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22【太子師】

“什麼,太子這就出閣讀書了?”

各地災患尚未平息,南京寶泉局還沒開始鑄錢,王淵就突然接到一項新的任務。

剛滿四歲的太子朱載堻,即將出閣讀書,王淵主講《尚書》。不但如此,皇帝還命令七歲半的王策、三歲半的王素,一起到文華殿做太子伴讀。

明代太子出閣讀書,一般在八歲到十五歲期間,具體讀書年齡全看皇帝的心意。

比如朱標,六歲出閣;又如朱祁鎮,兩歲出閣。

朱厚照的出閣年齡最標準,這是因爲弘治皇帝恪守禮制,兒子年滿八歲即安排讀書事宜。

嘉靖皇帝就比較迷信,認爲二龍不可相見,於是遲遲不立太子。他想了一個變通的辦法,送兒子出閣讀書,按太子的待遇來進行培養。從此之後,大明便有了皇子出閣讀書,即承認太子身份的潛規則。

萬曆想要廢長立幼,文官們就依靠這個規則,提議讓皇長子出閣讀書,從而變相的把太子給立了。但這麼一耽擱,導致朱常洛十三歲纔出閣,就學年齡非常非常晚。

朱常洛的兒子更慘,因爲後宮之爭,導致朱由校十七歲出閣讀書。

明朝皇子讀書時間越來越晚,追根溯源應該讓嘉靖背鍋。正是嘉靖的迷信思想,把立太子和皇子出閣聯繫在一起,導致太子人選未定的時候,皇帝和官員就不讓皇子正式讀書。

而只有出閣讀書的皇子,纔會由大臣進行教育,出閣之前則由后妃和太監教育。

明朝中後期的一堆皇帝,大部分是后妃和太監教大的,大臣接手時早就錯過了最佳入學年齡。

朱厚照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教育後代的心情非常急迫,於是四歲就讓太子出閣了,成爲大明出閣年齡排第二的皇子。

十月八日。

王淵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前往文華殿。

從朱元璋晚期到正德年間,太子的讀書場所,都在文華殿的後殿。因此,閣臣當中的文華殿大學士,地位極其敏感,常常帶有託孤輔臣的味道,一般不會隨意給閣臣這個封號。

前兩年,朱厚照想讓王淵當文華殿大學士,剛說出口就把衆臣的心態給搞炸了。

什麼是文華殿?

講得通俗一些,便是大明皇家圖書館,文華殿大學士的字面含義是皇家圖書館館長。

王淵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後殿,東班侍讀官依舊就座。

太子的侍讀官,即伴讀官員,分東班和西班。東班陪太子讀《四書》,西班陪太子讀經史,那是真的叫“陪太子讀書”。

王淵的兩個兒子,被招爲太子伴讀,反而是皇帝在瞎搞,因爲明朝根本沒有太子伴讀的存在。

“王侍郎!”

侍讀官東班首領崔銑,帶著衆侍讀官起身見禮。

王淵拱手回禮道:“崔侍讀!”

不管是主講官,還是侍讀官,都是朱厚照一手挑選的。

朱厚照知道自己很荒唐,給兒子找的老師,卻一個比一個正經。

就拿眼前的崔銑來說,曾多次惹皇帝不高興。若非王淵扇動蝴蝶翅膀,導致皇帝當時不在北京,崔銑早就被權宦逼得辭官了。

崔銑屬於清流中的改革派,跟皇帝近臣關係惡劣,但也跟楊廷和若即若離,同時又對王淵沒啥好臉色。他的改革積極性,比楊廷和要強一些,比王淵要弱得多,你可以理解爲青年版的楊一清之流。

此君幹過的最轟動事件,就是得罪劉瑾被扔到南京。他當時只是小小的驗封司主事,就敢在南直隸清查糧庫,把蘇淞等地糧倉的醜事給捅出來。

當時的吏部尚書都給驚動了,親自寫信讓崔銑停手,崔銑卻把相關責任人全部查辦。南京官員被嚇得不輕,北京權臣也焦頭爛額,趕緊把崔銑又調回中央,扔到翰林院史館修史去。

簡單來講,崔銑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看到不爽的事情就要說。歷史上這貨三起三落,在正德朝丟官一次,在嘉靖朝丟官兩次,都是那耿介性格給鬧的。

朱厚照讓這種人做太子的侍讀東班首領,可謂深思熟慮。嗯,他自己不是好皇帝,但想把兒子培養成好皇帝。

歐洲鐘錶,已經進行改造,擁有時針和分針,暫時還沒有秒針,如今課堂裡就擺了一座。

時針指向八點,太子朱載堻現身。

崔銑帶著一羣侍讀官,給太子行叩頭禮。而王淵作爲主講官,只需向太子作揖,太子還必須回禮。

朱載堻此時四歲零三個月,生得粉雕玉砌。雖然舉止彬彬有禮,但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顯然也是個性格跳脫的小孩子。

隨侍太監把《尚書》打開,崔銑代表侍讀官,上前朗誦《尚書》。一連朗誦了十遍,讓太子稍微有些印象,這纔回歸侍讀班行列,把課堂交給主講官王淵。

王淵沒有立即開講,而是問:“太子識得多少字?”

