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上卷_第49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1

元興九年,太學院內,文延殿,文舉科試又啓。十年寒窗待一考,求上進,試問誰能?拋功名詩書長相伴,立壯志苦難已看輕。

雲紫娟身著繡鵪鶉之官袍,緩步直入文延殿,走向主考官座前,停步回身,拂袍端坐。殿內早有舉子入座靜待,筆吏疲於寫錄,僮史奔走往來,如往昔一幕,心嚮往之。環視周邊,見殿外尚有舉子勿勿趕來,勾脣淺笑,未語,神態自若,手持考卷,只待時發佈。

黑豐息輕步拾階而上,至於殿前,停步佇立。仰頭看了眼這巍峨的大殿,心中復又一聲輕嘆。以後的命運就掌握於此了。念罷,嘴邊復又勾起一慣的輕笑,舉步入殿。

微掃了眼殿內,已有不少考生落坐,隨機輕步行至殿中,對著正座的考官微施禮,啓脣道:“四號考生黑豐息,見過考官大人。”

語罷,擡眸衝上其略頷首,遂以輕笑回之,黑豐息轉身找至自己的位號,入座。輕鋪卷於桌,雪白的捲紙讓自己不禁想起那熟悉的白衣身影,欣然一笑,復又擡手研墨,靜候迎考。

慕容灕湘青絲挽成雲髻,一枚桃花木簪斜插。淺綠色的織錦湘裙,隨風搖曳,立於側。心繫蒼生社稷,才能從容而來,無愧於所學。爲醫者,行走江湖,能救的只是寥寥數人而已。今日前來,不爲名利,只圖造萬人之福,願蒼天佑己如願。擡眸,匾額上燙金的字顯得格外刺目,斂袖,掃去心底的緊張。

步態盈盈而入,見座上女子,官服凜凜,氣質非凡,再看其容顏,如此熟悉。十年寒窗苦讀,豈是熟識便可矇混過關,相信自己的實力!不要枉費了十年的努力!

慕容灕湘柳眉微微一挑,身形一怔,上前躬身長揖行禮,勾脣,淺笑,清音婉轉。“七號考生慕容灕湘,見過主考大人。”語畢,待其點頭應允,方尋得座位,神態怡然自若,落座,鋪宣紙,研磨。縱使她是主考大人,已經早已不記得灕湘了。幾年了,自己已尋得家人,換了名諱。如今是慕容世家的長女,早已不是昔日那個與其相約結伴上天問臺的龍筱音。心底微微一沉,卻還是揮筆而就,蠅頭小楷,工工整整寫下考號及名諱,靜待答題。孤雲出岫,去留一無所繫,朗鏡懸空,靜噪兩不相干。

卓素顏此行應試,爲女子素清流,系天下,欲取青紫。應秋闈,步考場,綏綏徑直入。見監考,斂襝行禮,篤而落座。攬宣紙,置筆墨,靜候開卷。

宇文慕寒心下一路想著,穿過嘈雜的人羣,直去文延殿。都說江南風光無限好,其實風光之好,不在美景,而在美人。古來女子無德便是才,江南女子更是風姿綽約。不喜書中枯燥乏悶的無趣說辭,偏愛那*不羈的人情世故,君子之交淡如水,慼慼夜色舉杯鳴。男子、女子,皆無異。如今“太平盛世”,放眼望去,挽著髮髻的女人也能來考科舉,實乃國家之“盛”。亂世戰火,盛世唱戲。看來,這盛世科舉也將成爲潮流。

入得文延殿內,宇文慕寒擡眸望去,原那考官也是個女子。不錯不錯。看來這男子都不愛讀書愛青樓去了。

宇文慕寒尋了座位,落座,瞥見那一抹熟悉的身影,轉念一想,貌似是那日瀟舞榭所遇之人。可塑之才啊,對黃金瞭若指掌,想必家裡應該很有錢了。不知他參加科舉所謂何事?功名,利祿?淡淡笑著,斂去神色,翻開考卷,迅速寫下姓名考號,便百無聊賴地趴在桌上,小憩。

陸續有舉子趕至殿內,步近考官案幾前微躬身施禮,雲紫娟回以微笑頷首,擡手輕揮,示意逐一尋位而座。思今日賢子,必是他日高官,求賢識才頗爲重,必公正廉明待之。敬仰古聖賢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自學古賢修靜節,唯應野鶴識高情。

環視考場,雲紫娟忽覺熟悉之面孔映入眼眸,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況是舊相知。但名單中無舊識之名卻出現於此,心中不解,不由蹙眉,緊抿脣,暗猜測是改名換姓。是待科舉完畢,再去問個究竟吧!

