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60【神童的附帶作用】

書房中。

王淵拿出一本書說:“先生,你要的《周元公集》。”

王陽明正在喝藥,差點把藥給噴出來,質問道:“不是讓你謄抄一部嗎?”

“既有現成的,爲何要抄書?”王淵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說得好有道理,王陽明竟然無法反駁,當下又好氣又好笑:“易家藏書概不外借,你怎麼把書借出來了?”

王淵想了想說:“可能是我有一顆立志向學的赤子之心,易家那位老先生被感動了,準許我可以同時借出三本書。”

“頑皮!”

王陽明抄起案上戒尺,輕輕敲打學生的腦袋:“說實話!”

王淵據實相告:“易老先生讓我作一首詩,我便寫了一首詞出來。”

“是什麼詞?居然能讓易家借書。”王陽明頗爲驚訝。

王淵只好把那首《臨江仙》寫出來。

王陽明面對紙箋久久不語,沉默足有半刻鐘,突然說:“你沒有見過長江,就寫‘滾滾長江東逝水’?”

王淵回答:“我沒有見過長江,但我讀過《三國演義》。”

王陽明搖頭道:“這首詞,不符合少年心境,你還有什麼瞞著我嗎?”

此時輪到王淵沉默,好一陣才說:“三歲的時候,沒有人教我識字。我阿爸撿來一本《華嚴經》,我當場便誦讀出來,那些字彷彿刻在我腦子裡。這首詞也是一樣,突然就涌現出來了。”

“宿慧?”王陽明表情複雜,似乎竟然有些相信了。

三十一歲之前,王陽明是有神論者,甚至好幾次想要出家修仙修佛。

三十一歲之後,王陽明漸漸不相信有神佛存在。直至龍場悟道,徹底轉變爲無神論者,認爲自己的心,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但是,理學和心學,都不否認有生而知之者!

甚至朱熹還把生而知之者描述爲第一等人,因爲天理本就存在於人們心中,生而知之者的天理與天性都未被矇蔽。普通人的天理、天性被矇蔽了,就要用後天的努力去清除矇蔽,讓自己的天理、天性恢復本來面目。

王淵不再說話。

王陽明坐在那裡好半天,終於開口道:“你不要再作詩詞了,容易引來一些麻煩事。”

麻煩事很快便來了。

只用了幾天時間,那首《臨江仙》就傳遍貴州城。準確來講,是傳遍貴州城的文化圈子,這個圈子實在太小,根本瞞不住消息。

便是回鄉考試的科舉移民,都被《臨江仙》給驚豔到,一個個跑來書院想見識神童。

王淵閉門苦讀,誰都不見,每天都在閱讀歷屆科舉範文。

“王二郎,這回恐怕推不掉,左布政使點名要見你。”小廝王祥跑來通傳消息。

王淵繼續研究範文,直接拒絕:“不見!”

又過了一日。

劉耀祖衝進房間:“王二哥,左布政使親自來書院了,身邊還有席副憲陪同,此刻正在跟先生閒聊。這位布政使老爺爲人和藹,剛纔還拉著我說話,問起你小時候的事情。”

“那就見吧。”王淵知道躲不過去。

……

貴州左布政使名叫郭紳,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

明代以左爲尊。

如果從右官升到左官,雖然品級沒有任何變化,卻屬於典型的升遷調動。

見鬼的升遷!

郭紳很想罵娘,他本來在福建當右布政使,多滋潤啊,多風光啊,突然就被升遷爲貴州左布政使。

在赴任途中,郭紳已經走到湖廣邊界,宣寧叛軍截斷驛道,他只能跑去四川繞一圈。好不容易來到貴州,屁股還沒坐熱呢,乖西又爆發三苗酋起義。而郭紳本人,也因爲長達半年的旅途奔波,直接在病牀上躺了兩個月。

一切都拜劉瑾所賜,郭紳的升遷調動,無非是給劉瑾黨羽讓路——歷史上,此君明年又要升遷,連貴州都沒法待下去,被升任南京太僕寺卿養老。若非劉瑾突然垮臺,他肯定要老死在這個職位上。

郭紳屬於得過且過的太平官,對誰都嘻嘻哈哈。即便路上遇到平頭百姓,他都能噓寒問暖扯半天,然後回家該幹啥幹啥。其爲政嘛,就是行節儉、修學校、興教化,沒事兒寫幾首詩歌,被評價爲:不設城府,寬厚簡樸,有長者風。

一個字,混!

這種混日子的官員,怎麼可能冒死反對劉瑾?

就因爲他是江西人,屬於南榜進士,好端端的福建肥缺被搶走,來到這鳥不拉屎的貴州。兔子急了也咬人,郭紳毅然加入抗閹大軍,沒事兒就上書朝廷告發貴州鎮守太監。

ωwш?ttκa n?c ○

爲啥貴州布政使和按察使,都要跟鎮守太監不過去呢?

