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嬪這才緩過神,“父親怎麼說?”
“溫大人說,您讓他查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不過還需要些時日,讓娘娘您耐心的再等等。”
聞聲。
柔嬪剛剛緩和的面色,瞬間又沉了下來。
等等。
她都等了多久了,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
柔嬪心煩的端起眼前的茶碗,喝了一口,強壓住心中那一抹煩躁,“你剛剛遇到吳吉祥的時候,他是準備去哪?”
君兒抿了抿脣,擡眸朝著她看了一眼,“好像是……皇上晚上要去坤寧宮用膳,讓吉祥公公去給皇后娘娘傳個話。”
去坤寧宮用膳?
柔嬪在聽到這幾個字的時候,眸光狠狠一顫。
她手中的茶碗重重落在桌面上,漾起一片茶水。
“娘娘小心,沒被燙到……”
君兒的話沒說完,柔嬪手中的茶碗早已飛出去,砸到了門框上。
瓷碗碎裂的一瞬間,激起一陣巨響。
嚇得君兒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娘娘息怒。”
“皇上這些日子不是一直被夏貴人那個賤人纏著?怎麼今兒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的,突然就想起來去坤寧宮了?”柔嬪脣角深抿,身側的手緊緊握成拳,骨節攥的發白。
“回娘娘的話,興許是太后娘娘因爲皇上的事情生氣,張嬤嬤親自到坤寧宮把皇后娘娘請了去,皇上這纔要去皇后宮中用膳。”
“太后?”
柔嬪說起此人,便覺得心中一陣堵得慌,前些日子,她親自給太后送去了上好的藥材,那可都是她父親花重金從宮外所得,自己都沒捨得吃,便拿去孝敬太后。
卻不想,連太后的面都沒見到,便讓張嬤嬤直接把人擋在了門外,說太后身子不適,不宜見人。
可惜了她那麼上好的藥材送出去,人都沒見到一面。
可怎麼著?
她身子不適的時候,不方便見她,倒是方便見皇后了,皇后又不是太醫,見了以後能百病消除?
“曾經我說,等生下了孩子,交給皇后撫養,當初皇后一口回絕了,還真當她是一個不爭不搶,看淡一切的人,如今才知道,她不願意撫養她的孩子,只是單純的看不上她的四阿哥而已。”柔嬪冷笑出聲。
“娘娘,您別這樣想,咱們四阿哥那麼尊貴,自然還是留在娘娘身邊是最好的。”君兒擔憂的勸說道。
尊貴?
“再尊貴,也尊貴不過大阿哥,不然皇后也不會上趕著巴結大阿哥,全然不顧自己還在小月子裡,跑去阿哥所照顧了一整夜,如今索性把人直接接到了宮中。”
“娘娘,就算皇后娘娘對大阿哥再好又有什麼用,皇上是不會讓皇后收養大阿哥的。”君兒篤定的說道。
“嗯?”柔嬪不明所以的擡眸,“此話怎講?”
“娘娘您想啊,大阿哥是麗貴妃的兒子,皇上心中一直有怨,麗貴妃若不是生了這個孩子就不會死,那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孩子在皇上心中,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災星……”
君兒的話沒說完,柔嬪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什麼災星不災星的,難產死的女人這麼多,難不成各個被生下來的孩子,都是災星。”
君兒嚇的全身哆嗦了起來,“娘娘恕罪,是奴婢失言了。”
自從三阿哥出生以後,柔嬪就再也聽不得災星這兩個字。
鍾粹宮人人都知,可偏偏君兒在說起大阿哥事情的時候,口無遮攔的就把那兩個字說了出來。她此時真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
柔嬪沉默了好一會兒,似乎氣順了,才緩聲道,“起來吧。”
君兒顫顫巍巍的擡眸朝著的她看了一眼,確定柔嬪似乎真的沒有剛剛那麼生氣了,才小心翼翼的從地上站了起來。
“好了,你去讓人告訴阿瑪一聲,務必讓他那邊快點,趕在皇后生辰宴之前,把此事弄清楚。”
君兒屈身行了個禮,“是,娘娘。”
皇上今晚的晚膳要去坤寧宮用,如今大阿哥被皇后接到了自己的宮中,三個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用晚膳,怕是元武帝三杯酒下肚,被皇后和大阿哥哄的個開心,直接下旨讓皇后收養了大阿哥。
那可就真的麻煩了。
一個沒有皇子的皇后,和一個沒有母親庇護的長子,都還好對付。
若是這二人真的像個麻花一樣,擰巴在了一起。
只怕將來,再想要扳倒他們,就難了。
如今後宮皇子不多,只要皇后一直沒有嫡子,剩下的那幾個皇子,想要跟她的四阿哥爭儲君之位,根本想都不要想。
以前最讓她看不上眼的大阿哥,如今卻成了她的心腹大患。
不行!
真的不能坐以待斃,繼續等下去了。
反正後宮的事情,總是那麼的讓人難以捉摸,也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就像是曾經的燕嬪。
她還不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得了髒病,也沒有人把這件事查到她的頭上。
如今更是死無對證。
只要她與六宮交好,與皇后交好。
即便有一天,後宮再出點什麼事,也不會有人想到她的頭上。
“君兒,去到庫房中,找一個百年的人蔘,給大阿哥送過去,就說我此時不方便出宮探望,等我身子骨好一些了,再去看他,讓他一定好好養著身子。”
“是!”
君兒福身行了個禮,剛剛轉身想走,忽的想到什麼一樣,“娘娘,大阿哥年紀還小,人蔘這樣的東西,只怕大阿哥應該用不了。”
柔嬪臉色一沉,“讓你送去,你就按照我說的送去,今兒晚上不是皇上去坤寧宮用膳嗎?這東西是送去給皇上看的,又不是真的讓那個大阿哥吃的。”
“是,奴婢懂了。”
君兒臉上的神色,走馬燈一樣過了一遍,她今兒到底是怎麼了,真是沒有一句話能說到他們家娘娘心底去的。
-
吳吉祥從坤寧宮出來以後。
沈清綰交代小廚房去準備了一些菜,又讓御膳房那邊也準備了。
畢竟元武帝用膳,不會像她平日在宮中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那麼隨意。
吃不吃的總要擺上一桌子。
沈清綰其實很不理解這個時代人的想法。
就好比後宮之中,總是提倡節儉,縮減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