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

大業五年,正月十八,楊廣動身返京。

從離京到返京,差不多一年,楊廣帶著五十萬人幾乎走了大半個北方,歷史上真的沒有哪個皇帝像他這樣喜歡巡幸的,但不得不說,皇帝巡幸本是件好事,但楊廣的巡幸不是。

巡幸的初衷,應該是巡查地方政務、民間情事,以便糾察整改,但楊廣巡幸是吃喝玩樂,消耗地方財政。

他忽略了“巡”的本意,提升了“幸”的色彩。

走之前,獨孤鳳兒向裴淑英推薦了一個人,鄭安饒,她希望裴淑英將來在京師,能罩著點對方。

雖然人家鄭安饒有的是後臺,而且後臺不小,但終究不能和楊銘比較。

獨孤鳳兒自己是不會走了,而獨孤纂雖然恨不得派人將她綁回京師,但最後還是沒有下的去手。

楊暕也被帶走了,他心裡也清楚,河北的賬沒算完,他回不了洛陽。

五十萬人,浩浩蕩蕩的經潼關,返回京師大興。

本來大家以爲,以皇帝的精力,返京之後的第二天就會舉行朝會,實際並沒有,楊廣藉口稱旅途勞累,罷朝三日,甚至沒有召見任何一名官員。

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暴風驟雨就在三日之後。

今天的秦王府,大老雲集,正三品以上的有二十多個。

大家現在也沒有什麼避諱了,因爲他們心裡都清楚,楊銘能不能做太子,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重新成爲正妃的楊茵絳也出現在會議當中,她本來不打算參加議事,但是楊銘希望她來。

因爲有楊茵絳在場,弘農楊氏就吃了定心丸,也有了主心骨,決戰的時候會更加賣命。

所以,裴淑英也在,因爲人家背後的家族也是硬的很。

大廳中央,擺放著一堆卷宗奏疏以及私人信件,上面都是楊暕的累累罪狀。

楊銘一開始並沒有直接引入話題,而是讓衆人看一看那些卷宗信件。

“其中那些奏疏,是從門下省謄抄過來的,原本的奏疏,仍在皇宮,想來陛下這幾天就會看到,”楊銘說道:“大家也都看一看,說一說你們的想法。”

被端到蘇威面前的那一摞子信件,都是清河崔家的,蘇威仔細閱覽後,默不作聲。

他能猜到,清河崔家眼下已經站在楊銘這邊了,這些信上的內容,罵的一個比一個狠,畢竟老崔家這一次,是真的傷筋動骨。

人們常說,活著最怕的就是人財兩空,崔家眼下就是這樣的情形,財,被搜刮走了一大半,人,也因爲地方叛亂,損失不少。

甚至有家族旁支直接被流民殺的斷了香火。

但蘇威心裡也清楚,這些信的誇張成分居多,清河崔家的損失絕對沒有他們說的這麼嚴重。

真有這麼嚴重的話,造反的就不姓高,而是姓崔了。

而崔家這次這麼大的反應,大概也是選擇站隊了,徹底押注在楊銘身上。

時間一點點過去,大廳裡已經有人開始哭起來了。

其中官位最大的,就是新任內史令盧楚,他是河北人,而這些卷宗信件上的內容,都是記載著去年在河北發生的慘事。

不要以爲人家是真的傷心,但凡能做到五品以上的官,大多數已經是冷血動物了,死兒子都不一定有多傷心,何況死的是家鄉人。

心裡真正爲國爲民的,高熲算一個,牛弘算一個,其他的,都特麼夠嗆。

人家哭,不過就是裝裝樣子,意思是我這個人心軟、重情、體恤家鄉父老。

今天在坐的,都特麼是狠人,他這一出也沒有人會信。

但是盧楚還是說道:“罪大惡極,罪大惡極啊”

至於他到底是罵誰,他自己也不敢說出來,如果是罵閻毗,以他現在的級別,完全可以指名道姓嘛。

閻毗現在就在下面坐著呢,你罵他兩句能咋地?

楊銘此時的腦子裡,突然想到一個成語:罄竹難書。

這個成語眼下還沒有被髮明出來,因爲起源者是李密。

原話是: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句話罵的是楊廣同志。

今天的這場議事,因爲人太多太雜,所以真正的大老們,都不會透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是就事論事,針對眼前的卷宗,說一些虛頭巴腦的牢騷話。

高熲坐在左側上首,此時皺眉看向閻毗,沉聲道:

“你這次恐怕是脫不了干係,你是運河大監,河北成了這副樣子,閻公可以準備後事了。”

他是故意恐嚇對方,因爲高熲清楚,閻毗肯定怕死,也不願背鍋,要不然也不會早早的跑去涿郡,閻毗如果想擺脫干係,只有一個法子,那就是把所有罪名都往楊暕身上推。

高熲就是要把他往這條路上逼,你不告楊暕也是個死,告了反而有一線生機,你自己選擇吧。

閻毗早特麼選好了,他這次主動來秦王府,就是來求庇護的。

他這輩子已經吃了一次大虧,再來一次肯定是經受不住了。

早在開皇年間,閻毗就做過楊勇的太子宗衛率長史,後來楊勇被廢,他受到牽連,捱了一百杖,和妻子一併發配爲楊素的奴婢。

楊素這個人是真牛逼,他沒有苛待閻毗,反而一直在幫對方說話,以至於兩年後,閻毗先從奴婢轉爲平民,等到楊廣繼位之後,被楊素舉薦去了工部,算是熬過了這場劫難。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閻毗肯定不會表態,只是一味道:

“臣難辭其咎,難辭其咎”

裴矩猜到高熲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直接來了一句:

“只是初步估算,河北死亡人數已達六十萬之衆,別說是閻公一個正三品,就是正一品,也架不住這個罪。”

閻毗冷汗直冒,你們倆是故意的吧?嫌我膽子不夠小嗎?

