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

時近八月,大河夏汛已過,河套東北的古思旺渡口已增建數座浮橋,供大隊騎軍渡河。

八萬鐵騎爲保持馬力,中途數度休整,故花了將將半月光景,在八月初方纔抵達雲中郡治。

在雲中休整兩日,只帶少量軍需,便是從雲中出塞,進入漠南草原後,再向東馳往烏桓山脈西麓的北冀塞。

漢軍欲遠征漠北,北冀塞的重要性突顯無疑。

在漠南草原放牧的烏桓部族,皆已被漢軍進行戰(zhàn)時徵募,牧民、車駕、牛羊,盡數驅往北冀塞,凡滯留漠南草原者,殺無赦!

時值秋季,正是水肥草美,牛羊養(yǎng)膘,爲越冬做準備的時候。

此時被迫遷回烏桓山脈附近,烏桓各部無疑會損失慘重,甚至連帶影響到明歲爲漢商提供的牲畜和羊毛數量。

漢廷卻是渾不在意,非但要烏桓人提供龐大騎軍的物資補給,更要烏桓出兵協(xié)從。

北冀塞,漢軍大帳。

“今日已是八月初十,孤王再給你等五日光景,若仍是整備不出五萬精兵,待孤王班師之日,就是血洗烏桓之時。”

太子劉沐召見數個大部族的首領,如是道。

“太子殿下,現今烏桓舉族已不足四十萬口,且多爲老弱婦孺,馬匹和兵械又頗爲匱乏,實在難以迅速徵調五萬精壯從軍啊。”

輾遲部大人展仸麼跪伏在地,哀聲道。

他說得確是實話,就是給他千百個膽子,都不敢誆騙大漢太子。

數年前,烏桓最爲精銳的四萬騎射歸化入漢,加上得以“依親歸化”的軍眷,攏共高達二十餘萬。

隨後,漢廷更是遣官吏轄制烏桓,對各部族衆(zhòng)、牲畜、財貨皆定期覈查,盡皆記錄在冊,非但不許烏桓族衆(zhòng)在漠南草原牧馬,便連在烏桓山脈豢養(yǎng)的馬匹,也做出嚴苛限定,最好的馬種更要盡數進獻給漢廷。

較大的烏桓部族,其首領皆是封了漢爵,尤是最爲強大且功績不小的赤勃部和薄奚部,其首領巴魯和忽都皆得封爲列候,眼見漢廷有意削弱烏桓各部,紛紛請旨,不惜拋棄大半族衆(zhòng),拖家?guī)Э诘倪w居漢境,歸化入漢了。

赤勃部和薄奚部徹底崩解,烏桓現今最大的部族,就是輾遲部。

展仸麼年事已高,又不忍拋下部衆(zhòng),故是主動留在北冀塞,協(xié)從漢官轄制烏桓各部。

正因如此,他現今在烏桓的威望頗高,對各部的情形也頗爲了解。

“太子殿下,漠南銀礦現有三萬朝鮮勞工,皆是精壯,不若從中徵調部分兵員?”

展仸麼抱持著些許僥倖心理,進諫道。

“呵呵,若你欲讓烏桓族衆(zhòng)去幫著採掘銀礦,只須使得銀礦今歲產量不減,倒也可行。”

劉沐曾入大農府見習,對中央錢莊的相關事務亦有所瞭解,隨著工商愈發(fā)興盛,國庫歲入逐年暴漲,中央錢莊每歲都須增發(fā)大量的紙質貨幣,對金銀貴金屬的儲備需求自然極大。

對馬羣島和漠南,乃是大漢現今最重要的白銀開採地,且朝鮮勞工是採礦的主力,若是停產數月,那漢廷的損失就大了,甚至會影響明歲增發(fā)的銀票數額。

“……”

展仸麼脊背直冒冷汗,他雖非漢官,卻是見識過漢人是如何對待勞工的,饒是比奴隸好些,能吃飽穿暖且有月例,然也遠遠比不得放牧輕省,礦難更是屢見不鮮。

尤是採掘進度不符漢人期待時,更須在漢人監(jiān)工的皮鞭下,晝夜開採,但有怨言反抗,唯死路一條。

“孤王不想聽你等廢話,也懶得命人點算你等是否湊齊五萬精壯,五日後,孤王揮師北上,待大破匈奴,便會遣騎軍巡視大漠,到時若在大漠之中,見得一個匈奴,就殺一個烏桓人!”

