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黑暗騎士》上映(三)
小丑從經(jīng)理嘴裡的炸彈裡,牽出一根極長的引線,隨後走上了校車。
包括羅傑·艾伯特都認爲,接下來這個可憐的經(jīng)理會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時候。
校車開走了,被車門壓住的引線也拉掉了炸彈上的保險。
然而,直到橘黃色的校車匯入大街上的校車隊伍,從而成功逃脫警察的視野之後.
那一場觀衆(zhòng)們預期的爆炸也依舊沒有到來。
黃色的滾滾濃煙從經(jīng)理的嘴裡冒出,那居然是一顆煙霧彈。
喬治·莫里斯沒有想到,居然小丑就這麼逃脫了條子的追捕?
原來這輛校車是這麼用的?
不僅僅是喬治·莫里斯,在陳諾的演繹之下,一個陰毒狡詐,同時犯罪智商和計謀都遠超常人的小丑形象,已經(jīng)成功在普通觀衆(zhòng)的心裡建立起來。
只有羅傑·艾伯特這樣專業(yè)的影評人,纔會在這個時候繼續(xù)去思考更加有深度的問題:
爲什麼經(jīng)理嘴裡是個煙霧彈,而不是一個炸彈呢?
不愧是寫了40年影評的專業(yè)人士,答案幾乎立刻在羅傑艾伯特的腦海裡蹦了出來。
正如那句臺詞所言。
“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加stranger。”
這纔是諾蘭和陳諾定義的小丑。
他並不是一個喜愛殺戮,以殺人取樂的傢伙,也不是瘋狂暴虐,神志不清的狂徒。
否則,那絕不會是一個煙霧彈。
在他手下死掉的人,只是因爲他們礙了他的路,僅此而已。
stranger。
這個代表怪異,奇怪,異於常人的單詞,纔是小丑的真正性格。
想到這兒、羅傑·艾弗特意興未減。
因爲他雖然解開了這一個謎團,但還有一個謎團等待揭曉。
那就是,這個小丑,真會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嗎?
這是導演和編劇藉由經(jīng)理的嘴巴,拋給資深影迷們的懸念。
羅傑·艾伯特認爲答案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以電影在這開片的五分鐘展露出的野心來看,絕不可能。
那這個信仰究竟是什麼呢?
太有意思了。
羅傑·艾伯特記不得自己上次看到具有這種野心的電影是什麼時候了。
這短短五分鐘開幕,諾蘭和華納兄弟的意圖已經(jīng)昭然若揭。
幾分鐘的開場,不僅給像他一樣的專業(yè)人士許多具有深度的問題和懸念,
對於想不到這麼多的普通觀衆(zhòng),黑暗騎士也依舊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開局的一幕幕反轉,足夠他們沉浸在感官的刺激當中。
也就是說,這部蝙蝠俠續(xù)作黑暗騎士,追求的居然不是單一的藝術性或娛樂性。
獎項和票房,它兩者都要!
然而這談何容易?
在一部2億美元的商業(yè)大片中這麼做,後果只有兩種。
一種是成功之後一片封神,名利皆收,永載影史。
另一種是大輸特輸,一敗塗地。哪怕華納這樣的巨頭,也要大傷元氣。在董事會上,哪怕巴里·梅耶也要灰頭土臉。
羅傑·艾伯特看過無數(shù)想這麼做的導演,成功者寥寥無幾。
諾蘭又是哪裡來的底氣?真把自己當成斯皮爾伯格了?
華納的製片人在最後審閱成片的時候,又是憑什麼敢放任諾蘭這麼不知天高地厚,試圖挑戰(zhàn)頂級大導演的領域?
憑剛纔那狗屁不通的一幕逃脫戲嗎?
一輛校車脫離校車隊伍好幾分鐘,進去銀行裝錢殺人,耽擱了好一陣之後,居然依舊能回到行駛中的校車隊列中,還剛巧他媽就有那麼大的一個空檔!?
路邊的那些行人警察都他媽雙雙失明看不到?
這絕對是屬於編劇和導演陷入了自嗨,才能編造出來的魔幻情節(jié)。
羅傑·艾伯特不信華納的審片團隊看不出來這一點。
所以,肯定不是編劇,也不太可能是導演。
敢於讓華納坐上這張賭桌的理由,必定在於別的東西。
其實
答案早就被華納給出來了,不是嗎?
那一張張“why so serious”的電影海報,不就是華納高層在賭桌上要打的牌?
華納那些頂級名校畢業(yè),在好萊塢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精英們,不就是把2億美金的賭注全都壓在了這個中國男孩身上嗎?
他們似乎是一致認爲這個中國男孩扮演的奇怪小丑,能夠他媽的征服全世界。
以至於這部商業(yè)電影能夠大賣特賣的同時,還可以在專業(yè)人士那裡收穫大波好評,最後在今年頒獎季成爲贏家之一!?
這是什麼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羅傑·艾伯特估計在好萊塢99.99%的人眼中,在巴里·梅耶這老傢伙領導下的華納高層,要麼統(tǒng)一瘋掉了,要麼集體老年癡呆了!
纔會幹出這麼瘋狂的事。
但是,事實究竟如何,還要繼續(xù)看下去才知道。
電影就是這樣,有的開場如同一場盛宴,最後卻餵你一坨狗屎。有的開始是坨狗屎,最後取讓你脣齒流芳。
所以,不到最後一刻,羅傑·艾伯特的經(jīng)驗是,千萬別輕易做出評價。
小丑之後,輪到了蝙蝠俠登場。
同樣的5分鐘劇情。
比起開場那5分鐘,小丑的驚豔登場,她覺得這黑漆漆的傢伙是個什麼玩意兒?
跟一羣醜八怪打打鬧鬧,似乎覺得自己很酷的樣子。
就跟她參加的舞會上面,那些衣冠楚楚,自命不凡的富家公子一樣,擺一些矯揉造作,自以爲是的自戀pose,看著就令人心生反感。
不只是她,就連喬治·莫里斯,這個蝙蝠俠的忠實鐵粉,也感覺有點不對。
明明大熒幕上的克里斯蒂安·貝爾,和蝙蝠俠在漫畫中的樣子,幾乎達到了1:1的還原。對於原著的粉絲來講,克里斯蒂安貝爾毫無疑問就是他們想象中的蝙蝠俠。
蝙蝠俠制服兩幫正在交易的匪徒動作也依然是那麼的乾淨利索。
包括最後那個蝙蝠俠從天而降落,在車頂上的畫面,也依然完美的扣合了蝙蝠的這個主題。
但是,喬治·莫里斯不知道爲什麼,覺得不怎麼過癮,有點普通,遠不如第一個五分鐘。
黑暗騎士的兩大主角反派小丑和主人公蝙蝠俠登場之後,故事正式拉開了帷幕。
在這部電影裡,諾蘭依舊延續(xù)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