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

就在張遼發起攻擊的前一刻,中軍大營之中,燈燭畢啵,袁紹仍坐在案臺前,今日的大勝令他興奮的難以自已,雖然已近子時,但依舊是絲毫沒有睡意,腦海中各種念頭紛至而來。

世人皆以爲他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身世顯赫,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母親爲婢使,只因嫡庶之差,在袁氏地位卑賤,受盡兄弟的淡漠和嘲諷!

幸得父親袁逢喜愛於他,將他過繼給已死無子的伯父袁成,成爲袁家名義上的長子長孫,才改變了他庶出的身份,具備了爭奪袁氏家主的資格!

他奮發讀書,結交豪傑,少年便爲郎官,弱冠任濮陽長,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不負大丈夫之志!可惜父親死的太早,叔父袁隗執掌袁氏後,不喜他的出身而偏愛袁術,令他氣憤難平!

無望入主袁氏,他豈能甘心,便另闢蹊徑,養名納士,以求自強!

二十二歲時,母親亡故,他辭官服喪三年,服畢之後,又爲父親補服三年,正當風華正茂的他卻隱忍在祖籍汝陽整整服喪六年,不爲世人所知!而彼時同胞兄弟袁術卻每日與雒陽公子哥田獵遊玩,奢淫無度,反被舉爲孝廉,叔父何其不公!

不過他的六年隱忍並沒有白費,一些名士慕名與他來往。二十八歲,他徙居雒陽,仍然隱居,其時正值黨錮之禍,宦官與士人爭鬥厲害,他抓住這個機會,養死士,並暗中結交張邈、何顒、許攸等黨人,他多次與之商議對策,助黨人避難,而名望大漲,來訪賓客堵塞街陌。

中平元年,黃巾亂起,河南尹何進被任命爲大將軍,聞他名聲,辟召於他,他看到了崛起的時機,決定應召。他第一眼看到何進時,便心中不服,一個屠戶居然做了大將軍!彼可取而代之也!

此後他在何進的賞識下青雲直上,先後擔任擔任侍御史、虎賁中郎將、中軍校尉,掌管西園一軍,但他不滿於此,去年四月靈帝駕崩,何進與蹇碩爭權,他便趁機指派自己暗伏在何進手下的門客張津遊說何進,誅殺宦官勢力,何進一向有招攬士人之心,於是袁紹暗中結交的黨羽皆得重用,張邈爲騎都尉,何顒爲北軍中候,許攸爲黃門侍郎,他通過何進建立起了一個政治利益集團。

誅殺蹇碩之後,他這個中軍校尉一躍成爲首領,曹操、鮑信、淳于瓊等西園將領皆在麾下,此時他叔父袁隗爲太傅,錄尚書事,士人集團壓過了宦官集團,但他仍不滿足自己的地位和實權,決定下一盤大旗,蠱惑何進召四方猛將和英雄豪傑進京,誅殺十常侍!於是鮑信、王匡、張遼等將領被外派招募士兵,董卓、丁原、橋瑁被召集入京。但在丁原入京、董卓兵至澠池時,何進卻後悔了,阻止董卓入京。

事已至此,他豈能放棄,便聯合已成氣候的士人集團,以前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殺害的舊事威脅何進,逼得何進不能退縮,於是任命他爲司隸校尉,假節,有代大將軍處置武將的權力,兼領一千二百司隸,監察百官,加上自己暗中招募的千餘部曲死士,他的權勢已經遠遠超過嫡出的兄弟袁術!

只是他志向深遠,所謀甚大,豈能滿足於屈居一個屠戶的手下,於是他又暗中假傳何進命令,在郡縣捕殺十常侍的親屬,又催促董卓,命他進軍到雒陽西面的平樂觀,將何進徹底逼上與了十常侍對決的死路!

wωω◆?????◆¢ 〇

很快,無謀的何進死於狗急跳牆的十常侍之手,天子也被劫持,他心中登時狂喜,知道機會來了,又恐自己實力薄弱,當即聯合兄弟袁術和叔父袁隗,矯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攻入皇宮,盡殺宦官!

之後,他準備救回天子,以他此時的地位、名望和實權,足以取代何進而成爲大將軍,效法伊尹和霍光,成爲大漢的中興輔弼之臣!可惜的是,他被親手召來的董卓反噬了,董卓那賊子先一步劫駕,又迅速奪取了丁原和何進、何苗的部曲,掌控大權,令他不敢輕與妄動了,他雖有機會,但卻不願意去賭!

他心中不甘和憤怒之餘,忽然萌生一個想法,大漢如今已經是窮途末路,火德難興,何不自憑藉自身的名望,自起爐竈!於是他無視鮑信勸他誅殺董卓的建議,暗中派親信顏良、文丑、逢紀、許攸等提前出京,他則借董卓廢立天子之事,大義凜然反對,懸節於上東門,而奔冀州,直至渤海,暗中招兵買馬,準備起事。

直至今日,他爲一方諸侯,關東諸侯盟主,又大敗董卓,諸侯聲望無過於他者,只要逼得韓馥出讓冀州,佔據一州之地,他的大業可期!至於真正兵進雒陽,擊殺董卓扶持天子,他可沒這個想法,估計諸侯也沒幾個有這想法的。

他有今日名望,得益於汝南袁氏名望,但更是自身謀劃的結果,乃至嫡出的袁基、袁術論名望反不如他。走到這一步,不知費了多少心血,不容易啊。

正在袁紹心中躊躇滿志、感慨萬千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鼓聲,他不由一驚,立時吩咐道:“來人,去查探是何人擊鼓……”

他話音未落,外面鼓聲霎時間大作,一時之間四面八方都是鼓聲,震得整個營地彷彿都在搖晃!

