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356【戰場天時】

接到應州軍情時,宣府總兵朱振、參將左欽已至大同,其餘宣府部隊依舊還在趕路。

“終於抓到你了!”

朱厚照聞之大喜,也不跟麾下將領商量,立即決定:“傳令全軍南下,馳援應州!”

“陛下,”江彬立即勸諫,“可等宣府大軍到齊,再一起出發救援也不遲。”

朱厚照說:“戰場時機,稍縱即逝,怎可再等?”

江彬又說:“陛下……”

朱厚照怒道:“叫我威武大將軍!”

“威武大將軍,”江彬改口道,“王總督常勝不敗,乃戰場名將,不如聽聽他的想法。”

朱厚照問道:“二郎覺得呢?”

王淵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陛下,臣這些日子,都在跟陶副總(宣府副總兵陶羔)、楊參將(宣府參將楊玉)、杭參將(延綏參將杭雄)他們討論軍情。臣仔細瞭解韃靼賊寇的習性,發現他們兵力在十萬以下時,根本不會攻打任何城池。”

“你到底想說什麼?”朱厚照不耐煩道。

王淵解釋道:“應州被圍,實屬蹊蹺。恐怕是王總兵的大同府部隊,南下時正好被賊寇主力發現,韃靼賊子因此故意圍城,想要圍城打援吃掉王總兵。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命令王總兵就近入城駐防,免得落入敵人設下的圈套!”

“對,正是如此!”

江彬、許泰、李琮、沈周、朱振、左欽、陶羔、楊玉、杭雄等邊將,紛紛贊同王淵的建議。他們都是跟韃靼打過仗的,就算之前沒想到,被王淵一提醒,也紛紛明白過來。

朱厚照說:“韃子能設圈套,本將軍就不能設圈套?我就是要拿大同府官兵做誘餌,把韃子主力拖住,然後率軍將其一舉殲滅!”

王淵勸道:“就怕王總兵扛不住。”

“扛不住也得扛,否則要他有何用?”朱厚照根本不聽勸。

“陛下……”太監張永也想勸。

朱厚照直接打斷說:“誰敢再勸一句,立即奪去統兵權,留在大同府等我凱旋消息!”

衆將瞬間無語,心裡只是罵娘。

朱厚照又說:“傳令王勳、張輗,他們若不能把韃靼主力拖住,不管殺敵多少我都將他們撤職查辦!”

王淵完全不知如何評價,明知敵人圍城打援,非但不謹慎行事,反而還讓前方大將主動出擊。

只能補救了。

王淵說:“陛下,請傳令宣府各軍,讓他們麾下的騎兵,扔下步卒全速趕來會師。就算陛下要決戰,也得有一種成規模的騎兵隊伍,否則韃靼要逃,根本就攔不住!”

“也可,讓還未趕至的宣府軍隊,麾下騎兵立即加速趕路,”朱厚照說道,“就這麼定了,今日全軍準備,明日一大早開拔!”

王淵、江彬、張永,一個文官,一個武將,一個太監,平時互相看不順眼,卻在軍事會議結束後聚在一起。

“王總督,朱將軍(江彬),”張永揉著額頭說,“咱家總覺得事情不妙,你們兩位都是會打仗的,可一定要維護陛下週全啊。”

江彬鬱悶道:“陛下一意孤行,誰還勸得住?再等幾天他都不願意!”

王淵笑道:“宣府大軍,這幾天也來了兩三批,咱們的兵力已接近四萬。就算陛下執意提前南下,只要小心爲上,也不怕有喪師之危。”

江彬欲言又止,懶得再說話。

其實皇帝若不在,這仗要好打得多。可皇帝杵在那兒,好多軍事部署都用不上,王淵等人甚至不敢再分兵。

……

正在慢悠悠行軍的王勳、張輗,接到軍令面若死灰,覺得皇帝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可這次君也在外啊!

