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八章 青州黃巾

當夜,張遼與劉備三兄弟徹夜長談。

張遼的理想和目標強烈而直接,就是外御胡虜,內定中原,結束亂世,安定百姓,而他的軍事目標和所實施的政令也都是朝著這個方向進行的。

相比起來,此時的劉備還不是後來的雄主,仍是一個四處奔波的草根人物,雖然胸懷大志,但沒有戰略人才輔助,仍是像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闖。

張遼談到的理想和做法,令劉關張都不由默然,心中翻騰著巨浪,他們都不是安分的人,張遼的經歷讓他們熱血沸騰,相比起來他們這些年只能算是苦哈哈的流落江湖。

而張遼的政令,令劉備看到了另一個天地,激動不已。

其實這個時代的百姓要求很簡單,只要安定與溫飽就行,劉備與民秋毫無犯,已經深得百姓擁護,而張遼治下的百姓,對他更是擁護的無以復加,他在地方上一句話,已經勝過朝廷。

與關羽和張飛的震撼不同,劉備無疑是更深刻的看到了這些政令的前瞻和巨大作用,不由挑起燈燭,又叫來簡雍,將張遼的政令一一記錄下來。

看到劉備這番姿態,張遼倒是對他敬佩起來,此人不愧是個人物,換作其他人,聽到他的這些政令恐怕早已斥責或退縮,畢竟亂世之下大多人都是求穩,而張遼的政令更是在削弱世家的,也只有劉備與曹操這般人物才能看出政令的前瞻性,纔有魄力實施政令。

張遼毫不隱瞞的將政令教給劉備,並不怕多出一個對手,一來知道政令是一回事,推行起來又是一回事,其中難度只有張遼知道,不知用了多少血腥手段。

二來這天下世家勢力太強大了,憑張遼一個人是獨木難支,而且會越走越艱難,畢竟他如今活動的地方只是西北邊地,世家勢力最強大的地方還是在中原和東南。

他需要的是幫手,如果曹操和劉備這般人物都能施行他的政令,能先將這些政令在中原和東南走一遍,那就太好了,不管是什麼效果,自己再推行起來都是事半功倍,而且不會成爲出頭鳥,畢竟已經先行有過出頭鳥了。

所以張遼覺得自己很陰險,不過他同樣也是實心實意,他希望有助手,才能更快的結束這個亂局,至於將來誰主沉浮,他從來不畏懼任何人。

張遼又給劉備說了政令推行中的阻力,反而令劉備更堅定了信念。

而且張遼發現,關羽和張飛二人中,關羽對這些政令更感興趣,畢竟他出身平民,知道尋常百姓的艱辛,反而張飛是豪強出身,顯然沒有什麼切膚之痛,對此不感興趣。

與此同時,劉備也給張遼詳細講了青州的情形,張遼對青州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青州有諸侯、黃巾、宗賊和海賊勢力,最難對付的還是黃巾軍,平原國的黃巾勢力算是很薄弱了,都被劉備驅趕了出去,黃巾的主要勢力還是在青州東部。

青州黃巾有其特殊性,中平元年張角黃巾起兵失敗後,黃巾餘部四分五裂,到了後來,最大的三股是黑山、白波和青州黃巾。

白波被張遼平定,黑山也被平定了一半,但真正說來,與黑山、白波相比,只有青州黃巾纔是黃巾的正統,也是始終不渝尊奉太平道的一支黃巾,從本質上講,這是宗教性質的起義。

張遼曾詢問過左慈,對黃巾的瞭解很是深入,事實上中平元年的百萬黃巾起義,明面上看是河北鉅鹿郡的張角三兄弟起義,但實際上太平道的根源還是起於青徐一帶。

因爲太平道的綱領《太平青領書》就是出自徐州瑯琊道士于吉,而南華老道就是青州人,自稱居蓬萊,更在八十多年前,青州就有道巫張伯行宗教起義,抄略幽、青、徐,算是黃巾起義的前驅了。

青州的宗教氛圍很濃郁,如今太平道更是覆蓋整個地域,他們奉祀的神爲黃帝和老子,認爲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最美好的世界,沒有剝削壓迫,沒有飢寒病災,沒有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

除了黃帝和老子外,青州黃巾又尊奉中黃太乙。

太乙是道教尊奉的最高天帝,太平道在太乙之前冠以中黃二字,是與五德終始說相合,光武帝得赤符稱帝,以火德自居,火生土,太平道便以土德自居,五行中土又居中,色尚黃,所以他們尊奉中黃太乙,是要讓主運土德的太平道將取代主運火德的後漢王超,建立黃天太平世界。

青州黃巾又信仰符水治病和符咒,參與的百姓已經陷入癡迷的狀態。以符水治病爲例,他們堅信符水靈則是黃天顯靈,符水不靈則是自己心不誠,甚至獻出子女,獻盡家財。

在信仰的力量下,黃巾兵打起仗來也是奮不顧死,高念著“咒語”,揮著木棍、鋤頭、鐵叉、槍矛等兵器,兇悍而瘋狂,毫不懼死。

年前三十萬黃巾進入兗州,曹操採取固守遊擊策略,三十萬黃巾因缺糧最終投靠了曹操。但這只是青州黃巾的一部分,青州本土還有大量的黃巾軍。

同樣,青州黃巾投靠曹操,並非放棄信仰,也是緣於信仰,因爲黃巾軍只敬黃老和太乙,不奉他神,對於其他的神鬼祠廟一律禁燬,而曹操任濟南相時曾毀壞神壇,其所作所爲與“中黃太乙道”相合。

張遼更知道,在曹操收編青州兵的二十多年中,青州兵始終比較獨立,而且軍紀渙散。在兗州與呂布呂布作戰時,青州兵先潰散,在淯水與張繡作戰時,青州兵肆意劫掠,被于禁懲處。這與曹操麾下的其他部隊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不符合曹操霸主的性格,依張遼猜測,曹操對他們比較放任,或許是也不敢捅這個馬蜂窩。而在曹**後,青州兵立時散去,因爲沒有再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了。

宗教起義一向是最敏感、最反覆、最難以處置的,對於狂信者,張遼不認爲自己能輕易處理好,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在這崇信鬼神的時代,百姓很容易被蠱惑,即便安定,也必須小心處置,避免再次出亂。

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七百章 回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七百章 回府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離間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二百章 關東諸侯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抚松县| 景宁| 太保市| 集贤县| 甘孜县| 迭部县| 扶风县| 丘北县| 香格里拉县| 东平县| 连平县| 枣阳市| 兴山县| 南汇区| 静安区| 莎车县| 汤阴县| 平舆县| 铁力市| 宝丰县| 浮梁县| 房山区| 江山市| 专栏| 颍上县| 丰原市| 沈丘县| 东丰县| 梧州市| 竹山县| 屯门区| 策勒县| 铜陵市| 宜昌市| 枝江市| 临海市| 衡南县| 武隆县| 邓州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