袁紹霎時間渾身冷汗,一顆火熱的心彷彿被冰水澆透,沉了下去,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敵襲!敵襲!”

他深知這個時候自己大營的情況,士兵苦戰一日,又打掃戰場,早已疲憊不看,而淳于瓊諸將正在醉睡。

要吃大敗仗了,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

袁紹腦子一陣發暈,這時一個身披甲冑的將領衝了進來,袁紹看到他,心中一喜,喝道:“速速擂鼓聚將,整軍迎敵!”

那將領沉聲道:“敵人鼓聲太大,此時擂鼓無用,只能期望各營自行應敵,末將的職責是保護主公!”

袁紹心中焦急,卻也知道那將領說的是實情,三兩下披上甲冑,提起長劍,大喝一聲:“出去看看!究竟是何方賊兵來襲!”

到了營外,那將領迅速集結中營兩千精銳兵馬,而袁紹兩步登上點將臺,放眼看去,月色下除了中軍,不遠處其他幾個營寨盡是廝殺,暗中也不知有多少敵人。

他高聲詢問瞭望臺上查探敵情的士兵:“敵情如何?”

那士兵慌忙道:“除了東營,其他三營都有敵兵偷襲,西面大道上有火把無數,敵兵是從西面衝過來的。”

“西面,河陽城!”袁紹面色鐵青,一劍砍斷一根木欄:“可恨蘇由,誤我大事!”

這時,衣衫不整的許攸和逢紀匆匆趕來,許攸看到袁紹,急忙衝過來,抱拳道:“主公,須防那兩千俘虜被解救!否則危矣!”

袁紹頓時一驚,俘虜營在中軍和北營之間,距離糧草輜重和馬廄都很近,一旦被解救,後果不堪設想,他急忙下令:“來人!”

不想話音未落,中軍北面便傳來一陣震天的吼聲:“殺死王匡!”

許攸頓足道:“後營休矣!”

那裡正好是俘虜營所在,而要攻進俘虜營,必然要經過北面後營!

袁紹霎時間手腳冰冷,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從發動襲擊到現在,不足一刻,敵人怎會如此之快找到俘虜營,莫非天亡我也!他們喊著殺死王匡,難不成這些賊兵是奔王匡而來的?

就在這時,又一支人馬從西面遠遠直衝而來,袁紹厲聲道:“結陣迎敵!”

不料那支人馬竟然向北一轉,繞過了中軍,袁紹還沒反應過來,身旁宿酒驚醒的逢紀便是一聲大叫:“不好!他們要燒糧草!”

袁紹面色大變:“文丑!速速殺退那支賊兵!”

“得令!”

先前那衝入營帳的將領手持一桿長槍,迅速從中軍分出五百精兵,奔向糧草輜重所在。

此人正是文丑!

袁紹既然起兵親臨河內前線,又怎會不帶一員股肱大將?

他如今手下有兩大猛將,將顏良留在了渤海郡,將文丑帶著身邊宿衛,只是對外,他隱蔽了文丑的存在。

在許攸和逢紀的建議上,袁紹又迅速派出數十個衛士,攜他的命令去各營查探情況,督促將領整軍迎戰。

“殺死王匡!”黑夜之中,來襲敵兵的呼聲越來越響。

恰在這時,衣衫不整的王匡從大帳中出來,衆人齊齊看向他,目光滿是質詢!

王匡看著衆人目光,一頭霧水,恰在這時,又是一波大吼:“殺死王匡!”

王匡嚇了一跳,袁紹強忍心中疑惑,看向王匡:“公節,爲何如此?可知他們來歷?”

王匡連忙搖頭,撇清嫌疑。

逢紀看著四面八方的廝殺聲,沉聲道:“賊兵從西面而來,莫非是白波賊,抑或是河東牛輔兵馬沿河而來?”

袁紹面色又是一變,若是白波軍還好,但如果是牛輔的兵馬,那可就壞了!如今大河結冰,牛輔的兵馬如果擊敗了白波,完全有可能沿河而來!

這時,許攸卻突然想起了什麼,猛一擊掌,高聲道:“前日查探河東白波尚且聲勢浩大,豈會是白波與牛輔兵馬,以吾料來,此必是小平津兵馬!”

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七百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
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七百章 回府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三百零六章 拿下豪強,度田編戶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七章 袁紹入主冀州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开封县| 沧源| 宁明县| 伊通| 房产| 博野县| 大厂| 墨玉县| 罗平县| 旌德县| 汝城县| 连平县| 广元市| 渑池县| 平遥县| 当雄县| 宜阳县| 泰顺县| 来宾市| 于都县| 海淀区| 日土县| 汨罗市| 青州市| 巴林左旗| 沽源县| 台山市| 赣榆县| 山东| 阿尔山市| 饶河县| 红安县| 翼城县| 永春县| 镇巴县| 廊坊市| 淮北市| 西盟| 房产|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