不拖住韃靼主力就下獄論罪,王勳和張輗還能有什麼選擇?加速去送死唄。

越靠近應州城,蒙古哨騎就越多,張鈺的哨騎已經撒不出去了,整個戰場信息都被蒙古哨騎給遮蔽。

王勳、張輗二人,只知道前方有韃靼主力,卻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敵人。

好在他們都是宿將,雖然進攻無力,自保卻綽綽有餘。

即便在行軍途中,他們都非常謹慎,蒙古騎兵只能繞來繞去,根本沒有機會下令進攻。

應州城北,五里寨。

這個村寨已被韃靼攻下,達延汗親自坐鎮,從各地召回部隊,身邊騎兵足有萬餘人馬。

“報,大同明軍已至寨北十里!他們行軍隊形嚴整,我方騎兵好幾次佯攻騷擾,他們都沒出現什麼慌亂,暫時找不到進攻良機。”

達延汗翻身上馬:“草原兒郎們,都跟我去會會明軍。”

達延汗率一萬蒙古主力,主動出寨跟王勳接戰。

而在應州的西北方,大同右衛參將麻升、平虜衛參將高時,也遠遠跟著一股蒙古騎兵過來。他們本該是第一批接敵的官軍,可遇到敵人便死守衛城,敵人走了才慢悠悠跟上。

居然從長城邊境,一直跟到應州城外,中途沒有打過一次仗!

特別是大同右衛,那地方就在玉林,蒙古人越過長城便撞上了,到現在還一兵未損實屬牛逼。

達延汗接到軍情,說西北方出現明軍,本來還擔心被合圍。

誰知片刻之後,又有哨騎過來報信,說西北方的明軍,直接跑去應州守城去了。

達延汗哈哈大笑:“漢人便是如此懦弱,友軍在這裡打仗,他們卻嚇得躲到城裡。”

萬餘蒙古騎兵展開,將大同府軍隊團團包圍。

王勳、張輗瞬間心裡涼透了,他們加上輜重隊的民夫,兵力也才勉強過萬,哪能跟同樣數量的蒙古騎兵野戰?

好在二人行軍謹慎,在發現大股騎兵之後,立即用輜重車結成車陣。

但車陣還是不夠遮掩全軍,露出巨大空擋面對蒙古騎兵。

很快,三千蒙古輕騎發動試探性進攻,他們直衝明軍大陣。又有左右翼各兩千騎兵,衝出去放箭襲擾,此舉若能造成騷亂,蒙古全軍就會一擁而上。

王勳和張輗的親軍擔任執法隊,砍死十幾個驚慌失措的民夫,部隊很快就穩定下來。

雙方互相射箭,都沒佔到啥便宜。

蒙古人在奔跑齊射,而且陣型鬆散,明軍的弓箭很難射中目標。但騎射的射程更近,蒙古騎兵不敢太過接近,同樣沒射死幾個敵人。

車陣空檔處,三千蒙古騎兵衝來。

明軍用盾牌手頂住一輪騎射,突然亮出火銃兵。足足兩千人的火銃兵,配合著十門小將軍炮,一起轟向衝來的敵人。

正德六年,山西巡撫王璟,足足製造了一萬多支火銃。十一年過去,那些火銃還剩兩三千支可用,全都裝備在大同府官兵手中!

至於那些小將軍炮,竟然安裝在獨輪車裡,這種炮車是楊一清發明的。

三千衝鋒在前的蒙古輕騎,瞬間就有近百傷亡。他們本就屬於試探性進攻,根本不可能輕騎衝陣,只要明軍不自亂陣腳就行,更何況還用火器進行有效還擊。

達延汗只能重新組織進攻,派輕騎繞彎子卡距離射箭,試圖給明軍造成心理壓力,這樣就能消耗明軍的火藥。

王勳大喊:“韃子未進射程,不得隨意發火銃射箭,違者軍法處置!”

