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

唐天德率隊狼狽撤回軍寨,鄧珪也剛剛從青溪寨看過徐武江等人所留血泊現場後歸來。

唐天德可沒有臉說他是被徐懷那蠢驢四箭嚇回來的。

而哪怕是爲唐家的利益,他都要將一切都歸到徐武富的頭上去:

“徐武富縱奴行兇,天德無能將徐武江等人家小捉來,請鄧郎君治罪!”

鄧珪黑著臉坐在官案後不吭聲。

要說凌晨時還僅是猜測,但在他親自到青溪寨看過,也就能確認徐武江他們就是以金蟬脫殼之計,在桐柏山裡藏匿起來了。

說起來,也是徐武江他們手裡兵甲有限,除了宰殺馬匹搞出一灘灘血跡外,都捨不得扔幾把殘兵斷矛在現場。

然而要避開山民獵戶的視線,又要避免真跟虎頭寨的賊匪接觸,只能往沒有人煙的險僻之地躲藏,馬匹就不得不丟棄掉。

這些都能證明徐武江他們在桐柏山裡藏了起來。

不過,鄧珪卻不能拿這些細節,去跟州縣證明徐武江他們投匪了。

徐武江真要投匪,憑什麼不將那幾匹軍馬帶去虎頭寨?

要是將這些細節都稟報上去,更像是賊匪殺害徐武江他們後,沒有來得及捉住軍馬而已。

鄧珪這時候心裡正斟酌用詞,確保州縣會順水推舟判定徐武江等人投匪,而不會橫生其他枝節。

當然,他也不怕徐武江真敢站出來。

臨陣脫逃之罪,絕對不比投匪輕上多少,徐武江站出來能對質什麼?

至於唐天德趕去鹿臺寨無獲而歸,鄧珪也不覺得意外。

徐武富心裡再巴望斬草除根,但他身爲徐氏家主,怎麼也得假惺惺先維護宗族,接下來還是要看州縣如何施壓了。

至於蘇荻逃回鹿臺寨,以及徐武江會不會暗中跟家小聯繫,鄧珪都不願意去深想太多。

他這時候就巴望著州縣得報後,追究他的“責任”,將他撤換到其他地方去,儘早遠離這狗屎一般的漩渦,王稟也好、靖勝軍舊卒也好,從此都跟他再沒有半點關係。

“唐都頭你所說之事,我都寫入這封給縣裡的文函之中,唐都頭,你與晉都頭過來看看,這麼寫是不是恰當……”鄧珪將告函寫好,十分客氣邀請唐天德、晉龍泉過來幫他參詳一番,之後再畫押用印,安排武卒連夜送往沁陽去。

凌晨確知徐武江續絃逃出軍寨,唐天德明明看到鄧珪氣急敗壞直跳腳,卻不想他這時候卻心平氣和起來了,心裡奇怪:這一切要問責下來,難道不是鄧珪這廝罪責最重?

“好了,先就這樣啊,一切待程知縣知悉後決斷,我們聽令行事便是了。”鄧珪拍拍屁股從官案後站起來。

這兩天太心力憔悴了,鄧珪原本想回後宅歇息一下,但從官案後走出,卻邁步走出衙署,往王稟住處走去。

…………

…………

“你今天心不在焉啊,這枚棋又落錯地方了!”

盧雄沒有王稟考慮得那麼深,確認唐天德在鹿臺寨吃癟回來,懸到嗓子眼的心就落在下來,卻是王稟還是忡忡憂心難解,落子總出錯。

“王老相公……”鄧珪站在院牆後行禮道。

“鄧郎君今日辛苦了!”王稟頷首示意。

“都是爲朝廷效力,談不上辛苦不辛苦的,卻一無所得最令人沮喪,”

鄧珪走進院子,站在到石桌旁看棋盤凌亂,看得出王稟、盧雄坐棋盤前,心思卻不在這上面,說道,

“下吏今日趕到青溪寨,看過徐節級死不見屍的那地方,說實話,不太像是兩方人馬拼死捕殺,很多人也由此認定徐武江投匪去了——王老相公您覺得呢?”

“老朽削職爲民,哪敢胡亂議論地方軍政?鄧郎君這話可真是難爲老朽我了。”王稟舉起一枚棋子,落於棋盤上,說道。

“副都頭唐天德,今天前往鹿臺寨,想將徐武江家小請來巡檢司協查此案,然而他卻連這點小事都辦不成,狼狽撤了回來,王老相公覺得他當不當罰?”鄧珪問道。

“唐天德照朝廷律令行事,卻無功而返,則是無能,當不當罰,鄧郎君心裡有數,哪裡需要老朽置喙?”王稟看向鄧珪笑著說道。

“好一個朝廷律令,下吏受教了。”鄧珪又行一禮,轉身走出院子。

“這個鄧郎君,今天什麼事都沒有做成,卻還一臉的輕鬆,看來還真是迫不及待想跳出這泥潭啊!”

