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

李傕、郭汜等人率著涼州人西進長安後,他們身後的京兆尹諸縣又涌起了一股遷徙熱潮。

在親眼看到數不盡的涼州人入關中,這些百姓再也沒有了僥倖之心,紛紛帶著家小與糧米,涌向左馮翊,張遼手下那些人又忙了起來。

張遼卻已顧不得左馮翊之事,他的目光轉到了李傕留下斷後的楊奉所部,那裡面有他想要的徐晃。

看到楊奉留下來斷後,他就知道自己與師父賈詡的裡應外合、一唱一和之計成功了。幾天前他就與賈詡說過徐榮和徐晃之事,並斷定徐榮會與李傕交戰,賈詡便給他定了這一石二鳥之計,藉著救徐榮之機,讓李傕感到威脅,又留下楊奉和徐晃斷後。

只是此計之所以能如此輕易成功,除了他們用計巧妙外,歸根到底還是李傕此時一心想著入長安挾持天子,對歸附的楊奉也並沒有那麼重視,更是根本沒想到張遼的目標所在。

張遼的目標,恐怕是他們誰也沒想到的。

新豐縣,張遼帶兵遙遙跟著斷後的楊奉所部,皺起眉頭,頗有一種無處下口的感覺,楊奉手下兵馬大約有五六千多人,而且其中一部兵馬頗是整齊有序,多半正是徐晃所領的兵馬,他們顯然並不想主動挑起戰鬥,只是做好防禦的姿態。

五六千人的規模,以張遼目前的兵力要一下子拿下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勝之不難,但所耗時間必然長久,自己也難免有損失,關鍵是怕他們逃了,張遼並不想硬拼,與徐晃結了仇可就不好招攬了,何況前面還有十萬涼州兵,若是真發生大規模戰鬥,李傕必然會分兵支持。

張遼看向郭嘉和荀攸:“奉孝,公達,可有何計取之?”

郭嘉看著楊奉所部,摸著下巴道:“主公此番不是僞裝了一支涼州兵,可令其僞作涼州亂兵,與楊奉回合,到時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等再裡應外合,必然破之。”

“好計!”張遼眼睛一亮,他數日前收編了牛輔的五千多涼州兵,但並沒有直接投入關中戰場,而是令五千鬼面軍穿戴了他們的衣甲,僞作涼州兵,準備隨時渾水摸魚,趁火打劫。

他原本計劃這支兵馬將在長安之戰中用,一時間沒想到用來俘獲徐晃,此時一聽郭嘉所說,登時回過神來,大罵自己失算,怎麼忘了這一招。

事實上張遼最擅長的也是渾水摸魚使詐,當初在與關東諸侯作戰時可謂用的淋漓盡致,但如今有郭嘉和荀攸兩大謀士在身邊,他發現自己真的懶得費腦子了。

這時,荀攸又道:“一支謀之勉強,可派三支,兩支向東迂迴,僞作從關東而來,與敵合兵,第三支向西迂迴,僞作李傕、郭汜援軍,在內外並舉之時再次突襲,予其致命一擊?!?

“哈哈,妙!就依奉孝和公達所言?!睆堖|大笑。

……

長安城中,到處一片惶然,即便是王允等大臣意欲隱瞞十萬涼州兵攻入京兆尹的消息,但這個消息還是很快在長安城中傳開了,不少人早在涼州人來之前便紛紛離開長安城。

呂布派兵阻攔,反而險些在城中引起混亂,只能放一些百姓出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百姓則認爲長安城高大堅固,更加安全,便安心的躲在了城中。

初平三年二月,十萬涼州人將長安城團團圍困,一時之間,長安城外戰馬長嘶,吼聲如雷。

長安城的城牆是用黃土與石塊夯砌而成,卻極爲堅硬,高五丈有餘,厚度也有五六丈,牆外是四丈寬、近兩丈深的護城河,可謂防禦堅固。

城牆四面有十二城門,每面三座,每座城門都有三個門道,每個門道有三丈多寬,可容四輛馬車並行。城門上原有木構門樓,西漢末年被焚燬,如今還沒有修復。

李傕、郭汜等人雖然統領十萬涼州兵,但要攻下長安城也不容易。

長安城中有羽林、虎賁、城門守衛加上司隸和呂布的五千幷州兵,還有其他一些叟兵之類的,加上王允急忙從右扶風調回來的一些,大約有近三萬多士兵,分守十二道城門。

不過這些士兵的戰鬥力良莠不齊,除了呂布的幷州兵最爲精銳外,其餘士兵戰鬥力頗差,而禁衛軍不少還要防衛長安城內部的皇宮,加上長安十二門,防守起來也很是分散。

長安城內,朝堂派使者出示赦免詔書後,李傕、郭汜方面全無回信。

事實上,劉協的想法很有道理,但卻晚了很多,如果在涼州兵未曾聚攏前就先下了詔書,並傳揚到各處,那麼李傕、郭汜等人要聚攏十萬人並沒那麼容易,但如今大勢已去,涼州人圍城之勢已成,有董卓例子在前,更到了眼下這般形勢,李傕和郭汜決不會放棄掌控朝廷的機會。

此一時,彼一時,赦免詔書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了。

涼州兵圍城,大營設在城南,距離未央宮最近,李傕與賈詡在城南,張濟在城東,樊稠在城西,而郭汜則在城北。

長安城尚書檯中,司徒王允彷彿一下子蒼老了許多,但他的眼神卻依舊凌厲,身板依舊挺直,看著匆匆進來的司隸校尉黃琬,問道:“子琰,關東可有消息?張種已經去了近一個月,董賊身死的消息必然已經傳到關東,卻不知袁本初、袁公路、朱公偉、張孟卓、劉公山等郡守刺史是否已起兵勤王?!?