從中午打到傍晚,雙方互有殺傷,但也僅此而已。

蒙古人打不進來,明軍也衝不出去。

與此同時,負責支援前線的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時春,也一路跟隨敵人來到應州附近。他們同樣很牛逼,跟蹤敵人十天左右,也是一箭未發、一兵未損。

由於達延汗傳令大軍集結,他們“追擊”的敵人也往應州靠攏,於是二人稀裡糊塗也來了應州。

王勳、張輗、蕭滓、時春,四人的部隊全被包圍,只要達延汗繼續襲擾進攻,就能實現經典的圍城打援戰術。

爲啥說朱厚照能獲勝,是因爲氣運爆棚呢?

因爲在歷史上,每當達延汗準備第二天發起總攻,便莫名其妙遇到大霧,而且一連好幾天早晨全是大霧!

否則王勳哪能拖住蒙古主力?早被吃個乾淨了。

但如果瞭解山西情況,便知在這個時節,大同鎮確實經常起大霧。

天色漸黑,王勳和張輗愁眉苦臉,他們現在的情況非常尷尬。

蒙古大軍雖然退了,卻留下兩千哨騎在附近。一旦他們半夜撤軍,必然就有蒙古大軍跟隨,到時候撤退就很可能變成潰敗。可一直守在這裡,蒙古騎兵每天慢慢磨,只需兩三天時間,他麾下部隊就會士氣崩潰。

王淵和邊將們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這都源於皇帝胡亂下達軍令。

半夜,老將張輗巡查軍營,突然他彎腰撫摸地上野草,頓時開心的笑起來:“今晚的露水很重啊。”

回去跟王勳一說,王勳立即傳令:“全軍解下腰帶,兩兩牽引,明早撤回城中!”

翌日清晨,大霧瀰漫。

達延汗只能暫緩進攻,而熟知地形的王勳、張輗,卻藉著不足兩米遠的霧中視野,全軍朝著應州城而去,就連炮車和輜重都沒有落下。

шшш? Tтkā n? c ○

另一邊的蕭滓和時春,同樣被敵騎監視不敢亂動,感覺自己這次肯定沒命了。誰知一覺醒來,四野大霧瀰漫,二人立即整軍出發。他們對地形不熟,只能朝著大致方向前進,等大霧散去,居然跑到應州城以南。

