火光看的很清楚,在噠噠的射擊間歇中夾雜著喊叫聲,具體叫什麼卻聽不清楚。

“劉先生快走,趙大哥死了,他死了,官軍殺過來了?!钡谝豢v隊一個姓高的中隊長拽了劉道一往後跑,劉道一的馬剛纔交給了他的衛兵,現在也找不到了,對面的喊殺聲清晰地傳來,悲憤異常的劉道一被人駕著往回跑,流彈帶著尖嘯從頭頂飛過,一切都混亂不堪。

佔領分宜城將義軍攔腰截斷的正是封國柱親率的十七標。對付一羣比烏合之衆強不了多少的義軍簡直就是一場比演習還要輕鬆的遊戲。從戰鬥打響至現在,十七標用機炮連的迫擊炮對準東城牆轟了幾炮,守城的義軍便炸了鍋,在輕機槍及幾個射手的掩護下,一營搭起人梯攀上殘破的城牆,輕鬆自如地攻陷了城池。隨後,涌入城池的十七標部隊抓獲了失去組織的大部分義軍,隨即擊退了來自南北兩個方向的反攻,部隊傷亡極爲輕微,真和演習差不了多少。不等命令,佔領城池的部隊分兵反擊,二營向南,三營向北,將南北兩個方向反攻的義軍輕鬆擊潰。

進城後的封國柱在判斷形勢後,鑑於地形不熟,又是黑夜,果斷地用號音召回了反擊的兩個營,他認爲平叛基本結束了。

“不用追!”封國柱對部下解釋道,“南面有騎兵標兜著,北面他們只能退回袁州了。司令交代儘量減少傷亡,他們都是百姓,不是洋鬼子,放他們一馬好了。閻樹林,”

“到。”正在交代警衛連任務的十七標參謀長閻樹林跑步過來。

“你親自處理俘虜,治傷。給他們吃飯。順便了解下他們的兵力、裝備以及指揮官。指揮所就設這兒吧?!狈鈬钢h衙大院說。

“是。”接替張玉林出任十七標參謀長的閻樹林立正回答。

“安排警戒,也不能大意?!狈鈬裘弊由戎L,其實溫度已經在零下了,“造反?就這點本事也造反?開玩笑?!?

封國柱在縣衙吃過飯,躺在那張雕花大牀上瞇了一覺後,一臉疲倦的閻樹林將他叫醒了,“幾點?”

“十二點過了……”

“辛苦你了?!狈鈬行┎缓靡馑迹凑f他不該睡覺的,只是覺得沒啥值得他操心的。

“封頭,情況是這樣的。叛軍一共有四個縱隊??偙υ谌f人左右。守衛分宜的是第二縱隊,又他們的司令官龔春臺親自帶領,北面上來攻擊的是第三縱隊,南面打過來的是第一縱隊。第四縱隊還在西面更遠的地方。沒有來得及投入作戰……”閻樹林報告道。

“呵呵。還設了四個縱隊?”封國柱想起了留在山東的由寧時俊統領的山東縱隊?!澳莻€龔……”

“龔春臺。他跑了,不在城裡。俘虜確認他從北門逃了。我們一共俘虜了1100餘人,確認被擊斃的有72人。我軍陣亡4人。都出在率先攻城的一營,負傷33人,大部分是輕傷。繳獲……”

“別說繳獲了,估計他們也沒啥值錢的東西,不過是幾支破槍罷了。朝廷那幫混蛋就知道折騰人,就這幫人,值得咱全軍過來嗎?也好,活兒就讓咱倆幹完吧。樹林,兩件事你安排一下,第一,派人聯絡王頭和十八標,讓他們早些上來。第二,留一個營守在這裡,不,留兩個營,你帶隊,只守城,不出擊。明兒我帶兩個營和騎兵連出北門,向袁州攻擊前進?!?

封國柱嘴裡的王頭便是第九協協統王明遠了,他帶第九協直屬隊及十八標距離十七標約一天半的路程。

“若是守城,一個營加警衛連足夠了。只是……”

“只是什麼?”

“封頭,這次算是與同盟會結下樑子了?!备幽暝谏轿鲄④姷拈悩淞挚谝粞e已經帶了地道的山東味,“聽司令在軍校講課,對同盟會還是挺同情的,這下子……”

“龔春臺是同盟會?”封國柱對龍謙的政治態度可比閻樹林更清楚。

“不是。我聽王之峰審問了幾個俘虜,職務最高的是一個大隊長,他們說的都一樣,那個姓龔的是什麼洪江會的人,就是司令說的會黨嘛。但同盟會從日本回來一個姓劉的,很年輕,龔春臺很尊敬這個姓劉的,大事都聽姓劉的意見……”

“也沒啥了不起的。將來這天下總歸要姓龍,同盟會狗盟會,擋事的一概統統掃平。不過,要問清楚這個姓劉的情況,王之峰呢?這小子在幹什麼?”