“難辭其咎難辭其咎”他還是這句話。

這就是聰明人,罪,我是認的,但你們也別指望我一個人背了。

這時候,只聽“啪”的一聲,牛弘將手中的卷宗拍在了面前的長幾上,老臉通紅,一看就是憋了一肚子氣,但他也是什麼都沒有說。

當官到了他這個份上,話真的不能亂說,字字都需要斟酌。

牛弘真的要氣瘋了,修建南北運河,本來就是在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尚未恢復之機,勉強上馬的工程,當時的形勢已經決定了,工程只能慢慢來,才能將損失減到最小,如果工程楊暕不插手的話,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死這麼多人,還導致幾個郡出現叛亂。

“河北再不安撫,恐人口銳減,於國不利,於民不安,”牛弘嘆息道。

楊茵絳開口道:“關於安撫河北的事情,秦王已經上了奏疏,奏請陛下在益州、荊州、西南等地,施行免除奴婢部曲授田,一應收繳田畝之賦稅,全部補充河北,江南經運河輸送上來的貨物,也優先賣給河北,如今乃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只能是苦一苦大家,先把河北安撫下來再說。”

這項政策,完全就是針對世家,聰明人早就看出皇帝用的是拖刀計,嘴上說是兩年,但是兩年之後還兩年。

按照皇帝這麼大興土木,只怕終此一朝,這項政策都不會改變,長此以往自然就成了永久之策。

眼下大廳裡的這些人,家族基本上都已經吃上這條政策了,因爲他們大部分是北方人。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們都免除了,其它地方也確實該免除。

所以牛弘贊成道:“秦王良策,眼下似乎也只有這個辦法了,單是蜀地加上荊州,全力幫持河北的話,不出三年,河北就可恢復。”

“遠水難解近渴,”裴矩皺眉道:“此項政策,聽起來似乎絕對可行,實則艱難,從蜀地和荊州收上來的多餘賦稅能否真的用在河北,尚未可知,民部每年的開支和年初的預算,一半都有出入,錢收上來怎麼用,用在哪?是要看當前形勢的,而不是我們想當然。”

“專錢專用不就行了嗎?”牛弘皺眉道。

道理上是行,但實際行不通,裴矩不好明說,皇帝就要西巡了,還打算修馳道,你覺得這個錢收上來,真的能用在河北身上嗎?

裴矩只能道:“最好還是議一個真正能有益河北的政策,比如王妃剛纔也說了,江南的貨物可優先供給河北,我們可以在這上面再加一條,允許河北賒賬。”

牛弘愣道:“此舉治標不治本,朝廷還欠著河北的賬呢,你現在讓人家去欠賬?恐怕說不通吧?”

“糾正牛公一點,欠賬的是齊王,不是朝廷,朝廷沒有跟河北借糧,”裴矩笑道。

真特麼狠啊,你們想幹什麼?牛弘瞬間明白了,你們是想賴了河北這筆賬?

楊暕他拿什麼去還賬?還不是得靠國庫?牛弘已經是怒到極點,額上青筋暴起。

這時候,楊銘終於開口了:

“此策不甚妥當,有待商議,河北的錢,還是要還的,至於如何安撫河北,大傢俬下里好好琢磨琢磨,等到朝會舉行,咱們再好好商量。”

楊銘這麼一表態,牛弘頓時鬆了一口氣:

“免除河北賦稅不切實際,但眼下兩條運河相繼開通,或許我們可以讓河北真正吃到這條河的好處。”

楊銘點頭贊同道:“不錯,以漕運爲主,再輔以政策,纔是安撫河北的關鍵所在。”

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09章 水師相遇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九四章 換防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九四章 換防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4章 臨洮縣公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九六章 頂包第750章 名字不好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763章 告狀第603章 依律而行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69章 大冢宰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597章 木棉花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58章 斛律明月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19章 終極目標八九章 宇文都知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19章 終極目標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596章 關稅第544章 表哥表弟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69章 大冢宰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九一章 滎陽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八九章 宇文都知
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09章 水師相遇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九四章 換防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九四章 換防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34章 臨洮縣公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九六章 頂包第750章 名字不好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763章 告狀第603章 依律而行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714章 寄人籬下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69章 大冢宰八八章 紅拂私奔第597章 木棉花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六四章 再闖東宮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58章 斛律明月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19章 終極目標八九章 宇文都知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第519章 終極目標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596章 關稅第544章 表哥表弟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69章 大冢宰第478章 倚老賣老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九一章 滎陽王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三章 小狗崽子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八九章 宇文都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恩平市| 德阳市| 大埔区| 水城县| 广丰县| 商都县| 辽宁省| 定西市| 扶沟县| 左权县| 大理市| 灵宝市| 台东市| 丰镇市| 东光县| 当涂县| 普定县| 张家川| 潍坊市| 五华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佛坪县| 龙井市| 曲松县| 澄城县| 青川县| 开平市| 义马市| 韶关市| 疏附县| 玉屏| 阿勒泰市| 边坝县| 淮北市| 阿瓦提县| 临高县| 龙游县| 伊吾县| 东平县|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