顏雪澈青衣稍擺,霜顏淡粉,若新燕款擺輕移,尋常信步卻帶了些輕歌曼舞的意味,似是步步生蓮花,甚是秀美,態若無事,也稍顯凝毅。靜生款步如場,足尖步幽。

環望場內已有不少同考之人入座,行未拖踏,禮聲。“六號考生顏雪澈見過考官大人。”言罷,徑直步向已位,斂衣入座,手心微怔出汗。想那十載寒窗,只爲今日一考成名,若是成了,也算是不枉這盡日苦讀。

想罷,顏雪澈婉然一笑,揚手輕撩羅袖,研墨,微酣首,若有所思,待首題出。

時辰將至,侍者上前俯身告知,雲紫娟令其清點人數,得知尚有空缺,輕搖首,將考卷遞予侍者,下令派發至各考生案前,隨即朗聲道:“時辰已到,科考正式開始。漢朝初期實行無爲而治,而漢武帝時期卻採用董仲舒的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爲何故?結合史例,各抒己見。”語落,命侍者於殿外候待後來者,以便引其入座。

待得開考時至,清婉之音入耳,聽得考題,慕容灕湘凝思。此題無非是黃老學說,與儒術之道,然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難不成這就是歷屆科考的時務策?也不盡然,或許還有治國之道。

慕容灕湘思至此,環過四下,皆在作答,寂靜如夜,只聽得細碎的動靜,當下提筆。“漢初年,亂世初定,江山社稷疲弊,天下苦秦。故興農業,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無爲而治。道家無爲,又曰無不爲,其實易行,其辭難如。其術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道家與儒家之學爭鳴日趨。武帝即位,威強睿德,國力昌盛,農業旺。四海昇平,衍休養生息之策,上鄉儒術,招賢良,彼時儒家大一統、興仁義,恰符合武帝之思,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然此儒學非孔孟之儒學,並集百家學說,雜糅而成。”

