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

楊漢一路護(hù)送高幹回去,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連連嘆氣。

而高幹則一直在觀察著楊漢的神情,今日聽聞張遼戰(zhàn)死而其部下分裂的消息著實(shí)令他又驚又喜,徐晃和楊漢隱隱有向他舅父靠過來的意思,更令他振奮。

只是他必須確定這個消息是否真實(shí),他已經(jīng)被橋瑁坑過一次,唯恐再被算計,必須小心確認(rèn)才行,所以他一路都沒有和楊漢說話,就是看他會不會主動搭訕。

高幹住處離徐晃府邸並不遠(yuǎn),很快到了他院門口,楊漢看著門口的四個侍衛(wèi),大聲道:“汝等要好生招待高先生,不可怠慢!”

進(jìn)了院子,楊漢便向高幹道:“高先生,好生休息,某這便告辭。”

說罷向高幹一禮,很利索的轉(zhuǎn)身就走,全部停留之意。

高幹看楊漢轉(zhuǎn)身就要離去,全無和自己多說的意思,心中登時一定,疑心去了許多,忙開口道:“楊中郎留步,可否到屋裡一敘?”

背對著高幹的楊漢臉上露出笑容,但回過身面對高幹時,他臉上已是一副猶疑之色,遲疑道:“這……”

高幹看楊漢神情遲疑,忙道:“並無其他,只是高某平生最喜歡結(jié)交豪傑,看楊中郎英雄人物,想要結(jié)交一番。”

楊漢這才道:“不敢當(dāng)高先生盛讚,如此,某便隨高先生一敘吧。”

高幹大喜,忙道:“快請進(jìn)屋。”

此時高幹還不知道,二人的第一次較量,他已經(jīng)輸了。

事實(shí)上也不是高幹太傻,而是二人的處境不一樣。

對於楊漢而言,要謀高幹,掌握著完全的主動,這一次不成,下一次還能製造機(jī)會,但對高幹而言就不同了,高幹被徐晃幽禁,平日裡不見外人,他這一次不向楊漢打探消息,那就不知什麼時候能等到下一次了。

楊漢正是抓住了高幹無可奈何的急切心理,篤定他這一次一定會留下自己,所以他才故作毫不猶豫轉(zhuǎn)身離去,以退爲(wèi)進(jìn),初步打消了高幹的疑心。

二人進(jìn)到屋裡,高幹忙給楊漢倒上茶,二人坐定,高幹這纔再次問道:“楊中郎,大將軍果真戰(zhàn)死廬江乎?”

這是高幹最關(guān)心的事,如果張遼真是戰(zhàn)死,那今日徐晃和橋瑁的內(nèi)鬥多半就是真的了。

楊漢嘆了口氣,道:“高先生一直呆在這院裡,恐怕不知道,如今大將軍戰(zhàn)死廬江的消息外面已經(jīng)是人盡皆知了,恐怕令舅都已經(jīng)知曉了。”

人盡皆知?高幹不由一怔,手指輕敲著案臺。人盡皆知,也未必會是真消息吧……

楊漢又低聲道:“高先生有所不知,許褚將軍初時也不信大將軍戰(zhàn)死,遂與黃忠、臧霸帶三萬大軍南下廬江搜尋,結(jié)果在皖水發(fā)現(xiàn)了一具屍體,還看到了大將軍的鉤鐮刀和戰(zhàn)馬象龍,從捉到的賊兵口中得知,大將軍本來殺的那些賊兵人仰馬翻,可惜中了毒箭,不得不逃走……哎……如今黃忠、臧霸、許褚已經(jīng)在廬江各據(jù)一郡……”

“竟是如此!”高幹聽了楊漢敘述,又察言觀色,登時信了七八分。

事實(shí)上楊漢說的沒一句假話,高幹就是事後去打探也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因爲(wèi)許褚、黃忠和臧霸確實(shí)去尋張遼了,許褚也確實(shí)在皖水中發(fā)現(xiàn)過屍體,不過那不是張遼,後來也看到了張遼的鉤鐮刀和象龍,張遼也確實(shí)中了毒。

楊漢的話中最重要的是那具屍體,這具屍體與鉤鐮刀和象龍都沒有任何關(guān)係,也不是在一起發(fā)現(xiàn)的,但楊漢把事情都說到一起,直接就讓高幹誤會了,這屬於言辭上的僞詐。

“高先生有所不知,”楊漢又低聲道:“正是因爲(wèi)得到大將軍戰(zhàn)死的消息,天子纔敢褫奪大將軍名號,更授意董承攻打大將軍府,捉拿大將軍家眷。”

天子都開始對付張遼了?高幹聞言不由一驚,忙問道:“可曾捉到大將軍家眷?”

楊漢搖搖頭:“也是董承時運(yùn)不濟(j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的人馬還沒捉到大將軍家眷,曹操就攻進(jìn)雒陽,斬殺了董承,又與劉備、於毒共同挾天子以令諸侯。”

“雒陽竟發(fā)生瞭如此大事!”

