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

書房中,那個陰沉老者早已等候,他看著進來的族侄,問道:“董璜,楊定都行動了吧?”

“叔父真是神機妙算!”那年輕人興奮的道:“侄兒早已安排人暗中打探董璜和楊定二人府邸,他們府中果然有人暗中出來推波助瀾,陷害張遼。”

陰沉老者點了點頭,道:“汝再去命人散播一個消息,就說司徒王允幼子王定與天子表兄王端是好友,當日也曾在歌舞坊中,並親眼看到了張遼行兇,只是他恰好如廁躲過了一難。”

年輕人興奮的道:“叔父此計大好,王司徒掌管朝政,深得董卓信任,若他也被牽扯起來,那張遼此番必然休矣!族兄大仇可報!”

陰沉老者搖了搖頭:“張遼是董卓親信愛將,致命的一擊,只能靠董卓。”

年輕人愕然道:“要靠董卓?既然殺不死掌控,那叔父爲何要將王司徒、董璜、楊定等人算入其中?又讓人傳播消息,豈非無功?”

陰沉老者眼裡露出怨毒之色:“老夫要讓張遼在死前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如此方能解老夫喪子之痛!”

年輕人打了個冷顫,忙低下頭,下意識的問了句:“要靠董卓,張遼既是董卓愛將,若是董卓不殺張遼呢?”

陰沉老者淡淡的道:“自然是讓他們決裂了。”

“決裂?”年輕人遲疑道:“這個怕是不易,董卓爲張遼的靠山,他巴結來來不及,又豈會與董卓決裂?”

陰沉老者搖了搖頭,道:“會決裂的,張遼與董卓是兩種人,遲早必生衝突,若是他遠在河東倒也無妨,而今近在咫尺,則必生裂痕。我們要做的,就是助推一把,讓他們反目。”

……

就在長安流言紛紛揚揚,各個魑魅魍魎暗中行事之時,一手遮天的太師董卓從郿塢趕來長安了。

董卓回長安,聲勢浩蕩,僭越乘坐青蓋金華車,爪畫兩轓,威風凜凜,呂布跨坐赤兔,手持方天畫戟,帶著兩千甲士親自護送,旗鼓喧天,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董卓回到長安城,並沒有立時詢問張遼與劉囂之事,而是回了太師府,他隨行的還有孫女渭陽君董白。

到了府中,一衆姬妾婢僕來迎,董卓屏退衆人,讓呂布看護府邸,留下了李儒、劉艾、楊定、田儀幾個親信在堂中。

董卓的臉色並不好,他目光凌厲的掃過下面幾人,道:“諸位,老夫亦知劉重寧與張文遠有舊怨,但二人竟然以兵戈相見,又雙雙入獄,鬧得長安紛紛揚揚,大失老夫所望,望諸位引以爲戒!”

“喏!”

看到董卓神情不悅,下面幾人都是心驚膽戰,哪敢有絲毫反駁。

“說說罷,”董卓目光第一個看向長史劉艾:“他二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又怎麼扯出個血案,還牽涉到了王斌之子?”

劉艾正要說話,董卓又補充了一句:“若有半句偏頗不實欺瞞之處,哼!”

劉艾身子一顫,登時收起了小心思,將他所知的情況如實說來。

董卓聽罷,皺起眉頭,以他對張遼的瞭解,這種滅門血案是做不出來的,劉囂有些趁火打劫的意味,但究竟是什麼人在陷害張遼?

他看向衆人:“汝等可有何發現?”

衆人紛紛搖頭。

董卓不滿的哼了聲:“老夫還是將張文遠和劉重寧召來親自詢問,沒有老夫許可,廷尉怎敢私自捉人?”

劉艾聽聞董卓有將張遼放出來的想法,當即道:“張文遠未必與血案有關,但涉及王國舅,何況張文遠抗拒司隸執法,確實桀驁不馴。太師要審張文遠與劉重寧,還是召集王司徒、廷尉共審爲好,也顯得太師英明。”

一旁楊定趁機道:“太師,張文遠不顧太師顏面,打殺太師喜愛的車師王侍子胡漢三,真是膽大妄爲!”

聽到車師王侍子之事,董卓臉色陰沉下來,哼道:“漢三雖是車師胡種,卻常逗得老夫歡心,對老夫更是一片忠心,張文遠擅殺之,定要嚴懲!”

這時,一直沒有開口的李儒也撫須道:“太師,張文遠與劉重寧此番皆有過錯,太師不急救之,不如便暫時將他們關在廷尉獄中數日,一來令天下知太師之公,二來也可對此二人示以懲治之意。”

董卓聞言,詫異的看了一眼李儒,隨即點了點頭:“如此,便依文優所言,三日後再召他二人。”

衆人退下後,到了外面,田儀立時將李儒拉到一旁,不滿的質問道:“文優,文遠也曾於汝有救命之恩,爲何要建議太師關押他數日?”

李儒苦笑著搖了搖頭,從懷中掏出一小卷紙條來,打開來,上面寫著幾個字:“小弟還要燉大魚”。

田儀不由愕然:“此是何意?”