情報處副處長王之峰帶著他的行動隊一部跟隨十七標行動。

“他還在審俘虜……”

“待會兒叫他來。爭取抓到這個姓劉的,明白嗎?”封國柱自言自語,“或許他就藏在那一大堆俘虜裡?!?

“明白。我這就去告他。幹這種活兒他們情報處最拿手?!?

“算了,我去看看吧。你還沒有吃飯吧?吃飯,睡覺。別的事不用管了。今晚執勤的是誰?”

“一營長邱發財?!?

“嗯。”封國柱起身穿好軍衣,“你就在這裡歇著。”他對自己這個參謀長很滿意,心細,也懂規矩,對自己很尊重。

封國柱在兩個衛兵的保護下來到關押俘虜的城隍廟,站崗的是一營三連的士兵,封國柱在廟門前見到了查崗的連長季好古,“俘虜們都安靜吧?”

“報告封協統,他們吃上飯,就安靜了?!奔竞霉帕⒄龍蟾?。

“要小心,千萬不要大意。王之峰還在裡頭?”

“在。”

他進去的時候,王之峰正好結束了審問工作。

“封協統,正好要向您老人家報告呢?!蓖踔迳炝藗€懶腰,“哎呀,困死了?!?

“有什麼值得一說的情況?”封國柱摸出一包煙遞給王之峰。

“嘿嘿,還是封頭知道我,”王之峰煙癮極大,立即撕開掏出一支點上了,“是這樣,他們計劃南下吉安,被我們攔腰一擊,一切都完了……”王之峰將審問幾個義軍軍官的情況綜合了一下,向封國柱做了彙報。

“用刑了?”

“不用那麼費事。那個大隊長的家眷在我手裡,嚇唬了一下就招了。”王之峰丟掉了菸蒂,立即續上一支點著。

“我和參謀長商議了,明天我帶主力向北攻擊,他們的大隊在北面?!?

“他們主力確實在北面,估計要退回袁州了??墒牵忸^,我覺得不要太急了吧?司令或許不希望你快刀斬亂麻呢。”

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7節 要價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5節 探路者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0節 升允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12節 中樞第3節 蒙山第17節 規勸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3節 抗洪三第11節 戰後四第18節 北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6節 讓步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節 喀山一第20節 範德平第39節 第十鎮第2節 分歧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8節 彼得堡四第18節 榮軍農場第6節 比武放對第6節 孫娟們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0節 天津四第3章 唐紹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9節 彼得堡五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12節 軍規一第39節 周馥一第10節 回國第35節 大勢四第7節 兗州行一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節 和平堡壘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2節 轉機第25節 計劃第39節 第十鎮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9節 周馥一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17節 規勸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15節 演習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王士珍第9節 這一仗三第6節 戰火重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9節 大勢八第33節 大勢二第33節 採購第20節 軍委會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0節 天津四第11節 回國二第5節 太原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32節 大勢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4節 無錫二第5節 南京二第6節 破莊六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4節 要塞四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6節 隨營軍校第16節 肅奸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1節 回國二
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7節 要價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5節 探路者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10節 升允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12節 中樞第3節 蒙山第17節 規勸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3節 抗洪三第11節 戰後四第18節 北洋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6節 讓步第23節 伙食問題第2節 喀山一第20節 範德平第39節 第十鎮第2節 分歧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8節 彼得堡四第18節 榮軍農場第6節 比武放對第6節 孫娟們一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0節 天津四第3章 唐紹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9節 彼得堡五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12節 軍規一第39節 周馥一第10節 回國第35節 大勢四第7節 兗州行一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節 和平堡壘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42節 轉機第25節 計劃第39節 第十鎮第13節 橡膠危機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9節 周馥一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5節 大俄羅斯國第17節 規勸第10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15節 演習第4節 去哪兒?第9節 王士珍第9節 這一仗三第6節 戰火重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39節 大勢八第33節 大勢二第33節 採購第20節 軍委會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0節 天津四第11節 回國二第5節 太原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32節 大勢一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4節 無錫二第5節 南京二第6節 破莊六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4節 要塞四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6節 隨營軍校第16節 肅奸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35節 社會調查第11節 回國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察哈| 苏州市| 台南市| 石门县| 方正县| 兰考县| 禄丰县| 武清区| 阿坝县| 宜黄县| 浦江县| 营口市| 慈溪市| 汝州市| 锦屏县| 乳源| 南皮县| 胶州市| 射阳县| 朝阳县| 邢台县| 惠水县| 广宗县| 蛟河市| 济源市| 拉萨市| 灯塔市| 巢湖市| 米林县| 平陆县| 济宁市| 介休市| 瑞安市| 嵊泗县| 浦县| 甘肃省| 额济纳旗| 息烽县| 龙里县|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