鄧珪一臉的輕鬆淡定,盧雄難得的好心情則一掃而空,沮喪說道。

他們剛到淮源時,就認識到鄧珪的油滑,這時候又怎麼可能猜不透他的心思?

而在鄧珪被“問責”調往他地之後,蔡鋌就會派他的嫡系來接掌這個放在大越版圖裡極不起眼的淮源巡檢司了。

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束手就擒的命運。

這怎麼叫盧雄能有好心情?

王稟遲疑許久,說道:“鄧珪去職之日,你就帶萱兒去鹿臺寨吧——”

“相公……”盧雄喊道。

“你留下來也是無謂,而萱兒的如花年華也不應該止於此。”王稟嘆息道。

…………

…………

金砂溝與玉皇嶺相隔兩三道山嶺,直線距離可能僅七八里地。

不過,淮水上游的諸多支流,在桐柏山內部主要呈南北向匯入淮水,也在羣山之間切割出寬窄險坦不一的南北孔道,使得羣山之間大多數的村寨,都有道路跟沿淮水修造的走馬道這條主幹道相通。

而分佈於不同溪河流域的村寨,卻多爲險峻的山嶺、丘壑阻隔。

好在桐柏山雖險,但那種飛鳥難渡的百丈懸崖絕壁卻也不多,更多是一截接一截、連綿不斷的陡坡、溪溝、谷壑。

雖說辛苦,徐懷還是連夜趕到金砂溝,來跟徐武江、徐心庵他們見面。

不過,徐懷之前跟徐武江他們走過一次金砂溝,但是從下游方向過來,這次是直接從東面跨山越嶺過來,不可能恰好就找到徐武江、徐心庵他們約定的藏身地。

徐懷翻過一道山嵴,從陡坡下去,是一道長澗夾於兩山之間,清澈的澗水不深,能看到溪底的軟沙,有些微的粼粼金光……

徐懷蹲陡坡上,正尋思著是沿溪澗往南,還是往北尋找徐武江他們約定的藏身地,腦海裡閃現出一段文字來:

“淮上冶金,沿溪取沙,以木盤淘,得之甚微且費力;楚山有金坑戶用大木鋸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留,是爲溜槽法……”

徐懷猛然一驚,遲疑的盯向溪底那閃著些微光澤的軟沙。

兩三個月來,他腦海裡突然閃現的文字及畫面片段很少,大多數都沒有意義,或分辨不出意義,但這段文字記憶絕對跟眼前這金砂溝有關。

金砂溝在桐柏山還是比較有名的。

溪谷沙中藏金,徐懷早就聽人說過,但溪沙藏金極微,辛苦一年都未必能夠餬口。

也只有附近的山民,在秋冬農閒之時會過來淘金補貼家用,而到春夏水漲、田地農忙起來,山民便都會退回村寨。

鹿臺南寨就時常有人蔘與淘金。

不過,產出太微不足道,不僅官府沒有想過要在這裡設監開礦,左右像徐氏這樣的大姓宗族,也沒有誰想到要將這處地方霸佔下來經營。

而以往的淘金法,就是以木盤淘洗,徐懷在桐柏山間從來聽說過什麼溜槽法!

這進一步證明,那些記憶都來自於還沒有發生過的後世。

徐懷以往沒有親眼見過族人用舊法淘金,短時間也無從揣摩溜槽法的細節,當下稍稍遲疑,決定先找到徐武江、徐心庵他們匯合再說。

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四章 景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五章 赴任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
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四章 景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五章 赴任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十二章 跳出泥潭去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灵宝市| 枣阳市| 阳新县| 桐乡市| 天祝| 甘泉县| 益阳市| 彰化市| 澄城县| 昭平县| 乌拉特中旗| 酒泉市| 廉江市| 贡山| 老河口市| 上杭县| 安顺市| 阜康市| 洞头县| 竹北市| 敦化市| 云安县| 思茅市| 九龙城区| 嘉义县| 台北市| 儋州市| 奉节县| 江油市| 无棣县| 太和县| 济宁市| 涡阳县| 科技| 沂源县| 清水县| 蒲江县| 乌拉特前旗| 青河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