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98【貨幣問題】

離開靈谷寺之後,皇帝想去南京城內逛街,這可把王淵、張永、江彬等人搞得頭疼不已。

靈谷寺還能夠清場演戲,但你在南京街道安排幾萬羣衆演員?

王淵都不敢帶上妻兒,讓靈兒跟王策住在官舍,自己和袁達握刀隨侍左右。萬一遇到匪徒,又或者寧王餘黨,立即就是抽刀砍人護駕。

偏偏朱厚照還不省心,直奔最繁華的三山街。

此地在南唐屬於御街,明代發展成全國最繁榮的商業街。攤位設在街道兩旁的廊下,可以遮風避雨,名曰“官廊”,這種攤位是要收稅的。若不在廊下經營,可視爲非法擺攤,經常會受到“城管”(五城兵馬司)驅趕。

朱厚照似乎看啥都稀奇,這裡的商品比北京豐富得多。他走到一個攤位前,隨手拿起一柄摺扇,打開品鑑道:“扇工不錯,就是畫工太差。”

見朱厚照身邊跟著七八個人,攤位老闆奉承道:“這位公子眼力真好,摺扇畫工確實難入方家法眼。”老闆說著拿出另一把摺扇,“公子,此扇扇面空白,可按照自己心意題字作畫。”

朱厚照頗爲滿意,點頭說:“便買上幾把,拿去讓那唐寅作畫。”

攤位老闆非常高興,攀談問:“公子是唐解元的朋友?”

朱厚照笑道:“你也認識唐寅?”

攤位老闆說:“怎能不識?這幾年沒見過唐解元,前些年可經常遇到,他在南京住過好長一段時間呢。”

在朱厚照跟老闆閒聊之際,王淵也分到一把摺扇。

南京是明代的摺扇生產中心,“金陵折扇”聞名天下。這隨便一個路邊攤位,所賣摺扇拿到北京,也可以被列爲佳品。

在街上逛了一陣,眼見著已經晌午。

朱厚照直接走進一家飯店,問道:“小兒,你這裡可有金陵烤鴨?”

店小二笑道:“公子真會說笑,在南京城開飯館哪能不會做烤鴨?”

金陵烤鴨和金陵烤鵝,明初屬於南京名菜。

朱棣遷都之後,菜品也隨之傳到北京,於是就有了“北京烤鴨”。

但在正德年間,“北京烤鴨”還屬於宮廷菜,距離北京第一家烤鴨店開張尚有幾十年。那家還沒開張的北京烤鴨店,叫做“便宜坊”,在招牌幌子上特別標註“金陵烤鴨”四字。

朱厚照從小就吃“北京烤鴨”,知道“金陵烤鴨”纔是正宗貨,自然要慕名前來嘗一嘗。

夥計很快端上來幾盤烤鴨,已經被片成薄片,還沒有提供蘸料,只是澆了一層滷汁。

王淵夾起一塊品嚐,酥香爽口,肥而不膩,汁水飽滿,跟後世的北京烤鴨有很大區別。說實話,這玩意兒更符合王淵口味,因爲他不喜歡吃甜麪醬。

甜即異端,鹹乃正道!

朱厚照卻說:“跟家裡的味道相差不遠,但還是正宗金陵烤鴨更好吃。”

王淵一邊吃烤鴨,一邊把玩手中銅錢。這些都是好錢,爲了陪皇帝買東西,專門用銀子在錢莊兌換的。

大明歷史上,質量最好的銅錢,主要有金背錢、火漆錢和鏇邊錢三種,而且全都做了防僞處理。金背錢表面塗銅粉,鮮亮如金幣;火漆錢表面被薰成黑漆狀;鏇邊錢是在銅錢邊緣,有一道特殊鏇紋。

這三種銅錢,都工藝精美,用料十足。

就拿金背錢跟新中國五毛硬幣相比,金背錢直徑是五毛硬幣的兩倍多,厚度剛好是五毛硬幣的兩倍左右。是不是跟你印象中的銅錢有點不一樣?

