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

北邙山,從南到北有後漢五座皇陵,衝帝劉炳的懷陵、靈帝劉宏的文陵、順帝劉保的憲陵、安帝劉祜的恭陵、光武帝劉秀的原陵。

雷鳴暴雨降臨之時,距離雒陽最近的懷陵和憲陵之中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黃昏前從邙山北麓趕來一支人馬,足有五六千人,正是王斌次子王規爲天子劉協招募來的兵馬,還有招撫的於毒和張白騎所部精銳。

懷陵除卻祠堂和寢殿外的最大一處屋舍中,燃著數支火把,照得屋內通明,幾個大漢正聚在一起興高采烈的吃菜喝酒。

這幾個大漢正是這支兵馬的幾個渠帥,以於毒、張白騎張白騎爲首,還有黃龍、青牛角、雷公、浮雲、白雀等小帥,他們出身低微,很多人本來沒有什麼像樣的名字,爲了威風便取了一些名號。

這些渠帥各有山頭,他們活動在太行山南段,而張燕原本活動在太行山中段和北段,張燕投降張遼後,南段這些渠帥並不願附從,繼續嘯聚山林。王規當初奉劉協詔令在河北募兵之時,聯絡上了張白騎和於毒,正逢於毒先後敗於袁紹和曹操之手,氣勢銳減,便響應朝廷招募,又拉來了其他幾個渠帥,兵馬總共將近三萬。

此次應天子密詔,於毒等渠帥要穿過河內,不宜聲勢太大,就只帶來了五千精銳來雒陽面君,其中還有王規從地方招募的一些人馬。

外面雷聲轟隆,裡面於毒幾個渠帥正在喝酒,被劉協暗中封爲懷忠將軍的王規走了進來。

“王將軍,快來喝酒。”小帥雷公大聲招呼。

王規出身不差,在郡中也嘗爲遊俠之事,所以才能聯絡上於毒和張白騎等渠帥,但他此時臉上的笑容卻有些勉強。

眼前這些人馬本是黃巾與黑山餘部出身,哪懂什麼規矩,來了不過半個時辰,就將寧靜的陵園搞得烏煙瘴氣。

王規難以約束這些軍士的行爲,只能在兩位先帝的祠堂和寢殿外祭拜告罪了一番,這可是皇陵,至高無上,卻被弄成了菜市場,他可以想象到,表兄劉協得知後一定會責怪於他!

他此時心中只期望著此次能爲朝廷立下大功,讓劉協能夠略過此事,更有些慶幸這皇陵早被董卓和呂布挖過了,否則於毒、張白騎這些兵馬保不住會偷偷挖皇陵,那他的罪名可就更大了。

王規剛坐下,他對面的於毒便洪聲道:“某有一言相問,得罪之處,還請王將軍不要介意。”

王規心中一個咯噔,面上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自家兄弟,于帥何必見外,但問便是,小弟無有不答。”

於毒不爲所動,盯著王規沉聲道:“我等此番入京,可是要與大將軍爲敵?”

“于帥是說張大將軍?”

王規額頭冷汗一下子冒了出來,連忙搖頭否認:“不會,怎麼會,如今正在豫州討伐袁術,並不在雒陽。”

“這便好。”

於毒意味深長的看了王規一眼,很是坦然的道:“不瞞王將軍,我等願爲天子效命,卻不敢與大將軍爲敵,若果真對上大將軍,我等自會退去。”

王規感覺整個人一下子不好了,他不想張遼竟然有如此威名,能令這幫膽大妄爲桀驁不馴的傢伙如此畏懼。

他卻不知張遼經年來平河東白波,收冀州黑山,剿青州黃巾,更數敗袁紹與曹操,可謂戰無不勝,威名遠播,於毒等人連袁紹和曹操也打不過,又哪敢對上更強大的張遼。

“來來,王兄弟,再喝一杯暖暖身子,這雨下個不停,著實有些冷了。”

號爲張白騎的張晟親熱的拉著王規喝酒。

王規接過酒杯,面色如常,心中卻很是慌亂。

當初天子給他下密詔招兵時,他就隱隱猜測天子是爲了應對大將軍,否則爲何要秘密行事?

如今於毒這些渠帥卻明言不敢對上張遼,如此一來,到了關鍵時候會不會壞了天子的大事?

這個後果可是無法想象的!他承擔不起!

隨後王規渾渾噩噩喝了會酒,找個理由出去了。

王規一離開,屋中便靜了下來,幾個渠帥互望了一眼,於毒皺眉開口道:“看來天子招我等,多半是對付張遼了。”

這些渠帥雖然是泥腿子出身,但他們闖蕩了這麼久還能活下來,哪個不是老奸巨猾的,王規雖然隱藏了情緒,他們哪能看不出來。

事實上他們早就猜到了幾分,這次只是最後確認而已。

雷公大聲道:“與張遼爲敵又怎樣,大不了我等再回山……”

“錯了!”張晟神情肅然:“我等不怕他人,卻得罪不起張遼,莫忘了飛燕大帥正是在他麾下,若他命飛燕大帥帶兵來攻,我等絕難抵擋!”

