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

三月廿五,穀雨。

該節氣居暮春之末,柳絮飛白,牡丹吐蕊,農田裡秧苗初插,作物新種,谷得春雨而生,故謂之穀雨。

昨夜子時,身孕已九月有餘的皇后阿嬌突是發作,陣陣腹痛襲來,起先約莫兩刻會疼痛少頃,隨著時間的推移,陣痛頻率愈發的快,疼痛的時間卻愈發的長,到了最後每每半刻便會喊疼。

劉徹近來讀了不少孕期和分娩知識,曉得這應是臨產宮縮了,近來阿嬌常在半夜出現假性宮縮,只會感到輕微疼痛,且很快便會消失,不會似此時這般長時間且有規律的疼痛。

諸多婦醫早已入得內寢,老醫官仍是神閒氣定,給阿嬌仔細切脈。

“確是要臨盆,然皇后乃是初產,怕是得再疼上小半日。”

老醫官收回診脈的手,緩聲囑咐道:“皇后忍著些,可莫要再喊疼,把嗓子喊啞了,能睡就睡,能吃就吃些,留些氣力,臨盆時也能容易些。”

阿嬌忙是噤聲,咬著下脣忍住痛意,可憐兮兮的點了點頭。

老醫官又擡眸看向劉徹,建議道:“陛下,產閣已是備好了,皇后既要臨盆,宜當移駕產閣纔是。”

劉徹微是皺眉,搖頭道:“既是尚要疼上數個時辰,便先留在內寢,朕也好陪著。”

依習俗,男子是不可入產閣的,尤是劉徹身爲帝皇,他雖沒甚麼忌諱,但阿嬌卻不會應允,還怕他身上的“龍氣”害了她腹中胎兒呢。

不要小看護犢子的母親,真若孩子有個甚麼閃失,她是真敢跟劉徹拼命的。

老醫官好生勸誡道:“陛下,皇后臨盆前必會……破水,這陽水若是污了御榻……”

“無妨!人之壽元,自正陽始,至正陰竭,女子腹中孕育胎兒,乃生命起源之地,有靈水護之養之,故才謂之陽水。”

劉徹曉得漢人爲將羊膜腔內的液體稱爲陽水,尚未如後世般改稱羊水,故而信口胡謅道:“陽水爲至陽之物,流到御榻可不能用個‘污’字,便如雨降谷生的春雨,莫不成還是污了大地?”

“……”

聞得皇帝陛下此言,非但老醫官,便連旁的婦醫和內宰皆是啞然無語。

皇后阿嬌卻是咯咯傻樂,便連腹內的陣痛都覺著輕了幾分,心道論起說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全天下怕是沒人能說得過她的好夫君啊。

老醫官見得皇帝執意如此,皇后亦顯是不願離了陛下的陪伴,便也沒再多勸,只是囑咐宮人去備些湯品讓皇后喝。

“蔘湯之類的大補猛藥先不必上,要待臨盆時,若實在是……再喝,免得過早耗了元氣。”

她在宮裡做了數十載婦醫,旁的醫官怕遭忌諱,許多事不敢明言,她卻是沒有顧忌,該吩咐的吩咐,該預備的預備,反是更教劉徹放心。

或許正因如此,她多年來皆得天家信重。

囑咐妥當後,老醫官又讓蘇媛在此守著,便是告退,意欲回廂房歇息。

劉徹自是準允,忙吩咐內宰小心攙著她回去,仔細伺候著。

他曉得老醫官非是怠慢輕忽,不願在此守著,實是年事已高,若是不好生歇息,待得阿嬌臨盆時,她怕是打不起精神在旁看顧。

老醫官離去後,劉徹坐到御榻的側沿,讓阿嬌斜依在他的身上,給她念著故事,好是分散她的注意力,不至因持續宮縮而太過疼痛。

阿嬌也曉得他的心思,一雙小手握著他的大手,不斷的掰弄著,硬是沒再喊半聲疼。

“你這傻婆娘。”

劉徹揉了揉她的小腦袋,頗是心疼道:“既是這般折騰,日後便不再生了。”

“陛下又說胡話!”

阿嬌猛是仰臉,側著頭擡眸瞧他,皺著嬌俏的鼻子道:“臣妾還要替陛下多生些龍嗣!”

劉徹瞧她氣鼓鼓的模樣,笑著打趣道:“好好好,是朕說錯了話,皇后日後再給朕多生些,把未央宮的宮室全住滿了纔好。”

“……陛下又來取笑臣妾!”

阿嬌登時泄了氣勢,翻著白眼嬌嗔道。

要讓膝下皇子和公主住滿未央宮室,那可不是生十個八個就能辦到的,她就算年年生,都不可能生出這麼些個,又不是母豬下崽,一窩一窩的。

便是這般說笑打趣,阿嬌覺著疼痛稍緩,或許也是疼得有些麻木了。

劉徹哄著她喝了些湯品,緩了緩,便扶她躺下,好歹閉目養神,要好生養精蓄銳纔是。

破曉時分,阿嬌終是破了陽水,劉徹邊是讓人去喚老醫官,邊是用一直備著的溫水替她擦臉拭汗。

老醫官匆匆而來,瞧了瞧情形,又切過脈,也沒問劉徹的意思,便是命內宰將皇后小心移到一方小軟榻上,由十餘名婦醫和內宰擁著擡著,入了早已備好的產閣。

劉徹自是跟著走,唯恐她們將自家婆娘摔著。

其實他也是關心則亂,內宰們說是擡著,實是擔著,軟榻離地不足一尺,周圍還有多人彎腰把著兩側,真若軟榻往下摔,她們怕是寧可將手臂伸到榻下墊著,也不敢摔著皇后。

她們都是熟手,堪稱現今整個大漢最好的婦產科團隊,壓根輪不著劉徹指手劃腳。

阿嬌入了產閣,劉徹則被攔在產閣外,焦急的來回踱步。

宦者令李福從昨夜就候在殿外,此時見得陛下這般模樣,忙是趨步近前,躬身道:“陛下,可要讓奴臣去中央官署傳聖諭,今日暫且休朝?”