但是,這三種好錢,如今都還沒問世。只有南京寶泉局的鑄錢,有些類似於金背錢,被民間呼爲“金背”,而且只在南直隸轄內流通。

“二郎盯著銅錢作甚?”朱厚照突然問。

王淵笑著回答:“臣還是第一次使這等好錢,南京的鑄錢比北京更精美。”

朱厚照對此毫無興趣,只說道:“銅錢再好,也沒有金銀好使。”

王淵搖頭說:“升斗小民,皆賴銅錢爲用。”

朱厚照說道:“但內府和戶部收關稅,只收銀子,銅錢運到京城多不方便啊。”

不但關稅押解進京,全都得兌換成銀子,便是官田糧賦都得兌換成銀子。這種兌換,內含“火耗”玄虛,已經成爲無數官吏的撈錢手段。

張永突然說:“公子,內府和戶部,也是要使銅錢的,全收銀子反而不足供給。”

“是嗎?”朱厚照迷惑問。

張永笑道:“正德三年,司鑰庫和承運庫的銅錢便不夠用了,還是老奴建議發天財庫和布政司庫錢,才解決當年的軍餉和俸祿問題。”

如此大事,朱厚照竟然毫無印象。

司鑰庫由太監掌管,京營士兵的糧餉,便是從司鑰庫撥給,財源來自各地關稅和工部鑄錢——如果遇到打仗,作爲戰時需求,會讓戶部來出錢。比如王淵練兵便是戶部給糧餉,剿滅劉六劉七之後才改由太監發餉。

承運庫由戶部掌管,文武百官的俸祿,即由承運庫來開支,財源也來自各地鈔關和工部鑄錢。

弘治朝以前,關稅都是錢鈔兼收,軍餉俸祿也以發糧爲主。弘治皇帝對此進行了改革,關稅押解進京必須給銀子,徹底將大明寶鈔廢棄,中央甚至不再收銅錢。

同時朝廷開始鑄錢,併發放洪武、永樂、宣德三朝積錢,讓地方收稅至少舊錢(前朝所鑄)、制錢(大明所鑄)各半,沒有制錢的舊錢二抵一。爲啥制錢稀缺?因爲在很長時間內,大明官方都不鑄銅錢,勒令百姓使用寶鈔。

這些改革,初衷是好的。

中央只收銀子,是因爲押解銅錢進京太費事兒。讓地方收納銅錢,是想徹底廢除寶鈔,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但到了朱厚照當皇帝,僅僅十多年時間,這種改革就遇到尷尬局面。

因爲中央只收銀子,而給官員發俸,給士兵發餉,又大量使用銅錢,內府和戶部的銅錢竟不夠用。

咋辦呢?

內府和戶部,只能在民間兌換銅錢,不可避免的中飽私囊,大量兌換那種劣質私錢。發給官員和士兵的時候,用私錢按制錢的幣值發放,導致官員拿到手的俸祿,還不足真實工資的三分之一。

官員們當然不樂意,特別是拿工資過日子的清水衙門。他們的俸祿本來就不多,領劣錢就更吃不飽飯!

大家拒絕收劣質銅錢,此事鬧得很大。負責發工資的衙門,兩手一攤說:“庫房銅錢不夠,我也沒有辦法。”

當時還是張永出來擺平,挪用內府天財庫積錢給司鑰庫,用來給京兵發糧餉。又調用布政司庫錢給承運庫,用來給官員發俸祿。張永還建議,今後中央收關稅,覈定爲七百文(制錢)一兩銀子,不能隨意更改銅銀兌換比例,並且禁止民間私鑄銅錢。

張永雖然貪婪成性,但還頗有治政水平,他的這些建議被文官一致贊同。

至少京城的文武百官,能領到足額俸祿,都得感謝張永。現在已經形成制度,京官們的每月俸祿,都由地方布政司府庫單獨運銅錢入京發放。

此刻張永解釋一通,朱厚照終於明白過來。他不關心財政問題,而是問道:“官員俸祿有地方布政司運用錢供給,那京營士卒的糧餉呢?司鑰庫的銅錢夠用嗎?”

