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幾家電視臺的代表,陸續把他們的附加條件,一一的報了出來,除了中海衛視繼續超越以外,其餘的附加條件都差不多,只是具體的數量或多或少而已。
當那四家電視臺的代表,聽到中海衛視報出來的附加條件,除了憤怒以外,就沒有第二種情緒了,因爲對方報的附加條件太離譜,簡直就把自己資源,完全當做不要錢一般對待。
中海衛視的附件條件非常豐厚,光電視廣告他們就給了15個,而且其中的三分之一,還是在晚上黃金時段的廣告,這價值可就非常可觀了。
因爲但凡是從事這一行的人都知道,一天當中的所有廣告,肯定是黃金時段最貴的,一個黃金時段的廣告的價格,甚至能頂得上好幾個白天時段的發。
而且中海衛視給的廣告時間,也同樣是非常慷慨的,白天時段的廣告時長,最少的一個都有一分鐘,光是這個都能完勝其他競爭對手了,更別說午間新聞前的那個,長達三分鐘的片花廣告。
面對中海衛視這樣的來勢洶洶,其他幾個代表有些泄氣了,因爲他們自家人知自家事,面對於像中海衛視這樣的附加條件,他們的領導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在領導們看來,《還珠格格》雖然不錯,而且值得他們當作年度大戲來對待,但如果爲了拿到這部電視劇的首播權,得付出這麼的附件條件,那他們認爲就不值得了。
現在是用收視對賭的方式,來算這部電視劇的價格,而且還是沒有保底的設置,看起來好像就是他們電視臺,可以玩空手套白狼的戲碼一樣。
但是別忘記了,附加條件其實也是變相的價格,雖然附加條件的價格,對於市場價來說是一個價位,而他們的實際成本,可能連五分之一都不到。
可問題是,這也得真金白銀的付出的呀,到了最後結算的時候,還得把這一部部分的投入,算到引進這部電視劇的成本上面的。
自家的領導,不願意繼續增加附加條件的內容,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讓派去的代表見機行事,如果還有拿下的可能,那就繼續爭取,如果沒有可能的話,那就直接放棄好了。
如果是一般的人,看到領導表露出這樣的態度,那肯定是直接打道回府了的,畢竟既然到了這個份上,自己拿不下這部作品的首播權,領導也不會怪罪自己,。
不過在坐的這些個代表,畢竟是經驗豐富的人士,知道現在就說放棄,那未免太早了,很多事情不到最後一刻,都仍然有發生轉機的可能。
而且這也不是道聽途說,都是他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所以纔會如此的堅定這個信念。
或許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既然中海衛視無論是報價上,還是附加條件上,都全面完勝他們各家電視臺,最後對賭協議的條款,不可能會有自己能答應,而他們答應不了的情況吧。
但是,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既然已經走到這裡了,不管最後是什麼樣一個結果,那都不可能提前選擇退出的,畢竟中海衛視的實力,又不是真的能碾壓他們,
只是這一次比較豁得出去罷了。
有的代表甚至想,既然你們中海衛視牛比,又讓我們不好過,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雖然我們不一定能拿下拍品,但給你搗亂卻是沒問題的。
在競拍會上,要搗亂實在是太簡單了,只要哄擡價格,讓有心想要拿下拍品的買主,白白花多不少冤枉錢,那樣對方就是有火都沒地方發。
當然哄擡價格說起來簡單,但其實還是個技術話,因爲如果沒有控制好力度的話,人家很有可能直接選擇放棄,那樣的話豈不是自己坑了自己嗎?