劉沐擺擺手,懶得再多說甚麼。

漢廷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夷滅漠北匈奴。

此戰(zhàn)過後,必有漏網之魚逃入荒涼戈壁,漢廷也曉得烏桓的現況,沒指著他們再如昔年般整備出大批騎射助陣,唯是讓他們遣出精壯,進入大漠清剿匈奴殘部。

死不死,死多少,漢廷自是不在意的。

“當然,孤王也是賞罰分明的,有罰必有賞,烏桓各部凡進獻一顆匈奴人的頭顱,則予之一個歸化入漢的名額。”

太子殿下是頗爲厚道的爽快人,如是道。

“……”

展仸麼尚想再作祈求,身旁跪著的數位部族首領卻已紛紛叩首應諾。

他們畏懼漢軍的屠刀,亦渴望更多的親眷和族人能歸化入漢,自是不願跟著展仸麼繼續(xù)“磨嘰”下去。

若真惹惱了太子殿下,烏桓怕要真的被滅族了。

展仸麼見狀,也只得跟著叩首應諾。

如若不然,漢軍怕是要殺猴儆雞,對現今最大的輾遲部舉起屠刀了。

五日光景,烏桓各部徵調到的族衆(zhòng)何止五萬,除了真正的老幼婦孺,但凡能提刀殺人的,都被盡數召集,不下十萬衆(zhòng)。

太子劉沐聞之此等情形,頹自冷笑不已。

“十餘萬衆(zhòng),著實爲數不少,我大漢無須這麼多牧羊人啊!”

太子少傅趙立出身軍中遺孤,素來對塞北外族極端敵視,意有所指道。

恩師兼岳父大人如是感嘆,劉沐自是不會隨意聽聽。

劉沐微是沉吟:“待得夷滅漠北匈奴,再作打算吧,總得師出有名。”

趙立舉目北望,笑道:“要夷滅的,又何止匈奴,只不知驃騎將軍現今進展如何?”

“時間如此寬裕,若衛(wèi)青連既定的軍略都無法執(zhí)行,那又有何顏面再忝居高位?”

劉沐不以爲意的撇撇嘴,隨即翻身上馬,振臂高呼道:“諸將聽令,隨本帥領兵出營,馬踏漠北,封狼居胥!”

軍令下達,十餘萬漢騎盡皆拔營,沿著大鮮卑山西麓,一路向北,呼嘯而去。

大漠西緣,三千餘里外的阿爾泰山脈東麓,驃騎將軍衛(wèi)青亦在率軍北上。

此時此刻,衛(wèi)青麾下已非止細柳和建章兩大精銳騎營,婁騎、奎騎和昂騎這三支戍邊騎營亦已在半月前,與衛(wèi)青所部會師於火洲。

五支騎營,戰(zhàn)騎加諸曹輔兵,也高達十餘萬騎。

爲剿滅欒提且車所部?