高幹有些呆愣,他知道楊漢不會在這方面騙他,這事太大了,出去問誰都知道,何況他此前謀害河內(nèi),就與董承有勾結(jié),自然知道一些內(nèi)幕,只是沒想到董承居然死了,曹操、劉備還有那個於毒卻掌控了朝廷。

如此看來,張遼必然是已經(jīng)死了,否則絕不會任由曹操掌控朝廷。

不想楊漢又道:“大將軍雖不在,但他還有師傅賈文和,那老兒豈是等閒,當(dāng)初就策動涼州人圍攻長安,如今又如法炮製,傳言天子謀害大將軍,策動百姓圍攻雒陽朝廷,大將軍麾下徵北將軍高順也南下爲(wèi)大將軍報仇,天子被曹操、劉備和於毒攜裹逃出了雒陽,如今去了關(guān)東,天下又是一片大亂,諸侯人心思動,羣龍無首,大將軍留下的各路將領(lǐng)也各懷心思。”

高幹直接聽得驚住了,他沒想到自己被囚禁的這一個多月竟然發(fā)生了這麼多大事,幾乎要重改天下格局了!

高幹呆了許多,纔回過神來,想到了正題,忙收拾心思,道:“既然大將軍已經(jīng)戰(zhàn)死,楊中郎何不勸徐將軍投奔我舅父,我舅父素來喜納賢士,寬宏待人,當(dāng)今天下諸侯無人能比,若楊中郎與徐將軍肯投靠,必得我舅父重用,封侯拜將,指日可待。”

楊漢嘆道:“某亦久慕袁冀州令名,曾勸徐將軍投靠袁冀州,獻(xiàn)出河內(nèi)郡,奈何徐將軍太重情重義了!仍是心念大將軍,難做決斷。”

高幹忙道:“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如今大將軍既然見害,宜早做決定,還望楊中郎多多勸諫徐將軍。”

“這個自然。”楊漢說罷,又嘆了口氣:“只是大將軍對我等部曲確實(shí)恩重,若非我與大將軍本有仇怨,恐也難決斷。”

“楊中郎與大將軍有仇怨?”高幹眼裡登時露出好奇之色。

楊漢神色沉重,一本正經(jīng)的胡謅道:“其實(shí)我本是白波渠帥楊奉的族弟。”

“啊?原來閣下是……是楊渠帥的族弟,真是久仰。”高幹驚得不知該說什麼了,不過對於楊奉嘛,他也只能勉強(qiáng)說出個久仰,至於久仰哪兒他也不知道。

“徐將軍本是我族兄麾下校尉,後來張遼打敗我族兄,收服徐將軍,而後我族兄又被張遼害死,幸得我平日低調(diào),又有徐將軍顧念舊情暗中相護(hù),我才活到今日。”楊漢說著面露戚色,頓了頓,又嘆道:“但即便是我與大將軍有仇怨,卻不得不爲(wèi)他的風(fēng)采與恩德所折服,便熄去了報仇的心思,只是如今大將軍不在了,我自然要另尋他途。”

“原來?xiàng)钪欣蛇€有這麼一段故事。”高幹聽了,也不由慨嘆道:“楊中郎能因恩德而棄仇恨,胸襟著實(shí)令高某欽佩,不過確如楊中郎所說,大將軍既死,汝等若不另尋明主,遲早要消亡。”

“知我者,高先生也。”楊漢撫掌嘆道:“待我回去便勸徐將軍,先將高先生放回冀州,然後再驅(qū)逐橋瑁,佔(zhàn)據(jù)河內(nèi),獻(xiàn)給袁冀州以爲(wèi)進(jìn)身之階。”

“妙哉!”高幹大喜,忙拉著楊漢的雙手:“如此,有勞楊中郎了,若吾果回冀州,必在舅父面前爲(wèi)楊中郎請功!”

楊漢點(diǎn)了點(diǎn)頭:“此事須要儘快,如今曹操、劉備、劉表、孫策等各路諸侯都在暗中拉攏大將軍舊部,遲則晚矣。”

高幹登時有些急了,忙道:“楊中郎可先勸徐將軍放我回去,我必勸舅父來使相迎。”

“好!一言爲(wèi)定。”

楊漢與高幹擊掌爲(wèi)誓。

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jié)第五十一章 踩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零三章 戰(zhàn)前部署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zhàn)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zhuǎn)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zhàn)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jīng)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七章 膽大妄爲(wèi)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zhàn)前謀劃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xùn)|逃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zhǔn)備離開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jìn)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xùn)|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七章 膽大妄爲(wèi)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jī)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xùn)|歸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guān)東風(fēng)雲(yún)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zhàn)(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shù)大逃亡第十一章 堅(jiān)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jiān)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
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jié)第五十一章 踩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零三章 戰(zhàn)前部署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zhàn)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zhuǎn)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zhàn)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jīng)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七章 膽大妄爲(wèi)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zhàn)前謀劃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xùn)|逃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zhǔn)備離開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一百九十章 曹操西進(jìn)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xùn)|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七章 膽大妄爲(wèi)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jī)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xùn)|歸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guān)東風(fēng)雲(yún)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zhàn)(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shù)大逃亡第十一章 堅(jiān)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敗孫堅(jiān)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六十九章 尹氏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客服| 江安县| 柳林县| 马关县| 呼伦贝尔市| 康乐县| 密山市| 左云县| 吐鲁番市| 曲阳县| 黄龙县| 石屏县| 左云县| 耒阳市| 邹平县| 陵水| 博兴县| 兰坪| 策勒县| 南阳市| 银川市| 无锡市| 白河县| 汤原县| 江津市| 绍兴县| 凤阳县| 黄石市| 庆安县| 明溪县| 自贡市| 寻乌县| 南昌县| 高要市| 定边县| 平山县| 化德县| 辽宁省| 望江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