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西衛視,75萬一集。”
“西江電視臺,70萬一集。”
“江浙衛視,86萬一集。”
……
第二輪的報價還在持續,各家電視臺的報價,普遍在七十幾萬到九十幾萬這個幅度。
當那些代表聽到自己所報的價格,在已公佈的價格當中,連前五名都排不上的,不是露出懊惱的神情,後悔自己幹嘛不多報一點,就是重重的長了嘆一口氣,好像終於把萬斤重的包袱卸下了一般。
對於已經知道自己,將沒有資格進入下一輪的情況下,那些代表們還沒有起身離開的意思,這不是他們爲了保持應有的禮儀,而是他們想知道,中海衛視這顆老鼠屎,到底會報什麼樣的價格。
都說等待是漫長的,雖然工作人員每報一個價格的間隔時間,不過也就是十秒鐘左右,因爲要將價格重複一次,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如果過了好幾十分鐘一般漫長。
在行爲金融學上,或者說是心理學上,有怎麼一個有趣的現象,叫損失厭惡。
這種現象用理論來解釋,說起來不是太好理解,但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會恍然大悟了,而且覺得這種事情,幾乎是每個人都有親身經歷過的。
比如說你在公交車站等車,你往往會覺得自己等的那路車,好像是故意和自己過不去一樣,等了半天都不來,而且那些不是你所等的路數的公交車,同一路竟然來了好幾輛。
按理來說,自己等的那輛車不是冷門線路,不應該會出現這種,半天都不來一輛的情況呀,可偏偏連那些冷門的線路的車都來了,你所等的那一路還不見身影。
這個時候,如果你因爲趕時間而改乘了出租車,你就會發現一個悲劇的情況,那就是你坐上出租車,離開公交車站還沒多遠,你就會看到自己等的那路車終於來了。
等待下一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以爲自己學聰明瞭,堅決要把那路公交車等到底,你還是會同樣發現自己悲劇了。
因爲等你終於把那路公交車等來的時候,你一看時間起碼過了十幾二十分鐘,甚至是更長的時間,而且還會會讓你到達目的地之後,已經遠遠超過原定的時間。
現在這些代表們發現,自己所面臨的情況,和等公交車是差不多的,他們等的中海衛視的信封,竟然遲遲都沒有被抽到。
這就讓他們不由得想到,中海衛視的信封,是不是被壓在最底下了,那不然爲什麼還不被抽到呀,怎麼說都不應該呀。
果然是怕什麼來什麼,中海衛視的報價,雖然不是最後一個公佈的,但是排在倒數第三,那和最後也沒什麼區別了。
原本因爲焦急等待,卻遲遲無果的代表們,百無聊賴的耷拉著腦袋,當聽到工作人員唸到“中海衛視”這四個字時,都不由自主的來了精神,趕緊把耳朵豎起來,生怕錯過了總要的信息。
“中海衛視,101萬一集。”
這短短幾個字的一句話,那些代表們前後或許沒聽清楚,但“101萬”這個數字,那卻是聽得一清二楚的。
“中海衛視真是瘋了,竟然出這樣一個價格。”
“白癡,出這麼高的價格,不怕到時播出之後賺到的廣告費,連本錢都收不回嗎?”
“這孫子,每年的採購預算,都被他們給一次花完了吧,就算沒全部花完,應該也都差不多了。”
……
聽到中海衛視的報價,代表們說什麼的都有,但唯獨沒有一個說好的,因爲中海衛視所報的價格,和自己能承受的價格,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點的呀。
在他們看來,《還珠格格》雖然是大製作,而且也是不少網友期待的作品,但奈何沒有大牌明星擔當主演,讓部作品在先天之上,就比人家差了不少。
雖然大牌明星加盟的電視劇,不一定是收視率爆棚的,很多觀衆壓根就不知道演員們叫什麼名字,但你卻不能否認有明星,和沒明星的電視劇相比,普遍來說還是前者更能吸引人。
現在中海衛視,竟然會爲了這樣一部,並不能夠保證一定會大火的電視劇,讓自己給出的報價達到101萬,這樣一個首次突破單集電視劇百萬元的價格。
這讓他們除了無奈之外,就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畢竟不管怎麼說,錢是人家自己的,人家愛怎麼花怎麼花,自己說人家那麼多的不是,其實一點用都沒有的。
然而不少代表心裡面,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因爲他們覺得中海衛視,報出這樣的價格,根本就是仗著自己財大氣粗,真要說到運作能力,恐怕在各大衛視當中,最多隻能算中等而已。
這不是他們,因爲嫉妒中海衛視而瞎說的,實在是因爲一直以來,中海衛視播出的電視節目,收視率都是比較差的,能有1%都得謝天謝地了。
可能有的人覺得,影響一部電視劇的收視率,只會和本身的質量有關,因爲既然把電視劇賣給了電視臺,那對於兩家平時收視率差不多的電視臺來說,賣給哪家不都是一樣的。
畢竟他們的運作手段雖然各有不同,但既然平均收視率都差不多,那對於同一部電視劇的運作,所得到的最終結果,怎麼可能會有什麼差別呢?
