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用手指點著她,笑道:“你個鬼精靈,左右都被你照應到了,讓朕還能怎樣,快說吧,朕答應不罰你便是,可如果話不中聽,朕只當沒說好了。”
蕙芷稍稍頓了頓,腦中仔細回憶了一遍凝香教給她的話,待確保不會詞不達意後,這才一字一句道:“皇上想要哪位嬪妃來侍寢,或者皇上想留宿在誰的宮裡,這都是皇上的自由和權利,自然是無可厚非的,可不得不考慮的是,前朝與後宮有著看不見,卻千絲萬縷的聯繫,爲安撫前朝大臣們爲國盡忠效力,皇上也要時刻顧念著他們的感受,嬪妾想這也是香姐替皇上擔憂的,以嬪妾微賤的位份,今日得到皇上的招幸,真是歡喜萬分,可另一面也實在有點誠惶誠恐的!”
皇上邊聽邊隨手擺弄著佛珠手串,聽蕙芷說完,含笑道:“這後宮裡的女子,或明或暗、或多或少都在爲一己之私爭寵奪利,唯獨你和香兒兩個真心爲朕考慮良多,實在讓人感到由衷的欣慰啊,如果人人都如你們姊妹這樣,朕可少操多少心呀!”
蕙芷見皇上聽進了自己的話,趁熱道:“既然皇上認同嬪妾和瓏常在的心思,那就請容嬪妾向您舉薦一人,別的嬪妃我不知道也不甚瞭解,可聽香香姐近來說,與她同住在延禧宮的吉貴人位份尊貴,可自入宮以來還未曾得到皇上的寵幸,嬪妾實在替她感到有些惋惜?!?
其實,新晉秀女才入宮那會兒,皇上還真招幸過吉貴人一次,只因其性子太過冷清矜持,似乎連讓笑一下都極其勉強,這實在讓皇上難以找到絲毫閨房之樂,遂一怒之下當晚便給她退了回去,此後再沒理會過她。當時凝香正同月桂公主禁足在竹香館,而蕙芷還未入宮,因此她們都不知道。那次後至今已過了數月,此時聽蕙芷提起她,皇上也覺得似乎有點不盡如人意,於是點頭贊同道:“你所言的確不錯,吉貴人祖上先輩多爲我大夏族開荒拓土立過汗馬功勞,而朕卻對她這半年來的確有所忽略了,你提醒得甚好,朕記下了,好了,你繞了一晚上的彎子,終於說出到了正題,那現在……”皇上說著再次將她抱緊在自己懷裡,蕙芷嬌“嚶嚀”一聲,幔帳裡盡皆旖旎風光,不時傳來皇上的歡聲大笑。
前文回溯,蕙芷身世悽苦,儘管在年節時被皇上一眼相中從此走了吉運,可才入宮時並沒感覺多好,直到後來凝香主動前來示好,並與梅兒結盟,這才逐漸適應了宮中的生活,逐漸敞開心扉活潑開朗起來。蕙芷深知,自己眼下所擁有的一切,全賴好姐姐凝香的提攜,如果沒有她,自己恐怕還在如意館受氣,也許皇上這時也厭棄了自己也說不定,如此自己怎能不時刻想著知恩圖報呢。
蕙芷趁著侍寢之際,向皇上舉薦吉貴人,這實是凝香事先籌措好的,凝香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迂迴拉近與吉貴人的情誼,在凝香看來,與吉貴人交好實是當務之急,只有將吉貴人拉
到自己一方壯大起來,那才更有力量與宸妃、皇后相抗衡,甚至可以在後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實以皇上的睿智,一早就看出這是凝香在巧藉著蕙芷的嘴來舉薦吉貴人,進而擴大自己的人脈,皇上覺得這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後宮各方勢力均衡後,才更好管理,因此便默許了凝香的行徑,這其實也是因他喜歡梅兒,愛屋及烏也喜歡了凝香等人。
沒過幾日,皇上果然沒有食言,不但招吉貴人侍了寢,還開金口晉升了她的位份,始稱吉嬪,由此她便成爲了延禧宮真正的主位娘娘,以前只能稱作協理,吉嬪是所有新晉入宮秀女中,唯一也是第一個被晉升嬪位的人,由此足見其與衆不同鶴立雞羣。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旁人被晉升時都大張旗鼓、興高采烈、呼朋喚友的慶賀一番,都唯恐天下不知的樣子,最起碼的也是要穿著被冊封時的吉服在後宮各處和御花園裡走走、到處招搖一下,而吉嬪卻還十分低調,除了那些行晉封禮儀時必要走的過場,其他都一如既往的和沒冊封之前幾乎沒任何兩樣。
吉嬪性子清冷孤僻,但頭腦並不簡單,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幸運臨頭,稍加琢磨便猜到了極有可能是近鄰瓏常在使的花樣,但她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仍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表現出來異樣。其實,凝香這麼做也不是爲了得到她一句感激之言,這樣不聲不響的也許更好。