待墨跡幹,慕容灕湘檢閱答案,確信無疑,方置筆於案間,閉眸,小憩。也不知道二哥此次怎樣,他淳厚善良,若能得中,定能爲民謀福。

下卷_第178章 遇刺之事 化解隔閡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65章 聖上心悅 封官有賞下卷_第147章 官員宮眷 陸續到來下卷_第152章 刁難互掐 誰來圓場?下卷_第171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1下卷_第98章 來者不善 似尋時機上卷_第13章 柔情惜鸚 原非女子下卷_第116章 江湖義氣 生死之交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44章 紫娟墨雲 擦肩而過下卷_第155章 六道上貢 衆人好奇上卷_第53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1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下卷_第178章 遇刺之事 化解隔閡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下卷_第142章 蘇涼提親 迎娶宓若上卷_第61章 雲州賑災 途經渭水下卷_第179章 憶談貢品 造船之術上卷_第18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2上卷_第49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37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1下卷_第168章 王謝助教 一番交談上卷_第25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1下卷_第163章 進貢樓船 佔盡風頭下卷_第109章 再遇沛林 欲言又止下卷_第107章 媚姝得救 衆說紛紜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下卷_第136章 監查隴佑 貢品落實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上卷_第1章 楔子 大羲朝野 名門江湖下卷_第133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1上卷_第10章 王府療傷 談及靈毓下卷_第86章 赫連不二 京城結拜下卷_第74章 豐息共商 科舉人選上卷_第32章 紫娟隱覺 晗茜心事2上卷_第41章 奉旨侍讀 疼惜瑩兒下卷_第97章 滿堂喜慶 賀聲連連下卷_第116章 江湖義氣 生死之交下卷_第121章 但願人平安 簡單便是福下卷_第132章 順誕一子 取名卓晟下卷_第160章 貢品要好 升遷就快上卷_第12章 墨雲紫娟 竹海邂逅下卷_第155章 六道上貢 衆人好奇下卷_第171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1下卷_第190章 納蘭喜宴 迎娶郡主2下卷_第130章 毅軒紫娟重逢 相思情牽上卷_第29章 重逢筱音 方知實情上卷_第36章 惹禍受押 求情得解下卷_第149章 百官同慶 衆妃獻藝1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上卷_第26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2下卷_第181章 憶遇定王 回京面聖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下卷_第162章 罷官調派 陵園守墓下卷_第148章 左顧右盼 陛下駕到下卷_第108章 看望寧生 由心憐惜下卷_第169章 瀾月同門 香幽荷聚下卷_第127章 不明所以 真僞難辨下卷_第164章 爲官之道 當識時務下卷_第84章 湖畔賞荷 共傘同行下卷_第139章 僱傭搶掠 棋差一著下卷_第126章 迎接新人 心思各異上卷_第20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1下卷_第71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3)下卷_第62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1下卷_第125章 家的溫馨 歸者心暖下卷_第195章 太平盛世 又逢喜宴下卷_第63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2下卷_第95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1)上卷_第40章 偶聞元卿 引蠱琴音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56章 菡萏嬌憐 花落誰手?下卷_第80章 早朝復又 風起雲涌(1)上卷_第3章 探訪冰卿 被勸入仕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上卷_第21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2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上卷_第55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3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下卷_第143章 容止山莊 宓若出嫁上卷_第46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2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上卷_第32章 紫娟隱覺 晗茜心事2下卷_第177章 納蘭兄弟 情同手足下卷_第137章 中伏遇襲 殊死搏鬥1下卷_第66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3)下卷_第133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1下卷_第124章 貴人歸來 歡聚一堂下卷_第109章 再遇沛林 欲言又止上卷_第8章 冰卿出嫁風波5下卷_第72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4)下卷_第93章 千秋伴侶結同心(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46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2下卷_第165章 聖上心悅 封官有賞下卷_第91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2)
下卷_第178章 遇刺之事 化解隔閡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65章 聖上心悅 封官有賞下卷_第147章 官員宮眷 陸續到來下卷_第152章 刁難互掐 誰來圓場?下卷_第171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1下卷_第98章 來者不善 似尋時機上卷_第13章 柔情惜鸚 原非女子下卷_第116章 江湖義氣 生死之交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44章 紫娟墨雲 擦肩而過下卷_第155章 六道上貢 衆人好奇上卷_第53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1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下卷_第178章 遇刺之事 化解隔閡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下卷_第142章 蘇涼提親 迎娶宓若上卷_第61章 雲州賑災 途經渭水下卷_第179章 憶談貢品 造船之術上卷_第18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2上卷_第49章 元興九年 文舉入仕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37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1下卷_第168章 王謝助教 一番交談上卷_第25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1下卷_第163章 進貢樓船 佔盡風頭下卷_第109章 再遇沛林 欲言又止下卷_第107章 媚姝得救 衆說紛紜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下卷_第136章 監查隴佑 貢品落實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上卷_第1章 楔子 大羲朝野 名門江湖下卷_第133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1上卷_第10章 王府療傷 談及靈毓下卷_第86章 赫連不二 京城結拜下卷_第74章 豐息共商 科舉人選上卷_第32章 紫娟隱覺 晗茜心事2上卷_第41章 奉旨侍讀 疼惜瑩兒下卷_第97章 滿堂喜慶 賀聲連連下卷_第116章 江湖義氣 生死之交下卷_第121章 但願人平安 簡單便是福下卷_第132章 順誕一子 取名卓晟下卷_第160章 貢品要好 升遷就快上卷_第12章 墨雲紫娟 竹海邂逅下卷_第155章 六道上貢 衆人好奇下卷_第171章 闖御書房 冒死進諫1下卷_第190章 納蘭喜宴 迎娶郡主2下卷_第130章 毅軒紫娟重逢 相思情牽上卷_第29章 重逢筱音 方知實情上卷_第36章 惹禍受押 求情得解下卷_第149章 百官同慶 衆妃獻藝1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上卷_第26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2下卷_第181章 憶遇定王 回京面聖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下卷_第162章 罷官調派 陵園守墓下卷_第148章 左顧右盼 陛下駕到下卷_第108章 看望寧生 由心憐惜下卷_第169章 瀾月同門 香幽荷聚下卷_第127章 不明所以 真僞難辨下卷_第164章 爲官之道 當識時務下卷_第84章 湖畔賞荷 共傘同行下卷_第139章 僱傭搶掠 棋差一著下卷_第126章 迎接新人 心思各異上卷_第20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1下卷_第71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3)下卷_第62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1下卷_第125章 家的溫馨 歸者心暖下卷_第195章 太平盛世 又逢喜宴下卷_第63章 毅軒紫娟 一生知己2下卷_第95章 萬福共飲交杯盞(1)上卷_第40章 偶聞元卿 引蠱琴音上卷_第7章 冰卿出嫁風波4下卷_第156章 菡萏嬌憐 花落誰手?下卷_第80章 早朝復又 風起雲涌(1)上卷_第3章 探訪冰卿 被勸入仕上卷_第28章 晗茜誠心 求籤占卜上卷_第21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2上卷_第38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2上卷_第55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3下卷_第186章 皇帝賜婚 納蘭共商下卷_第143章 容止山莊 宓若出嫁上卷_第46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2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上卷_第32章 紫娟隱覺 晗茜心事2下卷_第177章 納蘭兄弟 情同手足下卷_第137章 中伏遇襲 殊死搏鬥1下卷_第66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3)下卷_第133章 早朝又啓 難得平靜1下卷_第124章 貴人歸來 歡聚一堂下卷_第109章 再遇沛林 欲言又止上卷_第8章 冰卿出嫁風波5下卷_第72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4)下卷_第93章 千秋伴侶結同心(1)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上卷_第46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2下卷_第165章 聖上心悅 封官有賞下卷_第91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大宁县| 渝中区| 西和县| 景洪市| 阳江市| 平乐县| 赤水市| 惠东县| 肇源县| 九龙城区| 临朐县| 富裕县| 剑河县| 南平市| 土默特左旗| 田阳县| 桂平市| 罗田县| 永宁县| 茂名市| 临邑县| 永仁县| 剑阁县| 安康市| 尼勒克县| 南通市| 清水河县| 和林格尔县| 阳信县| 嘉定区| 二手房| 民乐县| 金平| 邵阳县| 苗栗县| 南通市| 榆树市| 丘北县| 新兴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