實在是劉公公做得太絕,在正德二年的時候,逼迫內閣擴大鎮守太監之職權。以前鎮守太監只管地方軍務,現在可以插手政務、司法和監察,相當於巡撫和都御史的集合體。

貴州布政使已經很可憐了,居然還要被鎮守太監分權,幹他劉瑾的十八輩兒祖宗!

郭紳來到貴州不足一年,本想一如既往的修學校、興教化,結果這事兒已經被席書幹完了。他只能抽空四處轉悠,美名其曰體察民風,其實就是爲寫詩積攢素材。

而且,郭紳特別喜歡寫讚美詩,讚美當地教育搞得好,讚美當地農政搞得好。再加上他的詩寫得精彩,一旦傳播出去,甚至能夠作爲政績考覈的輔助資料——考滿法與考察法並行,後者的可操作性很大。

廉察官員巡視地方,會收集地方官員的相關信息,官聲屬於重點調查對象。比如地方官入了鄉賢祠,便說明此人的官聲很好,而豪紳往往控制著鄉賢祠,這導致地方官必須巴結豪紳。

詩歌也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官員的讚美詩,在當地士子中廣爲流傳,廉查官員也會給調查對象打高分。

“你便是寫出《臨江仙》的神童?”

郭紳全然沒有官架子,胖乎乎、笑嘻嘻的像一尊彌勒佛。他只是初次跟王淵見面,卻像對待子侄一般親切,拉著王淵的手讚歎道:“氣宇軒昂,神采俊逸,果非凡俗之流!”

王淵微笑著將手抽回,拱手道:“見過郭藩臺。”又對席書說,“見過席副憲!”

王陽明笑道:“坐吧。”

郭紳又開始瞎扯淡:“旁人都說,貴州乃蠻夷之地。此爲妄言!我來貴州不足一載,已遊覽諸多名勝,可稱鍾靈毓秀。”

“郭藩臺見解獨到。”席書只能賠笑附和。

“你們別還不相信,”郭紳指著王淵說,“有如此神童,不就證實貴州乃鍾靈毓秀之地嗎?”

王陽明說:“郭藩臺不要誇獎太過,年輕人容易驕傲虛浮。”

“非也,非也,”郭紳突然朝北拱手,“我大明開國上百年,纔有幾個神童現世?貴州現一神童,實爲聖君臨朝之祥瑞!”

我尼瑪,就正德皇帝幹那些事兒,還能說是聖君臨朝?

王陽明和席書瞬間無語,不知該怎麼接話了。

郭紳直接站起來,握住王淵的雙手,滿臉笑容道:“小神童,我已見過你的蒙師沈慰堂。他說你三歲就能無師自通朗誦佛經,十歲只學了《三字經》,就作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方對聯。可謂生而知之,天生宿慧!”

“藩臺見笑了。”王淵再次把手抽回來。

郭紳又攬著王淵的肩膀,噓寒問暖道:“聽說你出身番寨,學業上可有困難?”

王淵回答說:“並無困難,多謝藩臺關心。”

郭紳對王陽明、席書二人笑道:“你看,咱們這位小神童,不但天賦智慧,而且品性端正。君子固窮也!”

說著,他讓隨從取來二十兩紋銀,親自交到王淵手中:“你既有如此天資,今後定要努力向學,平時有什麼困難,儘管來跟本官說!”

王淵哭笑不得,收起銀子道:“多謝郭藩臺提攜。”

一番惺惺作態,郭紳終於跟神童扯上關係。

他回到布政司府邸,當晚就寫了五首神童詩,又連夜寫出十多封信,寄給自己在各地爲官的同年、同鄉,還附帶王淵的三首詩詞和一副對聯。

反正就是吹牛逼,他郭紳在貴州發現一個神童,而且還盡心盡力給予幫助——這些,都是政績!

王淵的詩詞和對聯傳播越廣,郭紳的政績就越足,反正這輩子已經綁定了。

接下來半年,郭紳逢人便說神童,刻意爲王淵造勢。他也沒法幹別的,布政使當得太憋屈,縮起來做街道辦主任還要被太監分權。

被郭紳這麼一搞,王淵的神童之名不但傳遍貴州,甚至江西和兩京的讀書人都略有所聞。

特別是那首《臨江仙》,江南書坊印刷《三國演義》,居然開始將其印在扉頁上!

