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

夜間作戰向來是用兵大忌,尤其對於新兵而言更是大忌,因爲夜戰最容易造成部隊指揮失控,陷入無序的混亂狀態。

自古以來確實有夜戰,但絕不像演義中那麼多,那麼大的規模,因爲夜間難以視物,即便聚火把,也看不到太遠,尤其是大規模夜戰,混戰之中自己人互傷的概率並不比敵人低,加上互相踐踏等因素,戰損比並不劃算。

夜戰的精髓在於集結少數精銳部隊,在有效的指揮和嚴明的軍紀保證下,實施夜間騷擾、奇襲,給敵方造成巨大混亂,在混戰中取利,是以弱擊強、以少對多的選擇。

張遼便抓住了這一點,因爲關東諸侯起兵不過半個多月,兵馬多半都是新兵,而且忙於招兵行軍,根本沒有多加訓練,更不論夜戰了,他早就琢磨著,只要自己將自己手下這幫新兵訓練出精湛的夜戰能力,面對關東諸侯就有了很大優勢,憑這一點他足以碾壓諸侯。

以己之長,破敵之短。

而這一次出擊,就是他對自己戰術的檢驗,並且選擇月中,天朗氣清,皓月當空,能見度稍好,也有利於夜戰。

正月的夜晚十分冰寒,迎面吹來的微風也是刺骨的冷,一路之上,張遼手下的一千五百士兵在張健、趙武和楊漢等七個軍頭的帶領下,疾步如風,有條不紊,令高順和樊稠看得都是暗自心驚。

他們可知道,張遼手下這一千五百人在三個多月前還是一羣新兵,如今看起來卻比他們這些老兵還要幹練。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張遼敢於突襲河內,絕不是因爲說給董卓聽的什麼勝者有三,那只是說著拍馬屁,表態度的。

他真正依仗的也是三點,第一點是熟悉河內地形,比之外來的王匡、袁紹更像主場作戰。

第二點就是夜戰,第三點卻是左慈。左慈身手很高,擅長隱匿行蹤,來去自如,在袁紹等諸侯起兵駐紮到河內後,張遼便央求左慈幫忙打探河內的兵力分佈情況,如今對敵人的兵力佈置可謂瞭如指掌。

有了這三點底氣,即便大戰在前,張遼也絲毫不慌亂,反而在與身邊的左慈聊天。

“狗小子,如今正月天寒地凍,不是作戰的時機,你手下又是一羣新兵,這仗可不好打。”

“正因爲正月不是作戰的季節,所以突襲才能出其不意。”

“董老兒在孟津和平陰大張旗鼓,雖是分開了袁紹和王匡,削弱了他們的實力,但豈非打草驚蛇?你小子此去怕是肉包子打狗啊。”

“所以今夜就要突襲,打閃電戰,王匡的增兵今日剛到青風嶺渡口,正是人心未定之時,也沒有操練配合的準備,正好打夜戰。何況人心是很容易先入爲主的,關東諸侯勢大,董卓在雒陽不過兩萬多兵馬,以強對弱,又有鄭泰等內應在雒陽勸阻董卓,他們怕是料不到我們敢這麼快主動開戰。”

“這倒也是。”

“元放,你說我算不算冷血?大戰之前居然如此平靜,出乎了我自己的意料。”張遼掃過夜空那輪明月,若有所思的問道:“替董卓攻打王匡,算不算助紂爲虐?”

“冷血?嘿嘿,你小子能說出這話,就說明還有救,說真的,你小子就是一個天生的將才,至於助紂爲虐……”左慈嘿嘿一笑,道:“你當關東諸侯有幾個好傢伙?什麼狗屁勤王?什麼狗屁大義?一個個心懷私慾,貪戀兵權,野心勃勃,正是他們的起兵,讓大漢朝廷徹底失去了威信!”