“尚未可知,”黃琬搖了搖頭,嘆道:“眼下涼州人十萬圍城,長安城不知能守住多時,若是令天子蒙難於賊子之手,則你我之辱也!”

王允也是面色難看,許久才道:“呂布勇猛過人,又擅用兵,當可守住數月,只望關東大軍早早到來。”

長安城北,廚城門上,呂布手持方天畫戟,站在城樓上看著下面的涼州兵,依託渭水紮營,一面“郭”字將旗隨風招展,這些兵馬正是校尉郭汜所部,足有兩萬之多。

城樓、城牆之上,到處都是血跡和箭矢,城下則是無數的屍體,不過一日一夜之間,涼州兵已經攻打了五次城門,戰況極爲慘烈。

看著那面“郭”字旗,呂布瞇著眼睛,眼裡閃過精光,須臾,吩咐身邊宋憲:“帶弓箭手嚴守城門,若是敵兵靠近,立時放箭?!?

他吩咐罷,下了城門,召來秦誼、陳衛、李黑等一衆親衛勇士,又取了赤兔馬,帶了大約五百人,吩咐打開城門。

城門打開,呂布一馬當先,帶著五百士兵出了城門。

對面本是休息的涼州兵看到城門突然打開,不由一驚,急忙聚攏起來,不多時,一個將領帶著五百人迎來,正是郭汜。

呂布與郭汜自然是舊識,郭汜看著呂布,怒罵道:“叛賊,竟敢殺害董公,真是忘恩負義,無恥之極!”

呂布不回他的話,而是舉起方天畫戟,大喝道:“郭多,可敢退下兵馬,你我一決勝負,某若勝,汝退回涼州,汝若勝,某便將這廚城門敞開讓與汝!”

郭汜眼睛一亮,他最喜歡單挑,不過轉瞬他就想到呂布的武藝,心中一抖索,搖頭道:“誰不知汝一桿方天畫戟勇猛無比……”

呂布斷然道:“某便棄了大戟,用長矛來戰!”

郭汜心中登時火熱起來,一咬牙,道:“如此,便來戰!”

當即雙方兵馬退出百步,呂布丟了方天畫戟,手持一桿長矛,策馬而出,二人齊聲大吼,舞動兵器,在戰場中交擊。

郭汜雙目圓睜,鬚髮皆張,手中大戟猛刺呂布,他早聞呂布威名,心中頗有不服,而今正好一戰!

鏗!兵器交擊,呂布長矛一轉,一下子盪開郭汜的大戟,巨大的力道下,郭汜在戰馬上被衝的猛然後仰,幾乎落馬。

呂布長矛如同閃電,又是一矛刺出,正中郭汜肩頭,鬚髮皆張的郭汜慘嚎一聲,滾落下馬。

呂布大喜,撥轉馬頭,長矛再刺,他今日的目的就是殺死郭汜!

不想郭汜卻躲在馬後,以長戟格擋,又翻身上馬,側騎疾走,他是馬賊出身,最精通馬術。

與此同時,涼州人隊伍中衝出數十騎來救郭汜。

幷州兵見狀,也急忙上前相助呂布。

呂布急忙拍馬直追,又一矛刺過去,郭汜戰馬中矛,痛嘶一聲,跑的更快。

ωwш●тTk án●¢ 〇

而那數十騎涼州兵也迎了上來,急救郭汜,又有十多騎朝呂布殺來。

呂布大吼一聲,長矛連連刺出,當即便有數騎倒下,但這一耽擱,郭汜卻已經被救回。

而數萬涼州兵也大吼著殺了過來,呂布面色鐵青,冷哼一聲:“回城!”

回到城中,郭汜並未按約定退兵,李黑在一旁怒道:“這郭汜,食言背信,著實可恨!”

呂布看了他一眼,道:“事關重大,食言又算什麼,某本也沒想著他會退兵,只是想趁機殺了他,可惜……聽聞郭汜此人素來喜歡單挑,某計已成,卻錯失良機,當是再無機會了?!?

長安城東北二十多裡外,渭水之側,張遼聽到郭汜與呂布單挑,不由失笑,看向郭嘉:“奉孝,這郭汜也姓郭,卻是天壤之別哪。”

郭嘉連連搖頭:“如此無智魯莽之徒,也姓郭乎?”

郭汜兵馬十倍於呂布,卻會應呂布之請單挑,冒此大險,實在不值一提,若非有些時運,此人最終也不過是一個無腦的勇士而已。

涼州人攻打長安的第三日,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頗是冰寒,而攻防之戰越發激烈,此時連李傕、郭汜等人也多半已經忘了張遼的存在。

張遼看著數裡之外的楊奉兵馬,沉聲道:“時機已到,立時行動!”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三章 形勢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六十章 賈狐貍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四十九章 路見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三章 形勢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六十章 賈狐貍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四十九章 路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西畴县| 五寨县| 界首市| 吴堡县| 郑州市| 石首市| 吉水县| 依兰县| 许昌市| 新津县| 高青县| 九龙县| 内丘县| 沭阳县| 静海县| 淅川县| 察雅县| 马龙县| 奉化市| 米易县| 道真| 延吉市| 克拉玛依市| 寿阳县| 德州市| 郑州市| 咸宁市| 广汉市| 阜城县| 江山市| 乌兰县| 大宁县| 鸡东县| 柘荣县| 方城县| 苍溪县| 繁峙县| 肥乡县| 安化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