衆渠帥一時默然。

張燕曾被八百里太行山百萬黑山軍尊爲大頭領,豈是等閒,他們這些渠帥可以不畏懼其他諸侯甚至朝廷,但不能不畏懼張燕,因爲張燕不但熟悉他們的作戰手段,更重要的是熟知他們根底,包括老巢所在。

這時,浮雲小帥突然道:“其實大將軍與我等反倒是一路人。”

衆渠帥皆是一愣,看向浮雲:“何出此言?”

浮雲曾爲縣吏,打仗不行,但素來頗有見解,他起身想了想,道:“我等當初起兵,本爲豪強橫行,惡吏欺壓,走投無路,可是如此?”

“正是!正是!”

衆渠帥大是認同,事實上他們其中有不少本就是郡縣無賴,只是誰會認爲自己壞,都認爲自己走到這一步是別人的錯。

浮雲看了衆人神情,瞇起眼睛,緩緩道:“吾聽聞大將軍與我等一般出身微末,最是痛恨豪強惡霸,幷州、河東、河內吏治清明,尋常百姓子弟皆可讀書,他又推行科舉制,天下人皆知,無論貴賤,只要考過了科舉,便都能做官,我等不識文字,但我等的兒子孫子卻未必不能讀書……”

浮雲說到這裡,衆渠帥無不震動。

無論他們自己走了哪一條路,但自古以來中國百姓對當官都是嚮往的,他們也是如此,他們不行,但如果他們的子孫能夠爲官,他們死也瞑目了。

他們此番響應天子詔令,本就不無這方面的想法。

浮雲接著道:“我等跟隨天子,但天子與那些世家大臣哪會看得起我等,只有跟隨大將軍,纔有機會。”

浮雲頓了頓,又意味深長的道:“而且吾聽人言,那陸地神仙烏角先生也曾跟隨大將軍。”

衆渠帥激動起來,七嘴八舌,甚至還有人提議直接投靠大將軍,攻打朝廷,改朝換代。

最後還是於毒壓下衆人激動的情緒,沉聲道:“聽聞大將軍如今並不在雒陽,朝廷還有其他勢力,我等先去朝廷面見天子,到時候見機行事,再做定奪。”

“好!”

“就聽於帥的!”

“先去見皇帝,且看皇帝怎樣?”

“若皇帝果然要害大將軍,我等反了便是,正好立個投名狀,改朝換代……”

如果劉協在這裡,聽到他引以爲助的這些士兵如此呼叫,恐怕早已昏倒。

……

同在雷雨夜裡,就在於毒等人各懷心思之時,在雒陽城東十數裡外的都亭之中駐紮了一支兵馬,數目過萬,其中更有騎兵兩千。

在都亭一處府邸廳堂之中,一個濃眉細眼的中年人坐在上首,目光凜然有神,赫然正是本該明日黃昏才能趕到雒陽的曹操!

原來曹操向董承隱瞞了行軍的消息,只是在成皋留了些兵馬,豎起大旗,僞作主力,而他的主力早已到了雒陽左近,只要行動起來,一個時辰就能趕到雒陽,在張遼離京的情況下,一萬兵馬隨時都能左右雒陽局勢。

在曹操下首,曹洪、曹仁、曹純、夏侯淵、于禁、樂進、李典、滿寵、史渙等一衆猛將皆盡在列,此番曹操可謂孤注一擲!

曹操目光看了程昱一眼,又掃過底下衆將,起身拔劍,高舉頭頂,聲音慷慨激昂:“此前吾與大將軍共伐袁術,不想大將軍爲奸人算計,在豫州生死不知,而在朝廷後方卻有小人趁機作祟,今吾欲與諸君一道,誅奸邪!清君側!匡扶社稷,共圖大業!”

底下衆將無不熱血沸騰,齊聲大吼:“誅奸邪!清君側!匡扶社稷!共圖大業!”

如果董承在此,恐怕早已瞠目結舌,他召曹操爲盟友,本是要利用曹操在前面抵擋可能來自張遼或其部下的反擊,不想曹操是來了,但卻是以誅殺董承爲口號,志在奪取雒陽,掌控天子。

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論謀略,董承與曹操相比就是個渣,何況曹操更是早有謀劃,董承根本不知道,他能有今日的“大好局面”,完全是曹操與程昱在暗中推波助瀾謀劃出來的。

亮明瞭旗號,鼓舞了士氣,曹操命衆將退下早些休息,只留下了程昱再次計議明日之事。

兩人謀劃已久,此番只是爲了以防萬一,很快便計議妥當,曹操突然嘆了口氣:“豫州兇險,不知文遠能否逃過一劫,此番入雒陽,吾定要維護好他的家眷,不使英雄身後淒涼也!”

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
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三英戰張遼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四十章 請命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九十五章 此謂大丈夫!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泗水县| 墨脱县| 中江县| 邻水| 德格县| 瑞丽市| 和硕县| 长春市| 阳谷县| 孟津县| 淳安县| 定边县| 华池县| 兰坪| 寿阳县| 武乡县| 怀柔区| 清原| 汕头市| 清河县| 麻栗坡县| 大连市| 通河县| 镇安县| 玉环县| 阆中市| 华阴市| 安图县| 饶阳县| 仁寿县| 平乐县| 榆社县| 海晏县| 平顶山市| 上犹县| 龙泉市| 海城市| 广安市| 山丹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