進入五月,天氣由溫轉熱,眼看著就要進入盛夏了。
凝香在竹香館臥薪嚐膽了小半年,如今終於報仇雪冤,重歸十二宮,從女官直接晉爲常在,此後時常得到皇上的臨幸寵愛,一時可謂風光無限,總算揚眉吐氣了,她的好姊妹蕙芷、梅兒等都爲她感到高興。
另一邊,凝香的冤家對頭餘易秋自作自受被打入冷宮,命運可謂一落千丈,自己罪有應得不說,還連累了在宮外的家人和慎刑司、浣衣局、內務府等部,但凡當初曾爲虎作倀爲難過凝香的奴才都受到了查處,此消息在後宮不脛而走,嬪妃們得知後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皇后、宸妃都暗恨起來,不約而同地將凝香、梅兒一夥視爲眼中釘。
餘易秋是皇后一力舉薦入宮的,後雖發現此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便逐漸冷落、摒棄了她,可縱使如此也不想她就此被打入冷宮了呀,畢竟她是自己最可靠的親信,如今就這樣被廢黜了,自己失去了衝鋒陷身的將士不說,臉上總是無光的,於是暗中叫染冬疏通好冷宮的侍衛統領韓槐,叫其竭盡全力照看著,千萬別讓她心灰意冷死在裡頭纔好,或許有朝一日還能將她撈出來加以利用,往好說,自己也算做到有始有終、仁至義盡了。
至於宸妃到不關心餘易秋的死活,卻十分介意凝香等人的分寵崛起,眼下凝香和蕙芷雖升了位份,雖不過還是個墊底的位份,可因她們倆和御衛梅兒、月桂公主及賢妃、太醫媱兒
關係都不錯,而她們時下又同是皇上眼中的紅人,這對一向喜歡獨霸聖寵的宸妃來說,怎能視而不見呢?
再說太后得知這些事後,全沒當成一回事,只因她早看慣了後宮潮起潮落風雲變幻,只要自己能立於不敗之地,其它的事情,都任由它吧。
文至此處,不妨爲大夏國朝野各派勢力做個簡單的排序,在明面上,當然是太商皇帝掌控一切,生殺予奪唯我獨尊。其次,便是太后最具影響力,前朝有她的哥哥手握全國軍權,後宮有親侄女與自己統領後宮,自己高高在上養尊處優,至於朝中的文武重臣和民間幫派暫可忽略不計,除了以上二位,暗地裡可就要數藏身民間的六王承楚最具威勢的,先帝在世那會兒,他是繼承皇位呼聲最高的皇子,不想在卻被四哥承漢奪得了天下,從此被迫退居幕後任人宰割。可不是有那句話麼,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皇上的打壓下,他貌似失去了一切,可餘威真是不容小窺啊!自從得到瓊花會寇瑩的支持後,更是如虎添翼,從此已不再害怕與在皇上翻臉正面交鋒了,況他朝中還有一定影響,在外又與尊赫爾部遙相呼應,可謂是皇上目前最大的威脅。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宸妃的哥哥撫遠大將軍封耀天,他在西北邊關獨霸一方,已是權傾朝野,慾壑難填之下難保沒有不臣之心,這是皇上的最大隱憂。
二、三月梅花、瑞香的花期漸隱,四、五月間,又迎來了牡丹、芍藥盛開的季節。
長秀皇后與太后是姑侄至親,她在衆人眼裡表現得一向很是謙恭孝順,只要不是太后鳳體不適,每日晨昏定省必率衆嬪妃到慈寧宮去請安,這一日請安散後,皇后特意留下陪太后多聊幾句,話語間不時流露出對皇上的埋怨,當然是以後宮衆嬪妃的口吻迂迴講出來的。
太后對皇上近期的做法早有耳聞,也覺得皇上在寵幸新人的同時,也應考慮一下舊日嬪妃的感受,之前皇上迷上蕙芷時,太后就曾多次敬告過皇上要愛惜皇家清譽,這也是皇上之前遲遲沒有給她名份的直接原因,如今時過境遷,又另當別論。
太后安慰皇后說,得空自會奉勸皇上,儘量做到雨露均沾,正說著,鄭姑姑得訊來報,說是宸妃娘娘特來求見,此時正在院中候著。
太后知道皇后與宸妃向來不睦,彆扭多年,因此故意用徵詢的目光看了她一眼,皇后顧自品茗,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於是,太后便吩咐說請她進來吧。
宸妃進入廳堂,見皇后也在,似乎並未感到有多意外,邊笑邊走上前去,依次向太后、皇后見過禮數。太后招呼讓快賜座,於是她便穩穩地坐到了右側,見她先開口鋪墊了幾句無關痛癢的閒話,纔要切入正題,不想被太后搶先道:“宸妃,哀家知道你要說什麼,在你之前,長秀方纔已向哀家講了後宮裡近日的一些情形,想必你們都是爲了同一目的而來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