朱載堻回答道:“母親去年就教我識字,已經會背《三字經》,但有些生僻字還寫不出。”

王淵又問:“其他主講官,直接講四書嗎?”

朱載堻回答道:“楊師(楊廷和)、靳師(靳貴)和蔣師(蔣冕),都讓我先學《千字文》,並未讓我學四書。”

得,太子主講官成蒙師了。

大明規定太子出閣讀書時間爲八歲,就是爲了讓後宮完成啓蒙教育,大臣們直接教太子四書五經。

可朱厚照太過急迫,搞得各位主講官,只能從幼學讀物講起。

王淵又問:“兩位老師講到《千字文》哪裡了?”

朱載堻回答道:“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那咱們接著講,”王淵對崔銑說,“崔侍讀,有勞了,只讀八句便可。”

崔銑再次上前朗誦,一連朗誦十遍,然後又回到班列。

王策坐在旁邊哈欠連天,這小子早就會背《千字文》了。王素則一臉懵逼,他才三歲半,連《三字經》都沒背完。

年齡都不一樣,屁的太子伴讀,太子陪玩還差不多。

王淵對兒子說:“策兒,你來講講,‘推位讓國,有虞陶唐’是什麼意思。”

王策立即回答:“唐堯、虞舜都是英明之君,主動把皇帝位子讓給功臣賢人?”

朱載堻迷惑道:“父皇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做皇帝,那我也該做英明之君,把皇帝位子讓給功臣賢人嗎?什麼是功臣,什麼是賢人?”

崔銑等侍讀官面色微變,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而且胡亂答了有可能教壞太子。

王淵卻感到很滿意,這個太子不是傻瓜,小小年紀知道提問,而且思路非常清晰。

王淵不直接回答,而是問道:“太子還在吃奶嗎?”

朱載堻搖頭道:“我三歲就不吃奶了。”

王淵笑道:“太子三歲吃奶,四歲則吃飯,這說明太子在長大。皇帝和國家也是這樣,堯舜的時候需要讓位,咱們大明卻不需要讓位。”

“爲什麼呢?”這次提問的卻是王策。

王淵解釋說:“因爲堯舜那個時候,國家沒有現在那麼大,種出的糧食沒有現在這麼多,軍隊也沒有現在這麼厲害。當時,國家周邊有很多敵人,國家內部也有很多野獸。那個時候的皇帝,必須由臣民推選出最有能力的人擔當。皇帝要帶著臣民種糧食,帶著臣民打敗野獸,帶著臣民征服敵人。”

“哦,”王策又問,“那現在呢?”

王淵回答道:“現在的國家太大了,皇帝的責任是管理國家。如果皇帝還讓位,國家就會亂起來,反而讓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王策再問:“爲什麼國家會亂起來?”

王淵沒有對兒子的好奇心感到煩躁,解釋道:“我聽內侍說,素兒昨日與太子搶玩具,可有這件事?”

王素嘀咕道:“那是我的玩具,太子硬要來搶。”

朱載堻氣鼓鼓說:“我就借來玩一會兒,你自己太小氣了。”

王淵笑道:“這皇位就跟玩具一樣。如果玩具不好玩,每天還要細心清洗保管,那就沒有孩童會去搶。堯舜那個時候的皇位,就是不好玩的玩具。現在的皇位,卻非常好玩,自然有很多孩童要來搶。”

三個小孩瞬間明白道理,而崔銑那羣侍讀官卻表情古怪。

朱載堻問道:“那我以後不用把皇帝位子讓給別人?”

王淵回答道:“不用。”

“哦。”朱載堻對此沒啥感覺。

太子每天只有上午需要讀書,下午可以隨便玩樂,王策和王素也跟著去玩。

到傍晚時分,朱厚照和皇貴妃把太子叫來:“堻兒,四個老師都講課了,你最喜歡哪一個先生?”

朱載堻說:“我喜歡王先生。”

朱厚照大笑:“吾兒與我類也,父皇也最喜歡王先生。”

皇貴妃問:“爲什麼喜歡王先生?”