左慈哼道:“朝廷是做什麼的?就是震懾天下,維護規則和秩序的,如今沒有了威懾力,家家思亂,人人自危,山賊遍地,匪寇橫行,董卓固然罪責不淺,但天下更是壞在這幫人的手中了!這是一幫蛀蟲,應該狠狠打擊!這場戰爭沒有正義,只有利益!你只要看透這一點,就不會有什麼心結了。”

左慈頓了頓,又道:“不說別的,就說這王匡,十足一個僞君子,以前還算輕財好施,此次貧道去河內打探,看他如今大權在握,爲了搜刮軍資,僞善立時變成了狗臉,拷問官民,暴斂錢財,手下一幫將士暗地裡姦淫擄掠,弄得河內烏煙瘴氣。”

聽了左慈所說,張遼眼神漸漸凌厲,突然道了句:“王匡當初與我分別被大將軍派出去募兵,聽說他從老家泰山郡招募了五百精銳的弓箭手。”

左慈一怔,突然反應過來:“好啊,你個狗小子,我說你怎麼打仗那麼積極,感情你是盯上了王匡的那五百弓箭手!這纔是你的真正目標吧。這倒也是,弓箭手最難訓練,沒個兩三年形不成精準的戰鬥力,既耗時間,又費箭矢,你小子若能得了王匡的五百弓箭手,倒是大收穫,比俘虜三千士兵都要強。”

張遼笑而不答。

河內郡地勢平坦,行軍極爲快捷,淡淡的月輝之下,他們沒有舉火把,三千人如同一隻黑暗中的巨獸向西吞噬,沉悶的急行軍中,肅殺之氣在漸漸凝聚迸發。

如果有人看到,恐怕會被驚的瑟瑟發抖,但一路上一個人影也沒有。一方面是由於禁夜令,夜少行人,另一方面卻是最近河內兵荒馬亂,加上天寒地凍,尋常人白天都不敢出來,何況夜裡,這就爲張遼潛行提供了極爲便利的條件。

接近子時之時,明月行到中天,三千兵馬距離青風嶺渡口已經不足三裡,這裡道路兩旁恰好是一片寬闊的田野,月色下可以看到田野裡深綠色的冬小麥。

黑夜之中,前去打探消息的左慈趕回來了,給張遼描述著青峰嶺渡口的王匡軍分佈情況。

張遼聽了,立即傳令下去,讓部隊稍息下來,做最後的調整,與此同時,他召來軍侯以上將領部署突襲計劃。

軍司馬高順和張健、趙武等七個軍侯很快過來,只有樊稠和王方落在最後,張遼看了一眼二人,皺了皺眉,沒說什麼,而是給衆將領講述青峰嶺渡口王匡軍的兵力分佈和營寨情況。

青峰嶺渡口的王匡守軍共三千人,分爲三個點呈品字形部署。渡口爲前角,寬闊的灘地兩側各有一片房屋,駐紮著八百士兵,此時仍有五十多個士兵在巡守。

其餘兩個點則在渡口後方的高地上,距離渡口大約一里遠,這兩個點駐紮的顯然是白天剛從河陽城趕過來的兩千兵馬,因爲他們連營寨也沒有,就是駐紮在東西相對的兩個裡坊內,而兩個裡坊內的數百戶百姓應該是被驅趕走,裡坊內的各家各戶的院牆被推倒,連成了一片。

東面的裡坊還好,西面的裡坊外卻有不少百姓的屍體,已經凍僵,據左慈所說,裡坊內還有很多慘死的女人。

不同於渡口,兩個裡坊內駐紮的兩千士兵都在熟睡著,顯然是今日剛從河陽城趕來,頗是疲累,警惕性也不夠。

除此之外,在東南角還有一處避風的所在,那裡也有一小片房屋,據左慈打探,那裡有三百多人,配有弓箭,應該就是張遼垂涎的一部分目標了,另外的兩百弓箭手很可能在河陽城內。

除了弓箭手的事,張遼給衆將領大略說了情況,正要安排突襲計劃,突然一個聲音傳來:“本都督觀張司馬未曾派兵打探,如何得知敵情?莫非是臆想不成?”

張遼不用擡頭也知道,出言反駁他的正是王方。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喝下去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十五章 厚黑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二十章 結果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一十四章 壽春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喝下去第九十二章 小人不死,算計不休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十五章 厚黑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铜陵市| 百色市| 修水县| 海丰县| 蒙阴县| 许昌市| 东乌珠穆沁旗| 云梦县| 博罗县| 荣成市| 东宁县| 石景山区| 滦南县| 正宁县| 孝感市| 浦东新区| 阿克陶县| 罗定市| 金坛市| 莫力| 来凤县| 樟树市| 奎屯市| 德州市| 紫阳县| 微山县| 永德县| 阿拉善左旗| 绥江县| 二连浩特市| 石景山区| 丹寨县| 静海县| 抚顺县| 凤冈县| 乌拉特中旗| 四平市| 吕梁市| 辽宁省|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