當然不夠用,但誰去管啊?

西官廳(京城邊軍)的士卒還算不錯,東官廳(京營)卻普遍拖欠糧餉。司鑰庫發餉時沒有銅錢,就直接給剋扣過銀子,而武將則領走銀子吃空餉,再隨便買點糧食發給士卒而已。

江彬笑著說:“司鑰庫的銅錢雖然不夠用,但可用銀子買糧發放,公子不必擔心。”

“那還好。”朱厚照非常關心京營士卒。

王淵都懶得拆穿,因爲拆穿了也無用,皇帝只要不親自盯著,這種事情就會一直髮生。

王淵只關心國家財政,說道:“公子,張管家雖然禁止私鑄銅錢,可市面上的銅錢終究不夠用。不妨鑄造‘正德通寶’,一來緩解銅錢缺口,二來彰顯浩蕩皇恩。鑄錢需用料十足,跟私錢加以區分。”

正德朝是沒有鑄過銅錢的,後世收藏的“正德通寶”,要麼是現代假貨,要麼是古代私錢。

朱厚照纔不管什麼緩解銅錢缺口,只對彰顯皇恩浩蕩有興趣,當即說道:“那就鑄造正德通寶!”

王淵早就準備,建議說:“雲南產銅,可在貴州鑄錢。杭州開來,外來銅材便宜,可運至南京寶泉局鑄錢。其餘地方,不得鑄錢,當用各地舊錢,南京、雲南新錢兌換。”

各地布政司,都有鑄錢權力。

比如廣東那邊所鑄銅錢,就被民間稱爲“青錢”,只因鑄錢時添加了太多錫所致。

各地官方鑄造的劣錢,是沒有辦法禁絕的。好在如今的京官俸祿,都得地方布政司解送銅錢進京,如果規定只能給正德通寶,各地布政司就必須去兌換一些,如此也算加快了新錢的全國性流通。

至於鑄造大額錢幣,增加中央稅收?

嗯,朱元璋也是這樣想的,明初的銅錢有當五文、當十文、當五十文、當百文等幣值。結果導致私錢氾濫,鑄得比官錢還精美,那玩意兒可是百倍暴利!

明代官員也想整頓貨幣,於是在明朝中晚期,就出現了精美的金背錢、火漆錢和鏇邊錢。但是太過精美,用料太足了,鑄錢還得賠本,鑄到最後官方都偷工減料。而且劣幣驅逐良幣,精美官錢被富戶收藏,劣錢反而在市面上流通。

王淵前兩天收到京城來信,蒸汽機已經改良成功,今後可以使用蒸汽壓制錢幣嘛。這玩意兒可以大規模製造錢幣,而且成本低廉,富戶隨便收藏就是,你收藏多少老子制多少,到最後肯定沒人收藏了。

只要量大管飽,劣幣驅逐良幣就不會出現,市場反而會自動淘汰劣幣。

王淵向皇帝討差事:“公子,鑄錢之事,我想跟戶部一起管。”

朱厚照笑道:“那你就提督南京寶泉局,‘正德通寶’四個字要請書法大家來寫。”