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各家電視臺因爲各種原因,漸漸的他們對所播出的電視劇,就會只中意一種或幾種特定的題材。
而觀衆們也會形成一種固有的認識,那就是要看哪個題材的電視劇,只需要關注哪幾個臺特定的好了,其因爲它電視臺是不會播出,自己所要看的那種題材的。
像《還珠格格》這樣一部,古裝題材的電視劇,按照以往的情況來看,只有南湖衛視、南方衛視、徽安衛視、江南衛視等,少數幾個電視臺會經常播出。
其他的電視臺,要麼是播的比較少,要麼就是乾脆不播,所以觀衆們對他們的認知,也不會覺得他們會播出古裝電視劇的,就算
播出也不會是什麼高質量的作品。
當然還有一類電視臺,他們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不管什麼樣電視劇都會播出,就像做一道大雜燴一樣,廚師不會細分某一類的特定的人羣。
這一類的電視臺,既有中海衛視這種,因爲所在的城市,本身就是開放、兼容程度比較高的,再加上臺長更換的又比較頻繁,因此就形成了一種來者不拒的風氣。
還有像南國衛視,這種地處經濟欠發到的區域,本身每年的收入和其它電視臺一比,就顯得非常的寒酸,所以他們對所播出的電視劇,就不會對質量挑剔太多,唯一的要求就是價格便宜。
當然,本著節約成本的考慮,像南國衛視這樣經費短缺的電視臺,他們一般也不會來這種競拍會,甚至連一般的電視劇的首播也不會要,只要二三輪之後的播放權。
播出的電視劇質量不高,或者已經是重播的,那他們的廣告費當然不多,但南國衛視畢竟是覆蓋南國省的電視臺,再怎麼樣也會有幾千萬的觀衆的。
而且由於南國省的地理獨特性,當地的少數民族衆多,所以南國衛視播出的電視節目,往往是用少數民族語言播出的,甚至連電視劇也要專門的用少數民族語言配音。
當然,配音畢竟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如果是一般的電視劇,他們也不可能會這樣搞,只有那些在別家電視臺首播時,取得非常好的收視率的作品,才值得他們去這樣操作。
那些一般的電視劇,了不起就是加字幕而已,就像國外引進的電影一樣,觀衆雖然聽不懂外語,但看中文字幕還不是看得津津有味的,畢竟能知道人家講的是什麼。
……
不管別人是怎麼想的,當看到自己報出的價格,再次領跑第二輪的報價,同時還比其他競爭對手高了那麼多,中海衛視的代表不由得竊喜起來。
對他們來說,或許可以在價格上少報一些,但卻沒有現在來得那麼讓人倍感震撼,甚至產生一種雖然能晉入第三輪,但依然不可能爭得過中海衛視,還是趁早放棄好了的想法。
別人可能會以爲他們是土財主,除了砸錢以外什麼都不懂,但現在的臺長陳新畢竟是海龜,而且還是貨真價實的精英人士,怎麼可能是沒有想法的人呀。
這種一上來就報高價,而且還要比競爭對手拉開非常明顯的距離,在拍賣會上其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手法。
通過先聲奪人的陣式,讓競爭對手不戰而逃,反而會比雙方在價格上來回膠著,最後拍下所希望拿到的牌品,或許比現在這樣直接出高價還多。
臺長陳新知道中海衛視,在知名度和影響力上面,與南湖衛視等收視率能進入第一梯隊的電視臺,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萬一他們在第三輪的總價的時候,通過附加條件爲自己加分,那他們能不能順利拿下拍品還不好說呀,畢竟對於賣方來說,有時候口碑比利潤更有誘惑力。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