朱載堻說:“王先生講課,我能聽懂。其他老師講課,聽得半懂不懂,問他們也不肯說明白,只讓我牢記那些大道理。”

朱厚照非常滿意:“看來二郎做老師,也跟打仗一樣擅長。在學五經之前,就讓二郎一個人來教吧,其餘三人掛個老師的名號便可。”

314【自投羅網】211【歡喜冤家】770【血腥與擴張】024【忍辱負重】725【沛京】627【鄉紳幫著搞人口普查】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009【要留清白在人間】765【瘋狂擴張】055【成長】365【我是一個狙擊手】535【財寶與美人】033【兵災】077【黔國公】599【大鍋】623【退休的王陽明和沈復璁】327【新婚禮物】454【準備收拾蔡裕】248【抵達甘州】647【移冊法】639【腰懸長劍斬愚夫】555【皇帝憋出的大招】069【青雲街】513【鹽政】583【又是金礦!】059【科舉密卷】284【大婦的度量】263【千里奔襲】098【真正的亂軍】010【世界那麼大】176【學術團體壯大】206【定親與求官】627【鄉紳幫著搞人口普查】500【心臟病】002【土匪式拜師】518【轉角愛情】754【公平的戰鬥】203【王淵也升官】507【各有活法】046【下山回城】782【波斯與西域】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630【物理學派自立】756【直取敵巢】170【昏君與佞臣】139【親事】452【文官都壞得很】【天有二日,亂之始也】068【烏騅?阿黑!】722【要兵】422【太子師】065【莽頭殺神】502【繼續鬧,繼續兵變】520【理一分殊】557【線膛槍初戰】【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672【誰發現,誰佔有】766【三王聯盟】106【上巳踏青】718【世界觀和方法論】554【發老婆】218【枯窘題】166【力學發端】366【一代英主窩囊死】232【王剃頭】612【兩教合流】569【監國太子】390【兵不血刃的決戰】046【下山回城】463【一把斧頭換十塊狗頭金】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175【莫名其妙的麻煩】727【基本盤】072【對上頻道】036【自省】515【關聯交易】208【一堆主事】718【世界觀和方法論】549【天竺棉會】473【羊駝】695【哥本哈根】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409【突如其來的海戰】390【兵不血刃的決戰】084【回家】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093【禮經魁預定】751【佛爺威武】680【國富論】278【西域後事】036【自省】083【千刀萬剮】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156【男女大防】483【絕戶計】595【公主與駙馬】367【朱厚照殺瘋啦!】366【一代英主窩囊死】722【要兵】251【非我族類?】
314【自投羅網】211【歡喜冤家】770【血腥與擴張】024【忍辱負重】725【沛京】627【鄉紳幫著搞人口普查】665【個位數傷亡的滅國之戰】009【要留清白在人間】765【瘋狂擴張】055【成長】365【我是一個狙擊手】535【財寶與美人】033【兵災】077【黔國公】599【大鍋】623【退休的王陽明和沈復璁】327【新婚禮物】454【準備收拾蔡裕】248【抵達甘州】647【移冊法】639【腰懸長劍斬愚夫】555【皇帝憋出的大招】069【青雲街】513【鹽政】583【又是金礦!】059【科舉密卷】284【大婦的度量】263【千里奔襲】098【真正的亂軍】010【世界那麼大】176【學術團體壯大】206【定親與求官】627【鄉紳幫著搞人口普查】500【心臟病】002【土匪式拜師】518【轉角愛情】754【公平的戰鬥】203【王淵也升官】507【各有活法】046【下山回城】782【波斯與西域】681【第一個法定上巳節】630【物理學派自立】756【直取敵巢】170【昏君與佞臣】139【親事】452【文官都壞得很】【天有二日,亂之始也】068【烏騅?阿黑!】722【要兵】422【太子師】065【莽頭殺神】502【繼續鬧,繼續兵變】520【理一分殊】557【線膛槍初戰】【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672【誰發現,誰佔有】766【三王聯盟】106【上巳踏青】718【世界觀和方法論】554【發老婆】218【枯窘題】166【力學發端】366【一代英主窩囊死】232【王剃頭】612【兩教合流】569【監國太子】390【兵不血刃的決戰】046【下山回城】463【一把斧頭換十塊狗頭金】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175【莫名其妙的麻煩】727【基本盤】072【對上頻道】036【自省】515【關聯交易】208【一堆主事】718【世界觀和方法論】549【天竺棉會】473【羊駝】695【哥本哈根】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409【突如其來的海戰】390【兵不血刃的決戰】084【回家】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093【禮經魁預定】751【佛爺威武】680【國富論】278【西域後事】036【自省】083【千刀萬剮】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156【男女大防】483【絕戶計】595【公主與駙馬】367【朱厚照殺瘋啦!】366【一代英主窩囊死】722【要兵】251【非我族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浦江县| 寻乌县| 旌德县| 固原市| 岳西县| 陆良县| 陕西省| 阳东县| 盐边县| 英山县| 元江| 莆田市| 兴仁县| 晋州市| 永吉县| 津南区| 香港| 瑞昌市| 筠连县| 永兴县| 普宁市| 民县| 凤台县| 林甸县| 鸡西市| 日喀则市| 横山县| 自治县| 凯里市| 通榆县| 奉化市| 天柱县| 泰州市| 仁布县| 怀安县| 宁安市| 永平县| 安康市| 平安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