劉徹自是點頭道:“快去吧。”

李福忙是應諾,趨步退下,轉身前去傳達聖諭了。

中央官署內,朝臣們已用過菜式豐富的營養早膳,皆正襟整冠,正欲前往殿前,聞得今日休朝的聖諭,皆是心裡有數。

算算時日,應是皇后將要臨盆。

羣臣皆是面露喜色,但心裡是怎的想,也唯有他們自個知曉。

真真由衷欣喜的,除卻老宗正劉通,大行令竇浚也算一個。

皇后阿嬌向來和太皇太后感情甚篤,又是大長公主嫡女,與竇氏有著幾分血緣之親,陳氏外戚不成氣候,近年跟著竇氏辦清河百貨,從中獲取部分紅利便是知足。

阿嬌穩坐後位,對竇氏無疑是有利無弊的大好事,至少不會出現野心勃勃的新外戚,欲除竇氏而後快。

中央官署的羣臣都得了消息,長樂宮的太皇太后,太壽宮的太上皇和太后自然也聞知阿嬌將要臨盆。

爲免得添亂,他們並未擺駕椒房殿,而是遣數名近侍宮婢前去產閣外候著,時時回來通稟。

太皇太后更是遣人召了女兒館陶公主入長樂宮,在長信殿陪著她等候。

館陶公主滿臉喜色的入得長信殿,還未來得及向母后見禮,便被劈頭蓋臉的教訓一通。

“你這蠢女子,前些日子去椒房殿向阿嬌提起陳須那廢物作甚?”

太皇太后厲聲呵斥著,若非患了眼疾,非得掄起柺杖砸她個頭破血流不可。

館陶公主面色大變,顫聲道:“母后怎會曉得……”

太皇太后陰沉著臉:“哀家之所以曉得,是因皇帝親至,囑託哀家轉告於你,陳須確是埋了,若你再欲尋他屍骨,再惹阿嬌傷懷,皇帝便會讓人將陳須的屍身挖出來,吊在大長公主府門前,鞭屍!”

“陛下怎敢……”

館陶公主驚駭失色,連連倒退,險些跌倒在地。

“有甚麼不敢?”

太皇太后雙眉倒豎,呵斥道:“你若再犯渾,無需皇帝動手,哀家就下懿旨,將你發往宗正府終生圈禁,你信是不信?”

“母后,孩兒知錯了,母后恕罪啊!”

館陶公主見她神情不似作僞,忙是噗通跪地,爬到近前,抱著她的小腿哀求道。

“蠢女子,爲個不成器的東西,去牽累好好的女兒作甚。好在你只向阿嬌說是陳須失蹤,沒提他傳謠興謗之事,否則若害得她和腹中龍嗣有甚麼差池,便連哀家都互不住你,皇帝必將你連帶陳氏全族全都活殉了!”

太皇太后強抑下心頭怒意,微闔眼瞼道:“阿嬌今日若母子平安,你和陳氏一族就能活,若是不然,依著皇帝那等暴戾狠辣的性子,必定遷怒於你等,好生陪哀家在這候著吧。”

“母后……”

館陶公主這才曉得自個闖下大禍,心下甚是悽惶,哀聲道。

“閉嘴!”

太皇太后掄起柺杖就甩,雖看不真切,卻仍是結結實實鞭到館陶公主的背上,也不管她悶哼呼痛。

劉徹這孫兒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平日看著隨和沉穩,實則骨子裡有股執拗到瘋狂的勁頭,他決意要做的事,決意要殺的人,誰都攔不住。

他若真要殺館陶和陳氏,自個若硬要攔著,怕是連竇氏全族都要賠進去。

現下唯有盼著阿嬌順利產子,母子平安,否則皇帝發起瘋來,長安城內不知多少人頭落地。

遷怒是種很可怕的情緒,體現在律法中,就是更爲可怕的連坐,甚至是最殘酷的株連九族。

造謠興謗的那些世家雖已由御史府和廷尉府依律定罪,但誰曉得皇帝會不會翻舊賬,現今的大漢朝堂皇權獨大,皇帝又手握重兵,若真是喪失理智,誰都攔不住的。

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
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三百七十九章 兩軍伐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議始開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轉型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乘之子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肥乡县| 黄冈市| 佛教| 白朗县| 砚山县| 桦甸市| 临潭县| 万宁市| 邵武市| 柘城县| 科技| 邵阳市| 兴和县| 平邑县| 澳门| 焦作市| 西丰县| 秦皇岛市| 通山县| 日喀则市| 常州市| 融水| 洞头县| 玛曲县| 神农架林区| 汤原县| 林周县| 高平市| 公安县| 东至县| 商丘市| 桂林市| 武功县| 锡林郭勒盟| 凤山县| 莒南县| 榆树市| 鸡泽县| 南丹县|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