而且競拍會和拍賣會不一樣,並不是你來我往的喊完價格之後,賣方就一錘定音決定與誰成交的,別的都不說,賣方起碼得把他們的對賭協議的方案拿出來,之後才能繼續做進一步的競爭的。
“感謝各位代表所給予的附加條件,那麼下面,由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幻想影視爲《還珠格格》,所制定的對賭協議方案。”
既然這一次對賭是沒有保底的,所以增長幅度自然是從零開始,這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幻想影視,爲每一個幅度具體設置了多少的額度。
因此,當李菲說了這句話之後,大家都安靜了下來,耐心的靜聽她的講解。
按照李名和李菲,在競拍會前商議好的結果,《還珠格格》的收視對賭增長幅度,具體分爲五個檔次:
第一檔,從0%到1%的收視率。
在這一檔上,《還珠格格》最後得到的平均收視率,無論具體數值是多少,都按10萬一集的價格來成交。
第二檔,從1.01%到2%的收視率。
同樣的,在這一檔上,《還珠格格》最後得到的平均收視率,無論具體數值是多少,都按30萬一集的價格來成交。
在座的代表們,在聽完李菲說了前面兩檔的價格之後,不由的一個個都眼睛放光起來。
因爲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按照《還珠格格》這樣質量的電視劇來說,在以往如果能達到2%的收視率,那他們電視臺所要支付給發行方的費用,平均都在50萬到60萬這個幅度之間。
雖然他們給《還珠格格》的附加條件,比起以往的時候要更加豐厚,但這些附加條件,平均算下來到每一集上面,最多也就是十七八萬而已,還是比不上以往的電視劇的費用的。
按照第二輪,各家電視臺所給出的報價,平均算起來每集應該是八九十萬這個樣子,這還是沒有把附加條件,所需要的成本給算上去的。
如果全部都加起來的話,那最後所得到的數額,拿來和現在幻想影視所給出的,對賭協議方案的數額相比,那是要多出兩倍還多的。
一集電視劇就是幾十萬的差額,那整部電視劇24集算下來的話,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經費了。
不過代表們還沒有高興得太久,當第三檔的幅度一出來之後,他們就不由的皺起眉頭來。
第三檔,從2.01%到5%的收視率。
相比之前面的不
區分具體數值,這一檔就要精細得多了。
從2.01%按33萬一集算起,每增加0.1%的收視率,單集價格就要增加3萬,也就是到5%的時候,單集價格將會達到123萬。
在之前的天朝電視行業當中,沒有一部電視劇的單集價格,能夠突破百萬的,也就是這次競拍會第二輪的時候,中海衛視才報出了101萬一集的高價。
不過,人家現在這個123萬,是按5%的全國平均收視率來算的,顯然就比他們之前預估的要高了。
如果真的能夠達到5%的收視率,給出123萬這個單集的價格,對於電視臺來說也不算虧,畢竟每集電視劇在開始前,所插播的廣告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的嘛。
如果說前面兩檔,是能夠讓電視臺佔便宜的話,那麼第三檔,就只能算是讓雙方,都站在誰也不吃虧、誰也不佔便宜的天平上了。
第四檔,從5.01%到10%的收視率。
第三檔和第二檔相比,還是小幅度的增加,每0.1個百分點的價格的話,那麼四檔所增加的幅度就非常的大了。
從5.01%按130萬一集算起,每增加0.1%的收視率,單集價格就要增加7萬,也就是到10%的時候,單集價格將會達到480萬。
單集電視劇480萬,這個價格若是傳出去的話,沒有人是不會感到震驚的,因爲一集電視劇一般也就是40分鐘左右,這就意味著每分鐘的價格將會超過10萬。
在座的代表們,通過自己心算之後知道這一個價格,沒有一個人不是目瞪口呆的,因爲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電視劇能那麼值錢。
按照朝廷臺播出的那部《水滸傳》,7.5%的平均收視率來算的話,也就是相當於每一集的價格,將高達373萬。
如果當時朝廷臺,把他們這一部電視劇的首播權,按這個價格拿出去賣的話,恐怕是沒有人敢會買的,因爲這樣的一個價格,實在是高得太過離譜了。
不過,真要說這個價格離譜,其實還是要分怎麼看的,如果是拿來和朝廷臺,因爲這部電視劇,而讓自己賣出的廣告,所賺到的錢一對比的話,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在播出之後,能不能超越《水滸傳》,甚至拿到比他還高的收視率,在座的代表們,沒有一個是敢持肯定的意見的。
李名當然知道他們會這樣想,所以他纔要搞出收視對賭這種合作的方式,不然以一口價成交的話,那自己辛辛苦苦搞出這麼一部電視劇,又能賺多少錢呢?
恐怕還不如一張專輯來的多呀。
而且製作一張專輯,還不用那麼多的投入,同時週期又非常的短,再加上自己系統裡面有海量的經典歌曲,就算一個月發一張專輯都沒問題。
雖然他拍攝電視劇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幻想娛樂的知名度,畢竟影視作品相對於音樂作品來說,提升知名度是更有效的,但是提升歸提升,還是要讓自己能順帶賺一筆才行的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