王勳、張輗、蕭滓、時春,以及之前躲入城中的麻升、高時,三方部隊就這樣在應州城安全會師。

所以,古代打仗,知曉天文很重要。

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排在第一位。

476【王子復國記之一】340【冶煉技術】484【憋屈的皇帝】492【王尚書】333【開膛驗屍】181【渾天如雞子】165【更行更遠還生】165【更行更遠還生】585【琰州】210【帶皇帝逛窯子】669【教皇接待】203【王淵也升官】284【大婦的度量】439【南苑獵場】758【窮鬼和軍令】384【草木皆兵】054【今夕何夕】712【三請三辭】527【忠狗夏言】694【人間地獄】409【突如其來的海戰】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238【李知府和李兵憲】687【今夕何夕】079【謝師】619【只誅心,不殺人】357【老手與菜鳥】252【風雪前進】393【知行合一王大爺】218【枯窘題】082【犀照龍雀】585【琰州】379【又是陽謀】【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321【滿載返航】536【光陰似箭】753【王驥西征】770【血腥與擴張】193【江彬就是個擋箭牌】477【王子復國記之二】392【果是佞臣】034【修命】132【亂戰】402【正德大帝】017【上哪都被糊弄】068【烏騅?阿黑!】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129【去而復回】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349【提著野太刀去戶部問罪】200【徽商求見】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004【老師,我又會了】758【窮鬼和軍令】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730【國家法統】048【王氏土司】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385【王大爺發威】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249【只能滅國了】168【實驗室招人】060【神童的附帶作用】337【未來三人組】612【兩教合流】402【正德大帝】529【殷地與殷民】175【莫名其妙的麻煩】647【移冊法】768【大明水師的擴張】725【沛京】722【要兵】083【千刀萬剮】544【家風】354【莫名其妙的戰爭】264【仰吉八里】184【科技就是生產力】104【前三名都不屑看榜的】(爲盟主“無聊的倒黴熊”加更)314【自投羅網】544【家風】642【對徐達後人開刀】372【好戲連連】170【昏君與佞臣】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443【兵指西建州】447【皇帝的鬱悶】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625【一條鞭法的問題】384【草木皆兵】282【小妾見正妻】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116【第一次朝會】029【江上誰家客】321【滿載返航】722【要兵】565【灰燼之上的龍旗】【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038【戳戳戳】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
476【王子復國記之一】340【冶煉技術】484【憋屈的皇帝】492【王尚書】333【開膛驗屍】181【渾天如雞子】165【更行更遠還生】165【更行更遠還生】585【琰州】210【帶皇帝逛窯子】669【教皇接待】203【王淵也升官】284【大婦的度量】439【南苑獵場】758【窮鬼和軍令】384【草木皆兵】054【今夕何夕】712【三請三辭】527【忠狗夏言】694【人間地獄】409【突如其來的海戰】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238【李知府和李兵憲】687【今夕何夕】079【謝師】619【只誅心,不殺人】357【老手與菜鳥】252【風雪前進】393【知行合一王大爺】218【枯窘題】082【犀照龍雀】585【琰州】379【又是陽謀】【王朝末路——三百多年的大明還不知足?】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321【滿載返航】536【光陰似箭】753【王驥西征】770【血腥與擴張】193【江彬就是個擋箭牌】477【王子復國記之二】392【果是佞臣】034【修命】132【亂戰】402【正德大帝】017【上哪都被糊弄】068【烏騅?阿黑!】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129【去而復回】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349【提著野太刀去戶部問罪】200【徽商求見】655【你他娘真是個人才】004【老師,我又會了】758【窮鬼和軍令】352【皇帝又鬧幺蛾子了】730【國家法統】048【王氏土司】776【奧斯曼人和波斯人都是華夏後裔?】385【王大爺發威】162【乾隆附體的朱大將軍】249【只能滅國了】168【實驗室招人】060【神童的附帶作用】337【未來三人組】612【兩教合流】402【正德大帝】529【殷地與殷民】175【莫名其妙的麻煩】647【移冊法】768【大明水師的擴張】725【沛京】722【要兵】083【千刀萬剮】544【家風】354【莫名其妙的戰爭】264【仰吉八里】184【科技就是生產力】104【前三名都不屑看榜的】(爲盟主“無聊的倒黴熊”加更)314【自投羅網】544【家風】642【對徐達後人開刀】372【好戲連連】170【昏君與佞臣】678【商賈如猛虎,當在籠中臥】443【兵指西建州】447【皇帝的鬱悶】180【陛下,大地爲一旋轉球體】625【一條鞭法的問題】384【草木皆兵】282【小妾見正妻】606【只要儒家,不要儒教】116【第一次朝會】029【江上誰家客】321【滿載返航】722【要兵】565【灰燼之上的龍旗】【延嘉十九年——西元1644】038【戳戳戳】649【破城】(爲盟主“往事成煙”加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郴州市| 太康县| 茌平县| 肃宁县| 新晃| 平安县| 潮州市| 会昌县| 松江区| 白朗县| 太湖县| 阜新| 呼伦贝尔市| 黑龙江省| 余干县| 安义县| 砀山县| 廊坊市| 开平市| 进贤县| 大余县| 梓潼县| 宜兰县| 鹤岗市| 昌黎县| 略阳县| 临邑县| 静乐县| 乐安县| 敦化市| 赫章县| 磐石市| 穆棱市| 石家庄市| 潢川县| 越西县| 容城县| 金昌市| 塔城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