“還要蹲大獄,”李儒撫了撫鬍鬚:“我想文遠的意思是想要趁機引出陷害他的幕後黑手。”

田儀看著那張紙條,不由無言。

……

午後的太陽頗有幾分暖和,長安城一處宅院中,左慈雙目微瞑,懶洋洋的坐在那裡曬太陽。

依舊是一襲宮裝的古採英不滿的看著左慈。

這時,一身青衣的史阿匆匆進來,肅聲道:“坊間又出了傳言,王司徒之子王定曾在歌舞坊親眼看到主公行兇。”

“嘖!嘖!”左慈摸著鬍鬚,嘖嘖搖頭道:“這事該不是真是這小子晚上偷偷跑出去尋花問柳,因愛成恨,一怒拔劍做的吧?”

史阿和古採英同時怒視他,古採英哼道:“牛鼻子,若是再懶懶散散,胡言亂語,姎回去便要告知蘇嫿。”

左慈臉一下子黑了下來:“不要喊我牛鼻子,張遼這狗小子取得什麼破名歪名!汝這小女子莫要跟著他學壞了!”

古採英冷哼道:“牛鼻子,快快找出幕後黑手,否則姎回去告訴蘇嫿,汝在長安四處尋花問柳,栽害文遠。”

“汝……”左慈瞪著古採英,好一會才悻悻的道:“汝這小女子真的跟著狗小子學壞了,栽贓嫁禍順手拈來。”

看古採英不爲所動,一副準備栽害他的樣子,左慈只能無奈的搖搖頭:“要找出幕後黑手,難吶,這狗小子平日裡橫行霸道,仇人太多。”

說罷,他看了一眼史阿,哼道:“就說你小子,他曾派你行過刺殺之事吧?單說在河東就處斬了一個縣令,好像就是宋翼族侄,他這次也動手了吧?”

“不錯,”史阿點頭道:“除了宋翼,董璜、楊定也暗中派人出手了,只是長安太大,人生地不熟,我們人手又少,一時之間很難找出還有什麼人出手。”

左慈看了一眼古採英,悠然道:“且聽天由命吧,反正這小子沒有性命之憂,何必太過擔心。”

史阿沉聲道:“可是任由事情這般發展下去,主公名聲必然大壞,何況那幕後之人多半還有詭計。”

“長安十幾萬人,老道是沒有辦法了。”左慈無奈的道,要是有目標還好,以他的手段可以連幕後黑手穿不穿內褲都打探出來,但是如今沒有目標,他也無從著手。

古採英眉頭緊蹙,唐婉託她照顧張遼,如今張遼身陷囹圄,又壞了名聲,她回去卻不知該怎麼向唐婉交代了。

就在這時,一人匆匆進了院子,卻是一個暗影,那人神情古怪,向史阿行了一禮,道:“統領,小人得到一個消息,左中郎將蔡邕之女蔡琰一個時辰前去了廷尉,說……說是主公當夜在她房中過夜,不可能是行兇之人,如今長安已經傳遍了這個消息。”

“嘎?”左慈一下子蹦了起來,發了會呆,看著那人,大怒道:“張文遠真的去夜會女人了?不成!我要回去告訴嫿兒,還要去揍那蔡邕老兒,訓他個教女不嚴之過!”

古採英眼裡也透出惱怒之色,顯然是對張遼大爲不滿,又遷怒蔡琰:“素聞蔡琰才名……沒想到……”

這時,史阿看著二人,肅聲道:“僕卻知道,主公當夜在衙署過夜,並沒有去其他任何地方,只是僕的證言在廷尉不作數。”

左慈和蘇嫿一怔,不由沉默了下來。

良久,古採英眼裡流露出敬佩之色,喃喃道:“蔡琰,敢作敢爲,真奇女子也。”

她是女子,所以她才知道名聲對於一個女子的重要性,尤其是蔡琰還是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如果張遼是一個未婚俊傑也算,偏偏張遼已經是有了妻室的,而蔡琰卻是出身名門大家。

她在廷尉爲張遼作證後,從此以後,她將再也無法嫁作他人爲妻,只能給張遼作妾,偏偏她爲張遼做的還是僞證,不惜自己名節做的僞證。正因爲如此,蔡琰的行爲才令人敬佩,這是一個敢作敢爲的女子!

古採英對她再也沒有了偏見,心中只有敬佩之意。

“這狗小子,”左慈撇了撇嘴:“相貌平平,資質又差,又一肚子壞水,怎麼偏偏有這般女子看上他……真是天理難容,難怪要下獄,這是遭天譴哪。”

古採英怒視了他一眼。

史阿卻頗是振奮的道:“這下子,主公有了不在場的證據,而坊間再也不會有他殺人的傳言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
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瑯琊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三百七十八章 先下劉囂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一百九十九章 酸棗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三章 形勢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一十一章 酸棗大戰(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梅州市| 江口县| 台湾省| 开化县| 小金县| 中方县| 花莲市| 泉州市| 保德县| 阳江市| 眉山市| 萝北县| 赤水市| 五常市| 库伦旗| 平陆县| 和顺县| 交口县| 慈利县| 义马市| 公主岭市| 察雅县| 神农架林区| 赤壁市| 石嘴山市| 萝北县| 余姚市| 阳西县| 泰安市| 佛山市| 临海市| 新郑市| 牟定县| 科尔| 呼玛县| 新和县| 襄垣县| 涟源市| 合山市| 林西县|