399【文官和太監聯手】706【清平驛】517【新鹽法】177【根本就不麻煩】527【忠狗夏言】020【虎狼之世】519【氣學宗師】418【新錢】356【戰場天時】176【學術團體壯大】240【心學信徒們】757【王子,時代變了】503【難難難!】163【玻璃已經在明朝爛大街了】373【步步緊逼】568【Cosply】330【天妃轉世度厄歷劫經】083【千刀萬剮】680【國富論】141【殺人名額】071【會試】568【Cosply】331【陰陽師的創收秘訣】480【無名異】755【鐵條王冠】415【克復馬六甲王城】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76【王子復國記之一】238【李知府和李兵憲】508【媽祖賜福】430【江彬末路】705【傳道】465【正德十九年春】321【滿載返航】374【錢寧下崗】058【張老憤青】762【第一場勝利】244【朱厚照的逆鱗】344【傳教士】498【探親】221【貴州開科】006【優等生待遇】512【榮譽內閣大學士】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453【讀書人也很猛】619【只誅心,不殺人】013【買不起書】586【文藝復興】045【貴州大亂】049【夜襲】316【西湖醋魚】111【獨佔鰲頭】562【拔城】573【明武帝】005【以理服人】724【國主的權威】667【我是大明藩王?】311【表面順服】768【大明水師的擴張】368【氣人皇帝】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732【一生人】443【兵指西建州】762【第一場勝利】430【江彬末路】775【混血漢裔的身份認同】582【仁慈之心】402【正德大帝】745【御駕親征】507【各有活法】726【小把戲】650【出使墨西哥】583【又是金礦!】507【各有活法】299【入幕之賓】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205【兩頭大】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479【捨我其誰】722【要兵】494【幹臣王二郎】612【兩教合流】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478【王子復國記之末】031【對答如流】374【錢寧下崗】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83【又是金礦!】106【上巳踏青】211【歡喜冤家】684【半月戀情】377【白綾還是鴆酒?】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018【土司往事】035【龍場悟道】765【瘋狂擴張】321【滿載返航】328【打著紅旗反紅旗】264【仰吉八里】【天有二日,亂之始也】
399【文官和太監聯手】706【清平驛】517【新鹽法】177【根本就不麻煩】527【忠狗夏言】020【虎狼之世】519【氣學宗師】418【新錢】356【戰場天時】176【學術團體壯大】240【心學信徒們】757【王子,時代變了】503【難難難!】163【玻璃已經在明朝爛大街了】373【步步緊逼】568【Cosply】330【天妃轉世度厄歷劫經】083【千刀萬剮】680【國富論】141【殺人名額】071【會試】568【Cosply】331【陰陽師的創收秘訣】480【無名異】755【鐵條王冠】415【克復馬六甲王城】466【心學大佬們回京了】476【王子復國記之一】238【李知府和李兵憲】508【媽祖賜福】430【江彬末路】705【傳道】465【正德十九年春】321【滿載返航】374【錢寧下崗】058【張老憤青】762【第一場勝利】244【朱厚照的逆鱗】344【傳教士】498【探親】221【貴州開科】006【優等生待遇】512【榮譽內閣大學士】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453【讀書人也很猛】619【只誅心,不殺人】013【買不起書】586【文藝復興】045【貴州大亂】049【夜襲】316【西湖醋魚】111【獨佔鰲頭】562【拔城】573【明武帝】005【以理服人】724【國主的權威】667【我是大明藩王?】311【表面順服】768【大明水師的擴張】368【氣人皇帝】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732【一生人】443【兵指西建州】762【第一場勝利】430【江彬末路】775【混血漢裔的身份認同】582【仁慈之心】402【正德大帝】745【御駕親征】507【各有活法】726【小把戲】650【出使墨西哥】583【又是金礦!】507【各有活法】299【入幕之賓】213【經筵大會和奇葩修撰】205【兩頭大】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479【捨我其誰】722【要兵】494【幹臣王二郎】612【兩教合流】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478【王子復國記之末】031【對答如流】374【錢寧下崗】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83【又是金礦!】106【上巳踏青】211【歡喜冤家】684【半月戀情】377【白綾還是鴆酒?】673【公主與王子的黑暗童話】018【土司往事】035【龍場悟道】765【瘋狂擴張】321【滿載返航】328【打著紅旗反紅旗】264【仰吉八里】【天有二日,亂之始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仁化县| 裕民县| 灵石县| 镇雄县| 商丘市| 天津市| 福清市| 太白县| 锦州市| 贞丰县| 盐津县| 德格县| 方山县| 赣州市| 平江县| 申扎县| 仲巴县| 浑源县| 牙克石市| 石河子市| 天台县| 鹤壁市| 肥西县| 吴江市| 凉城县| 仙桃市| 余干县| 大悟县| 灵宝市| 南汇区| 龙江县| 乌拉特后旗| 龙岩市| 瑞金市| 旬阳县| 云南省| 成都市| 鞍山市| 三穗县|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