呵呵,欒提且車早已倉惶北逃,也不知是去投奔還是去禍害堅昆國了。

堅昆,漢人亦稱爲鬲昆。

堅昆人不同於尋常的北方外族,乃是赤發(fā)碧瞳的白種人,約莫是後世吉爾吉斯民族的祖先。

實際上,在秦漢兩朝時,北方外族多以葉尼塞河簡單劃分東西勢力範圍,東面是黃種人,西面是白種人。

在這年月,西北亞白種人,再強也強不到哪去,北歐的白種人,更皆是尚未開化的蠻族。

非但是華夏百姓,便連東胡各族,皆不太願與這類“難以教化”的劣等民族往來。

先秦時,堅昆人就已在西伯利亞平原的葉尼塞河上游遊牧,兼營農業(yè)和狩獵,且多養(yǎng)貂,豢養(yǎng)了不少好馬。

秦末漢初,匈奴崛起,冒頓單于征服了堅昆國,使其成爲匈奴右部轄屬,每歲皆要向匈奴進貢大量的貂皮和馬匹。

及至匈奴式微,無力再掌控較爲強大的屬國,堅昆國明面上雖仍是臣附匈奴,實則每年的歲貢是愈發(fā)的少了。

漠北匈奴經過十餘載修養(yǎng),本已漸漸恢復了幾分元氣,孰料在屠耆單于病逝後,又爆發(fā)了奪位內亂,右賢王欒提且車兵敗,率殘部逃往阿爾泰山南麓,搶佔了呼揭國的駐牧地。

柿子挑軟的捏嘛,誰教呼揭國不如堅昆國軍力強呢?

然在數月前,聞得大漢驃騎將軍率漢騎清剿流竄到火洲遊牧的羯人,欒提且車就曉得阿爾泰山呆不住了,舉目四顧,也唯有率部北上,尚有出路。

正因如此,待衛(wèi)青清剿完羯人,進軍阿爾泰山脈時,早已不見半個匈奴人。

不少漢軍將士憂心忡忡,生怕是主帥輕敵,真的“貽誤戰(zhàn)機”,放跑了匈奴人,沒法向朝廷和陛下交代了。

衛(wèi)青等一衆(zhòng)將帥卻是老神在在,依舊緩緩進軍,沿著阿爾泰山脈東麓繼續(xù)北上。

直至八月十五,也就是太子劉沐從北冀塞揮師北上的當日,衛(wèi)青所部也突是加速進軍,往西伯利亞平原疾馳而去。

“各騎營校尉聽令,各自依既定軍略,率部突襲,凡瀚海側畔,葉尼塞河流域,非我族類,盡皆誅絕!”

衛(wèi)青頒下軍令,沉聲道:“屈射、丁令、堅昆、薪葷,四族盡皆夷滅後,各部就地掠取補給,囤駐休整,多遣遊騎斥候巡視周邊地域,不得教半個匈奴北逃,若遇匈奴潰兵,饒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之盡數斬殺!”

漢廷此番北伐,實則五大精銳騎營已傾巢而出,外帶五支戍邊騎營,戰(zhàn)騎加諸曹輔兵,足足超過二十五萬騎。

近乎大漢騎軍的全副家底!

漠北匈奴?

北地外族,但凡成了氣候的,都得順勢誅絕!

劉徹就特麼不相信,北方遊牧民族還真的殺不絕?

對於漠北匈奴,這無疑更是漢廷不惜血本爲他們編織的天羅地網,百餘萬匈奴族衆(zhòng),半個都不能放過!

亦因如此,大漢君臣更是堅定信念,饒是傾盡全力,也非要將漠北匈奴盡數誅絕不可!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fā)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zhàn)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zhàn)爭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huán)保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xié)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fā)行邸報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jié)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zhàn)局有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氣風發(fā)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zhàn)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zhàn)爭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約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huán)保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xié)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fā)行邸報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jié)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zhàn)局有變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甘德县| 高平市| 成武县| 泌阳县| 云霄县| 涟水县| 客服| 临汾市| 镇宁| 稻城县| 临沂市| 博湖县| 赫章县| 嘉兴市| 江达县| 全南县| 高陵县| 商河县| 日土县| 五常市| 连平县| 富蕴县| 乾安县| 海丰县| 凌云县| 太谷县| 抚州市| 昭平县| 南充市| 合水县| 宁武县| 建平县| 济南市| 南昌市| 安吉县| 华安县| 辽宁省| 章丘市| 阆中市|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