399【文官和太監聯手】051【山歌】693【橡膠樹】326【殘忍陋習】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289【還得繼續求官】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311【表面順服】714【君臣秋獵】263【千里奔襲】737【什麼是友軍?】680【國富論】343【葡萄牙總督】024【忍辱負重】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11【表面順服】320【西國之雄】094【秦樓楚館】262【堅壁清野】209【青樓貞女】076【鹿鳴之宴】731【政府構架】442【勢家】085【進京趕考】003【民風淳樸穿青寨】046【下山回城】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208【一堆主事】429【專業人士】097【馬匪】029【江上誰家客】044【兵法】660【直追漢唐】235【冤冤冤】143【難民般的京營】093【禮經魁預定】758【窮鬼和軍令】303【單刀赴會】600【性本惡】147【豹房蹴鞠總教練】508【媽祖賜福】477【王子復國記之二】348【後膛炮是主流?】568【Cosply】287【王大爺兵敗】560【守靈者】537【白澤】130【忽悠友軍】119【冷處理】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088【欠債還錢,天經地義】725【沛京】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051【山歌】387【王大爺威武】108【科舉舞弊案】166【力學發端】264【仰吉八里】577【理念分歧】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048【王氏土司】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516【收買官心】418【新錢】365【我是一個狙擊手】548【官屠與殺神】632【印度來了留學生】569【監國太子】204【貴州來人】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393【知行合一王大爺】574【就怕皇帝太有心】660【直追漢唐】676【胡姬風靡大明】536【光陰似箭】659【交趾布政司】738【耆那教】639【腰懸長劍斬愚夫】467【正德新曆】456【通盤設計】719【娃娃親】699【搶人開溜】417【馬六甲協定】203【王淵也升官】628【下有對策】304【海盜的追求】215【又是一個同道】722【要兵】559【兩位名將】062【故人東去】373【步步緊逼】211【歡喜冤家】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08【媽祖賜福】383【舊時同窗】220【狂信徒】340【冶煉技術】409【突如其來的海戰】
399【文官和太監聯手】051【山歌】693【橡膠樹】326【殘忍陋習】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289【還得繼續求官】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311【表面順服】714【君臣秋獵】263【千里奔襲】737【什麼是友軍?】680【國富論】343【葡萄牙總督】024【忍辱負重】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櫟州府——十四豪家的玩具】311【表面順服】320【西國之雄】094【秦樓楚館】262【堅壁清野】209【青樓貞女】076【鹿鳴之宴】731【政府構架】442【勢家】085【進京趕考】003【民風淳樸穿青寨】046【下山回城】133【受命回京】(爲盟主“歐天明”加更)208【一堆主事】429【專業人士】097【馬匪】029【江上誰家客】044【兵法】660【直追漢唐】235【冤冤冤】143【難民般的京營】093【禮經魁預定】758【窮鬼和軍令】303【單刀赴會】600【性本惡】147【豹房蹴鞠總教練】508【媽祖賜福】477【王子復國記之二】348【後膛炮是主流?】568【Cosply】287【王大爺兵敗】560【守靈者】537【白澤】130【忽悠友軍】119【冷處理】091【簡在帝心,轉頭就忘】088【欠債還錢,天經地義】725【沛京】102【餿主意】(爲盟主“巫馬行”加更)051【山歌】387【王大爺威武】108【科舉舞弊案】166【力學發端】264【仰吉八里】577【理念分歧】0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048【王氏土司】550【吾非亡國之君,爾等皆亡國之臣】516【收買官心】418【新錢】365【我是一個狙擊手】548【官屠與殺神】632【印度來了留學生】569【監國太子】204【貴州來人】207【舅子請妹夫逛青樓】001【工程狗是什麼品種?】393【知行合一王大爺】574【就怕皇帝太有心】660【直追漢唐】676【胡姬風靡大明】536【光陰似箭】659【交趾布政司】738【耆那教】639【腰懸長劍斬愚夫】467【正德新曆】456【通盤設計】719【娃娃親】699【搶人開溜】417【馬六甲協定】203【王淵也升官】628【下有對策】304【海盜的追求】215【又是一個同道】722【要兵】559【兩位名將】062【故人東去】373【步步緊逼】211【歡喜冤家】127【反賊主力又要跑路】508【媽祖賜福】383【舊時同窗】220【狂信徒】340【冶煉技術】409【突如其來的海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长岭县| 伊宁市| 孟津县| 泰兴市| 宁强县| 江永县| 苏尼特右旗| 封开县| 长子县| 松江区| 苏尼特左旗| 中卫市| 沂源县| 沅陵县| 鹤山市| 临洮县| 抚顺县| 东阿县| 临桂县| 郎溪县| 平阴县| 莆田市| 突泉县| 南安市| 施秉县| 清河县| 新安县| 七台河市| 宁国市| 海林市| 金沙县| 临洮县| 洪雅县| 巴东县| 绥化市| 丽水市| 阿鲁科尔沁旗| 和顺县| 苗栗市|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